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我們先來看看月球和地球之間的相互情況,我們地球是太陽系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月球地球的衛星,平均半徑大約為1738千米,大約是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月球的質量大約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體積的四十九分之一,月球是太陽系所有衛星中的「第五大衛星」。
月球圍繞地球進行公轉,而且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一顆衛星,也就是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一樣,都是大約27.32天,月球套地球公轉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左右。我們了解了這些情況就來回答一下題目中的問題,如果月球被隕石撞擊,根據撞擊情況的不同,我們分為三種假設。首先是月球被巨大的隕石撞擊,在軌道上直接發生爆炸並毀滅,月球變成無數個頭較小的巖石,這些巖石往四面八方的宇宙空間中運動。
由於地球距離月球的距離很近,肯定有無數的隕石衝向地球並被地球的引力俘獲,從而撞向地區。我們知道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為10千米的隕石撞擊了地球,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那麼當月球爆炸後形成無數隕石衝向地球並撞擊地表,肯定會導致現有生物的大量滅絕,具體程度要看撞擊的數量,不過可能也有生物能夠倖存下來,繼續演化。其次,是月球被隕石撞擊偏離軌道,往地區方向運動,發生月球和地球的大碰撞,那麼這就不僅僅是生物滅絕那麼簡單了,有可能我們地球也被撞擊的不復存在了,地球軌道上可能就形成了像小行星帶那樣的無數碎片分布。
最後,是月球被隕石撞擊從而遠離地球,也就是月球離開了地球,並沒有撞擊地球,相當於月球消失了。如果從短期來看,對於地球的最大影響就是月球引力的消失,導致地球潮汐現象的大幅度減弱,此外也幾乎沒有了大潮和小潮的潮水變化,對海洋中海水運動產生重大影響,對海洋生態系統野產生重大影響。此外,我們在夜晚也就看不到月亮了,也沒有了月相的陰晴圓缺的變化,再也無法寫出那些流傳千古的有關月亮的詩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