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
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他星球上的隕石坑
很多人認為,月球就像是地球的守護神,替地球擋住了宇宙多輪隕石的撞擊,但實際上,在地月系統中,地球才是佔據主導地位。
地球的質量相對於月球而言更大,所以引力也更大,如果有一個隕石撞入地球軌道附近,很可能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擊地球,而不是月球。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
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還有,月球上引力較小,無法束縛住較厚的大氣層,導致月球上空氣稀薄,以至於隕石能夠輕易穿越大氣層,撞向月球表面,留下隕石坑。
經過經年累月的積累,才使得月球表面有如此眾多的隕石坑。
地球上為什麼很少有隕石坑
首先我們要說,砸向地球表面的隕石並不少,只是由於地球大氣層較為濃密,隕石在撞向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使得一些體積較小的隕石都被燃燒殆盡,無法落到地球表面,自然也無法形成隕石坑。
再者,地球上70%的面積是海洋,而海水能夠緩衝隕石的撞擊,所以留下隕石坑的較少。即使一些隕石能夠在海底留下隕石坑,但海洋生物以及海水時時刻刻都在侵蝕著這裡的地貌,因此隕石坑也難以被保存太久。
即使有一些較大的隕石坑被保存在深海海底,但由於探測器很難進入到深海,且深海面積較大,所以我們很難看到這些隕石坑。
另外,雖然地球陸地面積佔據地球的30%,但並非所有的陸地都有人類居住,一些沙漠、戈壁等無人區的存在,也阻攔了人類的腳步,因此降落在這裡的隕石坑我們也很難看到。
只有極其少的隕石,會撞擊到人類居住密集的地方,因此能夠被我們觀測到的隕石坑有限。
另外,地球上生活著很多生物,生活活動會改變地球的原本面貌。
再者,地球還存在著地質變化,而地質變化也在改變著地球地貌風景,使得隕石坑無法保存較長的時間,因此我們能看到的隕石坑, 僅僅是最近這些年來形成的隕石坑。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隕石坑在地球表面形成的較少,而且能被人類觀測到的隕石坑更少。而其他星球上由於沒有大氣層,沒有地質變化,沒有生物活動,所以隕石坑能夠保留較長的時間。因此從直觀角度看起來,地球上的隕石坑較少,而其他星球隕石坑較多。
小行星撞擊
其實,地球並不是一個頻繁遭受小行星撞擊的星球,這是因為在地球的外側,有木星的守護。
我們知道,質量越大自身引力就越大,而木星的引力就非常大,它們能夠束縛住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不讓它們脫離自己的軌道。
除此之外,一些流浪小行星誤闖入太陽系內後,木星會利用引力彈弓的方式,將這些小行星加速甩出去。
不過,儘管有木星的存在,偶爾也有一些小行星會脫離木星引力束縛,撞向太陽系內側,如果誤闖入地球軌道時,很可能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
如果直徑低於1公裡的小行星,將不會對地球造成較大的災難,但如果直徑超過公裡的小行星,將可能對地球造成全球性危害。
其中6500萬年前,導致地球上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正是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所毀滅。
總結
其實,也有一些星球幾乎沒有隕石撞擊坑,比如:木星,這是因為木星是氣態星球。星球上的隕石撞擊坑較少,並不意味著該星球的撞擊次數少,而是該星球上有地質活動,生物生存,以及較厚的大氣層,使得小行星撞擊到地面時,很難留下隕石撞擊坑,即使留下撞擊坑,也保存不了太長時間,因此從表面看起來,該星球的撞擊次數較少,但實際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