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作為地球的小跟班,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只有約38萬公裡,如果按照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的速度來計算,去月球只需要十幾秒。
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雖然很近,但兩者的差別卻極為明顯,內在的差異就不說了,僅外表而言就十分不同。說到月球的外表,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密密麻麻的隕石坑了,這本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畢竟在宇宙中游離著大量的小型天體,而這些小型天體在引力作用之下與其它星體發生撞擊本就是家常便飯,而令人疑惑的是,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如此相近,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密密麻麻,而地球上卻極為罕見呢?造成地球與月球外表差異的原因大體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月球對於地球的保護作用。
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游離的小型天體,有的時候它們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朝地球運動,在來到地球周圍的時候,它們受到月球的阻擊,於是與月球發生碰撞並形成隕石坑。
當然了,月球不可能為地球擋下所有的攻擊,還是有一些小型天體會墜落到地球之上,不過這些天體的個頭很小,在進入地球大氣的過程中因摩擦而被銷蝕,往往還沒有墜落地面就已經銷蝕殆盡了。偶爾也會有一些個頭較大的小型天體墜落地球,因為本身體積較大,所以並沒有在與大氣的摩擦過程中完全被銷蝕,它們與地表發生了接觸,並生成了小規模的隕石坑。不過,地球的自然環境是多變且複雜的,伴隨著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隕石坑漸漸消失不見。基於以上這三個原因,我們很難在地球上找到像樣的隕石坑。
月球就不同了,月球位於地球的外圍,圍繞地球運行,它自然就成為了地球的擋箭牌,所以也會遭到比地球更多的隕石撞擊。
由於月球並沒有大氣的存在,所以隕石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之下會直接以高速撞向月球,在與月球表面發生接觸後則會撞出一個巨大的隕石坑,當然這與月球土壤的質地本身也是有關係的,相比地球土壤而言,月球土壤是相對稀軟的。
隕石坑一旦在月球上形成則很難消失,因為月球上並不存在如地球一般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正因為如此,隨著歲月的更迭,隕石坑就不斷在月球表面堆積,越堆越多,大的隕石坑之中又會被疊加上小的隕石坑,在經歷了四十多億年的時間之後,月球終於變成了一個麻子臉。那麼月球上到底有多少隕石坑呢?
月球並不是一顆很大的天體,它的直徑只有3476.28千米,而就是在這樣一顆小型天體之上卻有著不計其數的隕石坑。
如果把月球上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全都加在一起,那簡直就是不計其數,所以我們只統計一些較大的隕石坑。直徑在十公裡以上的隕石坑夠大了吧?而這樣巨大的隕石坑在月球上就有數萬個之多,而具體的數量還沒有統計。
月球上還有更大的隕石坑嗎?當然有,月球上很多大型的隕石坑直徑甚至超過了100公裡,而這還不是最大的。在這顆直徑只有3000多公裡的星球上竟然存在著直徑達到1000公裡的隕石坑,很難想像當時的撞擊有多麼壯觀。那麼現在月球上的隕石坑數量還在增加嗎?當然,現在月球每年所遭受的撞擊次數仍然可以達到上千次,只不過這上千次的撞擊規模通常較小,這些與月球相撞的隕石直徑通常不會超過十幾米。
月球上隕石坑的數量眾多,而且每年還在數以千計地增加,可為什麼月球上只有隕石坑,卻見不到隕石呢?其實隕石是有的,只不過我們看不到而已。
當隕石與月球表面發生撞擊後,月球表面的土壤會向四周飛濺,從而形成一個大坑,而飛濺出去的不止月球土壤,還有一部分隕石,因為強大的撞擊力量會使得隕石發生損毀,而損毀的部分會化為碎片飛濺出去,還有一部分會直接在撞擊所產生的高溫中融化消失。當然,撞碎融化掉的部分是有限的,那麼隕石的主體去哪了呢?還記得月球土壤與地球土壤的區別嗎?月球土壤土質稀軟,在強力的撞擊之下,隕石會直接鑽入土壤內部,也就是說隕石其實是存在的,只不過它們都在月球地表之下,我們看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