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作為地球唯一自然衛星,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天文學上叫做環形山。這些環形山總計有5萬多,在1km以上的有33000多,100km直徑的有40個,所有隕石坑足有月面積的7%~10%,而月背更多。
月球上這麼多隕石坑,撞擊它的隕石去了哪裡?
隕石坑都是由隕石撞擊形成,大隕石就撞擊出大隕石坑。而月球上正面不多,大部分都在背面。月背可謂是坑上套坑,除了坑還是坑。由於沒有大氣層的障礙,隕石可以長驅直入地與月球相撞,月球大概是太陽系中隕石坑最多的星球了。
月球平均每天大約要增加幾十個隕石坑,而隕石的去向大約有以下幾點原因:
1.隕石在高速下與月球相撞的過程中,由E=mc公式可以推測,能量是相當巨大。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有10km的直徑、2.5萬km的時速,撞擊威力大約有4×10焦耳的能量,直接讓恐龍滅絕。隕石與行星的撞擊,能量這麼巨大,會讓一部分隕石頃刻間被高溫氣化,化為離子體飛濺到太空消失。
2.一部分隕石在高溫下會變成熔融狀態,「入鄉隨俗」與月球土壤熔到一起,凝固後就是月球物質。這就是為什麼月球大部分都是矽化玻璃體。在「阿波羅登月任務」取回的月球塵土樣本中,約有50%都是玻璃體。有科學家認為這些玻璃體大部分是月球的前世「忒伊亞」與地球的「前世」撞擊後形成。
3.隕石撞擊當然也有倖免高溫炙烤的「幸運者」,它們在撞擊只是改變了形狀,碎裂成小石頭或粉塵拋向高空。有些會由於月球引力作用降落月面。那些速度快的石頭就能逃過月球引力飛到太空,成為宇宙塵埃。
4.並不是所有隕石都能實打實地撞上月球,有些會撞偏而反彈出去,隕石坑也不那麼深,有些肉眼都察覺不到。這當然在偏角較大時才會發生,而且不是大隕石。
月球背面「環環相扣」的隕石坑說明了,它在為地球承受了無數次撞擊,默默地成為了地球的「天然屏障」,保護了地球,為地球換來了寶貴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