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也只能留下很淺的印跡,月球表面為什麼這麼堅硬?

2020-12-03 神龜洛書

提到地球我們可能會想到美麗富饒,生物繁榮,有大氣層的保護,蔚藍星球;提到其他的巖石行星,我們會聯想到的是千瘡百孔,經常受到隕石的撞擊,坑坑窪窪,死氣沉沉.

是的幾乎所有的巖石行星或衛星表面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隕石坑,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不管是地球上的隕石坑還是其他大多數的隕石坑都找不到殘留的隕石碎片,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家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因為隕石在落到地面的過程之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力在撞擊地面的時直接進入到了地表以下的區域,從而消失不見.雖然這種解釋可以在大多的星球上解釋得通,但是對於地球的衛星—月球,這個解釋卻與月球表面較為平整的隕石坑產生了矛盾.

月球由於自身引力小,體積小等原因,無法向地球那樣能有效地避免不時襲來的隕石的撞擊,所以在月球上的隕石坑數目比在地球上隕石坑的數目要多上很多.在月球上有著成千上萬個不同大小的隕石坑,但是它們都有一個類似的特徵那就是多數隕石坑不僅很淺,甚至是像一個平原區域,和周圍沒有太大的高度差,這就和科學家們的理論產生了矛盾,坑度這麼淺,怎麼能撞擊進月球表面以下呢?

但是和其他星球上類似,在月球上從衛星圖來看也找不到隕石碎片,我們把月球的隕石坑與地球的作為比較,在地球上有很多著名的隕石坑,比如說美國亞利桑那州:巴林傑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的的元兇直徑大約為50米,重約1.5萬噸. 這和月球上的隕石坑相比,月球隕石坑真的算是毛毛雨了.難道地球所受到的衝擊力比月球所受大的衝擊力要大?還是月球比地球的地表更加堅硬?

我們很難想像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只能在月球上砸出一個小孩子都能爬出來的淺坑,這讓我們不得不回顧過去,去探索當時幾千萬年前那可直徑10千米的隕石有多大的威力,不僅將恐龍滅絕甚至還改變了當時地球的氣候環境,使地球提前進入下一個世紀.

然而科學家找出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坑是落在尤卡坦半島(墨西哥境內)上,但是直徑只有10千米左右的隕石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巨大,這種規模的隕石撞擊到月球上也只不過是一場小打小鬧的普通撞擊而已,卻改變了整個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也許月球的外殼真的比我們認為的要堅硬得多,這也是一些人支持陰謀論:月球其實是偽裝的飛船,外表有一層堅硬的金屬外殼才是隕石無法造成深坑的原因。

這個陰謀論的來源有這樣幾點:

1、永遠都是正面對著地球,而且背面的樣子與正面差距較大(中國探測器是世界首次登陸月球背面);

2、從地球上來看,在空中適當的位置與太陽會形成相同的尺寸大小;

3、阿波羅計劃登月太空人稱月球異常堅硬的地面需要耗費很大力氣才能取得一些土壤樣本

4、在人類文明之中大多祭拜太陽神,並且有的文獻記載月球是突然出現的.

儘管在月球附近不時傳來有外星飛船的傳聞,但是各國政府仍然保持著沉默.在科學家們的不斷研究之後,他們給出了比較合理的月球起源:大碰撞理論.月球與地球本來是在同一原始行星上的,只是受過大碰撞後,月球被甩了出去.證據是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樣本中的元素及含量和地球類似.

令人意外的是,月球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較少,這可能是由於初代地球高溫因素造成的,月球在一片巖石蒸汽中重新塑造重生,這也可能是月球表面更為堅硬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月球表面下30公裡有超硬結構,擋住了所有隕石撞擊
    而每一次潮汐衝刷都會在地質上留下痕跡,經年累月這些潮汐在地層上就會形成非常顯著的痕跡。比較這些潮汐的痕跡,我們就知道海洋漲潮的情況,由此可以反推出造成這些潮汐的外力。有些科學家就根據潮汐在地質學上留下的痕跡,認為月球進入地球軌道的時間短得多。但是由於太陽也會影響海洋的潮汐,精確界定太陽引起的潮汐和月球引起的潮汐對地層的影響,還需要假以時日。
  • 月球表面為什麼是凹凸不平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誰造成的?
    月球的表面為什麼是凹凸不平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誰造成的?一直以來探索宇宙就是人類的最大夢想,月亮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嚮往的美好,關於月亮的傳說都可以追溯到很遠的時代,而且神話上也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
  • 這裡是月球上空,滿是隕石坑的月球,隕石去哪裡了?
    不過由於望遠鏡在1906年才被伽利略應用在天文學上,所以在此之前人們只能通過肉眼來觀察月球,而我們的眼睛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瞳孔只能舒展到這就是為當時的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正面和背面看起來不一樣?也就是為什麼背面隕石坑多,而正面少?既然有那麼多的隕石坑,為何很少能看到隕石躺在坑中呢?
  • 月球到底經歷了什麼,表面才會有這麼多的隕石坑?
    不過很快,我們就開始思考,這顆月球可能在其形成之時,它是沒有如此多的坑洞的,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如今的月球表面會出現如此多的坑洞呢?對此,我們的科學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發現月球附近是存在著許多的隕石的,而這些隕石,科學家們猜測其與月球上面的坑洞有著很大的關係。甚至有些人還認為,月球之所以如此多坑,很有可能是因為月球幫助我們抵擋了隕石的撞擊。
  • 來點物理NO.37|神奇的月球隕石坑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布滿了由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月球隕石坑。我們知道隕石坑它的大小和它的深度,應該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隕石越大撞擊後形成的坑就越深,直徑也就越大。
  • 為什麼「隕石墜落」地球後,只留下大坑?隕石去哪裡了?
    為什麼「隕石墜落」地球後,只留下大坑?隕石去哪裡了?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視頻,隕石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者是碎塊,
  • 月球表面發現「黑色彎曲物」,和地球上的鉤子相似,是誰留下的?
    「黑色彎曲物」鑲嵌在月球表面,科學家:或是外星文明留下的證據!相比於其他的星球,月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它和地球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也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是由於月球存在,影響了地球上的很多事物。在潮汐和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現了分明的四季。同時還能幫助地球走到一些外來的隕石,讓地球的環境變得更好一些。
  • 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跡」
    從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誕生」到地月空間的旅行,從著陸器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著陸到月球車邁開腳步,這份成績是無數航天人用拼搏與汗水換來的。月球背面坑坑窪窪,布滿了隕石的撞擊坑,可供選擇的地區非常少,給選址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設計團隊查閱了很多資料,運用了「嫦娥二號」對月沉降圖像的成果和一些國外科學探測成果,結合科學探測目標,最後選擇著落在艾特肯盆地一個叫「馮·卡門」的撞擊坑裡。
  •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
    真實的月球並不像我們在黑夜中看到的那樣如夜光玉石一樣晶瑩剔透,而是布滿了形狀大小不一的坑,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都是月球億萬年來被隕石撞擊的痕跡,但是為什麼在隕石坑中沒有隕石的存在呢?其實,這些隕石來源於外太空,只是碰巧在隕落的時候被月球的引力捕獲而墜入月球,它們在墜落過程中是以高速撞向月球表面的,當碰撞的瞬間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
  • 月球居然是空心的?
    經過科學家的長期觀察和研究,以及通過太空人登陸月球多次進行實地考察實驗,發現了月球的許多人造特性。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月球不是一個自然天體,而更像一個人造天體;月球在去掉久遠年代積存在表面宇宙塵埃包括隕石碎片後,是由一個堅硬金屬構成的球體,球體內部是空心的。
  • 月球的表面遍布隕石坑,其中的隕石去哪了?幾乎一個都找不到
    但是有一點非常奇怪,月球上的隕石坑雖然眾多,但卻幾乎找不到一顆隕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月球上的隕石去哪了?這我們就要從頭說起了。當一顆小行星因為某種原因而脫離了原有的軌道在宇宙間飄蕩,有一天它來到了月球附近,受到月球引力的吸引,這顆小行星直奔月球而來,眾所周知,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保護的,所以這顆小行星絲毫沒有被減速,以原有的速度直奔月球表面而來,終於,它與月球發生了碰撞。
  • 月球是空心的,裡面居然住著外星人|月球空心說
    這時候設置在72公裡外的月震儀測得月球表面的震動,這個振動持續超過15分鐘。這種情況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有經歷過地震的人都知道,地震來的時候,短的話就幾秒鐘,幾乎是一閃而過,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8級,這麼大破壞力,主震也就持續了96秒種時間。而月球上的地震,就像是你拿錘子敲鐘一樣,鍾是空心的,就算你輕輕的敲一下,他會翁翁翁響很久。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個撞擊力度所造成的聲音持續不了幾秒種。
  • 月球角礫巖隕石賞析
    通過月球高清照片可以看出月球表面由大大小小的凹坑組成,科學研究這是因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遭受了一次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雖然這種撞擊在大約39億年前停止,但是這也讓月球的外殼幾乎被撞毀,變成了一堆碎石,月球表面也從此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巨大圓形撞擊坑。而月球的這些衝擊歷史也讓大多數月球巖石形成了角礫巖石。
  • 月球隕石的簡單辨別方法
    通過顯微鏡觀察,該月球隕石具有角礫結構,角礫具有次輝綠結構,基質碎屑礦物組合和成分與角礫完全相同,屬於玄武巖質月球隕石。」繆秉魁說,「這種巖質的月球隕石有來自火星、月球、和小行星三種可能。根據礦物成分和氧同位素分析,排除來自火星和月球的可能,應來自灶神星,為鈣長輝長無球粒月球隕石,屬於灶神星月球隕石。」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那麼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 月球的3大「謎語」:月球表面有大量隕石坑,可為何其深度不深?
    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科學院的M.Vasin和A.Shcherbakov提出了一個假設,說月球實際上是人工創造的。事實上,關於月球,有8個被稱為「謎語」的主要假設,它們是用來分析一些與月球有關、最令人驚奇的時刻。
  • 月球隕石坑有5萬多個,撞擊的小行星哪裡去了?一種結果兩種去向
    有朋友很好奇,月球遭受到了那麼多的撞擊,為什麼只留下了隕石坑,撞擊的天體都哪裡去了呢?撞擊月球的小行星天體那裡去了呢?其實去向很簡單,無非就是一種結果,兩種去向。那就是撞向月球的小行星天體已經粉身碎骨了。這些天體在撞向月球的時候,速度是非常快的。2013年的3月17日,科學家們觀測到了一次小行星撞擊月球。這次撞擊月球的是一顆重量大約40公斤的小行星。它在撞擊月球是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90000公裡。小行星天體以這麼快的速度撞向月球,在撞擊的瞬間產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 月球表面遍布隕石坑,為何只見坑不見隕石,坑的數量還會增加嗎?
    說到月球的外表,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密密麻麻的隕石坑了,這本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畢竟在宇宙中游離著大量的小型天體,而這些小型天體在引力作用之下與其它星體發生撞擊本就是家常便飯,而令人疑惑的是,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如此相近,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密密麻麻,而地球上卻極為罕見呢?造成地球與月球外表差異的原因大體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月球對於地球的保護作用。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得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 月球背面的隕石坑為什麼比正面多?
    當然古人無法解答這麼深奧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之所以無論何時看月球,看到的月球都是同一面,是因為月球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相同,它繞地球轉了一圈,剛好也自轉了一圈,所有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月球總是那副模樣。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天體之間的潮汐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