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跡」

2020-12-04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從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誕生」到地月空間的旅行,從著陸器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著陸到月球車邁開腳步,這份成績是無數航天人用拼搏與汗水換來的。

在中國航天領域、在中國探月之路非凡成就的背後,始終有一支敢打硬仗、善創奇蹟的隊伍,他們敢為天下先、他們堅守夢想與努力、他們攻堅克難、他們永不放棄讓夢想照進現實,他們就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系統總體設計團隊。在央視近日播出的《相聚中國節·端午》節目中,他們與大家分享了關於嫦娥四號的故事。

▲《相聚中國節·端午》節目嫦娥四號選段

「嫦娥四號」發射前期必須有非常縝密的計劃

首先,要為「嫦娥四號」選擇著落點。月球背面坑坑窪窪,布滿了隕石的撞擊坑,可供選擇的地區非常少,給選址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設計團隊查閱了很多資料,運用了「嫦娥二號」對月沉降圖像的成果和一些國外科學探測成果,結合科學探測目標,最後選擇著落在艾特肯盆地一個叫「馮·卡門」的撞擊坑裡。

▲月球的馮·卡門隕石坑

著落區選定後的工作就是圍繞著陸區域如何實現輕盈一落、可靠分離、平穩巡視,進行設計和驗證。團隊詳細分析了整個動力下降過程,識別出其中的關鍵環節,然後力求通過地面驗證,把這些環節做到地面全覆蓋。這次探月計劃選擇的著落區是月球背面,是人類探測器沒有去過的地方,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性,設計團隊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這個過程中,團隊進行了多次試驗測試、驗證改進,以保證方案的有效性。

▲「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示意圖

嫦娥四號著陸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楊眉表示,「嫦娥四號」的月球旅行從發射到著陸,不包括在月面兩器分離,團隊一共發出近6000條指令,另外還有很多前期規劃工作,包括指令校核准備等。經過前期大量調研和反覆試驗後,「嫦娥四號」終於飛向月球。

著陸器著陸後,第一件事就是拍照。

從專業角度來說,這個行為叫「兩器互拍」,著陸器對巡視器的互拍定義為:著陸器利用它的地形地貌相機對巡視器帶有國旗這一面成像,拍全景照片;巡視器對著陸器這種成像定義為:巡視器用它上面的前景相機對著陸器帶有國旗這一面成像,最後形成兩器互拍過程。嫦娥四號著陸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許映喬表示,它標誌著著陸器安全落到月面,也標誌著「嫦娥四號」探月工程階段性的勝利。

▲「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互拍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接下來便是科學探測階段。

在這個階段,嫦娥四號巡視器遙操作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彭鬆通過中繼衛星「鵲橋」,遠距離控制「玉兔二號」。人不在車上,對周圍的環境不能直觀地感受,導致遠距離操控變得十分複雜。他們只能將巡視器傳回的二維照片恢復成三維地形,在此基礎上評估這個坑能不能過、那個石塊能不能壓等。

▲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行走到A點的「玉兔二號」

截至目前,「玉兔二號」已經在月背行走了200多米。雖然看起來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紮實,穩穩噹噹一步一個腳印,將中國的足跡印在月背上。

和著陸器「嫦娥四號」一樣,巡視器「玉兔二號」上天前也需要做大量試驗,團隊將其分為內場試驗和外場試驗。

嫦娥四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溫博表示,內場試驗主要是考核性能指標,首先,要模擬月球上的光照條件,為此,團隊在整面牆上布置了上百盞燈,室內溫度比夏天北京的最高溫度還要高出許多。其次,還要模擬月球的月壤和月塵,團隊採用的是一種火山灰,比PM2.5的顆粒還要細很多,可以通過皮膚、眼睛等直接進入人體。內場環境非常艱苦,外場試驗同樣如此。試驗的地方在敦煌附近無人區的沙漠裡,團隊住活動板房,吃飯就著風沙。雖然條件很差,但大家幹勁十足,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在不停地召喚。

團隊所有人都傾注著心血,他們已經把「嫦娥」系列探測器當作自己的閨女,將衛星發射當作送閨女遠嫁。嫦娥四號探測器總體總裝主任設計師陳向東祝福嫦娥四號,希望它長壽,希望它創造中國的紀錄。

有了這些探月工程師的努力,「小兔子」才能成功飛上月球。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一步一步成為現實,中國創新、中國精神正破浪遠航。

來源:央視網、時代楷模發布廳官方微信

編輯:胡瀟瀟

責編:邵素芝

相關焦點

  • 玉兔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 看看報紙標題怎麼做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這一刻世界都在看中國。中國給世界的驚喜是一連串的。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後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開展設備工作模式調整等工作,擇機實施著陸器與巡視器——玉兔二號分離。15時07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鵲橋」中繼星向嫦娥四號探測器發送指令,兩器分離開始。22時22分,玉兔二號穩穩踏上月球表面,在月背留下第一個足跡。
  • 嫦娥4號著陸月球背面後,美國人告訴你: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了啥?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在經歷了億萬年天長地久神奇磨合後,地球自轉周期恰好等於月球公轉周期,但造成的結果卻是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儘管美國在上世紀將人類足跡第一次留在月球,但這也是在月球正面留下的痕跡,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從未被人類揭開
  •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1月2日晚上,中國嫦娥四號完成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1月3日,月球車從固定著陸器頭上沿著兩條斜坡緩緩滑下,開始在115英裡寬(186公裡)的馮·卡曼隕石坑灰色泥土地面上行駛。同樣在1月3日,中國公布了月球車的名字:「玉兔2號」。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有創意,但卻很有意義。2013年12月,最初的「玉兔」月球車與著陸器在嫦娥三號任務中著陸在月球近側。
  • 月球背面是什麼樣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成功留下了人類探測器的身影。讓我們來重溫「嫦娥四號」的故事吧!經歷了約38萬公裡、26天的漫長飛行之後,「嫦娥四號」準備著陸月球了。這一次,是月球背面。
  • 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發現一個未知物質,網友猜測:外星人留下的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在國外電影《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和《鋼鐵蒼穹2》中,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飛船和德國法西斯的殖民基地。那麼,在現實當中,人類能在月球背面發現什麼呢?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近日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超過五百天取得了許多成果。消息稱,第八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在一個撞擊坑內發現了一個大小約52cm×16cm的不明物質。與周圍月球土壤相比,該物質具有不規則的外形,呈現黑綠色。
  • 中國在月球背面拍到了什麼?霍金曾多次警告,不要登錄月球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月球充滿了各種嚮往,在我國古代神話裡,月球更是擔負著重要的角色,神話故事中的嫦娥仙子就住在月球。而社會各界對於月球的猜測也是眾說紛紜,在上個世紀美國實施了載人登月,揭露了月球神秘的面紗。
  • 「玉兔2號」新發現,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誰留下的?
    「玉兔2號」新發現,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誰留下的?16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玉兔2號」新發現,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
  • 日媒:中國為何偏要去月球背面?
    《日本經濟新聞》1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偏要去月背?中國的無人探測器「嫦娥4號」實現了世界首次的月球背面著陸。1月3日,嫦娥4號在靠近月球南極的「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的內側著陸。當其拍攝的月球背面的影像被傳回時,北京的控制中心一片歡聲。人類從地球看不到月球的背面。這是因為月球在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裡也剛好完成1周的自轉,因此,朝著地球的總是月球正面。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此前,月球背面在科學家的眼中始終是一塊從未被開發的土地,人們知道月球在自轉的同時,也圍繞著地球公轉,在潮汐作用的影響下,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僅能看到月球的正面,也就是月球始終朝向人類的這一面,被稱為「月球背面」的另外一面,人類一直以來都對其了解甚少,自從我國把將要登錄月球背面的消息發布出去後,有著「嫦娥之父」美譽的歐陽院士就收到了無數關於月球背面的警告信,甚至還有傳言表示
  • 外媒:為何全世界如此關注中國登陸月球背面?
    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的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此前從沒有太空飛行器曾在此著陸過。此外,此次任務還將在月球背面進行首次射電天文學實驗,並進行首次調查,以確定植物能否在月球上生長——這是人類在地球之外開展長期任務的關鍵一步。報導稱,天文學家把人們總是從地球上看到的一面稱為「近側」,而把人們永遠無法看到的一面稱為「遠側」。
  • 中國為什麼登陸月球背面?
    中國對月球背面探測的史無前例的成功,在很多方面「意外」受益匪淺。對月球背面的地質勘查,對我們了解太陽系有極重要意義。月球背面可以考察隕石對地球的撞擊情況。月球在後面地形與月球正面完全不同,月球上的地質活動沒有地球活躍,甚至有一些巖石比地球的年齡還要大,我們可以通過對月面的礦物質進行研究,或許能幫我們揭開一些地球上的地質之謎!月球有豐富的礦藏。月球有很大儲量的氦3,地球中全部元素都能在月球找到,在月球的所有60種礦物中,有6種礦物是月球特有的。
  • 霍金警告中國不要登月,外星人在月球的背面
    霍金警告中國不要登月:外星人在月球的背面霍金全名字叫史蒂芬·威廉·霍金,他是一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他走在科學前面的偉大先驅,他的一舉一動都驚世駭俗,格外吸引我們常人的目光而近年,霍金警告中國不要登月,原因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美國的行動備受矚目。
  • 隕石也只能留下很淺的印跡,月球表面為什麼這麼堅硬?
    月球由於自身引力小,體積小等原因,無法向地球那樣能有效地避免不時襲來的隕石的撞擊,所以在月球上的隕石坑數目比在地球上隕石坑的數目要多上很多.在月球上有著成千上萬個不同大小的隕石坑,但是它們都有一個類似的特徵那就是多數隕石坑不僅很淺,甚至是像一個平原區域,和周圍沒有太大的高度差,這就和科學家們的理論產生了矛盾,坑度這麼淺,怎麼能撞擊進月球表面以下呢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因為這幾十年來有能力探測月球背面就只有美蘇兩個大國,可是美國不願意去探測月球背面,而願意探測月球背面前蘇聯探測技術又落後,因此導致在1959年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非常模糊。科學家對此也無法解釋,因為當時這張照片非常模糊根本無法分析出來,再加上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有在月球背面登陸過,所以這四個黑點是什麼東西成為未解之謎,由於月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因此月球的背面對於人類來說撲朔迷離,關於月球背面也流傳很多傳聞,比如月球背面隱藏著外星人基地和外星人、月球背面隕石坑存在穿越的二戰轟炸機、月球背面存在生命等等。
  • 月球背面的「秘密」被揭開?中國衛星傳回圖像,原來霍金沒說錯
    而當人類將目光投到了月球的背面之後,便將其「秘密」揭開了,下面我們便從月球背面開始,來說說中國衛星傳回的圖像所揭開的秘密吧! 而從中國的「嫦娥號」衛星傳回的圖像,人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於月球背面的秘密。
  • 登陸月球背面的背後支撐—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供圖   ■本報記者 黃辛 「嫦娥四號」著陸後,巡視器隨即進行分離,「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首次行走」足跡,這一切都凝聚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技術團隊的心血。「嫦娥四號」著陸後,巡視器隨即進行分離,「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首次行走」足跡,成功開啟在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任務。這一偉大壯舉背後也有著上海交通大學材料技術的應用與支撐,彰顯了上海交大科學家的智慧。
  • 人類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中國製造!
    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而這一步實際上也是一次變軌行動,其原理跟前面的精確入軌、軌道修正是一樣的,關係到嫦娥四號能否最終在月球背面軟著陸。12月12日下午,嫦娥四號探測器到達月球附近,順利完成「太空剎車」,被月球捕獲,進入近月點約100公裡的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嫦娥落月,將帶著世界的矚目,拉開人類首次探月背面的大幕。
  • 人類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為什麼是中國?
    飛行器將攜帶著陸器和月球車一同進入月球軌道,如果一切順利,嫦娥4號將在明年年初降落在月球背面,這將是人類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除了直接考察月球背面的地質信息,嫦娥4號還將幫助人類探索早期宇宙的演化,並首次測試植物在月球環境中的生長情況。
  • 月球第一張背面照是中國拍攝
    人類探測器首次於月球背面降落,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中國人率先做到的。而當「嫦娥四號」探測器通過「鵲橋」中繼星把第一張月球背影近距離照片傳回地球的時候,落寞太久的月背容貌終於得以被地球人看到並知曉。我們日常所看到的月球,其實永遠都只是它朝向我們的一面,而它的背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卻始終無人能夠知曉。前蘇聯於1959年曾有過月球背面的圖片資料,但遺憾的是清晰度卻並不高。而後人類對於月球的探測卻都是正面著陸。『嫦娥四號』之前,還沒有任何人類或探測裝置在月球背面著陸,所以月球背面技術難度探測相對也是更高。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科學研究發現,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重量上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因此月球受到地球強引力的作用,導致其自轉和公轉周期一樣,即潮汐鎖定。如此一來,也就帶來一個問題,即人類在地球上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則是看不到,所以越是看不到,也就越激發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欲望,想知道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