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無極》一出,唯有證明陳凱歌是目前華語片導演中想像力奇高的一位。那種接近極限的視覺奇觀和浪漫才情,在近年的商業片中,只有周星馳的《功夫》讓筆者產生了同樣的驚嘆。但可惜陳凱歌不是周星馳,他骨子裡的精英意識與不願屈尊,生生扼殺了《無極》本該有的更為純粹、奔放的氣息。《無極》並不能像《功夫》那樣給人大呼過癮的快感,它在娛樂與深沉之間搖擺,容納了過多過雜的想法,偏偏又都蜻蜓點水,未能攻其一點地深入到底,又看低觀眾智商,表達的意念太直白浮淺,造成含混曖昧、兩不靠岸的尷尬局面。尤為遺憾的是結局草率莫明,臨門一腳懈下陣來,令人沮喪。[PIC]1540;10110000;0;0;0;/upfile/pics/p2584/06113152423671.jpg[/PIC]筆者必須承認,在個人的華語片觀影史上,《無極》擁有最絢爛繽紛的色彩,最華麗豐富的畫面。該片極盡聲色之娛,場景繁複瑰麗,從煙霧氤氳的的澤地、塵土漫天的峽谷、芳草鮮美的原野,到潔白純淨的雪國、金壁輝煌的王城,乃至水畔溫馨雅致的竹樓,漸次展開,仿若一軸綿延不絕的燦爛長卷。更兼繁花滿目,粉紅的海棠花瓣輕舞飛揚,營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綺麗世界。不誇張地說,《無極》布滿麗詞佳句,大部分時間都令人賞心悅目。像開場時小傾城涉水走向遠方,水霧浮動的若隱若現,便盡得中國水墨畫之悠遠留白意境。馬蹄谷兩軍交戰則聲勢浩大,驚心動魄,緊張凌厲,不讓好萊塢大片專美。光明搭棚護花,以圖留住時光與愛人的心,則拍出落花流水的無奈哀感。崑崙以超越日月飛升的速度奔跑,馳騁於秀美壯麗的山川曠野,身披白色羽衣的傾城自王宮被救後,像風箏一般在天空自由飛翔,均拍出速度與激情的飛揚神採,令人心馳神往,是無以復加的浪漫主義情景,暴露陳凱歌其實也承接了中國文人傳統中浪漫抒情的一面。《無極》所展現的視野之開闊奇特,景致與色彩之豐富飽滿,無疑表明陳凱歌在想像能力、在美學造詣上都達到相當不俗的地步。可惜,《無極》儘管締造了華語電影史上罕見的視聽盛宴,卻並不能給觀眾「幸福」。這是因為陳凱歌依然想不開、放不下。他對於主題、概念的偏執著迷,從片名「無極」、人物名「崑崙」「光明」「無歡」「鬼狼」「傾城」中即可窺見一斑。影片開頭滿神對小傾城說,在「無極」裡,她可以享受世間一切榮華,卻得不到真愛,也已經暗示,「無極」即是「無愛」,即是一片人性紛爭、糾纏揪鬥的情感沙漠。在隨後的故事發展裡,果然是幾個主要角色或為了苟活,或為了名利,或為了滿足男性的虛榮心,而你爭我鬥,相互欺騙、嫉妒、背叛、暗算,形成一個敏感、醜陋、灰暗、陰鬱的人性世界。這與《霸王別姬》、《風月》、《和你在一起》等作品所表現的對於人際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而導致情感陷於困境/絕望之中,如出一轍。可以說,《無極》的人物雖然大都光鮮華美,儀表堂堂,卻幾乎都不是可愛的人:光明的自大欺人,無歡的陰險狠辣,傾城的柔弱無力與任由男性擺布,鬼狼的偷生,也力的棄主,等等,他們在道德上的缺陷,人性上的汙點,都難以讓觀眾產生親切感。唯有崑崙,形象邋遢,卻擁有一顆金子般完美的單純內心,他的善良淳樸、忠誠勇敢、意志頑強、無窮力量,在整部影片中閃耀著人性與生命力的希望之光。張東健通過他那純潔的眼神、英俊的面孔,展現了脈絡分明的表演層次,尤其將崑崙身世飄零的傷悽、追懷親人時的哀感演繹得頗為動人,成為全片最催人淚下的看點。不過,崑崙在片中始終是個奴隸,自主自覺的意志不夠強烈;第一男主角由頭到尾似乎都在為騎在頭上的主人服務,最後居然還穿起了無歡留下的象徵被奴役的黑袍,對此觀眾恐怕也難以認同。這一次陳凱歌是真的錯了。他的錯,首先是錯在不合時宜地大講道理,其次是錯在道理講得過於直白過於雜亂。面對「無極」這樣的魔幻題材,觀眾並不奢望能從中感悟什麼高深的人生哲理,他們只要求得最圓滿的故事,最痛快的視聽衝擊,最酣暢的情感釋放。而陳凱歌偏偏與此背道而馳,將《無極》與現實人生中的「自由」「背叛」「愛情」「命運」「尊嚴」等太多沉重主題相掛鈎,將一個原本璀璨美麗的夢幻擊碎,轉而變為一出深沉痛苦的人性詩劇,導致《無極》充滿了陳凱歌式的感傷和悲壯氣息。問題不止於此,陳凱歌還試圖通過每一個人物來闡發至少一層主題,希望面面俱到地全面開花,又讓以滿神為代表的每個角色都講出看似深奧、似是而非的「理論式」對白,實則是故弄玄虛,此地無銀。《無極》好容易勾畫出一個相互糾結的複雜格局,臨了頭卻以一個草率的、缺乏說服力的結局來收尾,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影片最後多種命運象徵的人物聚在一起,而無歡居然也以「受害者」的委屈脆弱面貌出現,說他幼時曾被傾城騙過一次,自此懷恨在心,多年來一直尋找機會報復,故此上演了一幕幕攻訐算計的醜劇。這個源自童年陰影的弗洛伊德式的告白相當突然,嚴重缺乏鋪墊,實在多此一舉(無歡對權勢的貪慾、對光明的嫉妒其實已經足以構成善惡轉變的基礎,不需如此複雜),只能讓影片之前對於人性挖掘的努力流於空泛的說笑;加上無歡死得太過潦草,最後的生死決鬥完全沒有大片結局時該有的魄力與氣勢,期待中的高潮也因此流產,全片最終未能構造出跌宕起伏的節奏張力。其實退一步講,即便無歡因為幼年受騙而變成「反派」的因果假設能夠成立,那小小年紀便心懷如此熾烈極端的仇恨報復心理,這種人性之惡更令人不寒而慄,總之觀眾的內心不會感到舒暢。其實對於陳凱歌來講,《無極》已是很大的突破。自《霸王別姬》以來,陳凱歌也有意打破早期作品中那種沉滯、僵硬的造型感,運鏡上開始注重流暢和靈活。到了《和你在一起》,敘事語言更是日漸圓融流麗,與普羅觀眾再近一步。而《無極》更為中國電影譜寫了難以磨滅的美麗詩篇與浪漫華章。我相信,多少年以後人們依然會記住,陳凱歌曾在2005年帶來了一場繁花漫天的視覺盛宴,也會記住陳凱歌的深沉與哲學思辨用錯了地方。我佩服陳凱歌對於歷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對於人性陰暗不屈不擾的探索,只是,面對不同類型與題材,他尚未掌握到不同的相應成熟的技巧。迄今為止,《霸王別姬》仍是他在商業的通俗敘事與言志表達間達成的最理想狀態。而《無極》,卻因為陳凱歌對於魔幻動作題材的把握失準,變成自身一次野心過大、力不從心的還俗。《無極》需要的是單純,再單純一些。如果《無極》能夠像《指環王》那樣,循規蹈矩地遵守經典模式,亦步亦趨地單線行進,圓滿流暢大快人心地講完一個善惡分明的老套故事,又或者像《大話西遊》那樣浪漫到底,專心專意地講好一個感天動地的悽美愛情,我想觀眾的怨氣都會消減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