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之中的那些故事繁多,其中對於水火之神形容也是不少,或許在大家已知的一些故事傳說之中,都將公共奉為了水神,但是《山海經》之中卻記載不少,其中一個水神還與司雨大神應龍有過一場大戰,而後還被度轉為《西遊記》之中孫悟空的兄妹巫支祁。
《山海經》水神記載有五,其中一半都是《封神演義》或一些神話小說之中的強大存在的範本,混鯤巨妖便是其中之一
據《山海經》記載,淮水有一水神「其形若猿猴 ,金目雪牙,輕利倏忽」是為巫支祁,也叫做「無之祁」在上古神話傳說中,這無支祁本是天地間混沌之氣孕育而出的一隻巨猿,與其他的妖怪一樣,也是長相特殊,身高百尺,力大無窮,無支祁天資很高,屬於水屬性妖物,學會了控制水的各種法術。
和水神共工一樣,巫支祁他野心勃勃,想跟大禹搶奪帝位。於是在大禹治水到淮水附近時,巫支祁興風作浪,導致洪水泛濫。大禹打不過無支祁,就請來了上古龍神應龍。無支祁對應龍也絲毫不慫,跟應龍大戰了一天一夜,最後力竭被擒。無支祁能逼得應龍出手,足以證明他的實力之強,不過話說回來,這應龍可是因為法力耗盡上不了天庭的,是為不得復上,就這樣和巫支祁打,也說明應龍大神的厲害,後巫支祁被封印淮水。
這第二位的水神為禺強,《山海經》有曰,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在神話典籍《山海經》中,他不僅是海神,也是風神,對水的控制能力遠不是共工能比的。上古神話中,禺強是顓頊的大臣,他的坐騎是兩條紅色大蛇,而後來的一些網絡小說什麼的,以禺強為範本,生出了混鯤祖師這個號人物,曾經共工跟顓大帝頊搶奪天帝之位,最後失敗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禺強把共工打敗的。
第三位水神為天吳,《山海經》有曰,「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黃色,吐雲霧,司水」天吳這位大神模樣長得非常奇怪,整個身體就像一隻老虎,羽毛的顏色是青黃色,他有八個腦袋,八條腿,八條尾巴。別看人家天吳長得不好看,卻可以吞雲吐霧,呼風喚雨,是一位法力高超的水神,為天帝下屬,司水之神。
這第四位水神為計蒙,《山海經》對這位大神形容的不多,只是說人首而龍身,為司雨之神,計蒙一旦出現,就伴隨著狂風暴雨,堪稱旱魃的剋星,回首看一下《山海經》眾山神,其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龍首人身的山神什麼的,也就是說,《山海經》當中像計蒙這樣的大神一坨一坨的,不過畢竟是有名有姓的人,而且《西遊記》當中四海龍王的範本就是計蒙,他曾經跟共工麾下的猛將相柳交過手,還把相柳給打跑了。
《山海經》當中,火神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山海經》有曰,「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我們通常指的火神就是《山海經》中的這位,長相雖然兇惡,但祝融卻是一位正義光明之神,傳說祝融因發明了「擊石取火」的方法,倍受人類尊敬和愛戴。
當然,至於祝融,我們大都是因為他和水神共工大戰的原因而認識的,據說他本是顓頊氏的後代,本名重黎,也就是後來傳說當中絕地天通神話傳說之中,託起仙界的那個人,相傳當年大禹的父親,也就是四兇之一的「鯀」偷竊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成湯伐夏桀時,天帝令祝融降火於夏城,幫助成湯滅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