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而言,宇宙空間危險無處不在,各種各樣的流星、來自太陽和其他恆星的各種射線等等。光線能夠穿透地球大氣層,是我們糧食作物生長所必需的條件。熱能也能夠通過大氣層,使我們的環境適宜於生息。穿過大氣層的還有來自宇宙空間各種各樣的宇宙射線,但是來自太陽的大量輻射線卻被大氣層阻隔,大氣層對地球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人類一旦離開大氣層就會暴露在這些輻射線的照射之下,因而受到傷害。
宇宙輻射線是已知的對人類在宇宙空間中最大的危險。
輻射線劑量的測量單位叫做「雷姆」。在地球上,人類接受來自太陽、宇宙射線和放射性礦物的輻射。根據各人生活的區域不同,接受輻射劑量的程度也不同。每年,我們接受輻射的「正常」劑量大約為0.1雷姆,保證身體不會受到損害。問題在於,一個被輻射線傷害到的人,他(她)的自我感覺也許十分良好,但是,他(她)的性器官細胞可能已被損害,這種損害只有等到他們生下畸形孩子甚至到孫子時才會被發現。
宇宙空間探測器的探測表明,地球周圍空間不同區域的輻射線是不同的。當太陽氣體射出形成大爆發(即太陽耀斑)時,因為伴有大量的額外輻射,地球空間的輻射線在這個時期就有所變化。在觀測和計算的基礎上,科學家估計宇宙空間的一些地方每年的輻射量低至10雷姆,而在另外的一些地方每小時又可高達5雷姆,這很驚人!
「阿波羅」11號載人宇宙飛船曾經穿越輻射線很高的「VanAllen」帶,在往返航行過程中,太空人們體內都積聚了總量大約0.2雷姆和輻射線。儘管飛船指令艙採取了適當的保護措施,但飛船艙壁遠沒有達到保護艙內太空人的厚度,只能寄希望於登月行走期間不會出現任何大的太陽耀斑。慶幸的是,宇宙飛船飛行時間很短,太空人體內的輻射線並未達到危險劑量。
目前尚未能確知,當人類一旦脫離地球大氣層的保護,在空間實驗室或月球基地上甚至是火星基地上工作數周乃至幾個月時,怎樣才能不受輻射線傷害生活下去。藥物也許有助於減輕輻射傷害,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真正有效的藥物。
在當前,在宇宙空間中對人類身體傷害最大的就是宇宙輻射線,但還不能夠很好地說明這種傷害在將來造成的最終結果會有多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