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法也是一種廢水處理技術,但是相對其他的處理技術其成本相對較高在工業汙水處理工程中相對使用的較少。下面漓源環保為您簡單介紹一下其工藝原理。
為回收汙水中的溶解汙染物,向汙水中加入一種與水互不相溶卻可良好溶解汙染物的溶劑(即萃取劑),使其與汙水充分混合,由於汙染物在該溶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因而大部分汙染物便轉移到溶劑相中。然後分離汙水相和溶劑相,即可使汙水得到淨化,再將溶劑相(其中的汙染物和溶劑)加以分離,即可使溶劑再生,而分離的汙染物得到回收。這種分離工藝稱為萃取,所用的溶劑稱為萃取劑,萃取後的溶劑相稱萃取相,萃取後的汙水相則稱萃餘相。萃取相分離溶劑後所得的溶液稱萃取液。萃取法目前僅適用於為數不多的幾種有機汙水(如含酚汙水)和個別重金屬汙水的處理。

萃取的基本原理
萃取的實質是溶質(汙染物)在水中和溶劑(萃取劑)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溶質從水中轉入溶劑中是傳質過程,其過程推動力是汙水中汙染物的實際濃度與平衡濃度之差。一定溫度條件下,萃取過程達到平衡時,汙染物在萃取相和萃餘相中的濃度之比,稱為分配係數。
萃取劑的選擇
在萃取操作中,萃取劑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不僅影響萃取產物的產量和組成,而且接影響被萃取物質的分離效果。萃取劑應儘量滿足下列要求:①選擇性好,即分配係數大;②分離性能好,萃取過程不乳化、不隨水流失,要求萃取劑黏度小,與汙水的密度差大,表面張力適中;③化學穩定性好,不與汙水中的雜質發生化學反應,腐蝕性小;④黏度小,凝固點低,著火點高,毒性小,素氣壓小,便於室溫貯存和使用;⑤價格低廉,來源較廣,⑥容易再生與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