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
宏觀上的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的溫度是,物體大量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誌。
二、統計規律
1. 氣體分子間距大,作用力小,可認為沒有,所以氣體沒有一定的形態和體積,這些量由容器決定。
2. 分子沿各個方向運動的機會均等。
3. 分子速率按一定的規律分布:速率分布是「中間多,兩頭少」的規律。
單個分子的運動都是不規則的、帶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體行為受到統計規律的支配。多數分子速率都在某個值附近,滿足「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定律。
三、分子平均動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
1.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標誌。
2.溫度相同時,任何物體的分子平均動能相等,但分子質量一般不同,平均速率也一般不等。
分子動能:做熱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在熱現象的研究中,單個分子的動能是無研究意義的,重要的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
四、分子勢能
1.定義: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
2.一般規定無窮遠處分子勢能為零。
3.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少;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加。
5.決定分子勢能的因素。
(1)從宏觀上看:分子勢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但體積增大,分子勢能不一定增大。
(2)從微觀上看:分子勢能跟分子間距離r有關。
6.從本質上來說,分子力是電場力的表現。因為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內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分子間複雜的作用力就是由這些帶電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也就是說分子力的本質是4種基本相互作用中的電磁相互作用。
五、內能
物體中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都是由不停地做無規則熱運動,並且相互作用著的分子組成,因此任何物體都是有內能的。
1. 內能是狀態量。
2. 內能是宏觀量,只對大量分子組成的物體有意義,對個別分子無意義。
3. 物體的內能由物質的量(分子數目)、溫度(分子平均動能)、體積(分子間勢能)決定,與物體的宏觀機械運動狀態無關。
內能與機械能沒有必然聯繫,物體具有內能的同時可以具有機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機械能,但物體一定具有內能。
理想氣體的內能只取決於氣體分子物質的量、溫度。因為分子間距離太大,沒有達到形成分子力的距離,所以理想氣體分子勢能與體積無關。
看過必拿分的高考考點:分子動理論高考考點:會審題的才是大佬,高中物理審題核心詞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