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海洋之最

2020-11-27 騰訊網

最長的海峽一一莫三比克海峽

位於非洲東南莫三比克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深水海峽一一莫三比克海峽,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全長1670千米,呈東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峽兩端寬中間窄,平均寬度為450千米,北端最寬處達到960千米,中部最窄處為386千米。峽內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與南端超過3000米,中部約2400米,最大深度超過3500米,深度僅次於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峽內海水表面年平均溫度在20℃以上,炎熱多雨,夏季時有因氣流交匯而產生的颶風。由於水深海闊,巨型輪船可終年通航。海峽盛產龍蝦、對蝦和海參,並以其肉質鮮嫩肥美而享譽世界市場。有莫三比克暖流南下,氣候溼熱、多珊瑚礁。贊比西河從西岸注入。南大西洋同印度洋間航運要道。兩岸有馬普託、貝拉、馬哈贊加等港口。

莫三比克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灣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過這裡運往歐洲、北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它更是歐洲大陸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早在10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三比克海峽,來到莫三比克地區建立據點,進行貿易。13世紀,海峽地區曾經建立過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馬卡蘭加帝國。明初鄭和下西洋也曾到過莫三比克海峽。

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聖伊內斯島之間。由地殼斷裂下陷而成,長約563千米,寬3.3~32千米,海峽內寒冷多霧,並多大風暴,是世界上風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是一條十分迂迴曲折的海峽。它的西段呈西北-東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東段又從西南折向東北,自西至東,拐了一個直角彎;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曲折的海峽。

最寬的海峽——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如果把2座泰山和1座華山疊放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表層水溫冬季為0.5℃-30℃,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為3.0℃~55℃,無浮冰。表層水富含磷酸鹽、硝酸鹽和矽酸43鹽,自北向南遞增。這裡有豐富的營養鹽,是世界上已知的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

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對19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巨型油輪的出現和巴拿馬運河的日益擁擠,德雷克海峽有可能再度成為重要航道。實際上第一次通過這一海峽的是1615年斯科頓率領的佛蘭芒探險隊。而英國航海家德雷克只是通過麥哲倫海峽到達火地島。

最窄的海峽——土淵海峽

土淵海峽,是位於日本瀨戶內海中前島與小豆島之間的海峽,全長2.5千米,最寬處約400米,最窄處只有9.93米,是世界上最狹窄的海峽。

土淵海峽屬西南日本地帶,由斷層陷落和海浸而成。氣候較溫暖乾燥(年雨量1000~1400毫米),日照長,當地稱為瀨戶內海式氣候。海洋生物有500多種,出產香魚、鱟。氣候溫暖少雨,多晴天,1月平均氣溫4℃~6℃,8月27℃左右。

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格蘭與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千米,東北的多佛爾海峽最窄處直線距離僅33千米,英吉利海率峽的平均水溫13.6℃。英吉利海峽是世界上海是洋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目前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12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兩個海峽的水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荷姆茲海峽

荷姆茲海峽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

荷姆茲海峽寬55-95千米,在伊朗(北)和阿拉伯半島(南)之間。海峽中有格什姆島、荷姆茲島和亨加姆島。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荷姆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荷姆茲海峽視為「生命線」。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這些產油國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還有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是油船來往的重要通道,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海灣的咽喉」之稱。

最大的洋——太平洋

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的71%,而陸地只佔29%。人們把海洋分成4部分,這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南起南極洲,北到白令海峽,西至亞洲和澳大利亞,東接南、北美洲。約佔地球面積的35%,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積1.7968億平方千米。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面積的1.92倍,水容量的2.13倍。面積超過包括南極洲在內的地球陸地面積的總和。西太平洋有許多屬海,自北向南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太平洋之最並不只限於面積,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為4028米。世界上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共有29條,太平洋就佔20條。世界上水深超過10000的6大海溝,全部在太平洋。

既然太平洋面積最大,平均深度也最大,那麼太平洋的水量也是最大的。地球上共有水量14億多立方千米,其中太平洋就佔了1/2。它的水量,是印度洋的2.5倍,是陸地全部水量的16倍,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它每年流入海洋的水量達1萬億立方米,但要把太平洋灌滿必須花費整整72萬年。

太平洋的島嶼最多,有數萬個,其中南太平洋就有2萬個以上。太平洋還是珊瑚礁最多和分布最廣的洋。整個大洋島嶼的總面積有44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島嶼總面積的45%。

最小的洋——北冰洋

世界最小的洋,是位於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之間的北冰洋。1650年,德國地理學家B·瓦倫紐斯首先把它劃成獨立的海洋,稱大北洋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命名為北冰洋。它大致以北極為中心,絕大部分在北極圈內。它的面積為1310多萬平方千米,只有太平洋面積的7.29%,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3.62%。北冰洋以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挪威海、格陵蘭海、加拿大北部群島之間的各海峽與大西洋相通。

港口最多的大洋——大西洋

港口最多的大洋是大西洋。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北美洲、南美洲之間,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極洲。

大西洋在世界航運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馬運河連太平洋,東穿直布羅陀海峽、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向印度洋,北連北冰洋,南接南極海域,航路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是航運最發達的大洋。同時北大西洋沿岸都是各大洲最發達的國家,貿易、經濟交往頻繁,是世界環球航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和樞紐。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線上的船隻平均有4000多艘。在全世界2000多個港口中,大西洋沿岸佔有3/5,擁有世界2/3的貨物周轉量和3/5的貨物吞吐量。大西洋港口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比如歐洲的漢堡、鹿特丹、倫敦、利物浦、馬賽、熱那亞等;非洲的亞歷山大、開普敦等;北美洲的紐約、費城、紐奧良、休斯敦等;南美洲的馬拉開波、桑託斯、裡約熱內盧等。

最大的內海——地中海

內海,就是四周幾乎被陸地包圍,只有一個或幾個海峽與外面相通的海。在亞、非、歐三大洲之間,有一個長長的「水槽」,深陷在陸地之中,面積250多萬平方千米,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海—地中海。

地中海周圍和海上有21個國家和地區,它北倚工業發達的歐洲,南臨北非,東接西亞,西面有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東南方有蘇伊士運河與紅海相連,東北經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可達黑海,是歐、亞、非海上交通的要衝,位置非常重要。

普通海水含鹽量是35%,地中海海水的含鹽量高達39.5%以上。地中海的西部,水越深,含鹽量就越高。水質因含鹽度的不同,明顯地分為上下兩層。在上層,大西洋的水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大量流入地中海。

世界上一般的海流,每小時不過流動四五千米,而從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海水,每小時流速竟達7千米,每秒鐘的水量達175萬立方米,比世界上流量最大的亞馬遜河的入海水量還要大14倍多。同時,地中海下層的水,又以每秒168萬立方米的流量流入大西洋。這兩股方向相反的水,在125米深的地方作為分界。由於大西洋注入地中海的水比地中海流入大西洋的水多得多,才保持了地中海水位的平衡。

最大的海——珊瑚海

珊瑚海是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它的西部緊靠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北緣和東緣為伊裡安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裡底群島等所包圍;南部大致以南緯30°線與太平洋另邊緣海塔斯曼海鄰接。海域總面積廣達479.1萬平方千米,比世界上第二個大海阿拉伯海要大1/4。珊瑚海介於伊裡安島和索羅門群島之間的一部分海域,又稱所羅門海。

珊瑚海平均水深為2394米。在各海中不算突出,但因其面積大,所以海水總體積達1147萬立方千米,比阿拉伯海多9%,約相當於我國東海的40倍。

珊瑚海不僅以大著稱,還以海中發達的珊瑚礁構造體而聞名於世,珊瑚海因此而得名。礁體的「建築師」珊瑚蟲,是一種水螅型的動物,呈圓筒狀單體或樹枝狀群體,靠捕捉浮遊生物和海藻為生。珊瑚外層能分泌石灰質骨骼,其死後的遺骸便成為礁體。

珊瑚海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海,終年受南赤道暖流的影響。最熱為1月,表層平均水溫可達28℃,7月也有23℃,海水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水呈深藍色。在大陸架和淺灘上,或以島嶼和接近海面的海底山脈為基底,發育了龐大的珊瑚群體。一個個色彩斑駁的珊瑚島礁,點綴在遼闊澄碧的海面上,構成一派綺麗的熱帶風光。澳大利亞東北岸近海的大堡礁,像城堡一樣,從託雷斯海峽到南回歸線之南不遠,綿延伸展2000多千米,寬19.2~240千米,總面積近21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珊瑚礁體。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

人們想像中,海洋都是非常遼闊的。但有一個海卻例外。當人們在海中航行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兩岸。這個海就是位於土耳其西部、亞歐大陸之間的馬爾馬拉海。它的面積僅1.1萬平方千米。如果說珊瑚海是海中「巨人」馬爾馬拉海也就是海中「侏儒」了。

馬爾馬拉海長270千米,寬70千米,呈橢圓形。它東北面通過長31千米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西南面通過長61千米的達達尼爾海峽連接地中海。自古以來就是黑海地區通達外海的航行要道。著名的古城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位於馬爾馬拉海北岸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入口處,它扼守著亞歐兩大洲之間海陸交通的樞紐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通過馬爾馬拉海進出黑海的船舶每年有將近2萬艘,其中俄羅斯佔一半以上。

最深的海——所羅門海

所羅門海是珊瑚海的一部分,位於紐幾內亞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和路易西亞德群島之間。所羅門海最深處達9174米,在全球50多個海中是最深的一個,也超過了印度洋最深的爪哇海溝。

最淺的海——亞速海

人們常說「山高海深」,確實不假。有的海洋深幾千米,甚至上萬米。但也有的海是很淺的。俄羅斯西南部的亞速海,面積37600平方千米,約為我國南海面積的1/93,平均深度僅8米,最深的地方也只有14米。海水的總體積為300最深的地方也只有14米。海水的總體積為300立方千米,略超我國渤海的1/5。由於亞速海太淺了,一遇大風,海水連同海底淤泥都會被掀起來,因此海水總是呈現出灰黃色甚至灰黑色,長期渾濁不清。

亞速海的西、北、東岸均為低地,其特徵是漫長的沙洲、很淺的海灣和不同程度淤積的潟湖。南岸大都是起伏的高地。

最熱的海——紅海

位於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長2100千米,平均寬約290千米,最寬處306千米,面積4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瑞典那麼大。紅海裡生長著大量藍綠藻,藻體死後變成棕紅色,使海面發紅,因此得名。

世界海洋表面的平均水溫為17℃,而紅海的表面水溫8月份可達27℃~32℃。原因是,紅海位處北回歸高壓帶區,太陽直射,加上腹背受阿拉伯半島和北非熱帶沙漠氣候影響,常年悶熱,因此水面總是熱乎乎的,被稱為世界最熱的海。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按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紅海和亞丁灣是海洋的雛形。據研究,紅海底部確屬海洋性的矽鎂層巖石,在海底軸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錯斷的長裂縫,並被破裂帶連接起來。自從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問世以來人們認為非洲和阿拉伯半島之間,地殼下存在著地幔物質對流,對流物引起地殼張裂,形成了今日紅海。這種張裂帶和東非大裂谷同為帶,張裂作用已經進行了2000萬年之久,目前仍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繼續擴張。海底擴張形成了地殼裂縫,巖漿沿裂隙不斷上湧,使海底巖石加熱,因而海水底部溫度特高,深海盆內的水溫竟高達60℃,成了海裡的「熱水洞」。這也是紅海水溫特高的原因之一。紅海如繼續張裂下去,一兩億年之後,這裡將形成一個新的大洋。

最冷的海——威德爾海

威德爾海是南極的邊緣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冷的海。它位於南極半島同風科茨地之間,最南端達南緯83°,北達南緯70°~77°,寬度超過了550千米。它因1823年英國探險家威德爾首先到達於此而得名。威德爾海的魔力首先在於它流冰的巨大威力。

南極的夏天,在威德爾海北部,經常有大片的流冰群。這些流冰群像一座白色的城牆,首尾相接,連成一片,有時中間還漂浮著幾座冰山。有的冰山高一兩百米,方圓200平方千米,就像一個大冰原。這些流冰和冰山相互撞擊、擠壓,發出一陣陣驚天動地的隆隆響聲,使人膽戰心驚。船隻在流冰群的縫隙中航行異常危險,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流冰擠撞損壞或者駛入「死胡同」,使航船永遠留在這南極的冰海之中。1914年,英國的探險船「英迪蘭斯」號就被威德爾海的流冰所吞噬。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

世界上最淡的海是地處歐洲的波羅的海在波羅的海的北部的某些海域測到的海水鹽度只有2%e,東部某些海域也是如此,幾乎和淡水沒有什麼區別。即使在它鹽度最高的地方測到的海水鹽度也不過20%,這比世界海水的平均鹽度(35%)低得多。造成波羅的海鹽度這麼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波羅的海正好處於歐洲大陸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之間,四面大部分都是陸地,造成波羅的海和外洋的海水交換機會特別少,所以外洋的鹽度高的海水很難進入到波羅的海。二是在波羅的海的周圍大約有250條河流注入,這樣就帶來了大量的淡水,再加上當地氣溫一年四季都很低,蒸發很少,這也是波羅的海鹽度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清澈的海——馬尾藻海

北大西洋百慕達群島附近的馬尾藻海,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清澈的海,其透明度達到66.5米,最高透明度達72米。每當晴天,把照相底片放在1000餘米的深處,仍能感光。這在世界所有海洋中是獨一無二的。

馬尾藻海所處的位置(北緯20-35°,西經35°~70°)正是北大西洋副熱帶高壓的中心,北為墨西哥暖流,東為加那利暖流,南為北赤道暖流,中間圍成了一個面積達850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在4500米以上的海區。由於常年沒有強風,海水較平靜,懸浮物質下沉很快,再加上遠離大陸,不受江河的影響,因此透明度特別大。

沿岸國家(地區)最多的海——加勒比海

沿岸國家(地區)最多的海是加勒比海。加勒比海從尤卡坦半島的卡託切角起,按順時針方向,經尤卡坦海峽到古巴島,再到伊斯帕尼奧拉島(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波多黎各島,經阿內加達海峽到小安的列斯群島,並沿著這些群島的外緣到委內瑞拉的巴亞角的連線為界。尤卡坦海峽峽口的連線是加勒比海與墨西哥灣的分界線。

在全世界50多個海中,沿岸國達兩位數的只有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兩個。地中海有21個沿岸國,而加勒比海卻有20個國家和8個地區,包括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南美有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大安的列斯群島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島上的安地卡及巴布達、多米尼克、千里達及托巴哥等。

生存生物最少的海——黑海

黑海是一個缺乏氧的海洋系統。黑海本身很深,從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鹽度比較小,因此比較輕,它們浮在含鹽度高的海水上,這樣深水和淺水之間得不到交流。兩層水的交界處位於100~150米深處之間。兩層水之間徹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屍體腐化分解時,消耗的氧氣得不到補充。在這個嚴重缺氧的環境中,只有少數微生物可以生存。它們的新陳代謝釋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氫,是生存生物最少的海。

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愛琴海為地中海的一部分,位於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的延長部分)和小亞細亞半島間,南北長610千米,東西寬300千米,面積21.4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570米。愛琴海岸特別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由於海中島嶼太多,此名又含有「多島海」之意,後來人們專門用作「群島」的稱呼。

愛琴海的島嶼之多,在全世界50多個海中,無其他任何海可以相比。其島嶼遍布海內各處。其中希臘的諸島大體從北至南分為7部分:(1)色雷斯海(愛琴海最北端)部分,包括薩索斯和薩莫色雷斯島等:(2)東愛琴海部分,包括萊斯沃斯等島;(3)北斯波拉澤斯群島,包括斯基羅斯島和塞薩利亞半島以東的一組島嶼;(4)基克拉澤斯群島,包括米洛斯和安德羅斯等島;(5)薩羅尼克群島,包括薩拉米斯等島;(6)佐澤卡尼索斯群島,包括羅得等13座島嶼;(7)克裡特島及其屬島。土耳其的屬島自北而南主要有格克切島(舊名伊姆羅茲島)、博茲卡島、阿利貝伊群島等。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灣暖

流墨西哥灣暖流也叫灣流,是世界上最強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支暖流。墨西哥灣暖流由南、北赤道暖流在墨西哥灣匯合以後,從佛羅裡達海峽流出,形成佛羅裡達暖流,再沿北美洲的東海岸自西南向東北流去,形成著名的北大西洋暖流。

灣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流幅狹窄、流路蜿蜒、流域廣闊、高溫、高鹽、透明度高等特徵。在哈特勒斯角附近,流幅達110-120千米,厚度達700-800米,表層水溫25℃-26℃,鹽度36.2%0~36。4%,流量8200萬米/秒。灣流表層水溫具有較明顯的季節變化,且與季風強弱有密切關係,並對北美洲和歐洲氣候影響顯著。

最大的寒流——南極環流

最大的寒流是南極環流,它是在西風推動下,海水自西而東環繞非洲、澳大利亞大陸和南美洲與南極洲間的廣闊海域流動的洋流。因為不受大陸的阻攔,隨風漂流,所以又稱西風漂流。它寬約300~2000千米,表層流速為0.91.9千米/小時,相當於墨西哥灣暖流流量的8倍以上。南極環流在德雷克海峽的總流量估計為1.35億立方米/秒,約為全球河流流量總和的135倍。因此南極環流是世界大洋中規模最大的寒流,也是最長的洋流。

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

孟加拉灣屬於印度洋的一個海灣。西接印度半島,北臨恆河口,東以緬甸和安達曼一尼科巴海脊為界,南面以斯裡蘭卡南端之棟德拉高角與蘇門答臘西北端之烏累盧埃角的連線為界。南部邊界線長約1609千米。安達曼一尼科已海脊露出海面的部分,北有安達曼群島,南為尼科巴群島,把孟加拉灣與東部的安達曼海分開。灣頂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巨型三角洲。流入該灣的其他河流有印度的默哈訥迪河、戈達瓦裡河和克裡希納河。

孟加拉灣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是世界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總面積為217.2萬平方千米,總容積為561.6萬立方千米,平均水深為2586米,最大深度5258米。沿岸重要港口有印度的金奈、加爾各答和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等。

石油含量最豐富的海灣——波斯灣

波斯灣,又叫阿拉伯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內海之一。波斯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荷姆茲海峽,長約990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24萬平方千米。

波斯灣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石油資源,集中了全球3/5的石油資源,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世界上的19個大油田中,這一帶就佔了14個。波斯灣沿岸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都是重要的產油國,石油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38%。

最神秘的海域——百慕達三角區

百慕達三角區位於大西洋上的百慕達群島、邁阿密(美國佛羅裡達半島)和聖胡安(波多黎各島)這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面積約103.6萬平方千米。

百慕達群島的風光百慕達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那裡之所以聞名,並不是因為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因為在那個地區發生的恐怖而神秘的失蹤事件。據說已有50多隻船和20多架飛機在此處神秘失蹤。神秘失蹤事件可上溯至19世紀中葉。船隻失蹤有時原因不明,有時還沒有發出遇難訊號即無影無蹤。比如,裝載著錳礦的美國海軍輔助船「獨眼神號」在1918年3月失蹤,迄今仍是一個謎。1945年有5架美國轟炸機從佛羅裡達州羅德岱堡空軍基地起飛,在飛行訓練途中用無線電報告他們遇難,然後電訊逐漸減弱消失。

奇怪的是在船隻和飛機失蹤的地點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不明原因的失蹤渲染了恐怖的氣氛,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裡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弔膽,唯恐碰上厄運。現在,「百慕達」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

最長的海底山脈是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嶺。中洋脊隆起于洋底中部,並貫穿整個世界大洋,是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連接,總長達8萬千米,面積約1.2億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兩側洋盆底部1~3千米,脊頂水深多為2~3千米,少數山峰出露於海面形成島嶼,如冰島、亞速爾群島等。

相關焦點

  • 世界八大海域之最,海洋最深11034米
    馬爾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東西長280公裡,南北寬80公裡,面積11350平方公裡,最深1355米。馬爾馬拉海雖然最小,卻是通往黑海的必經之道,在歷史上是有著重要的政治軍事戰略地位的海域。海洋最深——馬裡亞納海溝地處西北太平洋的海床,位於關島(美國海外屬地)和北馬裡亞納群島東部(美國海外屬地),有全球最深的斐查茲海淵(深度11034米)。
  • 世界上的海洋之最:世界上最髒、最熱、最淺的海你都知道在哪嗎?
    世界上的海洋之最:世界上最髒、最熱、最淺的海你都知道在哪嗎?海洋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非常之深的,但其實並非所有的海都如此。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的海洋之最:世界上最髒、最熱、最淺的海你都知道在哪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地理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比陸地要大上好幾倍。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陸地只佔29%。地球上的海洋被劃分為四個部分,那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那麼,在四大洋中,哪一個面積最大呢?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它的面積約為18134.4萬平方公裡,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相當於其他三大洋面積的總和。如果和地球的陸地總面積相比,還要大五分之一。
  • 海洋中的地理之最,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海是哪個?
    我們在學地理過程中應該了解到了,太平洋是最大、最深和水溫最高的大洋,北冰洋是最小、最淺的大洋,那麼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哪個?本文就來盤點那些海洋中的地理之最。最大和最深的海——珊瑚海珊瑚海總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相當於半個中國的國土面積。珊瑚海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以東,索羅門群島以南,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這個海區。
  • 世界之最大全(七大洲世界之最)
    七大洲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世界熱極:巴斯拉(伊拉克)最高記錄58.8攝氏度   世界冷極:東方站(南極)最低記錄-89.2攝氏度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
  • 「海洋之最」比太空宇宙更神秘未知的世界
    到今天,人類有12人到過月球,卻只有3人到過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約還有90%的海洋還從未被人類探索過。海洋是地球陸地所有棲息物種所居住空間的300倍,它的深處是難以想像的寒冷和幾乎完全黑暗的未知世界。但儘管如此,海洋深處卻生活著人山人海數不清的奇幻生物大軍。
  • 地理知識世界之最
    地理知識世界之最最長的緯線——赤道,約4萬公裡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北冰洋海運最繁忙的大洋——大西洋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面積最小的洲——大洋洲世界位置最南,冰川最多,淡水資源最豐富,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 世界之最——島嶼之最
    最大的島一一格陵蘭島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面積相當於大不列顛島的近十倍,接近美國面積的1/4。它的面積為216.6萬平方千米,從北部的皮裡地到南端的伊蘇瓦角相距2600千米,最寬處約1200千米。格陵蘭島全年的氣溫在0℃以下,有的地方最冷可達到零下70℃。
  • 世界動物之最-高清(1)
    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 現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動物之最吧 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脊椎動物是藍鯨
  • 世界之最大全
    世界之最(World Records),指在全世界範圍內最突出的某一人、事、物,簡稱世界紀錄,當前世界之最公認的認證機構為金氏世界紀錄自然地理河湖、海洋大洋面積最大的洋:太平洋(約18 134.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球海洋面積的1/2)面積最小的洋:北冰洋(約1 300萬平方千米)最深的洋:太平洋(最深處深度11034米)
  • 我的世界海洋之心有什麼用 我的世界海洋之心作用介紹
    我的世界海洋之心有什麼用 我的世界海洋之心作用介紹時間:2018-07-16 20:24   來源:99單機遊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世界海洋之心有什麼用 我的世界海洋之心作用介紹 我的世界國服更新了海洋版本,推出了新物品海洋之心。我的世界海洋之心有什麼用?
  • 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
    摘要: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日報導,十大最危險的海洋動物排行榜雖然有點主觀,但卻建立在相關研究基礎之上。這些研究旨在尋找最令人恐懼的海洋動物。它們均具有非常可怕的進攻性,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於死亡。
  • 我國一藍洞,已成為世界之最,被稱為「南海之眼」
    我國的藍色洞穴已經是我國一藍洞,已成為世界之最,被稱為「南海之眼」。我知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無論是存在的時間還是他所擁有的文化都可以說是悠久而優秀,但是隨著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新興地區和城市也出現了很多,已經被探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
  • 世界之最大全(地理篇)
    地理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大的島群:世界上最大的島群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稱為馬來群島。群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沿赤道延伸6100公裡,南北最大寬度3500公裡,總面積約243萬平方公裡。
  • 世界地理之山川湖海與氣候之最
    世界最大高差:陸地最高點與最低點之差9240米。世界上最大的海灣:印度孟加拉灣(217萬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337萬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8萬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777萬平方千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6671千米)。
  • 精選一組世界之最;最小的海、最大的鹹水湖及最大的淡水湖
    一,海洋。a,最大的海洋:太平洋(18134.4萬平方公裡),太平洋也是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b,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馬爾馬拉海面積11350平方千米,海中有兩個群島,常有地震。
  • 世界動物之最-高清版(3)
    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在人類出現以前,史前動物便已出現,並在各自的活動期得到繁榮發展。後來,它們在不斷變換的生存環境下相繼滅絕。但是,地球上的動物仍以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的趨勢不斷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
  • 老虎的世界之最
    也有很多人「虎圈」人士對此數據提出過質疑,認為並不真實,沒有東北虎可以長到如此之大,所以目前這個紀錄的真假我們也尚未得知,但這隻虎確實是被收入到吉尼斯之中的!世界上最厲害的老虎是什麼 東北虎(最大貓科動物)世界上最厲害的老虎是東北虎,這個老虎的名字又叫做西伯利亞虎,它們存活時間比較早,如今是體重最大的肉食性動物。據科學研究表明,其中最大的東北虎可達到三米左右,它們的體力非常的龐大,而且又非常的兇猛,在世界上最厲害的老虎中是實至名歸的榜首,它們動作非常的敏捷。
  • 「海洋之心」的未解之謎
    電影中的「海洋之心」電影中的「海洋之心」海洋之心  近期電影《鐵達尼號》3D影片中那顆碩大的深藍色寶石「海洋之心」,大概是萬千姑娘們除了男主角外最想擁有的。但這樣一件稀世珍寶,其實並非藍鑽,也非藍寶石。「海洋之心」的幕後,是一個關於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  「路易十六有一顆王冠碧鑽,在1792年的時候不見了,差不多就是他上斷頭臺的一年。有人說,鑽石被分割了。這顆鑽石被重新切割成心形,叫海洋之心。」
  • 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一:垂直地帶性最明顯的山脈——吉力馬札羅山,今天我們來聊聊: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大西洋大洋中脊示意圖說起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我們一定會說是位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其總長度為8900多千米。但是安第斯山脈只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並不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