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稀土產業為何打不過中國?

2020-12-05 四川人在香港

在美國仍然主宰稀土產業鏈的時代,僅加州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礦一地,就滿足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稀土需求。曾貴為世界最大稀礦的芒廷帕斯如今早已風光不再,由於美國現已沒有加工能力,這一僅存的唯一的稀土礦每年開採出的礦石也要先運到中國,提煉成化合物和產品後再回銷到美國。

為了結束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重振稀土加工能力,美國最近(11月17日)宣布撥款近1300萬美元資助三家公司籌建稀土設施。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年底獲得授權,直接投資分離稀土產能。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曼哈頓計劃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以來,美國軍方對商業規模稀土生產首次進行金融投資。

美國已無加工能力

在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資源礦藏中,中國雖然是已知儲量最多的國家,但稀土並不稀少。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其2020年度報告中說,目前世界上有近20個國家都在開採稀土,其中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緬甸等,報告稱這些最初被認為稀有的元素在「地殼中相對豐富」 。

僅美國本土的稀土礦源就足夠美國用100年。專家們指出,中國之所以可以主導國際稀土供應鏈是因為目前幾乎只有中國具備有稀土提純精煉、轉化為珍貴礦物質、磁粉及其他高價值產品的能力。

稀土氧化物:順時鐘從中間(黑色)開始為鐠、鈰、鑭、釹、釤、釓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利克斯張(Felix K. Chang)說:「稀土生產需要兩個步驟,首先是開採,然後是加工。而加工一直是差距所在,中國通過加工這一環節來主宰稀土生產的。」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科技與國家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馬丁拉塞爾(Martijn Rasser)說,美國目前也在開採稀土,但只能做到選礦,在稀土元素生產最終產品上還是要依賴中國的生產能力。他說:「中國現在雖然也支配著稀土開採,但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很多礦藏,癥結在於加工能力,而這一環節上基本上完全由中國掌控。」

美國痛失主導地位

1949年,三位美國地質學家在芒廷帕斯偶然發現了一种放射性很強的礦石樣本,其中近乎神奇的元素因具有可以改變金屬材料性能的特徵而不斷催生一個個新興產業,最終成為當今前沿高科技應用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在此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稀土產業史上,美國的「鉬業公司(MoIycorp)」和「麥格昆磁(Magnequench)」等稀土公司曾主宰了從開採、選礦到提純精煉的整個產業鏈,從彩色電視顯像螢光粉中的銪、到美國巡弋飛彈中的永磁及F-117匿蹤轟炸機的匿蹤塗層等都曾來自這兩家公司。

然而,令觀察人士感嘆的是,如今這兩家公司一家在中國的衝擊下已經倒閉,另一家被中國收購。

1995年,一家鮮為人知的投資公司Sextant Group聯合兩家中國企業—中科三環和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公司對麥格昆磁發起了要約收購。美國可以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阻止這一收購,但當年的柯林頓政府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都稱沒有發現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中資收購麥格昆磁會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如今這家曾令美國稀土業為之驕傲的企業早已在2000年搬到了中國,麥格昆磁也已改名為「麥格昆磁天津」。原本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擁有的磁粉和磁體技術現已歸中國所有,美國痛失稀土深加工產業鏈上的一顆明珠。

美國稀土業的衰落還遠不止於此。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顯示,中國在上個世紀末開始迅速控制國際稀土市場。中國在90年代中期的稀土開採量約為美國的兩倍,但短短5年之後,到了2000年,中國的開採量已是美國的14倍。

在已牢牢掌控國際市場稀土價格之後,中國從2015年初開始取消稀土配額和實行了多年的出口關稅,國際市場稀土價格隨之應聲暴跌,美國美國僅存的主要稀土公司、芒廷帕斯的營運商「鉬業公司(MoIycorp)」在此衝擊之下陷入了資金周轉困境,於當年宣布破產。至此,美國幾乎喪失了全部的稀土生產能力。

美國欲重振供應鏈

自從中國2010年在釣魚臺列嶼(中國稱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主權糾紛中用限制稀土出口手段來制裁日本以來,美國各界開始高度重視有關稀土對中國過度依賴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曾在今年9月頒布一項行政令,宣布稀土對外國敵對者的過度依賴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況,下令加快礦山開發。該行政令要求內政部長與其他政府部門的主管對這一依賴性展開調查,並通過簡化加快新礦場審批程序和動用《國防生產法》等措施建立起國內關鍵性礦物供應鏈。

此外,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正在努力以立法的方式降低和結束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共和黨籍德克薩斯州聯邦眾議員古登(Lance Gooden)和民主黨籍德克薩斯州聯邦眾議員岡薩雷斯(Vicente Gonzalez)曾在9月初提出《收回美國稀土法案》 (Reclaiming American Rare Earths Act),該議案與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早些時候提出的類似議案都要求對美國稀土產業提供減稅優惠,資助稀土實驗項目。

目前美國目前正在聯合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重建一條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的產業鏈。今年7月, 美國國防部提供資金,資助澳大利亞的大型稀土企業萊納斯(Lynas)將與美國藍線公司(Blue Line)合作,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設稀土加工工廠。

此外,芒廷帕斯雖早已今非昔比,但美國目前仍對這一加州莫哈韋沙漠中的礦場寄予厚望。在美國國防部最近給予三家公司的撥款中,芒廷帕斯的營運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獲得了最大一筆、約960萬美元的資助。

在另一方面,公開資料顯示,即使芒廷帕斯有一天能重拾往日,中國也會有公司隨之受益。中國的稀土製造商盛和資源控股公司擁有MP材料公司不到10%的股份。路透社曾在今年5月援引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報導說,美國國防部曾一度撤銷了其資助兩個稀土礦加工項目的決定,因為其中一個項目與中國的關係存在爭議。

觀察人士指出,從零開始建立一個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鏈可謂是一項艱巨任務,其中包括稀土加工處理過程中會排放有毒物質,可能會造成嚴重汙染的問題。

美國非政府組織「國家安全公民聯盟」的一項研究顯示,較美國仍主導稀土業的時代,目前美國的各種法規已經大量增加,很多聯邦土地也已不準再開採。該組織的名譽主席、美國情報官員協會(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Officers)薩克斯頓博士說,目前最大障礙之一是環保方面的挑戰。

他說:「我們可以開採,但是我們無法加工,因為有幾個問題,其中之一是有毒廢棄物問題。我們需要克服來自環保組織和政府機構的阻力。」

薩克斯頓博士說,根據目前的審批程序,獲得一座新的礦山的開採和加工許可需要多達7到10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外媒很驚訝,中國為何增產稀土?答案是……
    但是也有諸如《日經中文網》等媒體認為,中國此舉意在打一場「稀土戰爭」,靠擴大產能擠壓美國等進入者。兩種觀點雖截然相反,但他們都認為,中國是在打「稀土牌」。中國為何加大稀土供應?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樣我們就能看出,即便美國地質調查局沒有偽造數據,單憑名義上的儲量宣稱「中國稀土儲量佔世界38%」本身就很有問題。更何況,自美國政府渲染中國打「稀土牌」以來,美國地質調查局就一直與政府「一唱一和」,其所列數據的公信力值得玩味。
  • 美媒:美國就這樣將稀土霸權拱手讓給中國
    實際情況是,正是由於美國修改了行業法規,自願向中國轉移專業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以及沒有實施產業政策才使中國最終後來居上壟斷了稀土市場。在今年9月底,美國總統川普頒布了一項行政令,該行政令相當於一項誓要終結中國稀土霸權的總動員令(稀土是應用在許多高科技設備中的金屬和合金)。現在是到了立即行動的時候了。
  • 上世紀的稀土領頭羊,美國是如何掉隊輸給中國的?
    就目前探明的稀土儲量來看,我們中國的稀土儲量最高時候佔據了全球的71.1%。但目前隨著開採的礦口越來越多,目前佔比已經下降到了23%。不過,依舊佔據著儲量第一的地位。同時在高精尖科技領域十分重要的重稀土,中國儲量更是達到了90%的地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就是在稀土領域上的沙特王國。
  • 原來我們一直被騙了,美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為何從不允許開採
    多年來美國一直從我國進口稀土,但事實上美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二,他們自己為何不開採呢?,但是多年來,美國寧願花大價錢從中國購買稀土,也不許在國內開採,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 稀土大權曾拱手送中國?40年前的疏忽,讓美國至今悔恨!
    隨著我國出口數量越來越多,國內稀土儲量逐漸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為了自身考慮,不得不削減對外出口量。據了解,美國在剛開始建立產業鏈就失敗的情況下,直接將數萬噸噸稀土悉數運往我國。稀土一直都有「工業黃金」之稱,如果運用到各個領域中,就能夠和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的新型材料,既然稀土擁有這麼大的價值,該國為何還將稀土拱手送中國?
  • 稀土是啥?中國供應全球80%份額,能用稀土卡別人「脖子」嗎?
    事實上 一個國家因為發展程度不同,和發展偏向不同 不可能發展得十全十美,總會有領域需要依賴其他國家,也就會產生卡脖子的情況,只不過 如果在核心產業被人卡脖子的話,很容易就會發展滯後 跟不上腳步,那麼 中國有沒有什麼領域可以卡別人脖子呢,也有,流傳比較廣泛的說法,很多人都說中國在稀土領域可以卡別人脖子,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中國去年出口4.6萬噸稀土,全球第一!進口4.1萬噸全球最高
    推薦語:稀土作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這些年收到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中國作為稀土儲量、產量第一大國,自然也備受外界關注。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儲量、產量十分充足的中國,竟然在進口稀土量上還是第一名。對此,很多人倍感不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中國稀土之釹元素,超強磁鐵改變生活,美國資源短板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東的石油正面臨低價,中國的稀土卻供不應求。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工業領域對稀土的需求只增不減。稀土中需求量最大的元素,就是排行第四的釹元素,我們可以叫她四姑娘。這個名字可不是白叫的,人家釹和硝酸反應可以生成一種粉紅色的化合物。
  • 你不了解的稀土:美國儲量全球第三,中國是最大出口國+進口國
    近日,眾多媒體傳出了一則消息,稱7月份中國稀土出口降低70%,同時價格上漲。這則消息一傳出後,很多網友就開始「沸騰」了,覺得這是中國反制的開始,利用稀土,對美國進行反制,因為美國需要中國的稀土。那麼問題來了,我國的稀土,真的能用來卡美國的脖子麼?可能結論會讓你很是洩氣,那就是不能。一、美國稀土儲備量全球第三由於中國最近幾十年以來大量出口稀土,現在中國的稀土儲備並不高了,只佔全球23%左右,而美國的稀土並不少,佔到了13%,全球排第三。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突破技術瓶頸更有利於稀土產業發展
    這個新產品在以前的市場上是沒有的,現在,99.999%稀土改性氧化鋁面世,上遊是鋁工業的產業鏈,下遊是人造藍寶石晶體的產業鏈,首次實現了我國這兩條產業鏈的無縫對接。下一步,科研人員將把產品逐步推向手機屏幕、相機鏡頭、高端陶瓷靶材等多個生產應用領域。 眾所周知,在一些傳統領域,產品中加入適量的稀土,性能就會得到一些驚人的改變,為此,稀土有「工業維生素」「工業味精」等美稱。
  • 中國將推出重要舉措,稀土價格創下新高!
    並且中國稀土資源的蘊含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很多國家都需要從中國進口稀土。稀土一般主要應用於高科技產業,所以中國的稀土供應也是各國關注的重點。日生效,這就說明中國未來出口稀土的量就會減少,中國在稀土供應方面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後,必然會影響到稀土的出口量。
  • 掌握稀土核心技術,圖解稀土產業鏈相關公司,中國佔大多數
    在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們掌握不了稀土的核心提純技術,所以只能把稀土真的當土賣掉,然後再高價從國外買回提純後的稀土成品。後來,研究核工業的物理學家徐光憲解決了稀土提純的難題,讓我國在稀土領域從此不再受限於人,從此中國的稀土產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稀土產業的第一生產和出口大國,我們來看看全球產業鏈上都有哪些重點公司。
  • 英報:稀土成中國21世紀經濟武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大幅削減每年的稀土金屬出口配額,任何公司都將無法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生產風力渦輪機或混合動力汽車,這一局面正在迫近。  在經過長期的價格戰和出口配額削減後,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屬都將由中國生產供應。17種鑭系元素(原子序數58至81之間的稀土元素)廣泛應用於手機、雷射器和航空業等方面,而這些元素都由中國生產。
  • 稀土產業散發「磁力效應」
    ,投資者將注意力由稀土資源型企業轉向了稀土新材料企業。  在我國,稀土除了應用於傳統領域外,近年來稀土新材料也暫露鋒芒,特別是稀土永磁體,受到了業界的廣泛看好。那麼,隨著稀土價格的持續上漲,下遊需求能否承受得了?  國信證券研究彭波曾以重要的稀土金屬物———金屬釹價格上漲為例做了需求壓力測試。金屬釹價格目前約29萬元/噸,價格上漲50%,將導致釹鐵硼價格上漲6.04萬元/噸。
  • 稀土新聞|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稀土元素因電子層結構獨特,而具有優異的磁、光、電等物理和化學特性,在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等高新技術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接下來主要介紹的是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一、顯示器的發光材料 稀土元素中釔、銪是紅色螢光粉的主要原料,廣泛應用於彩色電視機、計算機及各種顯示器。
  • 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稀土元素因電子層結構獨特,而具有優異的磁、光、電等物理和化學特性,在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等高新技術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接下來主要介紹的是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 稀土之爭延燒太空?美國NASA擬砸200億搶先太空採礦
    最近,彭博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提出了一項議案,對參與開採、回收和循環利用美國重要礦藏和金屬的公司給予稅收優惠,旨在減少在稀土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川普也曾下令,要刺激稀土磁鐵的生產,試圖發展美國本土的稀土產業。
  • 慎防石墨成為下一個稀土產業
    原標題:慎防石墨成為下一個稀土產業  ■科技專論   天然石墨是戰略性礦產資源   1.石墨及製品已成為高技術產業的基礎性材料   天然石墨與稀土一樣,有「工業味精」的稱號,石墨新材料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關聯性極強
  • 美國進口大量稀土,主要用來做什麼?
    美國每年進口大量稀土,僅2019年就進口了一萬五千噸左右的稀土原料,進口稀土花費1.7億美元。在這些稀土中,80%直接來自於中國,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間接來自中國。進口這麼多稀土,美國用他們來幹什麼呢?我們繼續探討稀土系列話題,從民用和軍事兩個領域介紹一下稀土的應用。
  • 蒙古稀土儲量世界第二,中國為其投資48億,他們卻把稀土賣給美國
    以至於各國都會從國外大量採購稀土來補充本國的稀土資源,這樣在真正使用時才會有備無患。而蒙古稀土儲量世界第二,中國為其投資48億,他們卻把稀土賣給美國。這又是怎麼回事?中國同樣也在蒙古國下了一番功夫。為了從蒙古國順利購買資源,中國向蒙古國投資了幾十億美元的人工和器械,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蒙古國發展了經濟,同時也幫助了蒙古國學習如何正確利用資源。但是,正當中國打算從蒙古國購進稀土資源時,蒙古國卻告訴中國稀土無法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