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大權曾拱手送中國?40年前的疏忽,讓美國至今悔恨!

2020-12-05 家樂說世界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也許是歡樂;也許是憂愁;誰又能決定去和留!

隨著我國出口數量越來越多,國內稀土儲量逐漸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為了自身考慮,不得不削減對外出口量。據了解,美國在剛開始建立產業鏈就失敗的情況下,直接將數萬噸噸稀土悉數運往我國。稀土一直都有「工業黃金」之稱,如果運用到各個領域中,就能夠和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的新型材料,既然稀土擁有這麼大的價值,該國為何還將稀土拱手送中國?

40年的疏忽,讓美國至今悔恨!我國稀土工業給我們國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這個基礎上,我國稀土開採技術、冶煉技術都十分先進。相比之下,雖然美國是第一大國,很多技術也全球領先,但稀土領域可是差我們很遠。據了解,美國在剛開始建立產業鏈就失敗的情況下,直接將數萬噸噸稀土悉數運往我國。

迫於這種壓力,西方發達國家必須另闢蹊徑,找到一個能夠獲得稀土的途徑,其實美國本土也擁有一些稀土礦產,只不過他們為了保留自己的戰略資源,沒有進行開發。我們都明白,美國不是到必要時間是不會願意和中國合作的,所以一開始美國找了同是稀土資源大國的澳大利亞合作,但最後還是沒有較大的突破,因此美國不得不放低姿態和中國合作,連夜運送30000噸稀土到中國進行研究加工。

不僅如此,美國專家還表示,希望我國能夠馬上全力冶煉,不要耽誤F-35的進展,畢竟F-35已經等不及了,不過,對美國來說,將稀土送往我國冶煉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做法。首先,我國技術先進,能夠避免浪費,其次,我國在冶煉過程中造成的汙染非常小,遠低於美國,多方考慮之下,送往我國是最好的辦法。

若是持續使用舊的分離方法,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浪費,中國科學家徐光憲先生之前提出了一個新的萃取方法,可以高效率提純稀土,讓同等分量的稀土,發揮更大的價值。美國沒有這種高效率提純技術,又不願意繼續浪費資源,所以只好將稀土運送到中國境內,委託中國這邊幫忙提純和加工。美國一直喜歡用技術限制別的國家,如今卻在稀土領域向我們妥協,國人對此非常自豪。

除了稀土資源外,中國還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開採加工計劃,據統計美國8成稀土化合物都來自中國。一旦我們限制稀土出口量,美國高精尖武器研發項目都會被迫中斷,正因如此美國才認為稀土是中國的「王牌」。對於大國戰略安全來說,掌握稀土資源及其提煉技術,並且控制稀土資源流通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掌握製造領域話語權的表現之一。

當初美國放棄稀土的開採權,最重要的是處於對環境的保護,雖然美國是一個厚臉皮的國家,對他國的資源以及環境絲毫不在乎,但是他對於自己國家卻相當重視,一旦開發稀土,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於是美國就放棄了開採國內稀土的計劃。

可是如今看到中國將稀土運用的很好,美國也是後悔不已,不過這一點都不值得讓人憐惜,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40年前美國送中國1克月球土壤,如今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40年前美國送中國1克月球土壤,如今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2020-11-25 15:18:17
  • 美國稀土產業為何打不過中國?
    在美國仍然主宰稀土產業鏈的時代,僅加州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礦一地,就滿足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稀土需求。曾貴為世界最大稀礦的芒廷帕斯如今早已風光不再,由於美國現已沒有加工能力,這一僅存的唯一的稀土礦每年開採出的礦石也要先運到中國,提煉成化合物和產品後再回銷到美國。
  • 百歲院士逝世,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曾言「只要國家需要,隨時可以換專業、換項目、換工作單位」
    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據中國工程院資料,他主持研究成功30餘種稀有金屬的生產方法,保證「兩彈一星」等軍工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尖端技術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鈦應用推廣工作,經濟效益顯著;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大型叢書《有色金屬進展》40卷。
  • 50年前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變成這樣!結局你可能不信
    文/行走天涯50年前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變成這樣!
  • 中國的稀土有多重要?丨可讀
    各國在稀土問題上也是相互博弈,多次展開「稀土大戰」,中國在以往吃了不少虧,所幸近年來能夠不斷出擊,美、日也開始忌憚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影響力。稀土緣何成了一種戰略資源?在稀土問題上,美、日、歐都曾怎樣「圍剿」中國?中國又該怎樣進擊?今天就跟你聊一聊。
  • 百歲院士逝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
    2020-09-23 14:51:55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外媒很驚訝,中國為何增產稀土?答案是……
    要知道,很多國家至今仍沒有條件對全國礦產資源進行地毯式地質調查,世界上也只有美國成規模披露其他國家的礦產情況。退一萬步來講,即使美國比這些國家自己還了解地下埋著些什麼,我們又怎麼驗證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呢?其實,美國地質調查局主要還是通過派出人員實地走訪得出的結論。
  • 稀土之爭延燒太空?美國NASA擬砸200億搶先太空採礦
    最近,彭博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提出了一項議案,對參與開採、回收和循環利用美國重要礦藏和金屬的公司給予稅收優惠,旨在減少在稀土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川普也曾下令,要刺激稀土磁鐵的生產,試圖發展美國本土的稀土產業。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導語: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明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後來美國針對把人送上天空這一個太空項目,制定了一個「水星計劃」。在水星計劃中,美國挑選從各個特殊的領域裡挑選具備太空人潛力的人,並且不斷測試美國現有的飛船技術,是否有足夠的推力把載人的飛船送上外太空。出於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以及測試飛船的功能,當時美國的科學家決定用黑猩猩來做實驗。
  • 百歲院士逝世 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
    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百歲院士逝世,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
    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中國稀土股價過山車背後:連虧7年 稀土礦材依賴進口
    透視「民營隊」中國稀土可以看到,多年低於1港元/股的股價,連續虧損7年,甚至在2017年,稀土品種價格高漲,稀土行業公司紛紛扭虧為盈時,中國稀土仍未走出虧損的泥淖;在虧損逐漸縮小的另一面為,通過賣掉虧損的公司自行輸血,而造成股價過山車的供應收縮或也是其「砒霜」,稀土礦材依賴進口的中國稀土在未來被指無生意可做。
  • 百歲院士逝世,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
    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百歲院士逝世,他首創稀土農用增產延續至今…
    important}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40年前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至今仍被美軍忌憚,若啟動誰也攔不住
    圖為東風5飛彈首射現場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說中國的戰略核威懾真正形成戰鬥力始於1980年,那麼到底中國40年前做了啥?原來當時一枚神秘飛彈從中國升空,這就是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而這枚飛彈升空後最終落入位於大海深處的預定目標區,頓時南太平洋上出現200米高的水柱,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鎮國重器的改進型仍在服役,並且至今仍被美軍忌憚。
  • 12月1日,中國《出口管制法》施行,稀土不再便宜賣美國
    編輯:一水流殤今年10月,中國中央會議表決通過了《出口管制法》,該法自12 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次《出口管制法》中,稀土的加強管制是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稀土是非常重要的軍工材料,我國依賴於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佔據了國際稀土出口的半壁江山。特別是美國,在稀土資源上對中國依賴程度非常高。早在2019年,美國就曾擔心中國是否會在稀土資源出口上進行「霸權管控」,導致美國軍事武器製作出現材料稀缺的問題。但美國的擔心顯然有些多餘,中國並沒有在稀土資源的出口上作威作福,在對外貿易上保持了一貫的公平公正。
  • 美媒:美國就這樣將稀土霸權拱手讓給中國
    實際情況是,正是由於美國修改了行業法規,自願向中國轉移專業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以及沒有實施產業政策才使中國最終後來居上壟斷了稀土市場。在今年9月底,美國總統川普頒布了一項行政令,該行政令相當於一項誓要終結中國稀土霸權的總動員令(稀土是應用在許多高科技設備中的金屬和合金)。現在是到了立即行動的時候了。
  • 上世紀的稀土領頭羊,美國是如何掉隊輸給中國的?
    但和現在中國一家獨大的情況不同,在早期的時候,這個行業並不是由我們主導的,而是美國主導的。美國的稀土儲量同樣排名世界前三,儲量佔比達到13%左右1947年 一位地質學家在美國西部的芒廷帕斯,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礦石樣本,隨後它將它寄給了美國地質調查局。之後,芒廷帕斯礦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稀土礦,就如同我們中國的白雲鄂博一樣。
  • 美國終於找到稀土替代國?付款前夕發現是空歡喜,關鍵還要看中國
    美國對於稀土資源的需求量非常高,但是在我國限制稀土的出口之後,美國就很難再找到一個能夠替代的稀土供應國了,不過有消息傳出,在美國不斷向世界發送的求救信號終於收到了回應。據媒體報導稱,在獲得了我國的幾十億投資之後,我們的鄰國卻轉身向美國送上了投名狀,不僅表態要向美國出售稀土,還宣稱要幫助美國突破封鎖。對於蒙古的行為網友則表示,必須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不過蒙古就算想賣,也得先看看俄羅斯會同意嗎?美國終於如願找到稀土替代國?
  • 放棄名校教授身份,毅然改回中國國籍,美國悔恨不已
    據了解,美國所擁有的的科學家最多,但是其中有絕大部分都是中國科學家,因為美國用非常豐厚的待遇以及先進的技術吸引這些科學家到美國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其實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但是回國的卻很少。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又一位科學家放棄名校教授身份,毅然改回中國國籍,選擇回國為國家培養科技人才,美國對此卻悔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