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從古至今,人們就一直在衡量和對比時間的存在。但是時間卻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此,人類又怎麼能確定它的存在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近代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於時間這個概念越來越疑惑。甚至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時間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東西,它只是人們在認知方面的錯覺罷了。
而我們所說的「一開始」指的是宇宙剛誕生的那一瞬間,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而物質、時間和空間又是在這場大爆炸之後才得以誕生。物質和空間都是人類可以接觸和看到的事物,三者間只有時間是虛無的,那麼時間又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呢?
不過關於時間和空間都是人類錯覺的觀點,很多人都會不同意。但是實際上,科學界確確實實存在這樣的說法,時間和空間作為抽象的概念而存在,並且連愛因斯坦都這麼認同。
我們生活在三維世界中,時間和空間就是長寬高,就像一個坐標軸一樣的存在,即便摸不著,但是它們卻真實地令人們感受到萬事萬物的發展和生命的流動。
牛頓和愛因斯坦有各自的觀點。古時候,古人用晝夜交替的日月、物體在地面的投影、沙漏來測量時間,但是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時間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正如在高速飛翔的人與在地球上飛翔的人感受時間的不同。
一個人在光速的飛船中待上一個小時,那麼可能在地球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是光速飛行的人卻絲毫沒有感覺,這是因為坐在光速飛船中的人時間變慢了。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一切都是相對存在的,時間也不例外,所有的時刻都是相等的,因此時間也不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
而在牛頓力學中,時間扮演的是「齒輪」的角色,時間是被用來衡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快慢。但是,對於時間流逝這種說法依然是人們的主觀意識罷了。在現實生活中,時間就好比箭頭一般為我們提供事物發展的大致方向,也就是我們所理解的未來。但是在後來的物理實驗中,人們也證實了無論時間是從正向還是逆向運行,都適用於牛頓的運動定律。這也為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提供了某種程度的支持。
那麼時間和人們到底持有的是什麼樣的關係?科學家給出了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認為時間就如同空氣一樣,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因此人類是不可能離開時間的,但是時間卻可以離開人類,沒有人類也照樣存在,沒有絲毫影響。第二種解釋認為時間只是存在於人類的意識中,意思就是時間若沒有了意識這個載體,那麼就不復存在,並且也不再具備任何意義。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憑藉自己的技術,去探索到時間的秘密。如果人類真的可以超越光速,並且給出時間究竟是否是錯覺的合理解釋。小夥伴們,對於時間是一種錯覺這種說法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