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機器有多可怕?國際人工智慧大會警告:人會或遭滅絕

2020-12-05 流年PS惡搞

殺人機器是什麼呢,那就是嫩能夠自主地去決定發生致命武器的自動的武器系統,而且是由人工智慧來挑選目標並且去選擇攻擊的目標的自動殺人的武器,而且它不需要人類去控制它,很多的國家對於這種殺人機器人的研究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因為有了它就可以將它運用在軍事的戰爭中,而且還能減少在戰爭中槍炮咋出現時減少對士兵們的傷害,非常的便捷

而且殺人機器人的作戰性還有實用性加上精準度還非常的高,所以這些殺人機器人們的能力大大的超過了人類士兵的做事效率

而且在目前,很多的國家裡面包括美國還有俄羅斯還有德國還有日本等國家都在自己研究屬於自已國家的機器人戰士,甚至還有一些國家在研究機器人的最終的目的就是擁有一支完全由人工智慧算法去操控的機器人部隊,讓自己的國家在軍事上面更近一層,而且還會軍事裝備將在沒有人為的情況下面去瞄準敵人並且去瞄準敵人,最終將敵人一舉殲滅,而去實現完全的人工智慧的自動化,讓自己的國家更加的先進還有厲害

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殺人機器人到底是有多麼的可怕呢

而且在2017年的時候在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規定的武器公約的會議的會議上面,他們展現了一段非常讓人去震驚的視頻,那就是一個小蜜蜂型的機器人,再通過人臉定位的一瞬間裡面傻子了一個正在上課的一個學生。那麼讓我們想像一下,場面是有多麼的可怕還有血腥的,是我們可想而知的

而且伯克利大學教授、資深AI研究者Stuart Russell也在現場去展示了一個類似跟蜜蜂機器人差不多的小機器人,這個小機器人裡面包括了廣角的攝像頭還有傳感器再加上面部的識別,還有裡面含有三克的炸藥這種的黑科技,而且只要通過AI以後就可以去確定要取襲擊的人的面部長什麼樣子,而且這種小型的小機器人可以非常輕便的去殺死一個人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機器人就有這麼大的殺傷力,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國家有大量的這樣子的機器人而且是跟我們體型一樣一樣的機器人,可想而知這是多麼的可怕啊

而且在二零一六年的全球挑戰基金會上面發布的《全球災難風險報告》裡面中更是說道「終結者」這種類似的殺人機器很有可能在五年之內滅絕了我們人類,所以大家覺得這一種類似的殺人機器是否應該被禁止呢

相關焦點

  • 霍金警告人類:當心機器人 「起義叛亂」
    史蒂芬·霍金宣稱,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衛措施,人工智慧將對人類造成難以控制的威脅。他警告稱,機器人會以比人類快得多的速度進化,它們的最終目標將無法預測。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能獨立選擇並針對目標開火的可能性也逐漸增高。
  • 由「機器人」到「人機器」人工智慧發展史
    又有幾個重要時期?同樣帶著以上的的疑問,讓我們來看看長達半個世紀的人工智慧發展史。它帶有視覺傳感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並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麼大,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臺智慧機器人。    「發現號」太空梭(Discovery)的最後一項太空任務是將首臺人形機器人送入國際空間站。
  • 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話科技智能 助推數字革命
    徐翹楚 攝中新網杭州10月16日電(錢晨菲 徐翹楚)16日,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其以「AI起航無限想像」為主題,政、企、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科技智能,助推數字革命。
  • 周志華、Hinton等50多名學者聯名抵制韓國研發「殺人機器人」
    「這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大學與一個道德上可疑的合作夥伴進行的合作,這種合作將繼續違反國際規範。」KAIST是韓國頂級名校,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居亞洲第6、世界第43位。周志華為內地唯一一個署名的學者,Hinton:不能讓希特勒這樣的人來負責自動駕駛飛機在50多名署名公開信中,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計算機系教授周志華是唯一一名內地學者,此外公開信的籤署人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的華雲生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的楊瓞仁教授等。
  • AAAI 七大精華大盤點,零距離體驗國際人工智慧大會
    IBM Watson 與其他人工智慧公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們將理解和分析融入到機器學習中去,而我們也同樣會將機器在決策中的分析過程以邏輯的形式梳理出來。」iPIN CEO 楊洋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表示,雖然目前公司的研究成果還處於試驗階段,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 何種因素會導致人類滅絕:核戰爭、流行病、人工智慧
    這項任務並非易事,多種因素可能導致人類滅絕,從外星人入侵到災難性小行星碰撞地球,同時,科學家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某些對人類生命的風險比這些災難性事件更可能發生。  所有生存風險都存在不確定性,科學家無法準確估算一場核戰爭會導致多少居民死亡,但估計核戰爭爆發產生的核冬天影響是長期性的。核冬天是指一場核戰爭之後,由於核煙霧阻擋了照射陽光,造成全球區域性低溫和糧食大幅減產。這是非常可怕的,會導致許多居民在該階段死亡,但該事件似乎不太可能導致人類徹底滅絕。
  • 人工智慧的終點是滅絕人類?其實還有更糟糕的
    據wired消息,機器人數量將上升,機器將替代人類。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聽到有關人工智慧替代以致終結人類的警告。  這樣的場景不僅僅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在科學和哲學領域也能找到越來越多的佐證。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瑞?
  • 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探索答案
    馬雲人工智慧大會演講:世界巨變,與其擔憂,不如擔當。阿里供圖馬雲人工智慧大會演講:世界巨變,與其擔憂,不如擔當。阿里供圖中新網上海7月9日電 (李佳佳)在AI人工智慧迅猛發展的當下,未來的人類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疫情之後再看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都有新的感悟。
  • 解構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三大變化,十年趨勢
    原創: 微胖、四月 機器之能和首屆大會相比,本次大會關注點也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關注正在發生位移。比如,從 AI 到 AI+、從單純的產業落地到呼籲責任與治理、從產業落地到生態建設、並呼籲以包容、開放的心態進行國際合作。
  • 馬斯克警告:5年內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人類將淪為機器的寵物!
    最近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時,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警告說,人工智慧帶來的危險已迫在眉睫,未來5年內人類就可能被人工智慧超越。如果說這話的是普通人,你大可一笑置之,但馬斯克說,恐怕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 GMIS 2017大會Stuart Russell演講:人工智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 2017),是全球人工智慧產業信息服務平臺機器之心舉辦的首屆大會,邀請了來自美國、歐洲、加拿大及國內的眾多頂級專家參會演講。本次大會共計 47 位嘉賓、5 個 Session、32 場演講、4 場圓桌論壇、1 場人機大戰,兼顧學界與產業、科技巨頭與創業公司,以專業化、全球化的視角為人工智慧從業者和愛好者奉上一場機器智能盛宴。
  • 自學社交的人工智慧,會不會有一天取人類而代之?
    對此,研究人員開始實施獎勵制度,以引導機器系統學習和使用人類的語言。但是這種情況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人們也在思考,如果在機器學習過程中,AI意外創建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體系,這將會對基於此開發的社交網絡產生哪些影響呢?1.機器可以互動而無需人的監督我們開發機器和人工智慧技術,目的是讓其更好的輔助人類完成工作和任務。
  • 研究報告警告: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衛報》10月27日報導,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100多位世界頂級動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日前公布了一份《進化迷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4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魚類物種平均有30%已經滅絕。
  • 人工智慧將帶來人類永生還是滅絕?
    Bostrom的問卷顯示專家們看待強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時,52%認為結果會是好或者非常好的,31%認為會是糟糕的或者非常糟糕的,只有17%的人認為結果會是不好不壞的。也就是說,這個領域的專家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不論結果好壞。要注意的是,這個問題問的是強人工智慧,如果問的是超人工智慧,認為結果不好不壞的人可能不會有17%這麼多。
  • 小蟻科技榮獲「2020國際科創節年度人工智慧先鋒獎」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優秀中國公司加速成長,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中國科技創新步伐持續加快。12月22日,由數央網、數央公益聯合國內眾多科技及財經媒體共同發起的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上頒發了"科創之光"獎項,小蟻科技榮獲"2020國際科創節年度人工智慧先鋒獎"。
  • 人工智慧倫理三問:如何對待機器和自身的關係?
    社會公眾對人工智慧的想像在很大程度上仍被科幻小說和影視作品所主導,而對於人工智慧在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更是缺乏認知和關切。在政策層面,對於人工智慧的關注很大程度上仍集中於技術和經濟層面,缺乏整體性的思考和討論。儘管有少數哲學和社科領域的學者開始關注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問題和社會挑戰,但這些討論並未進入公共政策視界,而且討論的重點也多集中在超級人工智慧這樣仍相對遙遠的議題上。
  • 人工智慧挑戰性雖豐富,但會給人們帶來可愛的未來
    物理學家、生化學家、思想家、科幻作家、預測學家等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角度,而且都有很有趣的解讀。我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對未來也有過一些幼稚的推測和想像。也有一點好奇心,想知道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以後,未來究竟會是怎麼樣。我也經常與一些朋友交流人工智慧的話題。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目前,九個核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汙染農田,而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這一結果將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末日般動蕩,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我們作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為正是科學家發明了它們,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
  • 搜狗AI矩陣全面出擊,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中新網9月19日電 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以「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市場化」為特色,集聚了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大會以「城市智腦、智能核芯、創新算法」為AI精品展的主題,來自谷歌、微軟、騰訊、搜狗等數十家國際公司通過AI產品,向參會者展示出它們的「中國方案」和「世界智慧」。一直以來,搜狗人工智慧戰略以語言為核心,布局「自然交互+知識計算」,在語音、圖像、對話、翻譯、問答等技術和應用水平上全球領先。本次大會,搜狗帶來了一系列的AI產品,呈現了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變革與創新。
  • 機器之心GMIS 2017嘉賓揭秘:人工智慧「標準教科書」作者——Stuart Russell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學者,Russell 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機器之心主辦的全球人工智慧盛會——2017 全球機器智能峰會(GMIS 2017)——將於 5 月 27 日至 28 日在北京 898 創新空間舉行。本次大會將邀請海內外眾多嘉賓及機構,權威、系統地介紹機器智能相關技術的前沿研究,探討如何將技術轉化成產品和應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