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茂旗:北疆草原上一隻美麗的百靈鳥(圖)

2021-01-16 搜狐網
  

  GDP3年翻兩番

  達茂旗是包頭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邊境牧業旗。過去,由於單一的畜牧業產業局面,該旗一直戴著貧困、落後的帽子。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達茂旗一改過去盯著糧食求溫飽的做法,轉向瞄著產業找富路,大力發展鋼鐵、稀土、能源、口岸、旅遊、乳業、肉業、薯業八大立旗產業和優勢產業,使全旗經濟3年邁出了三大步。3年裡,該旗創造了GDP和財政收入翻兩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項指標翻一番的奇蹟。

  去年,達茂旗以良好的發展勢頭,進入了全國西部地區12個省市888個縣市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行列,並且成為西部百強中競爭力動態呈上升趨勢的10個縣市之一。

  據達茂旗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達茂旗將加快推進工業化、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快速提升綜合經濟競爭力,力爭使全旗財政收入達到4億元以上,進入自治區旗縣區財政20強行列。

  馬鈴薯長成金豆豆

  「大石頭溝村張萬的90畝馬鈴薯賣了5萬元!」

  「張懷生一家三口在馬鈴薯交易市場打工,一個月收入5000多元!」

  「我已經和立凱公司打過招呼了,明年要和他們籤訂100畝的馬鈴薯種植合同。」

  現在,包頭市達茂旗農民聊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馬鈴薯。其實不光是農民,自從達茂旗將「養牛種薯奔小康」確立為主要發展思路以來,全旗上下圍繞著馬鈴薯不斷書寫大文章。3年過去了,綠色馬鈴薯成為達茂旗效益最好、最讓農民賺錢的農作物之一,全旗構築起了陰山北麓的馬鈴薯「三最」。

  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

  去年,達茂旗的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5萬畝,佔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67%,其中脫毒種薯就有20萬畝,年可提供優質種薯2.5億公斤。據測算,使用高級別脫毒種薯較普通種薯畝均增產20%~30%,增收370元。

  為了引導農民積極種植脫毒種薯,達茂旗在全旗範圍內大力實施微型薯「一分地工程」,即農戶戶均種植一分地的微型薯,通過擴繁留作種薯。去年,達茂旗拿出38萬元補貼款,推廣微型薯760萬粒,受益農戶達90%。通過3年擴繁,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全旗35萬畝大田的種植需要了。

  同時,該旗還建成了科技含量較高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具備年生產微型薯500萬粒、脫毒苗100萬株的能力,對全旗種薯繁育起到了帶動和輻射作用。另外,他們還引進內蒙古立凱薯業公司等龍頭企業,集中擴繁5000畝馬鈴薯。今年,全旗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至此,陰山北麓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初具規模。

  最大的專用薯生產基地

  今年達茂旗專用薯種植面積為5萬畝,年初就與百事集團、海德集團等三大龍頭企業籤訂了5000噸的訂單。去年,專用薯每公斤價格較普通薯高0.4元,每畝增收300多元。 烏克鄉農民高小平採用高壟種植法種植的13畝專用薯產量達到2萬多公斤,收入1.8萬多元。同年,達茂旗還首次從美國引進10套大型自走式噴灌圈,集中種植專用薯5000畝,發展高效節水與高科技種植相結合的模式化栽培示範項目。另外,達茂旗還積極引進馬鈴薯小型高壟耕作、播種、深松、施肥等組合機具300多套,不斷提高馬鈴薯的機械化作業水平。

  今年,全旗專用薯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成為陰山北麓最大的專用薯生產基地。

  最大的反季節銷售市場

  儘管去年馬鈴薯的價格始終高於往年,但是達茂旗收穫的4.37億公斤馬鈴薯僅出售了2.35億公斤,佔總量的54%。「開春的價格一定會更好」,大書吉鄉農民張天蘭胸有成竹地說。其實,真正讓達茂旗農民胸有成竹的是這幾年業已形成的1.5億公斤的馬鈴薯貯存能力。

  自2001年以來,達茂旗先後建成貯量達600噸的大型馬鈴薯儲窖50座、60噸的中小型貯窖2060座。馬鈴薯入窖後,放到來年春天,質量不受什麼影響。有了大貯窖,達茂旗成了陰山北麓最大的反季節馬鈴薯銷售市場。

  全力做好反季節銷售工作的同時,達茂旗還不斷加大馬鈴薯應季銷售市場的建設,建成了文公、石寶、烏克3個馬鈴薯中心交易市場,應季銷售能力達1.5億公斤。另外,他們還招商建設了3個生產能力在3000噸以上的精澱粉加工廠。以往最讓農民們發愁的小薯、機械損傷薯、綠頭薯今年首次銷售一空,而且價

  達茂旗速寫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邊境牧業旗。該旗地處我國北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北部,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88.6公裡;總人口11萬,其中少數民族1.6萬人;土地總面積18177平方公裡,轄4個鎮5個鄉8個蘇木74個行政村。該旗冬季嚴寒漫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溫熱,秋季涼爽多風,降雨量少。該旗地域遼闊,資源富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1.66萬平方公裡的天然草場和66萬畝耕地,已經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藏達32種之多,世界「稀土之鄉」白雲鄂博就在該旗境內。

  滿都拉口岸:通向蒙古俄羅斯的大通道

  2002年12月23日,達茂旗滿都拉邊境口岸首次開關過貨,標誌著自治區4200多公裡的邊境線上新添了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標誌著包頭市結束了沒有口岸的歷史。時至今日,滿都拉口岸已經運行兩年多,進出口貨物和貿易額連連攀升,成為達茂旗經濟快速發展的新亮點。更重要的是,該口岸已經成為呼市、包頭市兩個城市通向蒙古國、俄羅斯的陸路大通道。

  滿都拉口岸距達茂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鎮136公裡,距包頭市市區288公裡,距呼市289公裡,距蒙古國哈登寶力格縣100公裡,距烏蘭巴託市500多公裡,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准的對外開放的二類口岸,開放時間為每年3月、5月、8月和11月的16至30日。

  根據口岸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聯檢部門的要求,自開關以來,達茂旗逐年加大滿都拉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構建自治區一流的開放口岸。去年,達茂旗投入資金200萬元,對滿都拉口岸實施了水、暖管網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關區網絡、免稅店、貨場、通道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使原有的關區面積擴大了1倍多,還配備了計算機、電熱風幕、電子顯示屏、電視衛星接收器等辦公和生活設施,使滿都拉口岸具備了口岸報關報檢和畜產品優質化驗的硬體條件,成為呼和浩特關區首家實現口岸電子報關、報檢和運用畜產品油脂化驗技術的季節性口岸。

  目前,滿都拉口岸已經成為呼和浩特關區準入門檻低、收費項目少、管理與服務體系完善、通關條件和貿易環境良好的重要口岸之一。

  與發展口岸貿易同步,達茂旗積極開發了參觀軍營、邊防哨所、國門、中蒙邊界界碑、口岸聯檢和走訪牧民家庭等旅遊項目,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感受邊境生活,領略地道的蒙古族風情。

  自滿都拉口岸開通以來,達茂旗烏蘭牧騎與蒙古國哈登寶力格縣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去年6月口岸開關期間,烏蘭牧騎作為弘揚民族文化的信使、溝通感情的紐帶赴蒙古國哈登寶力格縣進行了為期3天的慰問演出,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觀眾場場爆滿。

  農民成了合同工

  9月20日,記者走進達茂旗石寶鎮紅井灘園區時,正是中午時分,幾十名村民剛好三五成群地下班回來。據介紹,前不久的一紙合同將這些農民變成了工人。

  今年4月,達茂旗石寶鎮紅井灘園區的150戶農民與內蒙古立凱薯業公司籤訂了合同,將園區內80%的土地出租給立凱公司,合同期10年。

  去年因為連續死了兩頭奶牛返貧的段愛玲如今全然不見了一臉的愁容,她扛著鐵鍬與同村的幾個姐妹說笑著往家走。「我們兩口子都在立凱公司上班了,每天工作8小時,每人每天30元,一年工作六七個月,兩人能掙1萬多元。我家租給立凱公司15畝地,一年租金1500元。」段愛玲興奮地說。

  談話間,村民慄四四的農用車停在了路邊,慄四四去年開車給立凱公司拉運化肥、籽種,收入了1.2萬多元。他向記者介紹:「今年我除了租給立凱公司25畝地外,把剩餘的20畝地也租給了別人,每畝每年85元。現在我們一家人都給立凱公司打工。今年公司每月給我2000元工資,還負責加油,我一年收入2萬元估計沒問題。」

  下班後的村民們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我們除了上班掙錢外,還可以養奶牛,立凱公司的噴溉圈每年要倒茬,一年種馬鈴薯,一年種草種玉米,公司和我們籤了合同,花4分錢就能割1斤草玉米,比自己種還合算。我去年種了15畝草玉米,化肥、籽種、電費、人工等開支算下來,1斤草玉米的成本平均要6分錢。」村民郭平平慢條斯理地說。

  腮烏素村村支書慄天喜說:「去年立凱公司來紅井灘租地時,我挨門逐戶做了好多天思想工作,好不容易才租了1500畝地。今年,立凱公司要租5400畝地,一開村民大會,全村人都同意。村民們嘗到了甜頭,去年給立凱公司打工人均收入3000多元,最多的收入了5000多元。而且,村民們還能學到先進的種植技術,還可以養奶牛、養豬增加收入。」

  從陰山巖畫到草原英雄小姐妹

  從被譽為歷史畫廊的陰山巖畫到聞名遐邇的敖倫蘇木古城,從依稀可辨的漢長城到逶迤70公裡的金塹壕,從金碧輝煌的普會寺到莊重古樸的廣福寺,從獵獵作響的風馬旗到優美動聽的蒙古族長調,從震驚中外的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到保護集體財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歷史賦予了達茂旗厚重的文化底蘊。

  正所謂「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為了盤活全旗經濟,達茂旗旗委、旗政府充分利用得天獨厚、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實現拉動三產、興邊富民的目標。

  達茂旗發展旅遊業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始終處於低水平、小規模的「小打小鬧」階段。今年,達茂旗對全旗旅遊資源進行了全面普查,搜集了翔實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請有資質的旅遊部門對有發展潛力的旅遊景點進行實地考察,並且出臺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全旗旅遊業的有序發展。為了加強管理,旗裡還成立了旅遊局,各旅遊區成立了旅遊管理委員會,對全旗現有的接待點進行詳細調查,積極引導有條件的牧民建立精品旅遊點,擴大其旅遊規模。

  達茂旗將豐富的旅遊資源以百靈廟為中心明確劃定3條旅遊精品線路:中心包括廣福寺、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向西包括龍梅玉榮舊居、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哈撒兒祭奠堂等,以愛國主義教育為特點;向北包括陰山巖畫、敖倫蘇木古城、邊防哨所、滿都拉口岸等,以國防教育為特點;向東是以希拉穆仁為主的草原風情旅遊。

  現在,每到旅遊黃金季節,達茂旗的各旅遊景點都熱鬧不已,大批的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去年,達茂旗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36萬多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200多萬元。

  口文/本報記者 梁曉龍 口攝影/通訊員 秦文秀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內蒙古達茂旗草原狼多為患
    新華網呼和浩特5月29日電(白冰)在幅員遼闊的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草原上,牧民們談狼色變,隨著草原生態的改善,狼群成為當地畜牧業的一大隱患。  達茂旗查幹淖爾蘇木(鄉)蘇木長依拉塔告訴記者,近幾年草原上的狼明顯比以前多了,它們經常在晚上成群結隊襲擊牧民的羊群,而且狼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有時白天見到了正在放羊的羊倌也不跑,直到咬死幾隻羊吃飽了才會走。  說起狼患,牧民蘇木亞一家損失最慘重。今年1月3日凌晨3點,蘇木亞聽到自家羊圈裡發出一聲聲慘叫,他慌忙披上衣服衝向羊圈,只見幾隻狼跳出羊圈消失在黑暗中。
  • 在達茂旗草原上放幾臺紅外照相機,拍到了很多「地牢坐穿獸」
    近日,記者從市林草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做好野生動物保護與監測工作,最大程度地了解區域內野生動物資源的多樣性情況及監測動物動態變化,達茂旗林業和草原局在邊境線一帶設立了4個監測點,經過100多天的監測,近期在野外拍攝到野生動物活動照片、視頻1000餘張(個),其中有保存價值的50多張(個)。
  • 「草原百靈鳥」飛進北京世紀劇院
    近日,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在北京世紀劇院表演了蒙古族風情音舞詩《我從草原來》,受到首都各界的熱烈歡迎。  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支烏蘭牧騎,曾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鼓勵。
  • 怎樣調教出一隻優秀的百靈鳥?
    要說起對百靈鳥的了解範圍,小編的表叔絕對是槓桿的。小編小時候跟表叔生活過一段時間,知道他愛百靈鳥的程度是多誇張。表叔說百靈鳥是一隻能唱出他內心深處情節的鳥。所以他家的百靈鳥是絕對的優秀。那麼怎麼樣才能教出像表叔家那樣優秀的百靈鳥呢?
  • 怎麼樣讓百靈鳥的叫聲悅耳動聽?
    1.百靈鳥天賦好。百靈鳥唱歌的時候不僅僅只是單個音節,還可以將很多的音節串起來成章。百靈鳥不但是一個出色的歌手,同時也是優秀的舞蹈家。在唱歌的時候,還經常地把自己的翅膀張開,不停的跳舞,舞姿十分的優美。2.初學叫口時要有一隻好的成鳥代口,俗稱師傅代徒弟。最好有固定「老師」教口,以免出現髒口、雜口或亂音。
  • 內蒙古保護動物百靈鳥頻遭偷獵 運至張家口叫賣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一種鳥叫百靈鳥,它有婉轉的叫聲,同時也是捕捉蝗蟲、保護草原的一種益鳥,在不少省份,百靈鳥都是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但是它婉轉的歌聲,也引來了很多盜獵分子,於是關於百靈鳥的偷獵屢禁不止。
  • 保護野生動物百靈鳥頻遭偷獵 運至張家口叫賣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一種鳥叫百靈鳥,它有婉轉的叫聲,同時也是捕捉蝗蟲、保護草原的一種益鳥,在不少省份,百靈鳥都是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但是它婉轉的歌聲,也引來了很多盜獵分子,於是關於百靈鳥的偷獵屢禁不止。
  • 「草原神鷹」,織就文物保護天羅地網
    前不久,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來自北疆的內蒙古多倫縣小王力溝遼代蕭氏貴妃墓成功入選。可以說,伴隨著多項重要考古發現,邊疆地區正成為文物考古界新的富礦。從2013年起,包頭開全國先河,在邊境地區推廣警民共建文物保護「草原神鷹」工程。目前,以該工程為契機,包頭已構築一張黨政軍警企民多方聯動的文物保護網,顯著降低了 當地的文物犯罪率。日前,記者走進中蒙邊境的達茂旗,傾聽「草原神鷹」們的邊疆文保故事,感受草原人的執著、勇敢和堅韌。5月的達爾罕蘇木,冰雪已全部融化,綠草隨著土地的解凍悄悄地冒出了頭,被白雪覆蓋了一個冬天的草原再現勃勃生機。
  • 內蒙古保護動物百靈鳥頻遭偷獵 運至河北公然叫賣
    原標題:內蒙古保護動物百靈鳥頻遭偷獵 運至河北公然叫賣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一種鳥叫百靈鳥,它有婉轉的叫聲,同時也是捕捉蝗蟲、保護草原的一種益鳥,在不少省份,百靈鳥都是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但是它婉轉的歌聲,也引來了很多盜獵分子,於是關於百靈鳥的偷獵屢禁不止。
  • 【隨記】我是一隻百靈鳥
    【隨記】我是一隻百靈鳥 我撥開夢裡的雲霧,
  • 能歌善舞的百靈鳥,是一種名貴籠鳥,你會養嗎?
    百靈鳥是百靈科的一種名貴籠鳥,分布在內蒙古中部和河北壩上草原。其外貌特徵與麻雀相似,腹部沙白,最明顯的特徵是白眉和黑項圈。百靈鳥歌聲嘹亮,婉轉動聽,可逼真地模仿各種動物叫聲。百靈鳥善歌善舞,鳴叫時,頭頂上的羽毛豎立起來,扇動著雙翅,邊飛邊舞,表演各種舞姿,宛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人們稱之為「蝴蝶開」。百靈鳥遠銷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地。但近年來,由於濫捕和生態環境的惡化,百靈鳥數量驟減,應在保護資源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利用。
  • 你沒看錯,這成千上萬都是百靈鳥——灤平出現千萬蒙古百靈大集聚
    蒙古百靈棲息於草原、半荒漠等開闊地區,尤其喜歡草本植物生長茂密的溼草原地區。常出入於河流和湖泊岸邊水域附近的草地或鹽鹼草地上。主要以雜草草子和其他植物種子為食,也吃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繁殖期為5-7月。每窩產卵3-5枚。 據云盤山村老人回憶:這樣大群的百靈鳥出現的場面,還是在一九五幾年見過,此後再沒有出現過。
  • 遛鳥與練膽與籠養百靈鳥的生活環境的介紹
    遛鳥與練膽與籠養百靈鳥的生活環境的介紹遛鳥與練膽:這是馴養百靈鳥的一項基本功。這項基本功要求要過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這項工作是容易而又非常難的工作。容易的是每天每人都能做,難的是常年如一不能間斷,這確實是馴養百靈鳥最難做到的事。
  • 你這樣養百靈鳥,是在阻礙她成為未來的音樂家
    「我最喜歡的鳥是百靈鳥,它們有著大自然饋贈給它們美麗的羽冠,有著最美妙的舞姿和最動聽的歌聲。」這是一篇小學生的作文,在作文中,百靈鳥象徵了自然的美麗,百靈鳥寄託了孩子們對於大自然美麗景象的嚮往。的確百靈鳥的鳴聲多樣,婉轉動聽,被人類稱為大自然的「歌唱家」和「舞蹈家」。
  • 翻越天山山脈,從北疆自駕到南疆,沿途風景原始又震撼
    (PS.關於喀拉峻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北疆遊記:一日穿越新疆「空中」草原,從暴雨到晴天,邂逅天山下原生態秘境)第二天一大早八點(新疆時間比北京時間早大約兩小時,此時相當於內陸地區的早上六點),天色還未大亮,我們便啟程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巴音布魯克。巴音布魯克是我們北疆大環線的倒數第二站,它所處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實際上已經是南疆的地界了。
  • 「孔雀與百靈鳥比美」小青娃講故事 |...
    小青娃主播: 偌寧09/05/2020 小青娃第 165 期 / 未來電臺總第 635 期>未來網官方微信首播<從前,在森林裡住著一隻孔雀和一隻百靈鳥。
  • 百靈鳥中的「老野」怕人怎麼辦呢?
    百靈鳥與畫眉鳥同屬我國四大鳴鳥之一,這兩者在歌唱天賦上都有極高的潛力,因此很多愛聽唱的飼養者都喜歡養上一兩隻,平時遛遛也不失趣味,但是百靈鳥這等鳴鳥大多為野鳥,因此飼養者要想馴服它們也需要付出很多。那麼我們今天便來看看百靈鳥的野鳥是如何馴服的吧!
  • 能歌善舞的百靈鳥,關於百靈鳥的趣事,快來看看吧!
    百靈鳥雖然不象大熊貓那樣享有世界「珍稀動 物之冠」的名稱,也沒有孔雀那樣的華麗「舞衣」, 但它繪聲繪色地模仿各種動物鳴叫,則別具一格, 使人聽了心曠神怡。它能學燕子、黃鶯、喜鵲、畫 眉的叫聲,也能學雞、鴨叫聲,還能學貓、狗、驢 等多種動物的叫聲。
  • 達茂旗 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
    11月份,達茂旗招商引資工作又取得新進展:全旗外出招商8次、接洽企業38家,在本地接洽企業17家,籤訂合作協議6個,協議投資128億元。一次次「南徵北戰」,一場場對接交流,一個個優質項目,一組組數字都彰顯出達茂旗的無限生機與活力。
  • 百靈鳥的聲音動聽,紅松鼠活潑可愛,你更喜歡哪種寵物?
    寵物1:百靈鳥是草原代表性鳥類,屬於小型鳴禽。百靈鳥頭上有美麗的羽冠,嘴小而呈圓錐形,有的種長而微彎,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藍天白雲下,綠草茵茵,無邊無際,蒼穹下,常常一首接一首地演奏出連音樂家都無法譜寫的優美樂曲,那是百靈鳥唱情歌,百靈鳥從地上飛。它們經常飛翔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