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光束角的判定可以簡單地去判定某個光源的光分布,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即使光束角相同,光源的光分布也可能有所不同。
相同光束角,效果大不同——兩個光斑均是30°
特殊配光
有沒有比光束角更科學準確的描述方法?
有的,這張圖中的每個光斑大小分別對應了不同光源的光分布現象,而光源下面的曲線圖案則是不同光源的配光曲線,大家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不同的配光曲線可以描述不同光源的光束寬窄。
現在,小編將「特殊情況一」中的兩個30°光斑分別用對應的配光曲線表示:即使使用的光束角相同,但配光曲線卻完全不一樣。
同樣,這是「特殊情況二」中特殊形狀光斑的配光曲線:
特殊的配光也能用配光曲線描述
從曲線角度出發,左邊的曲線圖有兩條曲線,右邊只有一條,但最外層的曲線形狀及範圍波動卻比較相近;而左側曲線內部多出的這條紅色曲線長寬均窄,結合光源最終呈現的光斑形狀,則可以推測多出的紅色曲線是造成特殊光斑形狀的原因之一。(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也可以根據配光曲線去推測猜想一下,說不定會有驚喜喲~)
所以,在光源的光分布與配光曲線之間,是存在一定關係的。普通人群對於照明設計中的很多細微改變可能不大敏感,但通過最終光源呈現出來的光分布效果或是光斑形狀、大小、顏色,也能感知到某些地方的差異與不同。
面對這種更深層次的「光變化」,可能無法簡單地用幾句話來描述或表示,但通過形象化的曲線圖就能直觀地看出差別之處。
因此,如果大家想找到一個比較直觀準確描述光分布的方法,可以嘗試從配光曲線入手。
文章最後,給大家找了多組配光曲線圖,供大家參考了解。
各種配光曲線示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