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起源這樣的終極話題中,許多科學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來看,海底熱泉口假說比RNA世界假說更加主流一些。
通常對於生命的產生,大部分的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在經過非常漫長的化學演變之後。
由組成生命的元素在宇宙射線或者地熱的影響下,合成了有機分子,再由最初的有機分子經過不斷地合成更加複雜的有機物質,最終才形成了最初的生物雛形。
人類所發現的,最早的生命其實是細菌,最早的生物化石是38億年前的細菌化石,發現於格陵蘭島上。
然後,根據化石的形成時限,人們將生命進化的次序給排列了出來,依次是細菌、真菌、單細胞生物、珊瑚蟲…直至形成最早的海洋生物。
接著海洋生物開始登陸,進入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也就是恐龍的時代…
根據科學們對外太空的探測,許多可以形成生命的有機分子,廣泛地存在於宇宙中,尤其是前幾年對于慧星的探測,發現了在慧星上存在著可以組合成蛋白質的甘氨酸。
因此,近幾年來也有不少的科學家認為:提供給地球生命的有機化合物原本是存在於太空中的,通過慧星或者隕石與地球的碰撞傳遞到地球上來。
當然,專家們也許是忽略了這樣子的一個事實:能夠廣泛地存在於宇宙中的有機分子,為什麼原始地球上就沒有?
話說1953年,有個叫做米勒的人和他的同時儀器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們在玻璃容器力注入了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是從天體物理學家那裡打聽來的原始大氣裡的主要成分。
其中就包括水蒸氣、甲烷、氨氣、氫氣和一氧化碳等,然后街上電弧裝置,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後米勒竟然發現容器內出現了胺基酸分子,這用來構成蛋白質的。
這個實驗震撼了學術圈,後來一堆科學家就開始重複實驗,而有一些科學家也發現了火山口和隕石上其實也有胺基酸的存在,並且這些科學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假說。
科學家絞盡腦汁,進行大量的研究,目前來看,有兩大主流假說:RNA世界假說和海底熱泉口假說。
「RNA世界」假說認為RNA是原始生命的關鍵分子,只有當DNA和蛋白質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RNA時,RNA才會退居次要地位。
我們再來說說海底熱泉口假說。
這個假說的由來是科學家再海底發現了熱泉口,熱泉口噴射著超高溫300-400攝氏度的水,而且熱泉口附近的PH都非常低。
科學家就開始研究起了熱泉口附近的情況,他們猛然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熱泉口附近有氫離子的定向移動。
這有啥好奇怪的呢?
這就涉及到了線粒體,線粒體是給細胞提供能量的細胞器,不過線粒體其實是很晚之後才出現的。
它的功能其實也是利用氫離子的定向移動來給細胞提供能量的。
科學家通過研究熱泉口發現,早期的生命很有可能是依靠熱泉口附近的氫離子的定向移動來給自己提供能量,畢竟所有的生命,自打出生起,就需要能量,否則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生命起源於海底熱泉口。
而目前來看,海底熱泉口假說比RNA世界假說更加主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