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螳螂分布於我國雲南、越南、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主要棲息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之中。冬末春初天氣漸暖,當草木開始抽芽之際,蘭花螳螂的若蟲便從螵蛸[piāo xiāo]中破卵而出,螵蛸的形狀就像是枯敗垂落的植物莖葉。
蘭花螳螂的螵蛸。圖片:123rf.com.cn正版圖庫
一齡的若蟲,顏色是炫酷的橙黑配,這一配色恰好和紅蝽的幼蟲很相像。紅蝽雖然看著肥美還跑得慢,但由於天生異味、受到捕食者的嫌棄。蘭花螳螂的寶寶們有著和紅蝽幼蟲相似的配色,也許會因此安全些?我們不得而知。
蘭花螳螂的若蟲有著醒目的配色。圖片:cgi2.nhk.or.com
當一齡若蟲蛻皮成為二齡若蟲,蘭花螳螂就開始了它的擬花蟲生。二齡的蘭花螳螂開始有了蘭花的顏色,在自然條件下通常以白色為主,粉紅、玫紅等色調也可能出現(白色以外的色調主要可能出現在轉齡前後或飽食後)。哪怕是同一窩孵化的蘭花螳螂,顏色深淺程度也會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其粉紅色調是動態的。
粉粉嫩嫩的蘭花螳螂若蟲。圖片:Frupus / flickr
在野外,二齡往往是它們最為靚麗的時期,這時候的蘭花螳螂長得像蘭花的花骨朵。隨著花骨朵逐漸綻放盛開,花瓣顏色漸漸變淺,蘭花螳螂若蟲的顏色也隨著一次次的蛻皮逐漸變淺,如同蘭花在花期中的形態變化。
一隻顏色非常難得的蘭花螳螂。圖片:mantidkingdom.com
蘭花螳螂的成蟲,體色中會摻雜著褐色,仿佛即將開敗的花朵。成體蘭花螳螂的長度約5~8釐米。若蟲時期的它們喜歡待在葉子上,到成蟲時,雌性喜歡停留在開著白花的枝頭,雄性則需要四處移動、去尋找雌性交配,較黯淡的顏色有助於它們藏匿身姿。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特別像蘭花的美麗圖片,大都是蘭花螳螂的若蟲而非成蟲。
成蟲仿佛快開敗的蘭花。圖片:Green Baron Pro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