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師出品,必屬精品
先來看前10名的水庫排名
排名 名稱 所屬省 流域 庫容量
1 三峽水庫 湖北 長江 393.0
2 龍灘水庫 廣西 珠江 272.7
3 龍羊峽水庫 青海 黃河 247.0
4 新安江水庫 浙江 錢塘江 220.0
5 丹江口水庫 湖北 長江 209.7
6 大七孔水庫 貴州 長江 190.0
7 永豐水庫 遼寧 鴨綠江 146.7
8 新豐江水庫 廣東 珠江 139.8
9 小浪底水庫 河南 黃河 126.5
10 豐滿水庫 吉林 松花江 107.8
1、三峽水庫
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市,串流2個城市、11個縣城、1711個村莊,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庫區受淹沒影響人口共計84.62萬人,搬遷安置的人口有113萬。淹沒房屋總面積3479.47萬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形成總面積達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2、龍灘水庫
龍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大唐公司、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州省基本建設投資公司按65%、30%、5%組成的股份制公司,公司全面負責龍灘水電工程建設和生產管理。龍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設立了9個部門,即:總經理工作部、工程建設部、計劃合同部、工程技術部、機電物資部、財務管理部、移民環保部、人力資源部、黨群工作部。公司正式員工有84人,平均年齡39歲。為了保證公司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聘用了6名專家和 60名輔助人員作為必要的補充。
3、龍羊峽水電站-水庫
龍羊峽水庫位於青海省,位於黃河上遊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上距黃河發源地1684公裡,下至黃河入海口3376公裡,是黃河上遊第一座大型梯級電站,人稱黃河「龍頭」電站。龍羊峽水庫建成於1986年,水庫重要景觀有土林國家地質公園,黃河龍羊大峽谷,龍羊湖景區,當家寺景區等。水庫適合釣魚。
4、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水電站建於1957年4月,是建國後中國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其位於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鎮以西6公裡的桐官峽谷中,一江碧水逶迤東去,宛如一個巨大的天然空調,給這座小城帶來獨特的小氣候,使新安江成為名聞遐邇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庫區於1957年3月10日開始,至1971年6月,淳安、遂安兩縣共淹沒49個鄉鎮,1377個自然村,移民累計29.15萬人,其中在縣內安置的82544人,在省內桐廬、富陽、德清、金華、常山、蘭溪等14個縣安置的約14萬人,安置在江西省64680人,安徽省5630人,其他省市1293人。
5、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
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水庫,於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積126萬畝,蓄水總量達290億立方米。興建於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遊,伏牛山和秦嶺餘脈交接處,水域面積400平方公裡,橫貫鄂豫兩省。2017年,湖北省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入選第9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丹江口水庫,庫區主要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縣,域跨鄂豫兩省。水庫總面積846平方千米,被稱為漢江的天然水位調節器,有「亞洲天池」之美譽。
6、大七孔水庫
大七孔水庫位於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大七孔水電站以發電為主,是貴州水頭最高、裝機規模較大的水電站。電站位於荔波縣王蒙鄉,漳江支流方村河梯級開發的最後一級,距縣城18公裡,為引水式開發。控制流域面積132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30立方米/秒,電站設計水頭332米,設計流量18立方米/秒,設計總規模3×16000千瓦,年發電量2.54億千瓦時。
7、永豐水庫
永豐水庫是淠史杭灌區瓦東乾渠上的重要反調節水庫,始建於1966年,水庫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和養殖綜合效益。集水面積31.4km2,設計灌溉面積9萬畝,樞紐建築物有大壩、洩洪涵、進水涵、灌溉涵、非常溢洪道和防洪節制閘等。
8、新豐江水庫
萬綠湖是華南地區第一大湖,又名新豐江水庫,是華南最大的生態旅遊名勝,因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名。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裡的新豐江下遊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規劃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被授予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區。距廣州、深圳均在200公裡以內,堪稱是珠江三角洲的「後花園萬綠湖是依託新豐江水庫建立起來的風景區。
9、小浪底水庫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黃河的關鍵水利工程。1991年9月12日進行前期準備工程施工,1994年9月1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0月28日截流,2000年初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功能為治沙防洪,輔助功能為發電,被世界銀行譽為該行與發展中國家合作項目的典範。南岸黃鹿山為該景區最高點,從那裡可俯視大壩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10、豐滿水庫
豐滿水庫是中國東北大型水庫。又稱「松花湖」。位於吉林市東南24公裡。有鐵路、公路相連。始建於1937年,經50年代以來的改造、擴建,已建成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遊之利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高95米,長1080米。豐滿水庫以上為高山區,山嶺重疊,河谷狹窄,且水量豐富,是水力開發的理想河段。水庫區的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溼潤多雨,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庫區以上流域植被良好,水質總體良好,2005年環保部門鑑定為Ⅳ級水體(總氮超標),含沙量較小。
11、天生橋一級水庫
天生橋水庫,是建設國家級水電站——天生橋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泊,攔湖大壩始建於1991年,壩高180米,1994年底實現截流,1997年底下閘蓄水,總庫容108億立方米,集水面積50139平方公裡。天生橋一級水電站是紅水河梯級電站的第一級,位於南盤江幹流上。工程以發電為主,水庫總庫容102.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57.96億立方米,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
12、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3年是我國由經濟恢復階段走向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長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要求下,在周恩來具體負責下,經過與蘇聯政府商談,決定將根治黃河列入蘇聯援助的156個工程項目。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開始黃河截流。
13、東江電站水庫
東江水庫位於湘水一級支流耒水上遊,資興市東江鎮上遊11公裡的峽谷處。控制流域面積4719平方公裡。佔耒水流域面積39.6%,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645毫米,壩址多年平均流量144秒立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5.4億立米,實測和調查歷史最大流量分別為 5310 和8400秒立米。
14、柘林水庫
柘林水庫,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武寧縣之間,因位於廬山之西,又被稱為:「廬山西海」。是在永修縣柘林鎮築壩攔截修水而形成的以防洪、發電、灌溉、養殖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以柘林湖之名和雲居山佛教聖地聯合列為:「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最美的湖光山色」。
15、白山水庫
第二松花江上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養魚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為第二松花江幹流已開發梯級水電站群的首座樞紐,下距紅石水庫、豐滿水庫壩址分別為39千米與250千米。水庫地處吉林省東部山區樺甸與靖宇兩縣交界處,集水面積1.9萬平方千米,佔第二松花江流域面積的25.9%。工程於1958年10月開工,1962年6月停工緩建,1975年復工,1992年6月完工。
16、劉家峽水庫
劉家峽水庫位於黃河上遊,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裡處,距蘭州市75公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遊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7臺,總運行裝機容量48751.16兆瓦。2019年全年中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3481.31億千瓦時,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約佔中國大陸全年累計發電量的4.88%。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核電站發電佔比會越來越高,今天由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我國著名(已建成)的核電站。
01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大陸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秦山鎮。1985年6月1日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首次實現併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目前共有9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6546兆瓦。
秦山核電站一期機組裝機容量300兆瓦,1991年12月併網發電。
秦山二期1號機組裝機容量600兆瓦,2002年2月併網發電。二期2號機組裝機容量600兆瓦,2004年3月併網發電。二期3號機組裝機容量600兆瓦,2010年10月併網發電。二期4號機組裝機容量600兆瓦,2011年12月併網發電。
秦山三期1號機組裝機容量700兆千瓦,2002年11月併網發電。三期2號機組裝機容量700兆瓦,2003年6月併網發電。
一期主控室
秦山三期工程的1號和2號機組
02
方家山核電站
方家山核電站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的方家山,是秦山一期核電工程的擴建項目,距離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反應堆約600米。
方家山1號於2008年12月26日開始建設,2014年12月15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方家山2號於2009年7月17日開始建設,2015年2月12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至此秦山核電基地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46兆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已成為中國大陸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03
大亞灣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半島,是中國建成的第二座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裝有兩臺984兆瓦發電機,總發電量1968兆瓦。核電站發電量的80%供我國香港地區使用。
核電站採用法國M310壓水堆,單臺裝機容量984兆瓦。大亞灣1號機組於1993年8月併網發電。大亞灣2號機組於1994年2月併網發電。
大亞灣核電站
04
嶺澳核電站
嶺澳核電站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半島,在大亞灣核電站以北約1公裡處,與大亞灣核電站共同構成大亞灣核電基地。嶺澳核電站規劃安裝4臺1000兆瓦發電機組,分兩期建設。
嶺澳一期採用法國M310壓水堆,單臺裝機容量984兆瓦。嶺澳一期1號機組於2002年2月併網發電。嶺澳一期2號機組於2002年9月併網發電。
嶺澳二期採用中廣核CPR1000技術,單臺裝機容量毛功率1086兆瓦,淨功率1037兆瓦。嶺澳二期1號機組,2010年9月15日建成並投入商業運行,嶺澳二期2號機組,2011年8月7日投入商業運行。
05
田灣核電站
田灣核電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核電站規劃建設八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1、2號機組和二期工程3、4號機組均採用俄羅斯AES-91型核電機組。5、6號機組採用中國ACPR-1000反應堆。
1號機組於1999年10月20日開始建造,單臺裝機容量990兆瓦,2007年5月17日商業運營;2號機組於2000年10月20日開始建造,單臺裝機容量990兆瓦,2007年8月16日商業運營;3號機組2012年12月27日開始建設,單臺裝機容量1050兆瓦;4號機組2013年9月27日開始建設,單臺裝機容量1050兆瓦;5號機組2015年12月27日開始建設,單臺裝機容量1000兆瓦;6號機組2016年9月27日開始建設,單臺裝機容量1000兆瓦。7、8號機組正處於建設計劃中。
06
紅沿河核電站
紅沿河核電站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
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包含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紅沿河1號機組裝機容量1061兆瓦,2007年7月18日開始建設,2013年6月7日開始運營;紅沿河2號機組裝機容量1061兆瓦,2008年3月28日開始建設,2014年5月13日開始運營。紅沿河3號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2009年3月7日開始建設,2015年8月16日開始運營。紅沿河4號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2009年7月15日開始建設,2016年4月1日開始運營。
2010年5月上馬的二期工程,新增加了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紅沿河5號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2015年3月29日開始建設,2019年11月開始運營。紅沿河 6號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2015年6月24日開始建設。
07
寧德核電站
寧德核電站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鎮備灣村,距市區南約32km,東臨東海,北臨晴川灣,是中國第一座在海島上建設的核電站。
寧德核電站規劃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擬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電第二代改進技術,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單臺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一號機組2008年2月18日開始建設,2013年4月15日商業運行;二號機組2008年11月12日開始建設,2014年5月4日商業運行;三號機組2010年1月8日開始建設,2015年6月10日商業運行;四號機組2010年9月29日開始建設,2016年7月21日商業運行。5、6號機組尚在籌建。
08
福清核電站
福清核電站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縣級市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規劃裝機容量為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1號機至4號機採用中廣核的CPR-1000反應堆,單臺機組裝機容量1000兆瓦。5號機和6號機使用中核集團的華龍一號反應堆。
第一期工程:福清1號機組2008年11月21日開始建設,2014年11月22日開始運行;福清2號機組2009年6月18日開始建設,2015年10月16日開始運行。
第二期工程:福清3號機組2010年12月31日開始建設,2016年10月24日開始運行;福清4號機組2012年11月17日開始建設,2017年7月29日開始運行。福清5號機組2015年5月7日開始建設,福清6號機組2015年12月22日開始建設。
09
陽江核電站
陽江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在廣東省的第二個核電基地。陽江核電站共建設六臺核電機組。
一期工程:首臺機組陽江1號於2008年12月16日開工,2014年3月25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陽江2號,2009年6月4日開工,2015年6月5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陽江3號2010年11月15日開工,2016年1月1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陽江4號2012年11月17日開工,2017年3月15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000兆瓦。
二期工程:陽江5號於2013年9月18日開工,2018年5月23日開始運行;陽江6號2013年12月23日開工,2019年7月24日開始運行。
10
三門核電站
三門核電站位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貓頭山。電站採用美國AP1000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規劃建設6臺1250兆瓦的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7500兆瓦,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三門核電站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一號機組2009年4月19號開工建設,2018年9月21號商業運行;二號機組2009年11月15號開工建設,2018年11月5號商業運行。
11
海陽核電站
海陽核電站位於中國山東省海陽市,總投資600億元,規劃容量為600萬千瓦級AP1000核電機組。一號機組2009年04月19日開工建設,2018年09月21日商業運行,裝機容量1250兆瓦;二號機組2009年11月15日開工建設,2019年01月09日開始運行,裝機容量1250兆瓦。
12
臺山核電站
臺山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赤溪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750兆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分兩期建造,由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臺山1號2009年10月28日開始建造,2018年12月13日商業運行,裝機容量1250兆瓦;臺山2號2010年4月15日開始建造,2019年9月7日商業運行,裝機容量1250兆瓦。
13
昌江核電站
昌江核電站位於中國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塘興村,它是海南省的第一座核電站。昌江核電站共有四臺發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昌江1號2010年4月25日開始建設,2015年12月開始運行,裝機容量650兆瓦;昌江2號2010年11月21日開始建設,2016年8月開始運行,裝機容量650兆瓦。第二期工程尚在籌建。
14
防城港核電站
防城港核電站,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紅沙村,是中國大陸西部地區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
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計劃分兩到三期建設。紅沙核電一期工程於2010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設2臺中廣核的CPR-1000的1000兆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於2015年10月25日正式投入運行。紅沙核電二期工程為兩臺中廣核集團的華龍一號110萬千瓦核電機組,於2015年12月開工建設。
15
臺灣省第一、二、三核電站
臺灣第一核電站位於我國臺灣省新北市石門區,1971年底開始施工,1979年7月15日開始商業運轉,共有兩個機組,一號、二號機組單機裝機容量為636兆瓦。
臺灣第二核能發電站位於新北市萬裡區與新北市金山區之間的國聖埔。在1974年9月開工興建,共有兩個機組,一、二號機分別於1981年12月及1983年3月商業運轉,單機裝機容量為985兆瓦。
臺灣第三核能發電站位於我國臺灣省屏東縣恆春鎮,1978年開始施工,1985年開始商業運轉,共有兩個機組,一號、二號機組單機裝機容量為951兆瓦。
臺灣第三核能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