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在美國首次報告以來
在全球流行導致3900萬人死亡
已成人類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它就是愛滋病
今年12月1日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愛滋病,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但是,人們還是羞於談論愛滋病,
許多人對其一知半解,甚至談「艾」色變。
今天我們就重新認識一下它
↓↓↓
什麼是愛滋病?
愛滋病的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是由感染愛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
愛滋病如何傳播?
愛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其中,性傳播成為我國愛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打球被人撞傷、喝了別人喝過的飲料、坐了別人坐過的凳子、和別人握手擁抱……
以上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接觸,是不會傳染愛滋病的。
這是因為愛滋病毒很脆弱,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活的細胞中生存,離開了這些血液和體液,這些病毒會很快死亡,而且也和B肝病毒一樣,進入消化道後就會被消化道內的蛋白酶所破壞。
而共用的、能刺破皮膚的任何用具,沒有經過嚴格消毒,都有傳播HIV的可能性。
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要主動尋求檢測
個人經常發生愛滋病感染風險較高的行為,應定期進行愛滋病檢測,建議每年至少2次,及時了解感染狀態可以儘早治療,越早治療身體的免疫功能恢復越好。
青年學生處於性活躍期,應學習和掌握性健康知識,了解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可能面臨的愛滋病感染風險,一旦發生不安全性行為要及時主動尋求檢測。
為維護個人和家庭健康,在結婚和懷孕等關鍵時期,夫妻雙方應積極進行愛滋病檢測,少一分擔心,多一分安心。
在不了解性伴侶是否有愛滋病的情況下,與其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存在感染風險,雙方都應進行愛滋病檢測,確保彼此的健康。
愛滋病檢測方法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如若感覺自己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想進行諮詢或檢測,有以下幾種方法:
專業檢測點
我國各地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都設有愛滋病檢測點,可以提供專業的愛滋病檢測和諮詢服務,也可以購買正規的自檢試劑進行自我檢測。
資源諮詢檢測門診
各地疾控中心的自願諮詢檢測門診為有需要的個人提供免費和保護隱私的愛滋病檢測和諮詢服務。
在家自我檢測
我國已經批准上市愛滋病尿液自檢試劑,可以在家進行自我檢測。
如自我檢測結果呈陽性,一定要去醫療機構或疾控中心進行確證,並接受諮詢和後續治療服務。
正確理解HIV
暴露前預防與暴露後預防
什麼是HIV暴露前預防?
HIV暴露前預防(簡稱PrEP)是指尚未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在發生易感染愛滋病病毒行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以預防HIV感染的方法。易感染愛滋病病毒的行為通常包括吸毒、異性多性伴及男性同性性行為等。
什麼是HIV暴露後預防?
HIV暴露後預防(簡稱PEP)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與HIV感染者或感染狀況不明者發生易感染HIV的行為後,在72小時之內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預防HIV感染的方法。易感染愛滋病病毒的行為通常包括吸毒、異性多性伴及男性同性性行為等。
暴露後預防又稱暴露後阻斷,有人稱為「吃後悔藥」,意思是事前未加防範,事後補救。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
離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
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到2020年,全球有38個國家將無力承擔高達42億美元的藥物治療費用。
國際共識認為,實現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即將終身治療轉變為階段性治療,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可持續治療戰略問題。
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是指停止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後,患者體內的HIV-1仍然處於檢測下限,且CD4+T淋巴細胞數量和機體的免疫功能維持正常水平。功能性治癒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減輕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達到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主要障礙在於病毒儲存庫的存在,隨著研究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組合療法已經走向臨床試驗階段,旨在激活、縮減乃至清除病毒儲存庫,實現愛滋病的功能性治癒,在愛滋病徹底被治癒的道路上完成質的突破。
感染者也要快樂生活
不少愛滋病患者認為感染HIV就無藥可醫,不如「直接等死」,但其實只要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感染者也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並獲得跟正常人接近的預期壽命。
所以即使發現感染了HIV,也要:
保持樂觀情緒,合理膳食,適當鍛鍊,避免合併感染其他疾病。
如實將自己感染愛滋病的事實告訴配偶或性伴侶,並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提醒自己有責任不將愛滋病傳染給他人。
遵從醫生建議,定期就醫,主動接受醫學隨訪,配合治療。
石家莊發布(shijiazhuangfabu)
運營|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來源|河北衛生健康、河北日報、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人民日報、新華社
編輯丨趙若雲
責編|陳知
往期精彩回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拒絕談「艾」色變,這些正確防「艾」知識請收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