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烏賊,金光閃閃的烏賊

2021-01-21 物種日曆

在3月4日的餐桌物種日曆中,我們介紹過了槍形目的中國尾槍烏賊,之所以以「槍」為前綴,我想仔細看過那篇文章的同學們一定知道原因。而今天,我們則要見識下真正的烏賊——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缸中的金烏賊。圖片:ifeng.com

與中國尾槍烏賊一樣,金烏賊同樣是頭足綱軟體動物,而與前者不同的是,金烏賊屬於頭足綱下的烏賊目,並且是烏賊科(Sepiidae)、烏賊屬(Sepia)的「嫡系」成員。金烏賊不僅出身純正,並且在臺灣、日本等地,它在習慣上就直接被稱為「真烏賊」,因此將金烏賊看作真正烏賊的代表一點都不為過。


真烏賊類在頭足類中的位置。圖片:uwlax.edu

從外形上看,所有烏賊科成員,即真正的烏賊,和槍烏賊們的最大區別就是鰭的外形。槍烏賊們的鰭絕大多數都位於身體的末端,呈耳狀或槍尖狀。而烏賊們的鰭則是環繞身體一周,好似一圈圍裙。在平時,烏賊們就依靠這圈鰭的波動來緩慢的遊泳。而當需要快速移動時,烏賊也能將外套膜腔口閉鎖後,將腔內的水從噴水管噴出,依靠反作用力來達到快速遊動的目的。


生活著的金烏賊。圖片:opencage.info

除了形態之外,所有真正的烏賊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體內背側,都具有一塊大型石灰質的「骨骼」。這實際上是烏賊外殼的遺留器官,即內殼,它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稱就是海鰾鞘。雖然質地為石灰質,但烏賊的內殼中疏鬆多孔,密度與水接近。在海岸邊經常能看到一些橢圓形、類似「鞋墊」的東西被衝上沙灘,那其實就是死去的烏賊的內殼。對於各種烏賊來說,它們利用這多孔的外殼作為浮力調節裝置,讓自己能夠懸浮在水中。金烏賊的內殼在末端具有一個刺突,這是烏賊科下烏賊屬成員的特徵。而烏賊科其他兩個屬即無針烏賊屬和後烏賊屬,則沒有這個刺突。


海灘上的海鰾鞘,注意後部的刺突。圖片:arkive.org

烏賊的「烏」字,表現出烏賊的一個重要特徵:會吐墨汁。事實上,大部分頭足綱軟體動物,包括烏賊、槍烏賊和章魚在內,體內都具有墨囊,在受到侵擾時都會吐出墨汁。不過,烏賊類的墨囊大而發達,一次性吐出的墨汁也頗多,能在水中形成大塊的黑霧,讓烏賊能夠順利逃之夭夭,因此使得烏賊也有墨魚、墨斗魚的俗稱。烏賊的墨汁主要成分是黑色素與蛋白質的複合物,雖然顏色黝黑,但時間長久之後,會由於分解而褪色。因此在古代有奸詐之人用烏賊的墨汁做墨書寫契約,一段時間之後黑色褪去,文字蕩然無存,以此毀約賴帳。「烏賊」之名由此而來,果殼網總編徐來在《想像中的動物》中也以一種妙趣橫生的形式描述了這一點。


烏賊噴出的墨汁。圖片:picdn.net

而金烏賊區別於其他烏賊的特徵,就是它的「金」字。雄性金烏賊在發育成熟後,背上會出現許多紫色的橫條紋,而在這些橫紋之間,會由於黃色素細胞而產生金黃色,尤其在陽光的照射下,紫色橫紋映襯下的金色紋路尤為顯著,讓金烏賊的整個身體金光閃閃,金烏賊之名由此而來。而雌性金烏賊則缺少金色紋路,背面大多為點狀斑紋,如果不仔細辨認,會被誤認成兩種不同的烏賊。


雄性的金烏賊,可見明顯的黃色條紋。左上則為它的同屬近親擬目烏賊(Sepia lycidas)。圖片:微博網友@科赫茨

金烏賊主要分布於太平洋東岸,北至日本海,南至菲律賓附近海域,都是金烏賊出沒的區域,並且以黃海中部、臺灣北部以及對馬島西南海域最為集中。每年春季開始,金烏賊群體就從較深的海域向較淺的沿岸海域進行生殖洄遊,從而形成「墨魚汛」。我國的黃海、東海海域,就以出產大量包括金烏賊在內的各種烏賊而聞名。而烏賊和帶魚及大小黃魚一起,並稱為我國四大海產,每年產量可高達數千噸。不過由於長期的捕撈,金烏賊資源已經有衰退的趨勢,因此近年來在我國山東等地沿海開展了金烏賊苗放流措施,以保護和恢復金烏賊資源。


金烏賊的卵。圖片:chrisvanstone.com

金烏賊被大量捕撈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它算得上是近海烏賊科動物中肉質最為鮮美的一種。金烏賊肉質潔白細嫩,營養豐富,鮮肉中蛋白質含量可達14%,著名的墨魚乾或「北鯗」就是金烏賊的幹製品,在水產市場上久負盛名。


墨魚乾。圖片:hc360.cn

在日本,金烏賊被稱為「コウイカ」,而最為典型的吃法當屬刺身。剝去金烏賊的皮膚,去除內臟,剖開肥厚的外套膜,在潔白肥厚的肌肉上細細畫出交叉的刀痕或切為細絲,直接配合醬油、芥末;甚至單單點上檸檬,就能品味到金烏賊最為甘甜的肉質。當然,做成壽司享用也相當不錯。


金烏賊刺身。圖片:goo.ne.jp


金烏賊壽司。圖片:shopify.com

而更具柔韌感的烏賊腕,也就是烏賊須,以及烏賊的鰭,更適合以烤制或天婦羅來表現出微妙的口感。酥脆的外皮加以柔滑的內質,更是別具一番風味。


烏賊天婦羅。圖片:farm8.staticflickr.com

在臺灣和福建地區,金烏賊又被稱為「花枝」。除了類似魷魚的炒、燴等做法外,還可細細切碎作成「花枝魚丸」,無論是煮是炸,都是當地一道風味小吃。


花枝魚丸。圖片:www.ebidgo.com

除了吃肉,人們還發掘出了烏賊內臟的美味。雄性烏賊的性腺和雌性烏賊的纏卵腺,被分別稱為烏魚穗和烏魚蛋。豐富的脂肪和膽固醇賦予了這些性腺組織豐腴的口感,醃漬後更體現出味道的鮮美。


墨魚蛋。圖片:redocn.com

當然,未成熟的金烏賊幼體人們也沒有放過。市面上所謂的墨魚仔,除了小型魷魚外,還有一大部分就是金烏賊等烏賊的幼體——當然區分方式就是看鰭的樣式。墨魚仔口感嫩滑,無論炒制還是涮火鍋,都是一道美味。


墨魚仔。圖片:windmsn.com

除了烏賊本身外,就連它那逃命用的墨汁,也成為了人們下飯的食材。在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等地,人們將烏賊的墨囊小心摘除,將其中的墨汁與米飯同煮,或是在炒菜時添加。這樣做出的飯菜帶有烏黑的顏色和墨汁特有的腥香氣息,口味別具一格。


墨汁飯。圖片:mrspskitchen1.wordpress.com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烏賊和章魚的區別 烏賊和章魚有什麼區別
    在眾多小吃中,很多人都喜歡吃章魚腳或者章魚小丸子,但卻沒有真正看過章魚長什麼樣子。沒有見過章魚的,很可能以為烏賊就是章魚,但實際不是的。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烏賊和章魚到底有什麼區別吧!
  • 火焰烏賊-世界上唯一有毒的烏賊
    火焰烏賊(Metasepiapfefferi)也可稱作火焰墨斗魚、火焰黃花魚,是一種地棲居在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與加拿大北部亞熱帶氣候海域的烏賊。火焰烏賊是一種帶有毒性的烏賊。火焰烏賊全是目前孰知唯一一種會在海平面以腕足和鰭行走的烏賊動物;因為烏賊骨較小,火焰烏賊無法在水中長途遊泳。火焰烏賊形態目前己知最大中小型的火焰烏賊標本採集,外套膜長度有8公分,卻不知道絕大多數的身形都是6公分以下。火焰烏賊的烏賊骨只佔外套膜長度的2/3左右,外觀呈長斜方形,帶淺黃色調,兩側削尖,中區稍微突起。
  • 「吸血鬼烏賊」 真實存在嗎?
    吸血鬼烏賊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深海生物。不過,不用擔心,它並不是真正的吸血鬼,甚至也不是烏賊儘管它被人們稱為「吸血鬼烏賊」,但事實上,它既不是真正的烏賊,更不是吸血鬼。它屬於僅有一科一種的幽靈蛸目(Vampyromorphida),是幽靈蛸目下的唯一物種。儘管這種生物的名字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但它不會吸食人血,所以沒什麼可怕的。與「真正的」吸血鬼類似,吸血鬼烏賊偏愛寒冷、黑暗的深海,並且能夠在氧氣稀缺的海底生存下來。
  • 章魚、墨魚、魷魚、八爪魚、烏賊、槍烏賊……
    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首先這四種名稱是指三種動物。魷魚,章魚,烏賊(墨魚),它們都不是魚類,而是軟體動物。章魚=八爪魚,烏賊=墨魚,魷魚=槍烏賊章魚就是八爪魚有8隻等長的觸手,因此章魚也叫「八爪魚「。身體沒有肉鰭,短而圓,觸手卻很長,且粗壯均勻,最好吃的也是這部分。
  • 吸血鬼烏賊:章魚烏賊的共同祖先,海洋垃圾處理器
    某島曾經介紹過世界上唯一具有毒性的火焰烏賊,今天就來講講它的老祖宗吸血鬼烏賊,也叫幽靈蛸。第一次看到這種生物,還以為是長了耳朵的烏賊,其實那是吸血鬼烏賊的兩隻大鰭,大海果然深不可測。
  • 烏賊何以稱賊?
    所以有屈子《天問》,有李約瑟之問,有錢學森之問,而我想問的是:烏賊為什麼叫賊? 所謂賊,肯定是會偷東西的,烏賊偷的是什麼東西? 章魚和烏賊是遠親,為什麼章魚就是魚,而烏賊則是賊呢? 關於這個問題,說法迥異,卻各有情趣。
  • 神秘的大王烏賊只是第二的存在!還有一種烏賊更大!
    烏賊! 說起烏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那些烏賊,它們的大小估計也就巴掌那麼大,然而烏賊也有大的,大的讓你產生恐懼!它就是大王烏賊!一個和抹香鯨做對手的存在! 大王烏賊其實是非常神秘的,因為它主要棲息在深海之中,至今都很少能拍攝到它,在古代更是一種神秘怪獸的存在!因為大王烏賊一般身長約10-14米!甚至有些達到17-18米!最大的超過20米!這樣大的大王烏賊能不讓人害怕嗎?
  • 幽靈烏賊
    幽靈烏賊是一款玩法非常獨特的動作冒險類手機遊戲,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化身成為了一名幽靈殺手,利用手中的網球拍通過發射網球來擊敗幽靈,遊戲採用了上帝視角給玩家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操作感受,豐富多樣的關卡給玩家帶來了十足的樂趣。
  • 烏賊變色的秘密
    烏賊又稱墨魚、墨斗魚,屬軟體動物門,頭足綱,二鰓亞綱,十腕目。因足環列於頭部,也被稱為頭足類軟體動物。它們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可以改變皮膚的顏色。那麼烏賊是如何變色的?結構性顏色源於光線同生物納米結構之間物理上的相互作用,正是這種生物機制,烏賊才具有顏色。研究人員曾在乳光槍烏賊體內發現一種叫做乙醯膽鹼的神經遞質,這種神經遞質會通過烏賊的生物機制啟動一系列過程,最終形成一些磷酸鹽和一族獨特的蛋白質。這套程序會讓該蛋白質發生濃縮,從而推動烏賊的變色過程。
  • 如何鑑別魷魚與烏賊魚,魷魚和烏賊區別
    大家都知道,魷魚與烏賊魚體形上極像,很容易混為一起。
  • 烏賊怎麼折 可愛烏賊的折法簡單圖解
    現在來體驗折一隻可愛的烏賊吧。以下是烏賊的折法簡單圖解,快來圍觀烏賊怎麼折方法圖解教程吧。烏賊怎麼折  可愛恐龍的折法簡單圖解1、拿出方形彩紙,沿對角線摺疊出大三角,兩底角向上折,左右分別向中間折。5、用剪刀剪出烏賊觸鬚就完成了。
  • 如何正確處理烏賊內臟與軟骨?跟著步驟學輕鬆處理烏賊
    烏賊 圖片所示的是「槍烏賊」,其他還有「長槍烏賊」、「劍尖槍烏賊」、「紋甲烏賊」等。烏賊身軀圓,帶黑的紅色,具有透明感與光澤,眼睛不凹陷,如果碰觸足部,吸盤會有吸的感覺。海鮮好吃,但難處理是公認的,可以涼拌、照燒、香炒的烏賊,處理起來感覺相當麻煩,如何去掉烏賊的內臟、軟骨、切除鰭、墨囊以及烏賊腳等部位,才能做到將它處理得乾淨又有條理呢?
  • 「吸血鬼烏賊」真的能永生嗎?-吸血鬼,烏賊,永生,動物,幽靈蛸...
    現在的你還從未聽說過或叫幽靈蛸,我也是其中之一,直到看到一篇介紹吸血鬼烏賊的文章,才知道它們的確存在。類似於巨型烏賊,吸血鬼烏賊是深海物種,不像巨型烏賊每個人都有聽說過,在此之前吸血鬼烏賊還沒有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直到最近的發現表明吸血鬼烏賊的壽命要長於其它種類的烏賊。
  • 大王烏賊有多大?
    ,通常棲息在深海地區,為大王烏賊科大王烏賊屬軟體動物,主要產於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長估計約20米,是烏賊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大王烏賊到底有多大吧!大王烏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烏賊(第一大是巨槍烏賊,也就是大王酸漿魷,一般比大王烏賊大2~3米,多的則4~5米),身體18~20米之間。一般幼年的大王烏賊體長8~10米,成年的大王烏賊可長達20米,最大的大王烏賊能長到80米甚至更長,重達50噸。眼睛大得驚人,直徑達35釐米左右,吸盤的直徑也在8釐米以上。
  • 奇異的海洋生物-吸血烏賊
    吸血烏賊,又名幽靈蛸,是一種居住在深海的頭足類,有別於章魚、烏賊和魷魚。吸血烏賊是一種發光生物,身體上覆蓋著發光器官,使它們能隨時把自己點亮和熄滅。吸血烏賊不像大部分頭足類會吐墨,遇到危險時把有刺的觸手往外翻蓋,形成一個保護網 。吸血烏賊是一種發光生物,身體上覆蓋著發光器官。
  • "北海巨妖」——大王烏賊
    "北海巨妖」——大王烏賊 在北歐和西方臨海國家,普遍流傳著、可怕的「北海巨妖」的傳說,這種怪物被描述成體型龐大、奇形怪狀、並且還長著無數個腦袋,甚是可怕,到了近代,這種動物被認為很可能是深海巨獸——大王烏賊
  • 烏賊捕食 墨汁掩護
    萊氏擬烏賊在噴射墨汁。
  • 烏賊為什麼不火?
    我很喜歡給大家安利「烏賊」,「愛潛水的烏賊」。 他是起點小說家,網文大神,去年最火的《詭秘之主》的作者。 他的作品有《詭秘之主》、《奧術神座》、《一世之尊》、《滅運圖錄》、《武道宗師》,作品沒得說,這裡面起碼有三部都是神作,但他本人卻不火,很多人只知道唐家三少、江南、貓膩......不知道「愛潛水的烏賊」。 我沒見過烏賊,但是從他所有小說來看,他一定是個活得非常通透的人。
  • 原來《烏賊娘》不是烏賊,正確翻譯應該是《魷魚娘》|跟宇宙結婚
    【作者:青年老師】在本期《vol.208 跟水產結婚 魷魚篇》節目中,馮sea food老師為大家介紹了魷魚和烏賊(墨魚)的區別。節目最後,我順帶手向聽眾推薦了《侵略!烏賊娘》這部動畫。並表示,雖然節目是介紹魷魚,但推薦一個烏賊主角的動畫,也算是軟體動物頭足綱的,也可以理解。然後這幾天,我查到了一個重要情況。
  • 虎斑烏賊實現全人工培育 寧波養殖烏賊有望7月批量銷售
    寧波市培育的大批虎斑烏賊魚苗。記者 王元卓 攝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透骨新鮮的活海鮮的,但是記者從市科技局獲知,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現已培育出大量小烏賊,有望7月向市民供應大批鮮活的虎斑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