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美國有個特別朋克的電影叫做《人類清除計劃》,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內心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美國政府規定每年中的某一天,人們可以走上街頭爆別人的頭或者被別人爆頭,但不會受到法律制裁,時間是二十四小時。
整部片子非常朋克,暴力分子們拿起武器上街吃雞,富人們的家裡因為安裝了先進的安保系統,可以毫無壓力的待在家裡觀看殺人直播,而窮人一沒武器二沒武力,成為被清除的主要目標。
電影裡,這套模式在美國運行了多年,效果非常突出,美國全國的失業率不到1%,犯罪率連年下降,暴力幾乎消失,美國人民進入了美好的黃金時代,美國政府找到了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劑良藥。
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說美國編劇的腦洞大,這麼反人類的故事也就美國人能想的出來,而且還敢拍成電影,不過大家先別急著給美國編劇鼓掌,因為這個腦洞並不是原創,早在上個世紀,美國政府就已經實施了「人類清除計劃」,而且整個過程處理的要比電影藝術的多,雖然美國政府沒有開著航空母艦去清除人類,但實際效果卻一點不比電影裡演的差。
01
1974年4月,美國政府的極少數內閣成員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其中包括美國國防部長、農業部長、副國務卿和中央情報局局長。這份機密文件的題目是「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響」。
這是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提出的創意,美國總統尼克森親自布置,時任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完成的一份作業。這個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就是我們熟知的那個初代洛克菲勒的孫子。
基辛格寫的這份文件和論文差不多,不過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全球人口增長會造成糧食短缺,並且消耗大量資源,這對美國享受全球低價資源非常不利,所以美國應該衝在減少世界人口的第一線,通過政府援助計劃,降低貧困國家的人口;或者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間接實現這個目標;落後國家必須降低人口增長速度,大規模增加農業生產,安心做個農業國。
基辛格的這個政策說的直白點,就是世界上的其他劣等人種妨礙了美國獲得充足的廉價原材料,美國必須想辦法除掉他們。清除這些劣等人的方法就是讓這些國家的婦女絕育。
由於這個文件太過邪惡,如果洩漏,那美國政府肯定會被罵成篩子,所以這個秘密被保守了近十五年,直到天主教會資助的一些組織採取個人名義上的法律行動,最終才在1989年把這個陰謀曝光。
在美國人眼裡,印度、奈及利亞、墨西哥、印尼、巴西、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屬於資源豐富但人種低劣,只有減少這些國家的人口數量,才能踏實在這些國家裡插管子,享受廉價的資源。
不過美國人也是要臉的,如果毫不掩飾的在這些落後的資源國裡推進「人口清除計劃」,一旦露餡兒,美國就會被扣上種族滅絕甚至更難聽的帽子,所以基辛格就想出來一套宣傳手段,用來掩飾美國的邪惡計劃。
美國對這些目標國家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洗腦工作,他們先是宣稱,夫妻有權利生孩子,生幾個完全是自己的事,但這些孩子也有權利接受教育;然後又說,人口增長是家庭貧困的主要原因,孩子多了對社會發展不利。
這一套嗑嘮下來,大家就開始琢磨了,原來孩子生多了會造成家庭貧困和社會負擔,為了改善家庭生活和減輕社會負擔,咱們得少生啊。還是美國人見過世面,一語道破經濟發展的玄機,給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指出了一條明道。
問題是,為什麼歐美的發達國家不在本國推廣節育政策,只是一味的建議發展中國家「少生孩子多種樹」呢?
光有宣傳還不夠,為了有效推動這個計劃,基辛格把糧食援助當成「國家權利的工具」,給那些需要美國糧食援助的國家提供選項,要麼絕育,要麼餓死。
美國人的動手能力很強,在後來的三十年裡,美國不遺餘力的實踐基辛格的這套理論,巴西成為該計劃最典型的「示範村」。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巴西第一個響應美國人的號召,在本國大力實施該絕育計劃,而且一幹就是十四年。
到了1991年,巴西政府驚奇的發現,14-55歲之間的巴西婦女中,約有44%的人已經永久性絕育,其中90%是非洲裔,如果按照這個絕育速度,巴西的非洲裔人口用不了半個世紀就會滅絕。而當時的巴西有1.54億人口,其中一半是非洲裔,這比滅霸打響指早了近20年。
巴西政府還發現國內的絕育機構比公辦學校還多,除了巴西本土的「莆田系」外,大多是國際計劃生育聯盟、美國開拓者基金會、自願外科避孕手術聯合會和國際家庭健康組織。這些組織無一例外都是美國國務院下屬的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
美國這麼看重巴西,主要是因為巴西資源豐富,並且是南美大陸上的唯一的人口大國,如果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速度,巴西的人口將在2000年趕超美國,這將使巴西在拉丁美洲和世界舞臺上具備大國實力。
直到美國的這項計劃被曝光,巴西政府才停止了該計劃,截止到2019年,巴西的人口才突破2億。如果不是美國人在上世紀忽悠了巴西,估計現在巴西的人口早突破3億了。
這麼邪惡的一個計劃顯然不是基辛格一個人拍腦門想出來的,它的幕後操盤手是洛克菲勒三世。早在1974年初,洛克菲勒基金會就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建議聯合國大幅降低世界人口數量,由於內容太過勁爆,遭到除羅馬尼亞外,天主教國家和共產主義國家的集體反對。
洛克菲勒三世並沒有因為多數國家反對而放棄這個想法,轉而搞起了隱密的微操,也就有了基辛格的這個「秘密計劃」。
說到這裡,就有個問題,洛克菲勒三世為什麼這麼反人類?
02
如果大家對世界近代史了解一些的話,你就會發現,這種無下限卻又包裝的非常體面的精細微操,大多出自英國人之手,比如用NGO在別國耍流氓就是英國人發明的,後來被美國人學會了,只不過美國人的操作通常都不夠精細,往往被別人抓住把柄,然後被拎出來打臉。
這個「人類清除計劃」的理論基礎也來自英國。
英國人能夠橫行世界三百多年,靠的就是有勇有謀還沒下限,他們對別人狠對自己人也狠。
英國人口雖然只有6000多萬,但出了幾個對現代社會影響深遠的牛人,比如牛頓、亞當斯密、達爾文、馬爾薩斯等。大家對前三個人比較了解,但對馬爾薩斯比較陌生,其實這個馬爾薩斯是個牧師也是個經濟學家,他提出的最著名的理論就是「馬爾薩斯人口論」。
這個理論用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地球上的貧困、資源匱乏和不道德,來自人口過剩,人口超過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那大自然就要收割人頭,你窮所以死了活該。
馬爾薩斯認為,窮人餓死活該,給窮人絕育是消滅貧困的最佳方法。英國政府覺得有道理,而且說幹就幹,動手能力一點不輸後來的美國大侄子,1834年,英國通過了「新濟貧法」,在英國本土搞起了集中營,並且給窮人絕育。
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取消對無業貧民的一切經濟和食物的救濟,貧民只有進入「貧濟園」才能獲得食物。這個所謂的「貧濟園」和後來納粹的集中營差不太多,都是工作繁重、待遇差、吃的還不如豬、幾十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人們按照性別年齡分居,以達到生殖隔離的目的。
英國人的這套手法簡直就是基辛格「人類清除計劃」的內測版。
後來愛爾蘭和印度爆發大饑荒,英國人完全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眼看著殖民地的人餓死,也不出手相救,旁邊的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看不下去了,想要給愛爾蘭捐款,結果被英國人紳士的拒絕了,因為在英國政府看來,這些殖民地死點人是好事,屬於物競天擇的範疇。
和馬爾薩斯持相同觀點還有社會達爾文主義,一聽這名就知道他們把窮人和動物當成一回事,整個歐美的精英和知識分子普遍認為,減少人口是脫貧致富的不二法則,與其讓窮人受苦,不如主動讓他們節育,這個觀點後來就演變成為「優生學」。
1912年,第一屆優生大會召開,主持會議的是達爾文的兒子,參加會議的是一堆世界級資本大佬,比如那個洛克菲勒三世、銀行家小J.P.摩根,寶潔的甘布爾等等,大會一致通過了控制全球人口、降低窮人數量,保持人口質量的會議精神,這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開始資助各種控制人口的實驗,並對「劣等人種」進行強制節育。當時的英國財政大臣邱吉爾,也是優生學會的成員。
這些資本大佬非常激進,不僅要求在落後國家裡搞,還要在自己的國家裡搞,堅持要給本國國內有缺陷的人進行絕育,其中最積極的就是德國。德國不僅批量處理了生出來就有缺陷的嬰兒,而且還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對精神病人的絕育,之所以要大規模的清除猶太人,是因為納粹認為猶太人屬於「劣等人」、「人類雜草」,這些猶太人本身就不被該生出來。當然當時的歐洲普遍排斥猶太人,理由那是千奇百怪。
二戰後,「優生學」跟著納粹一起臭了,一提優生學自然就會想到納粹幹的那些道德淪喪的破事,所以大家就不提這個詞了,改口管這套理論叫做「人口學」或者「環境學」,其實換湯不換藥,邏輯還是一樣,就是要減少落後國家的人口數量,只不過在美國人的包裝下顯得不那麼刺眼。
洛克菲勒家族一直都是這個計劃的堅定支持者,他們家長期資助各種形式的基金會組織,目的就是消滅第三國家的人口,而史丹福大學則長期為他們提供理論支持,美國政府也樂此不疲,用資金和糧食幫助第三世界節育,還培養人口學方面的專家深入各國基層搞調研,對節育工作做的好的發紅包,人口控制不到位的就給制裁。
在這些人和組織的不懈努力下,發展中國家紛紛開始控制人口,也就有了上文提到的「巴西示範村」的事跡。
03
到了2010年,全世界的主流大國發現自己的人口機構出了大問題,那就是老齡化嚴重,以前是政府不讓生,現在是年輕人不願意生,發達國家裡的年輕人和小孩補充不上來,經濟喪失活力。有人說這是因為城市化進程太快,生活成本高,就業壓力大,再加上精神世界得到極大豐富,大家發現養孩子費力不討好,還不如窩在家裡刷刷TT、吃一把雞。
這也是為什麼有社會學家說,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良藥。
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問題最為嚴重,一些歐洲國家的人口常年負增長,日本和韓國的生育率跌到了1以下,什麼意思呢?就是兩口子結婚最後只能造出一個人來,相當於每一代人口減半;美國的白人生育率也非常低,也是一代比一代少,現在的美國白人「又老又白」,是川普的基本盤。而民主黨那邊在瘋狂的爭取移民選票,因為美國的移民接近總人口的一半。
德國在二戰時期搞人種優生最積極,現在因為人口不足,只能跑到土耳其去引進MSL,還放進來不少中東難民;美國現在的出生率全靠墨西哥裔撐著,18歲以下的年輕人裡超過一半都是有色人種,美國白人倒是極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少數族裔。
現在的情況是,大部分國家都在擔心本國的人口老齡化和突然的人口暴跌,甚至到了關係民族存亡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還有人跑過來要和你聊控制人口,那絕對會被當成壞逼給打出去。不過這事還真有人在堅持,那就是比爾.蓋茨。比爾這些年一直在非洲鼓搗這個事,而且還不遺餘力的在非洲推廣疫苗,他認為提高單個非洲孩子的生存率,就沒必要生那麼多孩子了,這樣非洲的人口就自然降下來了。
問題是,他的前家庭醫生爆料,比爾.蓋茨從不給自己的孩子打疫苗。這就好比理財公司的人天天催你買理財產品,告訴你這個理財產品穩賺不賠,但這麼好的東西他們自己從來不買,因為他們不會告訴你,所有產品都有個萬一。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美國人管比爾.蓋茨叫做「疫苗滅霸」,認為他在通過疫苗搞人口清洗,這幾年比爾.蓋茨的名聲非常差,以至於成了「人類清除計劃」的代言人。不過這些稱呼一點也沒影響到比爾.蓋茨的心情,人家該幹什麼接著幹,繼續為自己的人類優生事業添磚加瓦,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平淡且神奇。
有些人可能要跳出來說這是文化差異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電影,如果你是手無寸鐵,又窮又沒武力值的貧民,在面對突突而來的子彈時,你會選擇哪種死法呢?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感興趣也請順手點讚+關注,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