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2021年技術路標,百度研究院做出了這樣一份預測

2021-01-17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發布

機器之心編輯部

如果說 2020 年的關鍵詞是不確定性,2021 年我們將迎來什麼?在科技領域裡,還有很多方向亟待人們去探索。

這條視頻由AI自動剪輯生成,百度研究院智能視頻合成平臺VidPress提供技術支持。只需一鍵輸入新聞圖文內容連結,其他視頻製作全流程,都由AI自動完成。

2020 年,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或許會讓很多人對未來產生疑惑。

然而同樣是在 2020 年,智能技術不斷滲透到千行萬業以及我們的生活當中;「新基建」的號角下,各行業數位化和智能化升級明顯提速;從抗疫防疫到復工復產,人工智慧技術都展現了極大的價值潛力。

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

今天,百度研究院發布 2021 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希望用清晰的技術路標,引領我們迎接智能時代的新機遇與新航程。

1.疫情加速 AI 融合落地,AI 將更加深入大眾生活

2020 年,全球抗疫促使 AI 與 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互融合,AI 測溫、AI 問診、智能外呼、服務機器人等創新應用開始大規模普及,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持抗擊疫情。

後疫情時代,AI 將進一步與交通、能源、製造、農業等基礎產業融合,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問診等模式將會延續,成為未來的新常態。AI 不僅助力產業經濟,而且逐漸深入大眾生活,用 AI 解決民生問題有望大規模落地。

2.數字人、虛擬人將大批量出現,並在服務行業大放異彩

讓機器像人一樣具備理解和思考的能力,需要融合語言、語音、視覺等多模態的信息。結合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讓 AI 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

以此為基礎,結合 3D 建模、情緒識別、智能推薦等多種技術打造的數字人、虛擬人可以看、聽、說,還能與人自然交流。2021 年,數字人、虛擬人的生產門檻將進一步降低,並大規模應用在網際網路、金融、電商、醫療等行業,給客戶帶來專業貼心、千人千面的服務。媒體行業也將迎來眾多 AI 虛擬主播,「二次元」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結合真實世界的感知與交互能力,有望大放異彩。

3.生命科學成為 AI 應用新領地,生物計算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在突如其來且席捲全球的疫情面前,病毒檢測和疫苗研究工作每加快一秒都可能挽救無數人的生命。然而,了解病毒,特別是病毒蛋白質、RNA 等分子結構,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疫情期間,LinearFold 和 LinearDesign 等算法,顯著提升了 RNA 二級結構預測和 mRNA 疫苗基因序列設計的速度。AlphaFold 2 在 CASP14 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的結果也預示著,AI 有望大大提升大分子結構預測的精度和效率。AI、生物計算和病毒研究、疫苗研發等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結合將迎來爆發。

除了基礎研究外,AI 也將進一步融入新藥研發的整個鏈條,包括靶點發現、苗頭化合物發現、先導化合物發現和優化等等,從而大大縮短新藥研發周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使人類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更加主動。

4.交通產業加速轉型,「數字交通運營」將成為關鍵推動力

AI 和 5G 技術將與交通出行深度融合,成為交通發展的新引擎。

無安全員的 Robotaxi 車輛開展常態化運營有望成為現實,以智能語音交互和車路協同信息服務為特徵的 「智能座艙」 將成為汽車主流標配。

基於 「新基建」 發展的交通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將會讓傳統交通加速向數位化、網聯化、自動化的 「新交通」 轉變。同時,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將會成為智能交通的關鍵生產要素,智能交通未來將從重視建設向建設和運營並重轉變,「數字交通運營服務商」將成為推動智能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5.AI 晶片和輕量級模型加速智能化向邊緣滲透,物聯網發展迎來新機遇

邊緣是一個複雜概念,範圍涉及從簡單的傳感器、嵌入式設備,到手機、機器人,以及高度複雜的自動駕駛汽車等設備。

隨著 AI 晶片提供更專業化的邊緣計算能力,以及模型蒸餾等技術的發展,輕量級模型將被越來越多地部署在小型邊緣設備中,支持離線和在線場景,並且可以為用戶進行定製化服務。

智能技術向邊緣滲透,幾乎會影響所有行業。隨著邊緣智能應用需求的不斷增長,預計具備 AI 功能的邊緣設備以及在邊緣處理的數據量都將持續快速增長。

6.無監督學習成為基礎支撐技術,促進 AI 多領域技術融合,提升跨模態理解能力

深度學習模型依賴大量的標註數據,以獲得優異的性能。而無監督學習是一種無需人工標註數據幫助的學習方法,是 AI 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利用無監督學習對不同模態的數據進行預訓練,通過跨模態信息的共享提升跨模態理解,將成為一種趨勢。其所形成的先驗知識,還可以幫助小樣本學習快速泛化至新任務中,有助於將 AI 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值得更進一步探索。

7.AI 提升機器對現實的理解,服務機器人將擁有更多物理交互能力

隨著 AI 對數據、行為和運動學的分析和理解的逐漸成熟,機器在現實生活複雜場景中與人進行交互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將得到提升。服務機器人或將被賦予更多的物理交互能力,可以替人完成簡單、重複的日常工作。

將有更多酒店應用服務機器人來實時響應客房需求,自動配送物品。家庭服務機器人所能完成的任務則會更加精細和多樣,例如幫助老人從冰箱拿食品或衝泡飲料,同時避免和房屋內的其他物體或運動的人碰撞,還可以在主人外出時幫助整理房間等。

8.量子科技創新觀念深入人心,直接推動量子計算相關產業發

量子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被社會各界廣泛認可,這將進一步推動量子計算相關軟硬體產業呈現快速發展。

量子硬體的性能將進一步提升,相應地,會催生出一批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算法,用於真正展示這些量子硬體的優勢。量子軟體雲化和服務化成為趨勢,逐步實現與硬體的深度融合,逐步開放和輸出量子計算能力。量子計算與 AI 和雲計算也將會持續深度融合,碰撞出新一輪的火花

伴隨著量子生態雛形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高等院校以及科技公司將開啟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以便做好充分準備以迎接量子計算時代。

9.社會對構建負責任的 AI 的需求不斷上升,科技企業推動落地實踐

AI 的發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公正包容、可解釋性、透明性與可追溯、隱私安全等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 AI 倫理和治理的基本共識。

AI 倫理將推動智能應用發展從獲取用戶注意力向促進用戶福祉轉變。2021 年,從技術落地的角度看,AI 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魯棒性將取得更多的進步,視頻合成技術的「矛」(合成)和「盾」(鑑別)之爭也會愈演愈烈,隱私保護計算還將加速在組織間運用,為釋放數據價值提供安全和隱私保證。同時,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深度學習也極大地增加了能耗,未來 AI 的發展將會更注重有選擇性地進行運算,追求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0.AI 基礎設施創新促進產業人才培養,AI 大眾化加速

讓 AI 普惠大眾,需要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 AI 能力,這需要在算法、算力、數據等 AI 基礎設施和人才兩大方面持續投入。

以深度學習框架為核心的開源平臺已大大降低 AI 技術的開發門檻,自動化深度學習、少代碼或無代碼的 AI 開發平臺等將進一步發展,持續降低 AI 開發所需的專業技能。AI 的大規模應用和對更大算力的需求將驅動 AI 晶片新一輪的增長,幫助 AI 突破當前的算力瓶頸,更普惠地釋放 AI 算力。高質量的數據能有效提升對應用場景理解能力,安全的定製化數據方案、優化的數據採集和標註、健全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將推進 AI 在各細分領域的應用落地。此外,AI 的大眾化離不開人才,無論是研究型、應用型的人才,又或是 AI 素養的培養都不可或缺,相信隨著科技公司進一步促進 AI 產教融合,各個產業都會湧現出更多既懂 AI 技術又懂 AI 場景的產業複合型人才。

再見 2020,你好 2021。在科技發展中,我們能夠持續擁抱無數的可能性。新的一年,百度將繼續強化技術的積累與探索,推動從個人到社會,從生活到生產的方方面面的智能化變革。預祝在 2021 年,我們以凌雲壯志,開拓智能未來。

百度研究院是百度旗下聚焦於人工智慧前瞻基礎研究、探索技術前沿方向的科研團隊,由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兼任院長,下設大數據實驗室、商業智能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認知計算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九大實驗室/研究所,匯聚數十位世界級專家。百度研究院的研究領域幾乎囊括了從底層基礎到感知、認知技術的AI全領域範疇,並深入展開跨領域研究合作,其雄厚實力讓百度得以在AI時代持續引領技術發展潮流、推動基礎技術進步。

相關焦點

  • 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原標題: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由信息技術主導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趨勢卻更加明顯。2021年,我們的科技將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將給我們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數字人、虛擬人將大批量出現...
    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生物計算迎爆發、無監督學習...
    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籤約快訊|百度地圖慧眼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規劃大...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百度地圖慧眼共同成立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百度地圖慧眼總經理嚴孫榮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最新技術前沿與產業風向標來了,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趨勢
    允中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2020年,AI技術已發展到可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階段AI晶片大規模落地的關鍵年;通用自然語言理解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更多自動駕駛汽車被應用於物流快遞、公共運輸、封閉道路等不同場景;量子計算將迎來新一輪爆發……以上可不是科技行業對2020年的年終總結,而是來自百度研究院在2019
  • 被降級or地位凸顯,技術研究院不同命運背後的企業技術底色
    不同的「位置」,BAT各佔一份,而這種不同根本上來源於企業對技術深耕的價值選擇。2013年初,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決定成立了世界第一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這成為百度研究院的前身,目前,百度在這上邊已經持續投入了8年,其背後,還有百度在AI方面長達11年的投入。在NLP、CV等領域,百度都在成為國內AI的開拓者和領軍者,源源不斷輸出前沿技術創新,既服務企業內外部發展,也在行業層面成為AI領軍者。
  • ...慧眼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百度地圖慧眼共同成立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百度地圖慧眼總經理嚴孫榮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2021年中國反光材料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反光材料,廣泛應用於交通標誌標線、突起路標、輪廓標識、交通錐、防撞筒等各種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以及汽車號牌、衣物鞋帽、消防、鐵路、水運、礦區等。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下遊行業發展旺盛,推動反光材料的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反光材料市場規模達81億元。
  • 百度祝恆書:百度智能招聘技術和應用實踐
    2020年8月29日,第18期「AI未來說·青年學術論壇」(「AI+X」領域專場)以「線上平臺直播+微信社群圖文直播」形式舉行。百度祝恆書帶來報告《百度智能招聘技術和應用實踐》。基於這樣的大量用戶和大數據,百度也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在AI這個方向進行布局:早在2013年,百度就成立了世界首個深度學習研究院,這也是後來百度研究院的前身。百度在AI這個領域早有布局,曾入選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的全球AI五強公司,榜單上被稱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企業,也是中國AI領域投入最早、技術最強、布局最完整的企業。
  • 百度地圖2020春運出行預測出爐 「反向春運」成團聚新方式
    近日,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國天氣網、攜程、百度百科發布《2020年春運出行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返鄉旅途帶來一份「可預知」的安全感。此次《報告》對「反向春運」的人口遷徙情況同樣做出預測。預計重慶、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西安、長沙、鄭州等地將成為十大熱門反向春運的目的地。其中七個與十大熱門遷出城市重合,大城市每逢過年變身「空城」的現象將有所改變。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旅遊業轉型加速 2021年「破疫」復甦可期
    在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院子裡,玉蘭已經孕育芽苞,為迎春開放積蓄力量。正如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口中當下的旅遊業一樣。 新舊交替之際,戴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剛剛過來的一年,旅遊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考,也在積聚新的動能,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旅遊業正在轉型陣痛中穩步向前。
  •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聯通智慧足跡共同成立規劃大數據聯合...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聯通智慧足跡共同成立了智慧足跡-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人事處李洪波處長、聯通智慧足跡副總經理趙華、聯通智慧足跡城市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付景新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一秒計算海量mRNA序列,以AI切入生物計算領域丨專訪百度研究院
    百度的AI也能設計mRNA新冠疫苗了。2020年5月,百度研究院推出全球首個mRNA疫苗基因序列設計算法 LinearDesign,是專門用於設計優化mRNA序列的高效算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LinearDesign能在11分鐘內完成序列設計。計算模擬表明該設計能大大提升疫苗設計的穩定性和蛋白質表達水平。此次跨界合作緣起何處?
  • 2020年你必須了解的科技趨勢,從百度、IBM、阿里等科技巨頭預測裡...
    鄭重地和2019年道個別,轉身時間軸已經從2019撥到了2020。在這段時間跨度中,我們不僅看到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還有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線「開張」,一個又一個的突破,這讓大家開始對2020年產生了更多期待。  前沿科技領域也充滿希望。近期,先是百度研究院率先發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隨後IBM、阿里也陸續發布各自的趨勢預測。
  • 2021年中國MEMS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或將達到810億元
    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我國MEMS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MEMS行業市場規模將達810億元。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MEMS產品作為信息獲取和交互的關鍵器件,對各種機械系統的微型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醫療電子、網絡與通信、國防、航空等領域。
  • 三大科技巨頭的2021量子計算科技趨勢預測與分析
    考慮到今年量子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目不暇接,但科技的走向趨勢,尤其對接下來一年2021進行預測不是一件易事。  而各大科技公司還是紛紛做出了2021技術的預測觀點,不謀而合的是量子計算皆位列其中,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達摩院、騰訊研究院和亞馬遜。  下圖整理了他們對未來科技方向的趨勢預測。
  • 2021年中國鋰電銅箔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十三五」期間,隨著通訊電子、消費電子等下遊領域需求增長的刺激,2015-2018年間,中國PCB產值增速明顯高於全球PCB行業增速,2018年中國PCB產值達到327.0億美元。
  • 2021年工業氣體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預測分析
    2010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410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67%,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10.6%;2015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近1,000億元;2019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1,477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17%左右,到2021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有望達到近1600億元的規模。
  • 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預測分析
    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預測分析 2021-01-15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1及十四五工業大麻產業規劃研究諮詢預測報告
    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工業大麻各部位衍生產業情況圖片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3.工業大麻合法化進程目前,國家禁毒委並沒有禁止工業大麻作為經濟作物開發利用。但是,工業大麻畢竟是一種特殊的植物,與毒品和禁毒工作有密切關係,今後在其經濟利用過程中,肯定會有更加嚴格和健全的制度管控和技術管控;同時,國家也一定會統籌考慮如何規範工業大麻產業,促進這個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2019年8月,由該部種植業管理司牽頭起草了一個《工業用大麻種植加工安全管理辦法》,對工業大麻的名稱有明確定義,對工業大麻的育種、繁種、種植、花葉加工等活動有明確的規定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