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

2020-12-0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霸王龍家族又添恐怖新成員

暴龍類是非常經典的掠食性恐龍,尤其是晚期暴龍科的成員們,可謂是肉食性恐龍中將殺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典範。曾有人說,「一談起霸王龍類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和死亡聯繫起來」。今年年初發表了一種暴龍科的新成員,更是直接被冠於了「死神」的名號。

塵封十載的死神

恐龍化石的發現還要追溯到十年前的2010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是一位農民兼古生物愛好者,一天他在和自己的家人沿著艾伯塔省南部的弓河(Bow River)河岸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屬於大型肉食性恐龍的頭骨化石,於是他們趕緊聯繫了皇家泰勒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博物館很快就派來了專業人員對化石進行發掘。化石殘骸具有很明顯的暴龍科恐龍的特徵,有可能是屬於一頭懼龍(Daspletosaurus ),因此標本也就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就先堆放到了倉庫之中。

圖註:加拿大弓河沿岸的壯麗風景,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約翰·德格魯特與他發現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卡爾加裡大學的碩士生傑瑞德·沃裡斯(Jared Voris)正在做一些關於暴龍科的研究,當他造訪皇家泰勒博物館庫房的時候注意到了這些化石,他發現化石存在著與其他暴龍類不同的特徵,很有可能是一個新的物種,便勾起了研究的興趣。

圖註:正在庫藏中檢查化石的傑瑞德·沃裡斯,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沃裡斯(中)正在展示新品種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了兩年的研究,沃裡斯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這令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們都激動不已,因為這是50年來加拿大發現的第一種新暴龍科恐龍,也是加拿大發現的第五種暴龍科(此前發現了霸王龍,懼龍,艾伯塔龍蛇發女怪龍)。「世界上很少能有國家一次性擁有五種暴龍科,這足夠讓我們吹好一陣子了!」皇家泰勒爾古生物學博物館的恐龍古生態學館長弗朗索瓦·塞裡恩(FrancoisTherrien)非常自豪的說到。

沃裡斯將這種全新的暴龍科命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翻譯成中文就是「德格魯特塔那託斯龍」。屬名源於希臘神話中的死神塔那託斯(Thanatos)與收割者(theristes)。因此, 我們也可以稱呼它為死掠龍

圖註:死掠龍已知的化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死掠龍的化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死神的真面目

死掠龍的化石並不是很多,僅有部分殘缺的頭骨化石,不過這些化石也顯示出了它與其他暴龍科的不同之處。死掠龍的顴骨截面呈橢圓形,上頜骨有數道均勻分布、垂直突起的脊。眼眶周圍骨骼非常粗糙,因此推測死掠龍的上頜兩端以及眼睛周圍都有角質結構。

圖註:死掠龍的眼眶,周圍具有很多皺褶,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頭骨不完整,但根據齒槽大致可以推斷出死掠龍上頜至少有14顆牙齒。這些牙齒非常粗壯,配合強壯的上下頜可以在獵物身上留下永久性的「記號」。正如同大部分的霸王龍類的化石上都有傷痕,死掠龍的頜骨上也留下一條大約4英寸長的傷疤,這應該就是它與同類或者其他掠食者搏鬥所留下的印記。

圖註:研究人員指出死掠龍化石上的傷痕,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死掠龍頜骨上的傷(白色虛線)以及突起的脊(黑色箭頭)

根據近親復原推測,死掠龍的頭骨長約0.8米,全長估測8米。鑑於暴龍類頭部比例較大,可能死掠龍的實際全長在7米左右,而加拿大其他的暴龍類最大都可以長到10米甚至更大,所以死掠龍成為目前加拿大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暴龍龍科恐龍,在整個霸王龍家族中體型也只是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圖註:死掠龍的復原圖,非常好的還原了所有細節。Julius Csotonyi繪製

百花齊放,避免競爭

死掠龍生活在距今約7900萬年前的加拿大南部,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幾種暴龍科之一,比它的近親還早250萬年。

圖註:死掠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cisiopurple繪製

在分類上,死掠龍屬於懼龍族(Daspletosaurini)。這個類群的成員除了死掠龍外,還包含了兩種懼龍(D.torosus,D. horneri)。懼龍看起就像是小一號的霸王龍,身體非常粗壯,有一個厚重強力的大腦袋,前肢比也普通的暴龍科更長、更健壯。儘管死掠龍的標本只有部分頭骨殘骸,但根據它的近親懼龍推測它也應該擁有類似的身體結構。

圖註:懼龍。Scotthartman繪製

與懼龍族生活在一起的另一群暴龍科就是艾伯塔龍亞科(Albertosaurinae),包括艾伯塔龍和蛇髮女妖龍。和粗壯的懼龍不同,艾伯塔龍亞科的成員們身體顯得更加纖細,頭部更加低矮細長,後腿比例也更長,艾伯塔龍亞科們更像是速度型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兩種形態不同的暴龍科生活在一起,為了避免直接的競爭,可能演化出了不同的捕食策略。懼龍主打力量,可能更擅長攻擊同樣強壯的角龍科;而艾伯塔龍更加敏捷,應該更擅長追捕同樣擁有更快速度的鴨嘴龍類。

圖註:艾伯塔龍與蛇髮女妖龍。getawaytrike繪製

懼龍族和艾伯塔龍亞科並非當時北美洲僅有的暴龍類。在北美洲拉臘米迪亞大陸南部,還存在著另外一些與眾不同的暴龍類:虐龍Bistahieversor),血王龍Lythronax)和怪獵龍Teratophoneus)。其中虐龍的體型很大,可達9米,血王龍和怪獵龍則更小。就目前的化石分布看,拉臘米迪亞大陸南北的暴龍類相互之間還沒有交集,可能是因為地理隔閡的緣故分布演化出了不同的類群。

圖註:拉臘米迪亞大陸南北不同的霸王龍類,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虐龍。getawaytrike繪製

圖註:血王龍。getawaytrike繪製

不論北美洲的暴龍類選擇怎樣的演化路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戮!

參考資料:

1.Voris, Jared T.; Therrien, Francois; Zelenitzky, Darla K.; Brown, Caleb M. (2020). "A new tyrannosaurine (Theropoda:Tyrannosauridae) from the Campanian Foremost Formation of Alberta,,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tyrannosaurids". Cretaceous Research. 110: 104388. doi:10.1016/j.cretres.2020.104388.

2."Thanatos, n." OED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14.

3.Black, Riley (February 10, 2020). "Newly Discovered Tyrannosaur Was Key to the Rise of Giant Meat-Eaters". Smithsonian.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原標題: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資料圖片) 「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四大新屬種相繼出現,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這是繼諸城出現四大龍王后,諸城恐龍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徐星如是說。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攜研究團隊重要研究人員著名足跡專家邢立達、加拿大籍恐龍專家舒柯文等到山東諸城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恐龍澗、臧家莊、棠棣戈莊、玉皇等化石點進行了細緻研究。
  • 寧波蝴蝶「家族」又添4名新成員
    原標題:寧波蝴蝶「家族」又添4名新成員 雖然捉到時蝴蝶的翅膀有些破損,但不影響它成為寧波市的新記錄蝶類。
  • 恐龍家族新成員:霸王龍家的匹諾曹
    但最近在中國南方發現的一份新的恐龍化石證明,暴龍科中也有一支長著大長嘴的成員。化石是在江西贛州南康市龍嶺鎮上白堊統的南雄組底層發現的,化石包括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大部分左側下頜、九塊頸椎、三塊前背椎、十八塊中後端尾椎、完整的右肩胛骨、部分左肩胛骨、部分髂骨、左股骨、左脛骨、部分左腓骨、左距骨、根骨及部分左蹠骨。這些化石都來自同一個恐龍個體,目前收藏於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的贛州博物館。
  •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11月5日在甘肅省永靖縣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傳來好消息:甘肅省恐龍化石研究又取得新進展,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這是繼在永靖縣境內發現的恐龍足印群化石、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大唐永靖龍化石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 深圳野生動物園 禿鸛家族又添新成員
    nbsp語音朗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前,記者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裡的非洲禿鸛家族又新添了兩隻禿鸛寶寶
  • 重慶動物園:雙角犀鳥家族再添新成員
    7月22日,重慶動物園傳來好消息,繼去年首次成功繁殖雙角犀鳥「淘淘」後,今年曆經近6個月的等待,雙角犀鳥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重慶動物園的雙角犀鳥。雙角犀鳥家族生活在熱帶鳥類展區(水禽湖旁),感興趣的朋友可前往重慶動物園觀賞。(作者: 曾建渝)(作者單位:九龍坡區融媒體中心)
  • 雲南省勐宋鄉發現藍色蘑菇新品種,「藍瘦香菇」家族添新成員
    「藍瘦香菇」家族添新成員了! 據中新網20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最近,一度爆紅的「藍瘦香菇」家族又發現了一位新成員,這也是中國團隊首次報導在中國發現這個美麗動人的新種——勐宋粉褶菌。
  • 鬥羅:藍電霸王龍家族被屠後,柳二龍反而成為了家族的最強者
    鬥羅大陸動畫正在熱播中,下面我們來聊一下藍電霸王龍家族。本來藍電霸王龍家族是鬥羅大陸上名氣很大的宗門,甚至可以和七寶琉璃宗、昊天宗齊名。可是這一次比比東展開了獵魂行動,在獵魂行動中,七寶琉璃宗損失慘重,但是並沒有全軍覆沒,可是藍電霸王龍家族卻遭到了全員背屠,慘不忍睹,大師和柳二龍至今都難以釋懷。當然,藍電霸王龍家族並沒有絕後,畢竟家族中還有非常小一部分的成員在外,所以免遭了屠殺。在藍電霸王龍家族遭到武魂殿的屠殺之後,柳二龍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效果甚微。
  • 「翼龍」家族再添新成員,年內首飛!
    在1月24日舉行的「翼龍」無人機發展大會上,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高端察打一體「翼龍」系列無人機新型號——「翼龍」ⅠD正式發布,並將於2018年首飛
  • 恆立液壓泵家族又添新成員HP3V-S系列重載柱塞泵
    恆立液壓泵家族又添新成員HP3V-S系列重載柱塞泵2020-08-0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為了滿足廣大客戶對產品升級的不斷需求,恆立推出了更省空間、更能應對惡劣工況的HP3V-S系列重載斜盤式軸向柱塞變量泵,它具有高壓力、高功率比、長壽命等優點,特別適用於水泥泵車、起重機等工程機械。
  • 加拿大出土神秘恐龍化石,疑似霸王龍家族成員,專家取名死神龍
    當時正值白堊紀,恐龍是陸地上的霸主,如霸王龍、翼龍、滄龍等生物強橫無比,一般的生物都不敢與之對抗。但是在那場災難中,強如恐龍也無法逃滅絕的災難。歲月無情,抹走了當時大部分生物活動痕跡,留下了一點點蛛絲馬跡。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6500萬年前的情景逐漸被還原出來。隨著恐龍化石的出土,人們對於這種生物的了解進一步加深,激發了他們內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螢石C6家族又添新成員 C6C超清攝像機震撼來襲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螢石C6家族又添新成員 C6C超清攝像機震撼來襲http://security.zol.com.cn/665/6654281.html http://price.zol.com.cn/665/6654281.html price.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 CF:炫金家族又添新成員,千變、超新星首次露面,不要太炫酷!
    CF:炫金家族又添新成員,千變、超新星首次露面,不要太炫酷!從上方的圖片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炫金級的超新星具有滿滿的現代感,並在武器的後方也增加了炫金武器專屬特效,一片紫紅色的蔚藍天空,上方的瞄準鏡也換成了本體顏色,槍身全部以金黃色鑄造,讓人感覺特別的高貴,保留了超新星武器的現代感。
  • ​AG60野馬飛機在河南安陽順利完成國內首秀,AG家族再添新成員
    至此,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再次增添新成員。航空工業通飛副總經理張樞瑋,通飛總部質量安全部及通飛所屬通航研發中心、通飛華北公司、福建野馬飛機公司等單位負責人見證本次飛行。原標題:AG家族再添新成員
  • 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品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航空工業華燕三軸閉環光纖陀螺、雙軸閉環光纖陀螺和閉環光纖陀螺三項新產品研發成功,為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成員。此次新研發成功的三軸閉環光纖陀螺產品從總體結構、光路分光、電路功能集以及信號轉化處理,均由華燕公司自主設計。該產品的誕生,標誌著華燕公司閉環光纖陀螺系列產品從單軸到雙軸、三軸產品譜系齊全,同時為後續小型三軸閉環光纖陀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即將交付用戶的雙軸閉環光纖陀螺,是華燕目前光纖陀螺家族類體積最小的成員。
  • 鬥羅大陸:細說藍電霸王龍家族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在鬥羅大陸的小說裡面,藍電霸王龍家族身為上三宗之一,卻是露面最少的,也是最為神秘的,還沒等發揮多少光芒,就被武魂殿給滅了。
  • 骨鬥羅的武魂是骨龍,得知他與藍電霸王龍家族的關係,榮榮傻眼了
    骨鬥羅的武魂是骨龍,得知他與藍電霸王龍家族的關係,榮榮傻眼了你我皆唐門,生在絕世中,對於廣大的漫迷來說,最近熱度非常之高的鬥羅大陸,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都有看過吧。在鬥羅大陸的世界裡,所出現的龍族的武魂基本上都是屬於藍電霸王龍家族的一些成員,因為武魂變異,所以藍電霸王龍的龍族武魂有著各種各樣的龍族武魂,其中有柳二龍的火龍以及大師玉小剛的羅三炮(神聖巨龍),而骨鬥羅古榕作為鬥羅大陸上三宗之一七寶琉璃宗的護法長老,實力屬於封號鬥羅中的巔峰鬥羅,並且骨鬥羅的武魂是骨龍,那麼按照所有龍族武魂出處是藍電霸王龍家族,那麼骨鬥羅的祖上極有可能就是藍電霸王龍家族的人
  • 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攀枝花發現「玫紅網柄牛肝菌」
    攀枝花觀察 彭莉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12月24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獲悉,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食用菌項目組日前在攀枝花乾熱河谷區域發現牛肝菌新種——玫紅網柄牛肝菌,這是繼暗褐網柄牛肝菌後,「牛肝菌家族」第二個可以實現人工栽培的新成員。
  • 大師痛苦於霸王龍家族被滅,榮榮聽到家族被滅卻只有驚訝?
    可以說,這武魂殿簡直就是不要臉的典範,當大師知道藍電霸王龍家族被滅後非常痛苦,而且有些失魂落魄,他整日操練著士兵,並且廢寢忘食,一切都是為了麻痺自己,讓自己忘記失去家族、失去親人的痛苦。    1大師失去的不僅僅是藍電霸王龍家族  其實讓大師最痛苦的並不是失去藍電霸王龍家族,而是失去他的父親,因為大師自己的原因,他離開了藍電霸王龍家族,並且多年沒有歸家。
  • 碳家族再添新成員,由18個原子組成的環碳問世
    圖片來源: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碳家族再添新成員!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名為環碳(cyclocarbon)的分子,並對其結構進行了成像:該分子是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碳可謂自然界中最「多才多藝」的元素之一,有多種用途和形式的碳,包括鑽石、石墨、石墨烯、巴基球、碳納米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