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地球生命可能是從遙遠的太陽系以外到達地球的,理由是原始生命物質可能是被星際隕石輸送到太陽系的,就像前年出現在太陽系的雪茄形天體「奧穆阿穆阿(Oumuamua)」那樣的星際訪客。
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神秘的雪茄形物體以近156400公裡/小時的速度掠過太陽。它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不是來自我們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雲,它以U形雙曲線軌道闖入太陽系並很快離開,一去不返。
它最早被位於夏威夷的全景測量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an-STARRS 1)望遠鏡發現,最初被編號為A/2017U1,很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將其命名為「Oumuamua」,這個詞在在夏威夷語中的意思是「偵察兵」或「遠道而來的遊客」。
天文學家一直認為理論上存在這樣的小行星或彗星,它們在恆星之間運動並偶爾穿過我們的太陽系,但這是第一次發現此類天體。
為了在它高速離開太陽系前獲取更多關於它的信息,天文學家迅速調動更多的望遠鏡投入對它的觀測。
觀測發現它的長度在400米到800米之間,非常狹長,長寬比可能達到10:1,就像一根太空中雪茄或者一艘戰艦。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LT)發現它有很高的反照率,並且亮度每隔7.3小時發生相差10倍的變化,這意味著它在繞軸自傳。它的顏色呈暗紅色,研究者認為這種色調是因為它在經受了數百萬年的高能宇宙射線轟擊而產生的。
天文學家最初認為,這個來自來自天琴座座方向的小天體可能是一顆彗星。但很快發現它沒有任何彗星的特徵,即使在相對接近太陽之後,也沒有出現彗尾和彗發,所以它被重新歸類為小行星。
有人認為Oumuamua原屬於一顆較大的行星上脫落的巖石,是因為引力相互作用從它的原生系統中被甩出來的;它也可能是一個殭屍彗星,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蓬鬆的巖石集合體。不過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它還是應該屬於彗星,它速度過快的原因是水汽釋放恰好產生了助推作用,至於它很高的反照率是因為隨著排氣露出了明亮的冰層。
這種噴氣推進的假設讓有些人浮想聯翩,並迅速將Oumuamua與外星人飛船聯繫起來,甚至有一些天文學家也對這種假設感興趣,搜索外星智慧生命(SETI)的研究者甚至使用了專業的大型觀測設備對其從四個無線電波段實施了監測,結果是這個星際訪客沒有輻射出任何無線電信號,並不存在智慧生命的跡象。
就連非常專業的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一位專家也發布了自己的猜想,他認為不能排除Oumuamua是一艘來自先進技術文明的光子推進飛船。還認為它也可能是一個已經被其它文明放棄的太空垃圾,不小心闖入了我們的太陽系中。或者也可能是一艘探測器,專門被派來勘探我們的行星系。當然很少有科學家認可這些說法,但他堅持認為,在沒有拿出徹底駁倒這個可能性的證據前,這些假設應該是可接受的理性探討。
Oumuamua離開之後,天文學家急於找到其它類似天體,他們估計在銀河系範圍內的星際空間,有數以萬億計的類似天體在漂流。
這使得有些人相信,微生物可能會搭載這類天體在整個星系中傳播,這個理論被稱為泛種論,或稱胚種論、宇宙撒種說。
這個假說猜想生命可以在宇宙中存活並移動,比如當一些行星遭到撞擊後,地表物質被拋射到太空中,夾帶著一些生命力極強的細菌之類生命體。這些生命隨著隕星移動到其他行星或原行星盤前可能會進入類似休眠的狀態,當這些休眠的生命物質進入適合生存的行星,它們便會開啟進化。
泛種論並非試圖解釋生命的起源,它只是說明了生命物質在太空中能夠維持存續。
目前我們並不知道Oumuamua來自哪裡或在哪裡誕生,但只要確定它並非來自太陽系,它起碼已經在黑暗、寒冷的星際空間漂流了上千萬年或更長時間。
假設在它內部存在休眠中的生命物質,我們也無法確定這些生命物質能否在與地球的撞擊中倖免。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它撞向地球的速度將達到60公裡/秒,這是非常可怕的撞擊速度。但它被認為是相當蓬鬆的低密度天體,所以撞擊能量將被大氣層吸收,地面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根據以前的相關研究與模型分析表明,在我們地球過去近46億年的歷史中,大約發生過上百次類似天體的撞擊。
其實地球生命以這種方式開始的可能性極小,甚至比生命起源於火星的可能性更小。在我們太陽系小行星帶內部的幾大類地行星之間,在某段演化時期也相互交換了大量巖石物質,人們在地球上不斷發現越來越多的火星隕石能證明這一點。事實上確實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火星。
所有這些都是假設、猜想,原始生命物質無論是來自星際空間還是太陽系內部,有目的的散播還是自然發生,都不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正統解釋,畢竟這些觀點或者猜想都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所以大多數相關科學家都會選擇奧卡姆剃刀,我們的地球才是生命的原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