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將揚子鱷置於氦室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發聲機制,其研究者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圖片來源:GREGORY G. DIMIJIAN/SCIENCE SOURCE
本報訊 受疫情影響,搞笑諾貝爾獎第30屆頒獎儀式近日在線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評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古怪」研究,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據《科學》報導,這是該獎項首次在線上舉行頒獎儀式。
專業的昆蟲學研究人員也怕蜘蛛——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獲得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昆蟲學獎。這項2013年發表在《美國昆蟲學家》上的調查,探討了為什麼那些將自己的職業生涯獻給蟑螂和蛆蟲等生物的昆蟲學家仍然克服不了對蜘蛛的恐懼。研究發現,他們最不喜歡蜘蛛動作迅速、行為不可預測以及腿多這幾個特徵。
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則頒給了對鱷魚吹氦氣的研究人員。
為研究鱷魚的發聲行為,研究小組將其放在一個密封的氦氣室中,發現其吼叫的高能頻段變得更高了。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2015年的《實驗生物學雜誌》上,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非鳥類爬行動物通過聲道共振發聲的證據。
看眉毛辨自戀者的發現讓兩位研究人員成功斬獲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
通過向人們展示隱藏不同臉部區域的照片,研究人員發現眉毛是衡量自戀人格特徵的一個重要非語言線索。而眉毛的厚度和密度是判斷自戀的最明顯標誌。這一研究2018年發表於《人格期刊》。
其他獲獎的研究還包括:為什麼呼吸和進食聲讓人抓狂;在經濟不平等程度較高的國家,浪漫伴侶間接吻的頻率更高;冷凍的人類糞便無法製作刀具(之前有報導稱一個因紐特人這樣做過)。
搞笑諾貝爾獎獲獎者將收到10萬億辛巴威元(相當於幾美分),主辦方會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一份6頁的PDF文件,獲獎者可列印並將其組裝成一個立方體形狀的獎盃。該獎項由歷屆諾貝爾獎得主Eric Maskin(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rances Arnold(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ichard Roberts(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Martin Chalfie(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rome Friedman(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和Andre Geim(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頒發。(徐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