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7億年前,宇宙誕生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之中。爆炸過後,宇宙中的一切開始慢慢冷卻下來,然後形成各種各樣的物質。例如,行星、恆星、星系等,在這些天體中,其質量最大的往往是最厲害,也是位於最中間的,而那些質量較小的就會在宇宙中到處流浪。等過了幾十億年後,太陽系在宇宙中誕生,隨後地球也誕生了。緊接著,人類出現在地球上。
隨著人類科學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宇宙奧秘也被人類逐個解開。因此,科學家也發現了宇宙似乎並不會永恆的存在。因為隨著宇宙的膨脹,其最後可能會出現幾種毀滅的狀況,如宇宙坍縮、宇宙撕裂、宇宙熱寂等。目前,距離宇宙消失的時間還有很久,至少對人類來說可能是無限的。最重要的是,依據現在的科技水平,人類根本無法弄清楚宇宙的真實模樣。而為了更為準確的分析宇宙,天文學家們將宇宙分為了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原初紀元。原初紀元指的是宇宙爆炸後最初星系形成時的世界。奇點爆炸後,能量在逐漸冷的過程中形成各式各樣的物質。在最開始的物質出現在宇宙時,由於能量的迸發還在持續著,所以很多質量非常大的恆星在黑暗中發出自己的獨有光亮。由於這些是最初的恆星,所以原初紀元的恆星基本都是非常大的,比現在的太陽還大上幾百倍。但因為能量的不穩定,所以這些恆星的壽命是很短的。在幾百萬年或千萬年間,這些恆星將會隕落。當這一批大質量的恆星隕落後,它們所分散出來的能量和物質又會形成其它的天體。
第二個階段,是恆星紀元。在第一階段誕生的大質量恆星普遍凋零後,也就是過了4億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宇宙的開始了第二個紀元。即大質量恆星的隕落殘骸中開始出現新生,一些較小的恆星逐漸在形成。因為能量的逐漸穩定,恆星紀元的幾乎所有天體的壽命都會比前一代的天體要長得多。這個時候,宇宙環境也就開始穩定了。而一些星系的環境穩定下來後,在種種偶然下,目前我們所認知的生命行星開始出現在宇宙中。
目前,宇宙和人類都處於恆星紀元中。那麼,宇宙紀元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呢?如果想要這個紀元結束,時間最起碼在幾萬億年以上。因為現在的宇宙環境非常的穩定,所以質量小的恆星的壽命就會非常長。只有當現在宇宙中所有的恆星凋零後,第三個紀元才會開始。總的來說,留給人類發展的時間是無限的,如果沒有其它意外,人類種族的延續也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