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海裡有近20萬種病毒,一升海水病毒量比全球總人口還多

2020-12-06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新一份研究估計全球海洋中病毒有近20萬種,是以前研究估計的數量的十二倍多。該研究稱,一升沿岸海水中所含的病毒數量比全球人口數量還多。

2015年該研究組分析記錄的海洋中病毒種類只有5,476種;2016年更新為15,222種。這份今年剛發表在《細胞》(Cell)雜誌的研究,一下子飆升到195,728種,是2016年分析結果的12倍多。

該研究使用的是來自Tara海洋遠徵隊(Tara Expedition)收集的海水樣本。Tara項目基於巴黎,旨在研究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和世界範圍內海洋面臨的生態危機,派雙桅縱帆船搜集從海面至海洋深處、從南極到北極各處海水的樣本,目前已完成11次遠徵任務。

最新這份研究包括了2015年和2016年那兩份研究所沒有用到的、來自北極的43個樣本。約40%的新病毒種類來自這些新樣本。其餘的來自對以前所用樣本的重新分析。

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微生態學家、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Ann Gregory向科普媒體Quantamagazine介紹說,新研究所用的算法比之前改進了很多;另外他們團隊給病毒的分類重新做了定義。

病毒算「活的」嗎?

Gregory說,把病毒按「種類」(species)劃分存在爭議,因為病毒進行無性繁殖,而且互相之間、以及和宿主之間頻繁交換DNA,加上病毒不存在獨立繁衍所需的機制,所以一些生物學家甚至不認為病毒是「活的」。

因此他們團隊把存在95%以上相同DNA的病毒歸為一個「群類」(population),這樣分析得到總共近20萬個群類的病毒。

其中約90%的群類無法歸入任何已知的病毒類別,也就是說它們是全新的種類。

全球五大病毒環境

研究者們發現所有病毒基於溫度和深度可對應於五大區域環境:北極、南極、溫帶和熱帶海面、溫帶和熱帶海面以下,以及深海。每一個環境中的病毒都發展出了適應那種環境的基因組特性。

「溫度是最大的群組結構預測指標。」這份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俄亥俄州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Ahmed Zayed說,不同的溫度支持著不同的微生物宿主群體,因此病毒也跟著作出適應性改變。

北極竟是病毒多樣性熱點

從全球來看,這份研究的觀察結果似乎與現有的生態多樣性分布認知有些不同。「人們認為赤道多樣性最大,向兩極遞減。」Zayed說,這份研究看來,的確赤道的多樣性多了起來,但是北極也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多樣性。

研究員Matthew Sullivan說:「我們對北極的多樣性感到驚訝,這很重要,因為由於氣候變化,這裡成了全球變化最快的水域之一。」

Gregory說,需要進一步研究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她猜想這與北極冷水裡較小的宿主細胞有關係。「宿主小意味著有更多的宿主,也意味著病毒有更多機會發展。」

病毒對全球生態碳循環的重要性

沒有參與這份研究的微生物學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Curtis Suttle說,病毒在全球生化循環,包括碳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份數據的公布對人類社會很有幫助。

Suttle說,海洋目前吸收大約一半的人類活動碳排放量,並在持續增長。病毒會影響海洋的碳吸收。他說,每天全球約有20%~40%的菌類被病毒殺死,細菌被感染後細胞壁破裂。「構成那些菌類的碳元素就釋放到海裡,有些碳最後被困在深海之中。」

一些學者認為將來病毒可用於影響碳循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像現在醫療領域用噬菌體療法對付抗藥性病菌一樣,Zayed把這種想法稱為「對環境使用的噬菌體療法」,承認其存在潛在風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海洋內發現20多萬種病毒,從何而來?對人類有影響嗎?
    文/濤聲依舊科學家在海洋內發現20多萬種病毒,從何而來?對人類有影響嗎?4月25日根據《自然》雜誌報導,前不久科學家對海洋微生物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世界海洋中大約有近20萬種病毒,這比以前調查的記錄多出了兩個數量級,如此之多的海洋病毒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 美國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海鮮和海景房銷售或受影響
    今年9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據報導,目前尚不清楚病毒的具體來源。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梅爾文博士認為,遊泳者正在將病毒傳播到海灘水中。
  • 全球已知5486種哺乳動物 其中或有32萬種未知病毒
    東方網9月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動物世界裡的未知病毒數量一直是個謎。美國研究人員3日表示,他們使用統計學方法結合實地調查,首次估算出哺乳動物中尚未被發現的病毒可能有約32萬種。這或許有助於將來應對可能的疫情暴發。
  • 研究發現紐約近20%居民曾感染新冠病毒
    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紐約市大約170萬居民,約佔該市人口的20%,死亡率是流感的10倍。
  • 美國科學家首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來源網易號:全球每日趣聞據英國《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0月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們首次在海灘水樣本中發現了「可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根據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一份聲明,研究人員發現每升病毒含量有100到1000。醫學院的助理教授理察·梅爾文(Richard Melvin)博士表示,他認為遊泳者正在將病毒傳播到海灘水中。
  • 美國在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美國在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外媒報導,9月早些時候,研究人員在明尼蘇達州德盧斯數個海灘取樣的水中發現了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病毒被發現的「可檢測水平」水樣在周末在海灘區9月11日和9月18日的幾個海灘,包括據報導,來自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德盧斯8個不同海灘採集水樣本,從布萊頓海灘、第42大道東海灘、富蘭克林公園海灘、利夫·埃裡克森公園海灘的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微量痕跡。
  • ...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累計確診...
    2020-10-17 08:53:02來源:FX168 【美國平均每41人就有1人感染新冠】美國新冠肺炎超803萬例,意味著平均每41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
  • 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第一個研究的不是人類而是病毒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肆虐著全球,到你看到這篇圖文為止,全世界感染人數至少已達:210萬人。死亡人數至少達14萬人:。 這是100年以來,一種病毒短時間內感染遍布全球地區最廣的一次。這些日子以來,你聽到最多的詞應該就是:病毒!病毒!病毒!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病毒是什麼?病毒是否具有生命?
    病毒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大家一定不陌生。但要問病毒是什麼?病毒是否具有生命?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來,其實不只是我們,科學家也很難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隨著人類對生物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總能發現一些例外和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
  • 鳥類和哺乳動物攜帶85萬種尚未發現病毒可能感染人類
    目前鳥類和哺乳動物(蝙蝠、嚙齒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中估計有54-85萬種未發現的病毒,可能感染人類細胞。  目前,科學家警告稱,鳥類和哺乳動物中可能有多達85萬多種尚未發現的病毒,它們很可能感染人類!  專家們警告稱,目前鳥類和哺乳動物(蝙蝠、嚙齒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中估計有54-85萬種未發現的病毒,它們有可能感染人類細胞。  當前這種疾病傳播風險正在迅速上升,人類每年出現5種以上的新疾病,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具有大流行的潛力。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自然通訊》:新冠病毒已發現1.2萬種突變,沒有增加傳播風險
    1.2萬種突變型的研究顯示,當前的突變不會對病毒傳播感染風險造成明顯影響。倫敦大學學院Francois Balloux,Lucy van Dorp等多位病毒遺傳學家研究組從99個國家搜集了4.6萬個病毒樣本,通過實驗及數據證明這些突變都是中性的,沒有一個比當前的病毒平均傳播力顯著增加。新冠病毒的D614G突變是近期以來關注的焦點,此前多項研究稱這種突變使病毒結合力增強10倍,有可能導致感染風險驟增。
  • 新冠發現近一年,病毒傳播有哪些規律?
    截止到12月中旬,新冠病毒已經在全球感染了近7000萬人,並導致超過150萬人死亡,且未顯露出緩和的跡象,反而隨著冬季的再次到來呈現出更為嚴峻的發展態勢。相較而言,2003年SARS病毒SARS-CoV雖然也出現了跨國傳播,但在近半年的時間裡就差不多被控制住了,最終造成八千多人感染,七百多人死亡。兩種基因序列有八成相似、命名又幾乎相同的病毒卻給世界帶來了極為不同的影響。為什麼新冠病毒的傳染能力如此之強?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病毒塑造世界
    但是,新冠病毒告訴人類,他們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獵物。現代的很多傳染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新冠肺炎和愛滋病,以及1918年到1920年間暴發的流感,那次流感導致的死亡人數比一戰的死亡人數還要多。歐洲人入侵美國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帶去了天花、麻疹和流感病毒,導致大量原住民死亡,這可能是歐洲能殖民美洲的一個原因。從古至今,病毒對地球上的生命的影響絕不僅僅只是給單單一個物種帶來悲劇。
  • 科學家警告:85萬種未知病毒可能感染人類。大流行病還將到來?
    而1918年大流感,在全球範圍內奪取了大約2000萬到5000萬人的生命,是有史以來最具破壞力的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GCBR)事件。即使到了21世紀,人類科技不斷進步,依然拿微生物沒有任何辦法,尤其是病毒,病毒按照核酸成分可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的化學結構穩定,變異性低,通常只感染一種動物。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 美國福克斯新聞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