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人民醫院急性傳染病科護士長閆彩紅: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的「俠女護士長」

2020-10-17 焦作日報

上圖:《焦作日報》10月16日02版

非典疫情到新冠疫情,她先後兩次出徵戰「疫」。17年來,從一名護士成為科室的護士長,從一個小姑娘變成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本有很多可以示弱的理由,但在兩次抗疫面前,她用行動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我先上!」她就是閆彩紅,是市第三人民醫院急性傳染病科的護士長。

2003年「非典」,還是一名年輕小護士的閆彩紅說:「我還沒結婚,沒有負擔,我上!」時隔17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成長為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的她說:「我是黨員,我有救治『非典』患者的經驗,我上!」

其實,在抗擊「非典」當年,閆彩紅沒有進入該院確定的第一救治梯隊人員名單。醫院給出理由是她剛到醫院,臨床工作經驗還不夠豐富。對於這個結果,一向怕見領導的她,竟然選擇了「上訪」,最終院領導同意了她的請求。

此次疫情來襲時,她的愛人在外地工作,二孩還不滿三歲,她完全可以不上一線。但是,她仍以第一救治梯隊護士長的身份進入隔離病房參加救治。

核酸檢測的咽拭子標本由護士負責採集,取標本時護士稍有不慎,被感染的機率就很大。為此,閆彩紅衝鋒在前,冒險第一個採集咽拭子。經過現場示範教學和第一個為患者採集咽拭子的嘗試後,其他護理人員才突破了心理陰影。

上圖:閆彩紅在發熱門診為就診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取樣

由於隔離病區工作強度較大,該院安排每個梯隊在工作14天後就可以輪換下來隔離休息。2月4日,原本該撤下來輪休的閆彩紅,卻和科室人員再次請戰。從1月21日到4月5日,她先後在確診病區、疑似病區和發熱門診工作,沒有回過一次家。她化身不同的角色,哪裡需要就在哪裡,成為大家心目的「百變金剛」。

在疑似病區,她是一名轉運員。最多的一天,她曾經轉運過8位患者,把最後一位患者安置在病房後,已是凌晨3點多鐘。她也是一名搬運工,一個氧氣筒重達40公斤,她一天最多搬運過30多罐氧氣筒。她還是一名送餐員和清掃員,把患者和家屬的一日三餐送到病房,並及時清理患者房間的生活垃圾,處置病房的醫療廢物,以及整個病區的環境衛生。

與此同時,閆彩紅還是一名心理輔導員。有一對需要隔離治療的夫妻,妻子被確診後要從疑似病區轉至確診病區治療,情緒十分煩躁,一度有了輕生的想法。她和科室主任商量後,立即對兩位患者進行心理幹預,以此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最終這對夫妻經過精心治療很快康復出院。

「有一天,我在科室值班,接到他們夫妻的來電,那位大姐說:閆護士長,一聽聲音我就知道是你,雖然穿著防護服,我從來沒見過你長啥樣,但你的聲音我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就是我們夫妻的救命恩人啊!」閆彩紅說,「疫情防控期間,雖然冒險受苦受累,但是看到患者康復出院,所有都是值得的。」

大疫如大考,風雨過後的「彩紅」,一定更加絢麗斑斕!因事跡突出,閆彩紅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導。

上圖:主人公座右銘

記者手記

膽識過人,任勞任怨,無私奉獻,這是閆彩紅留給記者最深的印象。兩次出徵戰「疫」,她都有過人的表現。即便在平時,她也有著俠女的風採。採訪中,她的一名同事回憶說,該院曾接診一名狂犬病患者,患者曾是一名特種兵,來到醫院正值狂躁發作,攻擊性很強。危急關頭,閆彩紅趁其不備,第一個衝上去把患者控制住了。聖潔的白衣戰士,用生命的芳華擎起博愛的火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傳勝 攝影報導

實習生:胡慧平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市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榮獲2020年「內蒙古好醫生...
    ,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協辦的「內蒙古好醫生內蒙古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發布活動暨烏蘭牧騎+健康義診啟動儀式在烏蘭察布市舉行。巴彥淖爾市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任愛花榮獲「內蒙古好醫生、內蒙古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榮譽稱號。
  • 人民大會堂受表彰!貴州25名先進個人和10個先進集體代表進京(附名單)
    貴航三〇〇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隋穎同樣是貴州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說,作為疫情期間在前線奮戰的護士代表,特別感謝大家給予的這份信任,更加感謝國家給予的這份榮譽,「這必將是我為之終生奮鬥的動力!」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護師楊帥君是貴州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醫療隊護士長,她也是第一批到達武漢並進駐方艙醫院的貴州醫療隊員之一。
  • 無為市人民醫院馳援武漢抗疫戰士凱旋歸來!
    被病痛折磨渴望健康的患者讓她們難過,武漢人民感恩的心讓她們溼潤了雙眼,各行各業人無私奉獻讓她們敬仰。祖國的強大、民族的團結讓她們無比自豪!她們的人生被賦予了更大的意義。她們來自無為市人民醫院,四位戰士總說自己是四朵金花。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6區參與新冠病毒的救治。
  • 上海一醫院護工持刀傷人 護士長被刺2刀(圖)
    圖說:事發411醫院內科大樓。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攝  新民網·獨家報導今天(3月16日)新民晚報新民網接曝料稱,8時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內突發傷人事件,一名五旬男性護工在病房內將一位女性護士長捅傷。目前行兇者已被警方控制,受傷的護士長沒有生命危險。警方已介入調查該事件。  11時許,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趕到現場,事發的411醫院內科8樓內一切恢復平靜。
  • ...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
    【喜報】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菊莉獲得「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 發熱門診護士長的19篇日記,記錄在武漢「抗疫」的心路歷程
    即使腳步再累也不能停歇,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王坤玉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她用十九篇日記記錄下最真實的工作日常和最真實的內心。1月22日:我們真的「不一樣」發熱門診工作第一天,14個小時不停歇,終於理清了工作流程、初步制定了各班工作職責,準備好了各類物資,為下一步從容應對打下了基礎。忙碌過後,若問我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 江西表彰抗疫先進!807人和300個集體上榜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江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2020年12月30日)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傳染病科文職護士趙春光
    耳畔,是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連建奇的聲音,他正在傳達上級抗疫有關精神。思緒翻湧,趙春光腦海中再一次回憶起在武漢抗疫的日日夜夜。「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話,是趙春光在抗疫一線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最危險的「紅區」裡,他看到最多的,是黨員衝鋒在前的身影。趙春光記得,從醫院出發前,留守西安的連建奇主任白頭髮還沒有那麼多。
  • 護士長,請給自己裝上暫停按鈕!
    護士長很生氣,當即在護士站發起火來:這是誰幹的呀,怎麼又沒有把導線纏繞好擦拭乾淨,做事老是丟三落四的。小潔,你把導線擦拭乾淨再去給患者上監護。第二天晨會,護士長又在晨會上叨叨了一番,護士們面面相覷,到底是誰幹的,好漢做事好漢當,自己站出來認個錯,免得大家一起挨批。負責器械的質控護士磊磊站起來:護士長,這事怨我沒有檢查好,你批評我吧。磊磊調查過了,這活是小玉幹的,今天小玉夜班。
  • 南大二附院舉辦2015年護士長管理學習班
    中國江西網訊 潘銀河 報導:為了進一步規範和推進醫院護理質量管理,7月18日,在門診8樓大禮堂舉辦了「2015年護士長管理學習班」,會議由護理部主任熊曉雲主持,來自全院的護士長和護理骨幹近120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此次學習班邀請廣州和湖南的3位護理專家親臨授課。
  • 抗擊疫情,飛翔雲消毒抗疫機器人成為保護人民群眾新「戰士」!
    飛翔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現有的科技成果——消毒抗疫機器人「小雲」捐贈到抗疫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與醫護人員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粵東醫院護士長陳友蓮說,醫務人員放好餐盤,只需輕輕一點,它便開始輕盈地滑動,到了預選的病房前,還會「喊」病人出來取餐。用科技手段來有效隔離儼然成了最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 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成功舉辦廣西物理治療(MECT)護理新進展研討班
    近日,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在門診綜合大樓15樓多功能廳舉辦《廣西物理治療(MECT)護理新進展研討班》,來自廣西區內外20餘家醫院近100名護理同仁相聚一堂,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共享學術盛宴。研討班開幕式由市五醫院MECT室副主任黃呈隆主持,市五醫院院長商昌友出席並致辭。
  • 無懼「生命禁區」的護士長——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廣西南寧市第四...
    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杜麗群(右)和護士交流工作。新華社發   【十九大代表風採】   無懼「生命禁區」主動請纓擔任愛滋病科護士長,15年前,壯族女護士杜麗群選擇了一場極具挑戰的「愛的冒險」——這場冒險,不僅打破了醫患壁壘,也讓民族大愛溫暖了更多同胞的心。   200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籌備成立愛滋病科。
  •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
    懷仁巾幗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抗擊疫情記實 2020-03-0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省人民醫院護理團隊簡介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李斌:本科學歷,副教授主任護理師,歷任海南省人民醫院中心ICU副護士長、護士長、門急診科護士長,現任護理部副主任、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護理學組副組長。曾選派至新加坡中央醫院進修臨床護理與護理管理,曾獲「醫院十佳護士」,2004年度獲「海南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