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位護士都很願意認真工作的,即使她再認真,錯誤也在所難免。當護士出現錯誤時,護士長該如何批評呢?
案例一:
5床的患者需要上監護,護士小潔拿出監護儀準備給患者去上,小潔把監護儀放在治療室操作臺上,去搶救車裡拿電極片。護士長見監護儀的導線,髒兮兮的,還纏繞得亂七八槽。幾次在護士會議上強調,監護儀使用完畢一定要將導線擦拭乾淨,纏繞整齊放好,怎麼總有護士不聽話呢?護士長很生氣,當即在護士站發起火來:這是誰幹的呀,怎麼又沒有把導線纏繞好擦拭乾淨,做事老是丟三落四的。小潔,你把導線擦拭乾淨再去給患者上監護。第二天晨會,護士長又在晨會上叨叨了一番,護士們面面相覷,到底是誰幹的,好漢做事好漢當,自己站出來認個錯,免得大家一起挨批。負責器械的質控護士磊磊站起來:護士長,這事怨我沒有檢查好,你批評我吧。磊磊調查過了,這活是小玉幹的,今天小玉夜班。護士長兩次發火小玉護士都不在場。
點評:
護士長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沒有進行調查,就擅自發火,不知道「肇事者」是誰?第二:護士長兩次發火,「肇事者」都沒有在場,「肇事者」沒有聽到,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又何談改進呢?
案例二:
護士慧慧去病房裡更換液體,慧慧進行查對:6床李XX是吧,老人的兒子回答:是。慧慧給患者換完液體,簡單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項轉身要走,被跟在身後檢查工作的護士長見到了:慧慧,做操作進行反問式核查,晨會上我強調了N遍了,你怎麼又沒做。慧慧趕緊解釋:6床的李大爺我們非常熟悉了,再說還有患者等著換液體呢,護士長下次我一定注意。護士長:熟悉、忙碌都不是你不規範操作的理由,說白了就是腦子裡護理安全這根弦繃的不緊。護士長還要說什麼,被李大爺的女兒截住了:護士長,我爸爸是老病號了,護士們都熟悉,慧慧又是我們的管床護士,自然更熟了,護士長,你就不要批評她了。
護士長按照操作規程嚴格要求護士,是為了護理安全,是為護士好,這樣做是正確的,但是,護士長不應該在病房裡,尤其在患者面前批評護士,這樣一來既傷了護士自尊心,二來也不利於醫患關係,尤其是在現在醫患緊張的年代,沒事還有患者找茬滋事呢,不能給患者以找茬的藉口和理由。護士慧慧沒有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核對,是護士的錯,護士長批評護士是對的,但是如果護士長不在病房裡當著患者和陪護的面批評慧慧,等慧慧回到護士站再批評也不遲,效果比在病房裡要好,同樣做護士長的你以為呢?
案例三:
護士萌萌大夜班,忘記給9床採集空腹血了,臨走時想起來了,就告訴接班的小琪護士幫她抽血,然後換上衣服要回家。護士長見狀,把她喊了回來:自己的工作做完再走,小琪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都像你這樣還談什麼責任。萌萌說:我家裡有事,下次一定注意。小琪,幫幫我。下次下次,都幾個下次了,不行,護士長看著萌萌,臉拉得老長。小琪見護士長這模樣,也不敢應聲。萌萌見狀,只好換上工作服,給9床患者採血去了,小琪趕緊去幫忙。臨走,小琪見到萌萌眼裡閃著淚光。小琪詢問得知:萌萌的孩子發燒了,等著萌萌回去輸液呢?護士長知道後,很為自己的舉動後悔。
護士長嚴格要求每位護士是對的,自己的工作做完再走也是應該的,可是護士長不知道護士萌萌急於回家的原因,沒有詢問,對護士缺乏人性化關懷。如果護士長了解到萌萌孩子病了,就不會非要求萌萌採完血走了。
小結:
作為一名科室的護士長,當護士出現錯誤需要批評時,要發火時建議護士長暫停一下。其一:調查事件,責任到人,起到防範、改進的作用。其二:發火時選對場合。其三:搞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有的放矢。其四:請護士長一定稍等一下,給自己裝上一個「暫停按鈕」,在這段暫停的時間裡,護士長可以熄火,選擇一下批評的方式、語言、語氣、內容,護士長們不妨一試,小編覺得效果一定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