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軍營 丨軍營「神器」——雨衣來啦!

2020-12-04 中國火箭軍

Hello,大家好!

我是集美貌、隱蔽、偽裝、防潮保暖、防火防護……

諸多優點於一身的世間珍品

小「火」伴們的雨雪天伴侶

雨衣!!!

(話不多說,自拍照走起)

↓↓↓

雨衣整體結構

談到雨衣的發明,要追溯到1747年。話說,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偶然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溶液浸塗布鞋和外套,發現竟然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進入20世紀後,塑料和各種防水布料的出現使得雨衣的樣式逐漸豐富起來,軍用雨衣也經歷了至少5次變化,逐步向人性化、實戰化、多用性邁進。

與軍結緣

說到與軍隊的緣分,雨衣那可真是「未曾相逢先一笑,初會便已許平生」。

遠古行軍作戰盔甲太重,雨傘不僅佔手佔腳,還是送人頭的活靶子,算來算去還是雨衣更實用些。

抗戰時期,我國橡膠業還比較落後,產能低下,防雨帆布是那時最時髦最頂尖的雨具。

平時,用繩子扎在身上,宿營的時候帆布一拼接就變成簡易帳篷。

除此之外,蓑衣、鬥笠、藤帽是那時候普遍的雨具,可惜這些防雨效果並不好,連續冒雨行軍加上落後的醫療,部隊非戰鬥減員嚴重,影響了作戰能力。

上世紀50年代,我軍裝備全面蘇化,55式軍用雨披就是二戰前線蘇軍雨衣的完全仿製版,其實本質就是一塊175*175的大方型帆布,雨衣中間有一根繩子,一抽緊就能夠做出帽子的樣子,雨披部分就基本成型了,後面還有一個拖地角,可以通過一個扣子翻上去繫上。

其不僅能夠當雨衣、披風穿,還能當戰場上的偽裝服、蓋貨物的防雨布、睡覺的防潮墊、單兵掩體甚至吊床。

由於55式雨衣很厚重,右側單開口的設計不利於騎馬、騎摩託,所以65式軍裝改成了帆布和防雨面的雙面設計,衣服兩側各開一個口,也就是《芳華》中我們看到的65式騎兵雨披。

改革開放後,新設計的87式軍用雨衣為雙層雙面帶帽連體式,顏色有軍綠、黑色,耐酸鹼拒水性相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時間軸撥至2007年,原四大系列的軍裝全面改版增加至644個品種。相比87式雨衣,07式雨衣變得更加輕便,更有利於作戰體能保持。除了部隊用的連體式,執行特種任務部隊配發的是分體式,摺疊好後大小約20×25cm。

新式雨衣作為戰備物資,採用迷彩圖案,在夏季的叢林地形中會有很強的隱蔽偽裝效果。

由於面料改良,新雨衣也具備了優良的防水透氣性和防風防潮保暖性,在沒有下雨的情況下,夏季宿營和冬季適應性訓練中也常被要求攜帶,用來鋪在地上防潮防溼,預防戰士患上風溼。

雨衣的新功能:防潮墊

現裝配部隊的雨衣更加人性化。除了設置了許多透氣口增強散熱,還加入了自由伸縮功能,官兵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調整合適尺寸,和身體的貼合度將會更好。

過去的雨衣為塑膠材料,容易被火烤焦,而新式雨衣加入了抗燃燒材料,具有防火功能,同時還加入了防輻射、反偵察等特殊材料,有良好的偽裝效能,極易與身邊的樹枝、草叢、樹葉、植被和巖等環境融為一體,達到偽裝變形效果。

用途多樣

除了上面提到的功用,07式雨衣還被可愛又富有創造力的兵哥哥們開發出了很多其他用途。

沒有果蔬籃子摘了果子就用雨衣一兜

沒有野炊毯

迷彩桌布也不錯哦

理髮時往身上一包

省事、乾淨、方便

值得擁有

野外生存時

作戰部隊原來配備的方形雨衣可以用來搭帳篷、做吊床等等

給小「火」伴們一個溫暖小窩

小編們也試了一下新式雨衣

拉鏈疊拉鏈

也是沒有問題噠

吊床也不在話下

當需要在野外執行救護任務時

從袖子插兩根杆

還可以充當臨時擔架

除此之外

由於密閉性良好

雨衣還可以充當簡易的防護用具

用於短時間防護

圖為密閉性測試,大家請不要輕易模仿哦

當然雨衣還有很多其他功用

這裡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

相信奇思妙想的小「火」伴們

還有很多有趣的想法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哦!

作者:王心瑩、韓勝群

攝影:喬暢、袁偉涵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網絡熱詞走俏軍營,擁抱時代才能入腦走心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任偉擁抱時代才能入腦走心■任 偉2018年12月15日《解放軍報》刊發《網絡熱詞之軍營體驗——資訊時代官兵家國情懷的另類表達》一文,引起基層廣泛關注,「官宣」「吃雞」「店小二」等時尚熱詞走俏軍營,在口口相傳中成為官兵彰顯價值、激勵鬥志的真情流露。
  • 軍營達人丨十一年如一日的堅守
    然而高職位和高薪資並沒有阻擋住他對軍營的嚮往,他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軍車維修員。入伍後,他滿懷壯志。可是,歷經3個月的磨練,卻被分到了該部的供水站維修班,面對現實與理想的碰撞,祖凱並沒有怨言,他說:「軍人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白天,他總是纏著老班長,請教關於水泵的問題:白天水泵水壓要達到多少?水泵冬天什麼地方容易出現問題?水泵需要多久保養一次?
  • 畢業啦!武警工程大學2019屆學子即將奔赴軍營!
    四年來,你們付出了比同齡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也得到了更多的驕傲與榮光。忠誠的基因已注入你們的血脈,打贏的本領已讓你們挺起腰杆,自信的笑容更讓你們一個個成為了顏值擔當。相信未來的你們,定會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這段承載著青春記憶的軍校生活,一定會是你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今天,同學們滿懷激情,整裝待發。在你們即將告別母校,奔赴火熱軍營之際。作為校長,作為老學長,送上幾句囑託,與大家共勉。
  • 軍營「鳥媽媽」教小鳥飛翔
    軍營與鳥兒,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然而,樂山有一座軍營,如今卻是鳥兒的樂園,那裡的戰士們都扮演著「鳥媽媽」的角色。每天清晨,清脆的鳥叫聲和著武警官兵「一二三四」的操練聲,和諧,動人。  這個軍營屬武警樂山市支隊一中隊,駐紮在美麗的青衣江邊。幾年前,營裡營外均是一片片荒蕪的河灘地,沒有樹木,更不見鳥兒的蹤跡。
  • 馬達加斯加軍營發生譁變 反對派領導人躲避危險
    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市郊一處軍營8日發生譁變。譁變士兵聲稱抗議政府鎮壓反對派活動。    反對派領導人安德裡·拉喬利納經營的私人電視臺和電臺7日再遭政府查封。他當天告訴法新社記者,自己已經躲藏起來以保人身安全。
  • 小萌娃到軍營,這些表情,萌翻了!
    孩子們如花般美麗的的笑容表達了對軍人的崇敬和軍營的嚮往。活動最後,官兵們為師生準備了獨具軍營特色的午餐,感受不一樣的口味與氛圍,品味「舌尖上的軍營」。小朋友們紛紛向官兵敬了一個軍禮,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營區。「叔叔,啥時候開飯呢?」
  • 二十軍營建功業,三十迷彩難割捨,四十半生獻家國!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田效東 王潤學 何強十載年少從軍夢,二十軍營建功業,三十迷彩難割捨,四十半生獻家國。走進軍營,聽軍中男兒在不同年齡段的聲音,看他們對軍旅誓言的踐行,感他們對軍旅生涯的熱愛。1兒時,軍人身穿迷彩,手握鋼槍的帥氣身影,就如一顆種子,悄悄地在心底紮下了根。
  • 新春走軍營丨「白老虎連」的一場特殊的辭舊迎新會
    正月初四上午,赴北部戰區陸軍某旅參加「新春走軍營」的記者,在該旅合成一營「白老虎連」見識了一場特殊的辭舊迎新會。
  • 【弘揚林草時代精神•十二】鐵骨錚錚軍營漢 紮根邊疆衛家園...
    【弘揚林草時代精神•十二】鐵骨錚錚軍營漢 紮根邊疆衛家園——內蒙古大興安嶺航空護林局特勤突擊隊撲滅… 2020-11-1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郯城男兒熱血獻軍營 古郯大地出"奇兵"
    中國網新聞7月28日訊 山東省郯城縣縣委、縣政府、縣人武部努力為部隊輸送優質兵員,積極出臺擁軍優屬優惠政策,激發了郯城籍官兵在軍營安心服役建功立業的熱情。救火英勇獻身烈士——馬景寶馬景寶,山東省郯城縣李莊鎮馬陳埠村人,1980年2月出生。
  • 軍娃第一次來到軍營過春節,然後她用筆畫了下來
    小若軒的爸爸是戰略支援部隊駐京某部四級軍士長,小若軒和媽媽第一次來到軍營與爸爸過春節小若軒和媽媽在爸爸熱愛的軍營,參觀營區、包餃子、吃火鍋,這一切和之前小若軒想的一樣溫馨、一樣溫暖、一樣幸福,這就是萌娃眼中的軍營春節!
  • 軍營裡的那棵樹,這輩子也忘不掉……
    策劃:宇先森、劉立國作者:方翰毅素材提供:謝子宜、徐聖文、鄒文川、張嚴嚴、王惠娟、趙行、張月森、馬耀輝、袁向陽明天就是植樹節了還記得軍營裡的那棵樹嗎只是漫漫黃沙的訓練場邊像列兵一樣整齊的柳樹裡的一棵它是那樣普通而平凡地站在那裡正如現實中平凡與普通的我混在茫茫人海裡就很難被尋覓一樣身在軍營的你身邊
  • 《超凡蜘蛛俠2》曝片尾彩蛋 魔形女炫酷鬧軍營
    《超凡蜘蛛俠2》曝片尾彩蛋 魔形女炫酷鬧軍營 時間:2014.05.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oie
  •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兒童團長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抗戰爆發後,姜樹芳自發組織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孩站崗,遠遠地看到鬼子來了,就推倒山崗上的一棵位置最高的樹,村裡人看到了,就立刻躲到山裡逃難。有次大家逃跑慢了,很多人被鬼子抓了。他親眼看到姑姑被鬼子凌辱後悲慘死去。  1943年,姜樹芳和他的夥伴們加入了正式的兒童團。一方面,他們大量收集鬼子與日偽軍的消息,另一方面,他們和民兵一起埋地雷。電影《地雷戰》講的就是那裡的故事。
  • 下雪了,到軍營裡聽雪落下的聲音
    東極邊陲,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駐地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讓我們走進軍營,一起傾聽雪落下的聲音。初雪,是一種情懷。陪伴我們走過春夏秋冬的那片林海,為我們遮風擋雨的那座營盤,見證我們戰天鬥地矢志強軍的青山,是否已刻進你的腦海深處?初雪,是一種情誼。
  • 網絡熱詞之軍營體驗!資訊時代官兵家國情懷的另類表達
    2018年已近尾聲,回首來路,這一年許多網絡熱詞走俏社會,也已浸潤到軍營之中。本版近期組織讀者調查,從一南一北兩座軍營兩支部隊的反饋來看,網絡熱詞的軍營初體驗,恰恰成為資訊時代官兵家國情懷的另類表達。習主席強調,要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在這次讀者調查中,我們分別與一南一北兩座軍營兩支部隊的戰友們就網絡熱詞座談交流,官兵們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令我們受益匪淺。
  • 深圳32名老兵圓夢回軍營
    組織此次活動的深圳海雲軍營社工中心的陳社工介紹。老兵們來自深圳鹽田區福利中心,他們中有參加東江縱隊的老戰士,有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也有早期支援邊疆建設的老前輩,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老兵們都很期盼這次重返軍營圓夢行動,還有7、8個實在太老了,行動不便,他們感到很大的遺憾。」
  • 武警交通二總隊新兵記:汶川地震遺孤從軍 兄弟圓夢軍營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6日電 (孫亭文 張丁強)陳偉不曾想到,自己18歲的生日,竟然是自己到達軍營的第一天。陳偉說:「因為曾經和解放軍同住過一個月的時間,受到了解放軍的細心的照顧,因此萌發了當兵的願望。」  6日,在位於烏魯木齊的武警交通第二總隊教導隊,來自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的新兵陳偉,向中新網記者袒露心扉。
  • 跨越千裡相會 火箭軍101對新人集體婚禮扮靚軍營
    20日,一向肅穆的火箭軍某部軍營,在大紅喜字、彩色氣球拱門、甜蜜照片牆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喜慶,連每個房間都張燈結彩、披紅掛綠。戰士們裡裡外外都在為一件事忙活——101對新人的集體婚禮。  這是該部連續四年為官兵舉辦集體婚禮。今年的集體婚禮將神聖軍婚與傳統漢文化相結合。
  • 印度前線軍營傳來一聲巨響,眾多士兵被掩埋,軍隊士氣大傷
    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前線軍營傳來一聲巨響,多名印軍士兵被掩埋,一時間印度前線士氣大傷。發生意外的是印軍位於克什米爾邊境地區的一座軍營,該軍營的圍牆突然倒塌,直接將多名士兵活埋,至少2人因此死亡,印度民眾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如同洩了氣的皮球,認為這種意外事故的發生對前線印軍的士氣有很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