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鳥媽媽」教小鳥飛翔

2020-11-26 搜狐網

  軍營與鳥兒,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然而,樂山有一座軍營,如今卻是鳥兒的樂園,那裡的戰士們都扮演著「鳥媽媽」的角色。每天清晨,清脆的鳥叫聲和著武警官兵「一二三四」的操練聲,和諧,動人。

  這個軍營屬武警樂山市支隊一中隊,駐紮在美麗的青衣江邊。

幾年前,營裡營外均是一片片荒蕪的河灘地,沒有樹木,更不見鳥兒的蹤跡。為改變荒蕪貧瘠的條件,該中隊實施了營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在營區內外種果樹、栽竹林、培植草坪。三年後,這裡已經綠樹成陰,瓜果飄香,鳥兒們也從四面八方飛來,在這裡安營紮寨。

  為留住這些大自然的生靈,官兵們當起了「鳥媽媽」。

  今年8月初的一天,戰士王萬興清理林中落葉時,發現一隻剛出生的「鳥寶寶」蜷縮在地上,立即將其救起帶回了寢室,每天訓練之餘捉來蟲子餵小鳥,天熱時,用風扇幫它散熱,天涼了又將它放進自己的被窩。10多天後,「鳥寶寶」康復了,還長出了羽毛。隨後,戰士們把它帶到訓練場,這頭的戰士將它拋給那頭的戰士,讓它學會了飛翔。放歸大自然那天,戰士們一次次放飛,小鳥一次次回到他們的身旁。

  據介紹,近幾年來,戰士們先後營救過老鷹、雲雀、斑鳩、鸚鵡等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30多隻,一些獲救的鳥兒還要「常回家看看」呢。

  文/圖賀永泉潘建恩記者塗勁軍

相關焦點

  • 如果小鳥從窩裡掉出來,鳥媽媽是如何放回小鳥的?今天總算知道了
    因為鳥窩的小,所以這就間接的使得裡面所得以生存空間的擁擠,一個鳥窩,如果擁有太多的雛鳥,或者遭遇其他不可抗的因素,這些都會導致小鳥從鳥巢裡掉落。沒有發育完成的小鳥,並沒有飛行能力和覓食能力,它們必須待在鳥巢裡等待鳥媽媽的餵食,因為只有等它們長大了,它們才具有相應的生存能力。那麼,當小鳥掉落鳥巢外這種情況發生,鳥媽媽如何才能將小鳥重新放回鳥巢呢?
  • 小鳥簡筆畫:在水上飛翔的小鳥簡筆畫
    歡歡是一隻鳥,一隻美麗、善良的小鳥。它有尖尖的嘴巴,紅色的羽毛,撲閃撲閃的花翅膀。  歡歡每天在池塘邊找食物吃,別的鳥兒吃的是蟲子,歡歡吃一種五角星葉子的草。鳥兒們把它列為異類,排擠它。歡歡總是一個人望著遠方發呆,沒人知道它從哪裡來,它的父母又是誰。由於它的長相和飲食習慣奇特,大家都不知道它叫什麼鳥。
  •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每到候鳥遷徙季節,非法「圍網捕鳥」現象都會出現,一些地方甚至十分猖獗。 新華社記者日前在承德雙橋區大石廟鎮秋窩村的玉米地裡看到,一張高約4米、長約20米的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20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在秦皇島海港區杜莊鎮平山營村附近,28張捕鳥網纏死50餘只野生鳥,當場解救下來的還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東方角鴞。
  • 八哥媽媽陽臺搭窩生蛋 13歲女孩圖文記錄小鳥誕生
    過了兩天裡面多了四個鳥蛋,後來又多了兩個,共六個。我們一直關注,原來是一窩八哥蛋。今天已有兩隻八哥孵出來了。自從陽臺上來了新鄰居,女兒很興奮,一直寫觀察日記,用圖文記錄小鳥的誕生。我們家陽臺上養了很多綠色植物,大概是它們引來八哥來築巢吧。網友「大指島」姓江,家住杭州西湖區紫荊公寓,小區綠化很好,房子買了2年多,70多平米。
  • 昌平的鳥,飛翔的精靈
    蔚藍的天空下,碧綠的蘆葦蕩中,鳥兒們或覓食、或嬉水、或翱翔……在拍鳥人張號的鏡頭下,各種鳥類鮮活靈動,就像一隻只「飛翔的精靈」。
  • 陽臺花盆的鳥蛋孵出了小鳥 13歲女生每天觀察寫十篇日記
    當鳥蛋增加到6隻後就再沒增加,小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破殼出來。  小李同學專門去問了生物老師,她把鳥的顏色形狀描述一遍,老師說,可能是八哥一類的鳥兒,小李同學就馬上上網搜索,查到了八哥的特徵和習性,記住了八哥從下蛋到孵出小鳥應該是15-18天。她是5月6日發現的鳥蛋,這麼一算,小鳥破殼孵出應該在5月21到23日之間。
  • 科學家發明機器鳥 模仿小鳥飛翔能以假亂真(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最古老而難以捉摸的夢想之一就是重現大鳥輕鬆的飛翔。  如今,科學家發明了一隻惟妙惟肖模仿飛翔機器鳥。機器鳥名叫Smartbird,其新一代設計使其能自動起飛,翱翔和降落。
  • 值班老總讀報(159)|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每到候鳥遷徙季節,非法「圍網捕鳥」現象都會出現,一些地方甚至十分猖獗。新華社記者日前在承德雙橋區大石廟鎮秋窩村的玉米地裡看到,一張高約4米、長約20米的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20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在秦皇島海港區杜莊鎮平山營村附近,28張捕鳥網纏死50餘只野生鳥,當場解救下來的還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東方角鴞。
  • 鳥在空調洞裡做窩,還生了一窩小鳥
    鏟屎官感覺不對,搬來梯子上去查看,結果在空調洞裡看到一窩小鳥。 這不是鏟屎官第一次看到沒長毛的小鳥,但是第一次在自己家裡看到剛出生的小鳥們。
  • 鳥為什麼可以在天空飛翔?
    那麼為什麼鳥兒可以在天空中進行飛翔?僅僅是因為有翅膀嗎?今天,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來學習鳥適於飛行的主要特徵吧!(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首先,我們先觀察一幅圖片,想一下鳥的形態結構有哪些適於飛行?
  • 原創:鳥兒的飛翔從來不需要人的證明的,只要去飛翔就可以了
    在它從小被灌輸的觀念裡,籠中的鳥才是鳥,才配被稱為鳥,才有鳥的頭銜和職級,否則你連做一隻鳥都不配。它是如何忘記自己飛翔的本領的呢,它是如何忘記浩瀚的天空的呢?是從它接受這理論,從它安於現狀的那一刻開始吧。
  • 上海老爺叔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原標題:上海老爺叔自家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圖說:4月中旬,在鄭先生家空調外機築巢孵卵的斑鳩 本文圖片均為鄭先生供圖  「6月10日清晨,母鳥淋了一夜的雨,仍一動不動地趴著孵卵。晴天頂著烈日、雨天頂著風雨,偉大的母愛、值得讚揚!」  一段段樸實的斑鳩觀察日記正出自上海市民鄭先生之手,他向記者講述了斑鳩「三顧其家」,孵化小鳥的故事。  年過六旬的鄭先生家住龍華地區,斑鳩初來時候的樣子他至今記憶猶新。「第一次斑鳩是在客廳空調外機上搭了個鳥窩,當時是4月初,先後生了兩個蛋。」
  • 趣知識:為什麼鳥媽媽要吃小鳥拉的粑粑?
    1、為什麼鳥媽媽要吃小鳥拉的粑粑?那個粑粑叫「糞囊」-(Fecal-Sacs)。作用--保證巢內清潔。-營養回收(因為雛鳥消化不完全,糞便內還有很多營養物質,所以一些成鳥會直接吃掉)。
  • 早飛的鳥
    他將手中的網在綠籬邊撲騰了幾下,然後一臉失望地退回來,告訴我說:「我剛才在院子裡看見了一隻鳥,我估計它離開鳥媽媽太早了,還不怎麼會飛,我怕它活不了,想把它抓回來放到鳥窩裡去。不過,現在它跳到籬笆那邊去了,我找不到它了。」  綠籬那邊是另一戶人家,院子裡養著四隻成年挪威拿犬,一隻只膘肥體壯,兇猛異常,但願這隻小鳥不要被它們發現。  這是初夏,久雨過後,陽光明媚。
  • 百花洲裡聽鳥鳴,「鳥媽」救助中毒小鳥的故事
    靠近一看,這間工作室裡大大小小飼養著5隻小鳥,工作室的主人胡承春正在忙著給它們餵食。只見他先將食物在嘴裡咀嚼成糊狀,然後再用手指輕輕地餵給小鳥吃。他一邊喂,一邊還要安撫旁邊幾隻等待餵食的鳥兒,神情話語間就像媽媽與孩子一般。
  • 小鳥以為媽媽回來餵食,沒想到卻是悲劇開始,鏡頭記錄全過程!
    小鳥以為媽媽回來餵食,沒想到卻是悲劇開始,鏡頭記錄全過程!在大自然中生存每天都要面臨著殘酷的考驗,一些鳥類從一出生就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就拿杜鵑鳥來說,杜鵑會把自己的蛋下到別人的窩中,為了讓別的鳥類看不出端倪,還會把人家的鳥蛋吃掉一個。
  • 可愛的小鳥,是否還想自由飛翔
    可愛的小鳥,是否還想自由飛翔 2020-12-01 13:46
  • 攝影師捕捉鳥媽媽餵養幼鳥瞬間
    鳥媽媽給這隻等待的幼鳥帶回味美螞蚱。這些幼鳥可能很餓,不過它們料到媽媽會帶吃的回來。    北京時間3月7日消息,據攝影師奧克塔文諾斯•達馬萬在印度雅加達捕捉到一組鳥媽媽撫育幼鳥的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幼鳥的聰明可愛和它們與人類幼兒的驚人相似,以及鳥媽媽養育子女的艱辛。通過這些很有意思的照片可以了解到一些幼年鳴禽的生活,以及它們與媽媽的親密關係。雖然它們是小鳥,但是這些幼鳥跟人類幼兒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停的鳴叫、焦急地等待媽媽把吃的東西帶回來。而鳥媽媽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天天忙得團團轉。
  • 小白頭翁掉落鞋廠被收留 小鳥爸媽「偷偷」餵食
    見習記者 姚卡/攝在用磚塊搭建的鳥窩內,一隻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望著鐵欄杆鳴叫;2米多遠處的鐵欄杆上,小白頭翁的爸爸媽媽不停叫喚,沒靠近也沒遠離。半天過去,趁小白頭翁身邊無人時,白頭翁爸媽兩次「偷偷」餵食,還將另一隻小白頭翁從它們的「家」中轉移到這鳥窩,來陪伴這隻掉落在地面被人收留的雛鳥。
  • 外國科學家製造出「機器鴿」,重量僅有280克,能像小鳥一樣飛翔
    就說小鳥吧,雖然小鳥的戰鬥力不強,但它們能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因此科學家可以從對它們的研究裡汲取靈感,從而設計出具有突破性的飛行機器人來。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飛行機器人PigeonBot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它只有280克重,但是卻能像小鳥一樣飛翔,十分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