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攻擊鷹」戰鬥機
近日,美國空軍宣布,F-15E「攻擊鷹」戰鬥機是首先獲準使用最新型B61-12核彈的機型,已完成了掛載投放試驗,此舉將大大降低美國使用核武器的門檻。
B61-12核彈是B61核彈家族的最新型號,從2012年開始研製,到2017年左右研製完成,不久前剛完成了F-15E的掛載投放試驗。美國研製該核彈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打擊精度,另一方面是為了延長B61系列核彈的使用壽命。
B61-12核彈是從現有的 B61系列核彈技術基礎上延伸發展的,沿用了B61-4 型核彈的初級和次級彈芯,一方面減少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又因為B61-4的核裝置已做過核爆試驗,無需再進行二次試驗。在彈體設計上,融合了 B61-3、B61-4、B61-7 和 B61-10多型核彈的相關組件,安全系統設計則主要參考的是 B61-7型核彈,鑽地設計則主要在B61-11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這些設計大大降低了研製成本和風險,都是經過長期試驗得出的檢驗結果。
圖為核彈爆炸
B61-12核彈屬於鑽地核彈,這一點和B61-11一樣,但它採用的是可調式當量設計,而沒有沿用B61-11的固定當量設計。而且該核彈擁有300噸TNT、5000噸TNT、1萬噸TNT和5萬噸TNT四種爆炸當量。改進後的可調式當量設計並沒有削減B61-12核彈的鑽地能力,在給定爆炸當量情況下,仍然可以更為有效地殺傷地下深埋目標。
美國科學院曾對核彈的鑽地能力進行過不同鑽地深度和爆炸高度的等效爆炸當量研究,結果顯示,地面上爆炸的大部分能量會被地面反彈,從而使得核鑽地彈對地下目標的殺傷力有限。對於深埋的硬目標而言,要達到相同的殺傷力,在地面下數米爆炸可以使爆炸當量的要求減少15到25 倍。就B61-12核炸彈的爆炸當量而言,其最佳穿透深度至少在5米,又根據撞擊試驗得出,B61-12可輕鬆摧毀加固式洲際飛彈發射井。
B-61核彈
與B61系列之前的型號相比,B61-12取消了原型的降落傘,改為加裝新型「制導尾翼工具包組件」,在下落過程中可以通過制導組件上的自旋火箭發動機來保持自身穩定性,並通過調節姿態和軌跡,使得B61-12不再是自由落體,而是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飛行,不僅僅是增加射程,還大大提高了命中率,誤差從上百米一下子降低到了30米。這就是最大的改動,完全稱得上是定點打擊。除此之外,增加精度還拓展了 B61-12 打擊目標的範圍,尤其是在打擊地下目標時。
美軍將B61-12低當量核彈裝備在F-15E或F-35戰術飛機上,意味著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大大降低。F-15E等型戰術飛機的數量多,且符合戰術使用條件,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從目前美國的對華政策和重返亞太戰略看,B61-12核彈大概率會被部署到衝繩、關島和韓國的軍事基地,將給中國造成巨大的威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