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俄兩國就是與生俱來的戰略對手,從二戰結束之後,兩國之間的明爭暗鬥就從未停止過。近年來,隨著俄羅斯在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不斷崛起,給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構成極為嚴重的挑戰。因此,美國為了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近年來針對俄羅斯的軍事遏制力度不斷加大。
美國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通過北約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地緣和戰略空間,據人民網最新報導稱,冷戰結束後,美國就已經將俄羅斯視為潛在威脅,三次推進北約東擴,將俄羅斯周邊的原前蘇聯勢力範圍全部納入北約的囊中。特別是川普上臺之後,更是將俄羅斯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大力加強俄周邊的軍事部署,延續美國軍事遏制俄羅斯的而一貫做法。
當然,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遏制戰略,俄羅斯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任美國宰割。普京政府通過加大投入增強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歐洲和亞太等地區與以美國所主導的北約、以及東亞美日韓軍事鐵三角進行硬碰硬的軍事對峙,對美國針對俄羅斯的均是遏制戰略進行強力反制。
與此同時,俄羅斯近年來還通過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和委內瑞拉局勢,以及通過力撐伊朗與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對抗、舉行莫斯科-非洲領袖峰會、通過軍售擴大自身在東南亞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等等的一系列手段,重現冷戰時期紅色帝國的雄風,另闢戰線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進行全面博弈。
實際上,就目前美俄各自捋起袖子緊張博弈的狀況而言,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太的軍事對峙,都隨時存在擦槍走火的危險,尤其是目前兩國在敘利亞局勢中,隨著美軍的重返敘利亞戰場,對峙間兩國的軍事部署可謂是近在咫尺。加之美國還在敘利亞所展開的「代理人戰爭」、更容易引發兩國間的直接衝突。
由於美俄都是世界上屈指一算的核大國,兩國所擁有的核武器足以多次摧毀整個地球。目前,美俄各自擁有大約1500枚能夠處於戰備值班狀態的核彈頭,此外還各自儲存了數千枚沒有安裝核扳機的核彈頭,兩國的實際擁有核彈頭數量要超過一萬枚。因此,一旦美俄兩個核大國發生直接衝突,對於整個世界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據央視網新聞最新援引美國軍備控制協會執行主任金博爾的話報導稱,現在錯誤啟動導致數百枚核彈頭髮射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一旦使用一次核彈,全面和戰爭將無法避免,這可能造成全球災難。
眾所周知,在冷戰時期,美俄就曾多次發生過核危機,最為嚴重的一次就是在1979年11月9日,因為美軍的某一位技術人員誤將模擬磁帶插入一臺計算機,導致北美防空司令部誤以為蘇聯所發射的數千枚飛彈正飛往美國,慌忙命令美軍戰略部隊做好核反擊準備,差點兒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存在誤判風險外,自從川普上臺之後,為了維持美軍的領先地位,在其所炮製出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美軍將發展小型戰術核武器作為未來的發展重點,並通過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門檻,為未來美軍在衝突中處於不利狀況下使用核武器提供法理依據。
顯而易見,在目前美俄之間的軍事博弈處於一觸即發的敏感時刻,隨著美國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的軍事挑釁力度,讓兩個核大國發生擦槍走火的風險不斷增加,而川普為了遏制俄羅斯的需要,刻意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的行為,更進一步加大兩個核大國的誤判風險,一旦稍有不慎,就會給這個地球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