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愚的畫作中我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鬱的金石氣撲面而來,《創世之柱》亦不例外。
金石氣是指古代的金文和石刻歷經秦風漢雨、歲月剝蝕而造就的古拙、樸實、渾厚、高古、滄桑之美,畫中能有金石氣殊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畫家熟悉金石學知識,擅長書法,還需要歲月的長期積累磨鍊和沉澱感悟,才可能在畫中體現出可貴的金石之氣。

《創世之柱》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高古渾厚,意態天成,不浮躁、不媚俗。畫中巉巖壁立,三峰競秀,各逞奇姿而又不失厚重沉靜之感;林木鬱鬱蒼蒼,似隨風搖曳;山間樓閣,古意盎然,扣之鏘然如有金石之音,整個畫面氣韻蒼秀,卓然不俗。
之所以能達到如此的藝術效果,其秘密就在大愚用心繪就的一根根線條之中,線條是畫家內心情感意識的真實表達,也是技法與學養的綜合展現。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大愚以篆籀筆法入畫,圓變自然,鈍而不滯,線條筆觸樸拙、蒼茫、老辣,力透紙背又意蘊豐富、氣象萬千,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歲月剝蝕、色彩斑斕的斑駁感;沉穩渾厚、古意盎然的古拙感;「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蒼潤感……大愚正是通過這些變化豐富又飽含「內美」的線條賦予了《創世之柱》蒼茫、厚重、剛健、雄渾的金石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