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頭一次,行業大佬自揭老底了!
坦白者,流媒體巨頭Netflix。
公開的,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命根——
數據。
年度播放量Top10。
哦,又一個榜單,聽上去也……平平無奇?
錯了。
要知道雖然Netflix劇火了一部接一部,但播放量一直是機密。
真實數字,天知地知Netflix知。
憑藉《紙牌屋》一炮而紅,殺入流媒體的草創初期,還是精耕細作的模式,當得起「網飛出品,必屬精品」。
但現在?
也並非說它粗製濫造了,只是在Netflix廣撒網、全球布局的背景下,已經難以確保每部作品都滿足你的期待。
也就是說口味更多元,選擇更豐富,你反而不知道該看什麼了。
雖然有各種網站評分可以參考,但動輒9分+的劇一抓一大把,也不知道從何看起。
如果是海外用戶,還能收到Netflix針對個人口味定製的個性化推送。
而我們呢,只能收到Netflix發來的一則黑色幽默——
你能在任何地方觀看喲!
……但你不能在你那觀看
咳咳。
總之拿好這份最直觀、最硬核的榜單。
當你不知道該看什麼的時候。
不妨試試葛大爺的那句話:哪家人多進哪家!
(註:數據採集自2018年10月-2019年9月)
10.名校風暴
lite
播放量:2000萬
我們小時候許過的願望,被這部劇拍了出來:
突然有一有天,學校塌了……
但就像王家衛說的,翻過了山,你發現山的那邊還是山。
這間學校塌了,等著你的是另一間學校——
3個工薪階層家庭的學生,被轉校到一所西班牙貴族高中。
天上掉餡餅?
先別樂得省了一套學區房。
接下來的破事兒有得你愁的:
出軌、出櫃、HIV、宗教、種族、階層……一系列現實議題。
西班牙版《緋聞女孩》+《繼承者們》。
始於校園謀殺案。
陷於狗血、肉體、顏值青春。
火花四濺,全員亂來。
「Oh,youth!」
9.有色眼鏡
When They See Us
播放量:2500萬
真實事件改編,怒撕國家黑歷史。
起底一樁當年被官方蓋戳的「未成年畜生案」。
1989年,28歲的白人女性特蕾莎,在紐約中央公園慢跑時,遭遇暴徒襲擊,並被拖入草叢,實施性侵。
經醫院檢查,她的大腦損傷嚴重,頭骨破碎,伴有最嚴重的失血性休克,左眼脫落,面部骨折。
更糟的是,她喪失了當晚的記憶,無法指認兇手。
五個經常出沒中央公園的黑人小孩,成為了最大的嫌犯,被警察帶走。
膚色成了他們的原罪。
威脅、恐嚇、圍毆……
充滿偏見的民意,造出了這五份莫須有的供書。
在沒有任何實證的情況下,五個孩子被判有罪,鋃鐺入獄。
連川普都在電視上拍手叫好。
直到2002年,真兇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加上DNA核實,五個人才得以無罪釋放。
正義遲到了十三年。
當表達偏見,變成了一種直率。
發表仇恨,變成了一種坦誠。
所有人都朝著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方向對立時。
文明,包容,又在何處?
8.麻木不仁
Dead to me
播放量:3000萬
海外頗受好評,但在咱們咱們這邊有點冷。
喜劇版《致命女人》,同屬「這樣的老公不殺難道留著過年嗎」系列。
女主角Jen可以說經歷了作為女人能碰上的所有難題——
健康情況堪憂,沒有能交心的朋友,職場性騷擾,孩子欠管教,家庭經濟危機……
甚至第一集開頭,丈夫就遭遇了車禍,當場去世,肇事者逃逸……
但到了後面,Jen偶然登上丈夫的遊戲帳號。
我們才發現,這個嗝了屁的男人,恐怕也不是什么正經貨色。
互助會上,Jen認識了另一個同樣英年喪偶、生活不易的女人Judy。
二人一拍即合,經常一塊兒喝酒、聊天、看電影、探討人生。
以為是閨蜜倆互舐傷口、攜手奔向新人生的治癒喜劇?
背叛、謊言、撕逼完全停不下來,一集一個反轉。
這才是黑色幽默的真實人生啊。
7.難以置信
Unbelievable
播放量:3200萬
可能是本榜單中最深刻、最值回味的一部劇。
能咀嚼出苦澀的味道。
又,真實案件改編。
2008年至2011年間,幾十名女性在熟睡時遭遇蒙面男子無差別入室強姦。
3年調查,罪犯伏法。
獲判最高刑罰:327年半。
但「難以置信」的,不是極惡。
而是受害者的沉默——
為什麼大部分性侵受害者選擇不報案?
《難以置信》或許是我們第一次在熒幕上看到性侵問題如此細緻、隱晦的維度。
類似的事件已經太多了。
但這部劇的驚人在於,有些傷害,我們仍然一無所知。
很多人
都很有善意,都會出錯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暴力強姦犯任何時候都可能會闖進一個女人的家給她們的一生帶來傷害這並不是可以輕易忘記的事情這是會影響她們一生的事就像脊椎裡的子彈
6.我們的星球
Our Planet
播放量:3300萬
榜單裡唯一一個紀錄片。
Netflix聯合《地球脈動》團隊,還請來了BBC的御用解說,93歲高齡的戴維·阿滕伯勒爵士。
雖然換了東家,但活兒不跌份,出手就是9.8。
極致的美。
如鏡的水面上,是成群的火烈鳥,和倒影中的彩虹交相輝映。
阿拉斯加,鯡魚集體射精,和水中的魚卵一起把海灣染成了乳白色。
還有在北冰洋裡謎一樣的獨角鯨,你以為這是只會在童話裡出現的神奇動物。
極致的痛。
婆羅洲的雨林。
由於過度開採,過去五十年裡,超過一半的叢林消失。
南北兩極,人跡罕至。
但人類的行為,跨過山和大海,已經嚴重破壞這裡的生態。
這片存在了三千萬年的冰封王座,因為氣候變暖,正在冰崩瓦解。
非法獵殺、過度開採、全球變暖。
人類為了生活的欲望和便利,正在將野生動物的生存逼入絕境。
我們的星球,還有救嗎?
對於這個問題,紀錄片的結論並不悲觀——
現在開始行動,還來得及。
刷完還意猶未盡的,可以接著看本片的幕後紀錄片:
《我們的星球:鏡頭背後》。
感受神作一點一滴誕生的,美妙過程/心痛瞬間。
5.性教育
Sex Education
播放量:4000萬
青春版《性愛大師》。
但,這位大師,實踐顯然跟不上他的理論——是個16歲高中處男……
他媽是個風月老手,經常帶炮友回家過夜,開放得很過分。
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男主,還是有個難以啟齒的性問題:
動手能力差。
男主的好朋友,是個異裝癖同性戀。
女主,更是在別人看來私生活混亂的壞女孩。
機緣巧合下,男女主合夥開起了「性愛治療室」,致力於收費為同學解答各種性方面的疑問。
關乎性,更關於青春,和呼嘯而去的人生。
我希望能做個普通孩子有根普通的老二和一個普通的爸爸
4.你
You
播放量:4000萬
改編自卡洛琳·凱恩斯的同名小說。
講的是變態痴漢狩獵妹子的驚悚故事。
書店經理Joe,對客人Beck,一見面就來了電。
光知道名字,能做什麼?
——能把一個人扒光。
順著名字,Joe扒出了Beck的網頁瀏覽記錄,進而找到她所有社交帳戶。
Joe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基本就掌握了Beck的出生、家庭、經歷、學歷等所有情況。
Joe查到了Beck的住址後,畫風一變——
他開始在現實跟蹤偷窺Beck。
不僅更深入到了她的生活,還製造出各種賺好感的「偶遇」。
甚至還把Beck的渣男友騙到了地下室,一頓爆錘……
反正看完後,嚇得Sir馬上把朋友圈設為了三天可見。
3.紙鈔屋
La Casa de Papel
播放量:4400萬
奈飛播放量最多的非英語劇。
和《紙牌屋》沒什麼關係,是硬到不行的西語犯罪題材。
劇情簡介是這樣——
《紙鈔屋》描述一群搶匪襲擊了紙鈔大樓,搶走24億歐元,成為西班牙史上一次最驚天動地的完美搶劫案。
主角,很有號召力。
與其說他是個搶劫犯,不如說他是個夢想家。
他的畢生夢想,就是繼承親爹的遺志,成為一名有態度、有抱負的「搶劫家」(?)。
劇情,夠緊湊。
屏幕前的觀眾還沒回過神,那邊就控制住了人質、破解金庫大門、坐擁800萬現金……
第一集,就已經佔領印鈔大樓,胸有成竹地等著迎接警察。
完全契合當下的「GKD」潮流。
意涵,夠深刻。
支持教授的原動力是什麼?
是對權威的挑戰,是「為何我們只能服從」的質疑。
當教授說出:
如果權威能做而我們不能做,那麼錯的是權威,還是我們?
真是A爆了。
2.傘學院
The Umbrella Academy
播放量:4500萬
國內評分不高(豆瓣6.8),覺得不就是個美版《葫蘆娃》麼。
但老美就是超愛看。
億萬富翁哈格魯弗斯爵士收養了7個同一天出生的孩子,創辦傘學院,致力於將這些特別的孩子們培養成獨當一面的英雄。
七個主角的能力是這樣——
大娃,力大無窮。
二娃,控制飛刀。
三娃,用語言蠱惑人心。
四娃,讓幽靈實體化。
五娃,時空躍遷。
七娃,釋放章魚觸手。
確實有葫蘆娃內個味兒。
因為爵士的突然去世,眾人在傘學院重聚。
藍色閃電划過,一個人掉了出來——
正是多年前失蹤的五娃。
他對所有人說道:
八天後,就是世界末日。
我們必須阻止這一切。
時間緊,任務重。
經典的超英路數,這不就來了。
1.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
播放量:6400萬
Netflix家的流量擔當。
看似平平無奇的兒童劇,秒殺一眾「黃暴汙」,登頂榜首。
懷舊風格拉滿。
各種致敬經典,深埋梗、賣情懷。
這只是它最不值得一提的部分。
△ COS《捉鬼敢死隊》造型
一句話總結:平凡的人,遭遇怪奇的事。
第一個「餌」——
未知。
第一季首次將「逆世界」的概念帶到觀眾眼前。
惡魔闖入人類世界,你能摸到、聽到、感受到。
但魔王到底是什麼,你不知道。
第二季,觀眾逐漸接受「逆世界」的概念,可威爾的後遺症,達斯汀飼養的「魔犬」,都提醒我們世界沒有回歸常態。
它的第二個「餌」叫——
反差。
每個人的勇氣並沒有隨著黑暗的侵襲增長,他們反而開始懂得害怕。
他們願意為了所愛之人站出來,面對世界,面對彼此,面對惡魔嗎?
對人性的存疑,讓你拭目以待。
再看第三季,它的第三個「餌」——
失去。
無論是割捨不掉的友誼,還是青春期的懵懂愛意;無論是磕磕絆絆的父女情深,還是根植於心底的童年創痛。
全成為這個夏天,一種失去就不會再回來的東西。
《怪奇物語》播到第三季,小主角們終於還是站在了少年與成年的分界線上。
另外,留心到了麼。
這份榜單裡的播放量都少得可憐:2000萬~6400萬。
為什麼說可憐?
因為我們聽說過的國產收視冠軍,動輒就是這個量級的——
當然,統計口徑不太相同。
Netflix提供的數據是,如果一個觀眾看了一部劇的70%以上,那麼它才就算一個真實播放量。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潮水退去,你才看到誰在裸泳。
在刷出來的數據、注水的集數面前,我們越來越捏緊自己寶貴的時間——
究竟該投入到哪一部劇上呢?
看似不切實際的劇情,映照出的,卻是昔日那個熱衷於想像未知世界的、純真的你。
質量和數量都爆炸的影視劇,足以讓我們度過遠超三倍的人生。
看一部好劇,不失為一次解壓的精神之旅。
所以,挑,必須挑準。
找個周末,暫時和世界斷開連接,舒服地刷起來就完了。
最後送上完整榜單——
Netflix十大熱門劇集:
1.《怪奇物語》
2.《傘學院》
3.《紙鈔屋》
4.《你》
5.《性教育》
6.《我們的星球》
7.《難以置信》
8.《麻木不仁》
9.《有色眼鏡》
10.《名校風暴》
Netflix十大熱門電影:
1.《蒙上你的眼》
2.《謀殺疑案》
3.《三方國界》
4.《完美約會對象》
5.《喬蒂的煩惱》
6.《劫匪》
7.《秘戀驚魂》
8.《兩大無猜》
9.《異地母子情》
10.《地表最爛:FYRE豪華音樂節》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