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輛5G汽車要在中國上路!真·5G車聯網,體驗如何?

2021-01-12 騰訊網

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典型中國路況。

開車上路,不得不跟在大車後面。這時候再智能的輔助駕駛,再有經驗的老司機,依靠人眼+攝像頭,也無法洞悉周圍路況。

如果這時,大車迅速通過紅綠燈路口,那麼你跟還是不跟?

加速跟過去,路口卻突然變了紅燈,「啪」的一下,6分沒了。

保守一點不跟,又可能懊悔浪費了時間。

這是老司機開車上路遇到最糾結的場景之一,但現在,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這樣的困境不再是困境。

因為5G V2X通信網絡可以提前向汽車推送紅綠燈情況。根本不需要駕駛員觀察。

接收到紅綠燈信息後,汽車會自動調整車速,以合適的速度通過紅綠燈。如果經過測算,車輛無法在限速範圍內通過路口,車輛就會自動加速、剎停。

降低風險的同時,又能節約時間。當然還省去了駕駛員的糾結。

沒錯,5G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多了一張「信息網」,感知、預判、決策、控制能力都會給人類駕駛員最強補充。

交叉路口有來車時,在人的視距之外,5G汽車就已經知道即將有會車情況,會提前採取合理安全的措施。

除了車身周圍的信息預知,5G汽車的能力更體現在人眼視距之外。

前方道路施工或有事故,汽車會提前從5G雲端獲得情況更新,選擇提前繞路或避讓。

與導航軟體用戶自行上報的情況不同,5G給到車輛的信息,是實時且準確的。

5G汽車當然不只是「對車友好」。聯入5G網絡的行人或其他目標,也會通過雲端把位置信息分享給靠近的車輛,車輛感知到後,會主動避讓:

5G能力上車,確實讓單車體驗直線提升,但這並不是5G汽車的全部潛力。

如果在一個區域內形成規模化的5G車聯網,事故率會就顯著下降,通行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類似的概念,自5G誕生以來就一直在提,但很快,這些場景就不再是設想和暢想。

因為這種5G加持的智能電動車,馬上就要在中國上路了。

最新消息,中國首個官方權威5G認可「雙證」的車型已經獲批。老牌國家隊上汽集團旗下,智能電動SUV MARVEL R,將成為國內甚至是世界上第一輛真正獲準上路的真·5G汽車。

真·5G智能車,會有怎樣的體驗?

首先,最首要的自然是現在最受關注的自動駕駛能力。

相比業內日漸標配的能力,上汽的5G汽車,首先多出的是5G V2X遙感智駕。

拋開專業術語和行業意義,5G加持的V2X,到底給真正用車的人帶來什麼?

Vehicle to X,Vehicle當然就是指汽車,但這裡面的X的含義就廣泛了,它代表車輛、基礎設施、人等等所有交通參與者(Everything)。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開著一輛5G汽車經過紅綠燈路口,車輛將信號燈傳回的信息上傳雲端計算,結果再下發到車上,車載系統會給出當下一次性通過路口需要多快的速度,來給駕駛員或自動駕駛系統參考。

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車跟基礎設施相連的V2I,也有車和雲端溝通的V2N。

當你開過了這個路口,前方1公裡處恰好又發生了事故,這時,事故車會通過5G網絡將事故和位置信息分享給附近的其它車輛,給你提供提前變道規避的參考,節約不少人力和時間成本。

這個過程,體現了V2X中另一個重要環節:車跟車相連V2V。

接下來,車輛行駛到一個路口,此時正好有行人走進了周圍障礙物遮擋形成的盲區,該怎麼辦?

5G網絡會自動把周圍攝像頭拍攝到的死角畫面傳到車上,系統會提示有行人過馬路等信息。

在人眼看不到的視野盲區,仍然能獲得準確的行人信息,避免潛在事故隱患。這是V2X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車與行人交互V2P。

V2V、V2I、V2P、V2N,這四項能力,概括了V2X的基本內容。

對於一輛汽車來說,V2X,就是把有用的交通道路信息提前告訴車輛,給予「指導」。

實現V2X,就必然產生大量的數據交互。而只有5G的高速率、大容量、低延遲才能滿足需求。

但5G V2X,並不是「為聯而聯」。

比如MARVEL R的150m巡彎半徑輔助功能,就需要基本的自動駕駛和5G車聯網協同完成。

此外,在高階自動駕駛功能上,自動輔助變道、紅綠燈視覺識別與控制、智能召喚、融合式全自動泊車、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和主動避障等等能力,全成了標配和基本功。

比如,智能召喚功能,當用戶遇到雨雪天氣或手提重物時,可一鍵智能召喚MARVEL R到身邊或指定地點。

而在車輛自動行進到車主的過程中,會主動提示周邊行人,這就是PACM行人語音警示能力。

智能召喚,除了自動駕駛,也是V2X能力的體現,因為,過程中需要汽車和雲,以及用戶5G手機的互聯互通。

當然,無論是自動泊車,還是智能召喚,都是V2X能力的一部分,過程中需要汽車和雲,以及用戶5G手機的互聯互通。

而它們的基礎,是車輛本身的感知元件。

R汽車自主研發的5G智能駕駛系統,具體到MARVEL R這輛車上,分兩層。

第一層是視覺感知,擁有2個前視攝像頭、4個周視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1個實景攝像頭等11個視覺感知硬體。

第二層是雷達感知,全車裝了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等一共17個雷達。

在有5G基礎硬體的條件下,這一套高冗餘的方案設計,可以充分利用5G車聯網信息補充感知能力,更大程度減輕駕駛的負擔。

而在上汽專門為的5G汽車研製了一個「大腦」:iBOX。

iBOX核心既集成了華為5G通信晶片巴龍5000,也有英特爾的Mobileye EyeQ4H自動駕駛算力晶片。

這個大腦,是5G汽車能力的關鍵,自動駕駛晶片負責本地的計算任務,而5G晶片,負責車輛和外界的所有溝通。

目前,上汽的5G汽車完整功能,已經可以在R汽車5G智慧交通示範區體驗。

在量產車型MARVEL R上,也實現了首批17個場景應用:

智慧交通信息服務-V2I:紅綠燈信息推送/停車起步引導/闖紅燈預警/車速引導

智慧道路信息服務-V2I:彎道速度預警/減速區預警/前方道路施工提醒/道路標誌牌下發/道路擁堵提醒/關鍵路段提醒/潮汐車道提醒/限速提醒

安全預警類服務-V2V:緊急剎車預警/故障車輛提醒/交叉路口衝突避免/緊急車輛警示/左轉輔助

協同控制類服務:智能ACC控制

交付後,車機系統本身可以OTA升級,並且,31個ECU控制下的車輛功能也能進行優化升級。

隨著我國5G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展開,5G的顛覆式體驗,也會加速送達車主。

相比4G車聯網,有怎樣的革新?

2020年7月,5G標準的全球制定組織——3GPP才剛剛通過Rel-16,意味著5G車聯網真正開啟了共同標準下的落地,到了上車應用的時候。

其中相較4G時代,細節提升很多很大。

但最值得關注,也是最大的革新是V2X車路互聯,從多年設想變成了現實,真正實現車輛到基礎設施(V2I)、車輛到車輛(V2V),以及車輛到行人(V2P)的低延遲通信。

5G速度是4G的數百倍,而且延遲低,而且一個區域內可以連結百萬級5G設備。

所以,對於車輛駕駛員來說,通過向周圍車輛和基礎設施共享位置和速度等數據,V2X系統能夠提高駕駛員對即將到來的潛在危險的防範意識。

比如MARVEL R的150m巡彎半徑輔助功能,和超視距VR地圖構建功能。

當然,更快的通信效率自然要求更強的終端算力,5G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和交互流暢水平也會比4G時代的智能汽車更強。

而對於宏觀的道路交通來說,一旦在道路上部署了足夠多的5G汽車,它們就可以顯著提高避免碰撞的能力,從而減少交通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以及降低損失的嚴重程度。

△圖源:IHS Markit

5G技術上車,自帶的高帶寬環境具有的長期優勢之一,是可以為車主提供更高級、更「沉浸式」的服務,同時也給汽車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帶來利潤豐厚的收入。

事實上,5G技術有可能是全面釋放聯網汽車數據貨幣化潛力的關鍵。

所以,5G對於汽車,對於出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網速快一點」的體驗,而是重新定義出出行和交通工具。

5G正式上車,對於所有車廠玩家而言,不亞於手機領域的「iPhone」時刻。

這也是新老車企玩家,早就爭相宣布5G汽車的原因。

只不過,上汽R汽車的MARVEL R,成了第一個真正獲牌獲證,國家認定合法合規上路的「真5G」智能車。

首張汽車5G進網許可,何以花落上汽R?

車廠紛紛公布自己的5G汽車,為什麼目前只有上汽R汽車的MARVEL R才叫真5G?

因為,目前MARVEL R是唯一獲準合法入網的5G汽車。

一輛5G汽車,或者任何一臺5G設備,要取得合法地位,需要拿到兩個證。

首先是SRRC認證。

SRRC是我國大陸範圍內獲得授權可測試及認證無線電型號核准規定的機構。中國工信部強制規定,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及使用的無線電組件產品,都必須取得SRRC核准認證。

5G汽車只有拿到這個證,才被允許上路。

然後是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進網許可證由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頒發。

獲得進網許可證標誌著MARVEL R獲得了官方權威認證,能夠正式進入5G網絡,參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等建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SRRC核准的主要內容是對無線電發射設備工作的頻率、頻段、發射功率、頻率容限、佔用帶寬(或發射信號的頻譜特性)、帶外發射及雜散發射等頻譜參數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申請核准需要3套工程樣機、一套成品。此外還需要詳細的技術說明(包括軟硬體)。之後由專家組進行評估。

需要軟的一手,也需要硬的一手,兩手都得「硬」。

軟的一手,在於標準的參與和制定,是否是最核心的玩家,是否對於標準有足夠的貢獻和話語權。

早在2017年1月,上汽集團就加入了5GAA。

5GAA,全名5G汽車通信技術聯盟。是在2016年9月成立的電信行業與汽車行業的全球跨行業產業聯盟,發起方包括奧迪、寶馬和戴姆勒以及五家電信通訊公司——愛立信、華為、英特爾、諾基亞、高通。

△5GAA成立之初最早的成員

如同針對整個5G行業制定標準的3GPP聯盟一樣,5GAA的宗旨就是圍繞智能車聯技術,溝通不同行業訴求,制定相關標準。(5GAA在具體執行時,仍然遵從3GPP的技術指標)。

而上汽,在5G汽車的開局,就在V2X標準、技術方案方面取得發言權,能夠用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工程實踐,影響今後全球範圍內的5G汽車發展路線。

所以在5G全球共識和標準形成後,上汽能夠很快按照標準推出方案,然後獲得合規認證通過。

其次,在硬體方面,上汽也早就開始了準備。

MARVEL R上搭載5G智能網聯直連通信車載終端i-BOX,是上汽旗下聯創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為R品牌汽車定製,也是目前唯一實現5G V2X功能的5G車載終端。

這個聯創汽車電子有限公司,2006年就成立,上汽全資。

所以論及技術實力,R汽車品牌背後做支撐的,是上汽積累十幾年的硬核技術。

另一方面,從智慧出行的宏觀角度來看,上汽的規劃,契合了我國5G規劃發展的戰略。

與特斯拉主打單車智能能力相比,上汽R汽車注重的,是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並重。

特斯拉追求完全自動駕駛,把全局押注在單車智能能力,而且是純視覺方案。

但結合我國5G迅速鋪開落地,相關基礎配套不斷完善的大環境來說,將智能能力向車路協同傾斜,完全利用我國的5G優勢,是更適合中國的智能汽車方案。

所以,上汽的5G汽車規劃,一開始就不止於「網速更快」。核心瞄準未來5G變革的大格局,提前準備好5G智慧交通的「基礎設施」。

布局遠,誠意足,這也是上汽快速獲得國家認可的原因之一。

打硬仗、啃硬骨頭是國家隊的實力與擔當

當然,拿出首輛獲準上路的5G智能車,上汽集團,展示出另一層不容易外界忽略的努力。

如今,各行業都把5G掛嘴邊。在汽車行業,V2X、智能出行這些口號,也喊了很多年。

但只有真金白銀投入研發,積極參與標準制定,才能在標準和落地中掌握話語權,避免組裝式的拿來主義。

5G不作噱頭,核心自研自控、以實用落地為目標,這才是硬核科技能力中,「硬」的真正含義。

在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你追我趕的比賽中,上汽R汽車的5G技術率先上車,就是從側面印證了上汽的硬科技實力。

在2020歲末和2021年年初,關於「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和「硬核科技」的創新話題,從官方到坊間,一再成為熱搜關鍵詞。

《人民日報》還評論說,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位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

而上汽的車載5G也好,智能汽車總方案也好,除了是硬核科技實力的體現,還是關乎自主話語權的新時代競爭。

所以上汽拿下首款合規上路的5G智能車,不光是對硬科技投入的嘉獎,也能鼓舞更多國家隊、有擔當的企業,更加敢於基礎技術和方向的布局及投入。

如果國家隊都不能打硬仗,那智能車領域,未來也可能重演這兩年智慧型手機領域發生的一切。

現在,5G智能車,中國邁出第一步。

相關焦點

  • 氣候保護計劃2030:德國要讓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政府將雙管齊下,大力推動該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德國將在交通領域引入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屆時燃油價格將會上漲;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推廣電動汽車,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時修建100萬個充電樁,實現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新計劃還提出,氫能對發展氣候友好型經濟很重要,因此德國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前發布氫能戰略。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批上路,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這也是全球首輛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常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交通工具正逐漸走入現實。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得上路資格首款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由荷蘭製造商PAL-V打造。整體體驗就像一輛跑車。」中國製造「不再是概念」中國作為汽車大國,在飛行汽車領域的布局並不落後
  • 朱永敏:5G加物聯網,加快整個網際網路的快速變革
    隨著5g技術日趨成熟並將迎來商用,物聯網技術也將虛擬變為現實。一方面,物聯網技術,特別是廣域物聯網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和成熟;另一方面,物聯網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市場爆炸。   物聯網的本質,還是以網際網路為主,只不過終端設備不再是計算機,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傳感器。
  • 中國航空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然而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國航空又有一個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那麼為什麼要建設衛星物聯網呢5g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在5g沒有辦法覆蓋的領域,可以使用衛星網際網路來達到彌補,這樣一來才能夠真正的實現5g全覆蓋。
  • 北汽福田車聯網 7000輛重型車可遠程遙控
    北汽福田車聯網 7000輛重型車可遠程遙控   北汽福田推出自主研發車聯網系統 北鬥系統、GPS雙重定位———「實時路況監測、遠程故障診斷、疲勞駕駛報警
  • 360劉健皓:車聯網安全的賽道是1釐米長,1公裡深
    「我是全球首個破解特斯拉的,之後就有很多的汽車廠找我們,很多的汽車用到網際網路,爆發了車聯網的安全需求。」在8月20日由安全牛承辦的ISC 2019企業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分論壇上,360集團工業網際網路及車聯網安全事業部負責人劉健皓談起了當前車聯網安全的現狀以及360在這一領域的作為。
  • 如今我們對5g有什麼幻想,未來世界就將會什麼樣子!
    現在可能你會不明白,物與物是如何連接的?具體的例子在下面會提到。看完例子你就能明白了!特點三:uRLLC高可靠低時延。高可靠,就是傳輸數據時更加安全。每一代移動通信的提升換代都會將更安全、更可靠作為一個重要的點,5g也一樣!低時延,就是延遲更低,理想上就是基本沒有延遲了!
  • PAL-V:全球首輛飛行汽車上路
    誰不曾夢想擁有一輛飛行汽車? 開車在空中兜風? 現在這個夢想離我們近了一步。在 2012 年飛行和駕駛測試原型機後,PAL-V 就開始設計其商業產品 Liberty。近日,Liberty 通過了嚴格的歐洲道路通行考核,現在可以掛正式牌照上路。
  • 中國移動率先發布5G消息APP 華為攜18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中國移動率先發布5G消息APP:支持iOS/Android;華為攜手首批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財政部下發氫能汽車「十城千輛」徵求意見函;「復工」受阻,馬斯克要把工廠搬出加州。
  • 汽車演變過程之第一輛汽車是怎麼發明的?
    說起汽車大家都不陌生,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了。回顧汽車的歷史,我們發現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發明是來之不易的,那麼世界第一輛汽車和中國第一輛汽車是如何發明的呢?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重溫這段歷史。
  • 中國臺灣第一臺 5G 體驗公車在臺北市信義區登場
    中國臺灣第一臺 5G 體驗公車在臺北市信義區登場,臺灣中華電信今天移動服務商正式對外開箱。民眾可在移動中體驗 5G 傳送的 8K 影視,並藉由 5G 車聯網監控車輛安全;臺灣遠傳行動網路 也宣布 5G 自駕巴士已於 5 月底起在不外誒信義路深夜運行。
  • 誰發明了「第一輛汽車」?還真不是奔馳,最早可追溯到中國清朝
    如果詢問一個對汽車行業比較了解的人——究竟是誰發明了「第一輛汽車」?他們給出的答案可能是奔馳。雖然這家德國巨頭以生產首款「量產車」而聞名,但發明「第一輛汽車」的還真不是它。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並不想鑽牛角尖,但是探尋汽車的發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不斷地追溯中,我們意外發現「第一輛汽車」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現在,來探尋世界上的「第一輛汽車」吧。
  • 5G 高速時代在路上 成都高新戰隊已上路
    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均已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計劃到2020年,實現5G網絡正式商用。5G時代將迭代既往行業與技術創新的「算法」,涉及這一產業的晶片企業、設備器件、基站等相關行業端早已行動起來。成都高新區,一支和「5G時代」同頻的「高新5G隊」也搶先在未來「高速時代」涉及的關鍵產業、技術及應用市場節點上「陳設重兵」,伺機而動。
  • 2019世界5g大會活動有哪些?三大活動板塊精彩紛呈
    智能製造、創未來」、「智慧醫療、更健康」、「高清視頻、看世界」六大主題展現5G發展最新成就和最新場景應用案例  活動板塊3、應用設計揭榜賽  活動時間:報名和作品/項目徵集截至2019年10月31日  徵集5G相關應用的創意理念、模型、設計產品/項目,大賽分為「4K/8K」、「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無人機」、「車聯網
  • 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向著更為深入多元化方向發展
    世界移動大會-上海近日在滬成功舉辦,展會中展示了許多關於5g網絡的新型研究成果,通過這些研究得以窺見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   5g網絡,性能的指數提升   不同於傳統的移動通信服務模式,5g網絡相比於4g網絡,極大的擴展了傳輸的帶寬與能夠負載的信息量級,直觀的表現就是對於行動網路傳輸視頻流的性能提升,減少卡頓,提升畫面質感,單位時間傳輸的有效信息量更多。
  • 5g概念股龍頭 2020年5g板塊股票一覽
    目前隨著5g的發展,5g的產品已經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5g概念股是值得關注的,那麼5g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5g概念股如何 5g概念是在3G、4G之後的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 5g智慧燈光的作用是什麼,它的應用領域都有哪些
    打開APP 5g智慧燈光的作用是什麼,它的應用領域都有哪些 熙枚集團 發表於 2021-01-07 10:35:45 路燈作為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
  •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工信部發布車聯網無限電專用頻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11-20 10:34:35 1.2018中國智能車挑戰賽在常熟成功舉行
  • 第一輛汽車真不是奔馳!德國還是英國?到底誰才先人一步
    第一輛汽車真不是奔馳!德國還是英國?到底誰才先人一步?現在汽車越來越普及,不管是品牌還是形狀都有五花八門的樣子,而且銷量也是持續在增加,但是你們知道全世界第一輛汽車是什麼樣子嗎?世界上到底哪一輛車是第一輛車,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1886年奔馳的創始人發明了一輛四輪汽車,是全世界第一輛靠自身動力就能夠開的車,但是在1801年的時候英國有一個人理察就已經駕駛了一輛他發明的蒸汽車,從山坡上爬上去了,要說1801年和1886年,相差80多年,汽車工業的發展,也許就是在這個時間段開始的。那麼到底是德國還是英國?誰先人一步呢?
  • 專治懂車帝:這12款汽車你認識幾輛?
    這輛車是可以合法上路的,但真的無法想像發生翻車的話會有多酸爽。這輛三輪微型汽車至今依然保持著世界最小量產車的紀錄。在英國允許上路。偏就不要電動、也不要混動,這輛環保車就是要將傳統燃油進行到底。Eclectic:世上第一輛「能源自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