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保護計劃2030:德國要讓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

2021-01-21 第一電動網

當地時間9月20日,德國聯邦政府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希望到2030年該國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政府將雙管齊下,大力推動該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德國將在交通領域引入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屆時燃油價格將會上漲;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推廣電動汽車,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時修建100萬個充電樁,實現6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新計劃還提出,氫能對發展氣候友好型經濟很重要,因此德國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前發布氫能戰略。此外,德國還將對電池生產、二氧化碳的儲存與利用等領域的研發提供資助。

交通領域引入碳定價

剛剛,2019法蘭克福車展在「冷清」與「喧囂」之間落下帷幕。「冷清」指的是本屆法蘭克福車展參展面積大幅縮水,參展商紛紛缺席,讓原本熱鬧的車展變得冷清了不少。而這「喧囂」則來自展館外,車展期間爆發的一場萬人規模的氣候變化示威活動成了德國各界關切的焦點。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數以萬計的示威者聚集在德國柏林、漢堡、慕尼黑等各大城市,抗議全球氣候變暖。

當地時間9月1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本屆法蘭克福車展並發表演講,她一方面強調了德國汽車行業對於就業和經濟增長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呼籲該國汽車行業承擔起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責任,以實現歐盟2030年以前將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的承諾。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表示,氣候變化示威活動為政府敲響了「警鐘」。8天之後,德國「氣候保護計劃2030」正式出臺。

為完成大幅減排的目標,默克爾政府提出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進節能減排。據悉,德國政府的一攬子氣候變化方案成本高達540億歐元,主要措施包括鼓勵建築節能改造、提高航班稅、降低火車票稅等,但最重要的是德國將從2021年起在交通和建築領域實施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屆時德國將啟動國家排放交易系統,向銷售汽油、柴油、天然氣、煤炭等產品的企業出售排放額度。據悉,最初價格為每噸二氧化碳10歐元,到2025年將增至35歐元。2026年起,排放價格將由市場決定。由此增加的收入將向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供暖、公眾低碳出行等領域傾斜。

長期以來,德國碳排放市場主要參考的是歐盟排放交易體系,該體系主要針對發電行業、能源密集型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設定了總體限制。而現在,減排「壓力山大」,讓德國政府不得不擴大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範圍,將交通領域也納入進來。

燃油價格將水漲船高

據悉,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開始,碳交易就成為各國政府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隨後從2005年開始,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開始實施。事實上,德國試圖將碳定價擴大到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以外的交通領域,正是借鑑了美國加州在控制尾氣排放方面的經驗。與加州一樣,德國政府將要求燃料經銷商報告銷量,以監測碳排放的情況。不過,德國政府規定的二氧化碳排放底價是加州的2倍左右。目前,默克爾領導的執政黨基民盟正在尋求與聯盟夥伴社民黨一起,就如何進一步削減排放達成共識。

過去一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平均價格不到24歐元,但供熱或交通運輸業並未在此系統內。環保的壓力讓默克爾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對來自交通運輸的溫室氣體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數據顯示,交通運輸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德國總排放量的20%,自2012年以來逐年增加。可能只有通過引入碳定價才能快速有效降低德國交通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也就是說,未來,英國石油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等石油巨頭的汽油和柴油銷售商的銷量和所購碳排放額度都將被記錄,這些成本將逐漸分攤到消費者身上。「很明顯,德國燃油價格將會上漲。」德國艾德菲市場諮詢公司高級經理康斯坦澤・豪格說。

根據估算,德國政府從2021年開始實施這一計劃,將使該國普通燃油車車主的加油成本每次提高1歐元以上。從2026年開始,這一成本將增加到4歐元~6歐元。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表示,德國政府緩慢上調汽油和柴油價格,以保護低收入者、通勤者和小型企業的做法是正確的。不過,一些人也對燃油價格即將上漲表示不滿,他們認為政府的目標應該是「讓燃料更清潔」,而不僅僅是提高汽油和柴油價格。

當前,德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遠低於政府當初所設定的目標。增加燃油成本有助於促使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提高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英戈・拉姆明表示:「碳交易的範圍得到擴展將令人興奮。」拉姆明跟蹤歐盟排放交易市場已有十多年,「碳定價將確保在最具成本效益的領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說。

2020失敗2030再戰

事實上,之所以要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是因為默克爾表示,德國原計劃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較1990年減少40%的目標可能無法實現。另外,德國原計劃在2020年電動車保有量突破百萬輛的目標也宣告失敗。因此,新目標設定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並實現600萬輛電動車上路。默克爾說,希望新計劃能夠推動德國實現新的減排目標。

早在2010年,默克爾制定了到2020年在德國道路上有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的目標。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共售出67504輛電動汽車;截至2019年初,德國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保有量約42萬輛,離百萬輛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實際上,早在2年前,由於電動汽車發展不及預期,默克爾就曾公開表示,德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在10年內將無法達到100萬輛。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時修建100萬個充電樁,並要求所有加油站安裝充電樁;住房和租房相關法規將調整,房東將不得阻止租房者安裝充電樁;部分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也將提高。「氣候保護計劃2030」規定,從2023年開始增加對成本低於4萬歐元電動汽車進的補貼,對汙染嚴重的燃油車徵收更高的稅。

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車企對於政府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表示歡迎。迪斯表示,該計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證明了大眾集團全面電動化戰略的正確。「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交通出行方式。未來幾年,汽車將拋去它的環保負面特徵,變成安靜、安全以及清潔的交通工具。」迪斯如是說。據悉,包括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在內的大眾集團旗下12個品牌計劃,到2028年在全球推出近70款電動車型,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

除了大眾之外,寶馬和戴姆勒也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電動化目標。其中,戴姆勒新掌門康林松就表示,未來奔馳將實現整個車型陣容的電氣化,包括48V、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技術的產品都將陸續推向市場。2030年,實現奔馳旗下乘用車新車銷量的50%以上為電動車型的目標。此外,德國車企還紛紛制定了「碳中和」的目標,努力在全產業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zhengce/100487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經濟網,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德國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 計劃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
    德國聯邦政府20日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份計劃包括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鼓勵建築節能改造、資助相關科研等具體措施,涵蓋能源、交通、建築、農業等多個領域。
  • 應對氣候變化,德國直面挑戰
    德國聯邦政府上個月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是德國氣候內閣經過近半年的反覆磋商後最終推出的計劃。德國默克爾被稱為「氣候總理」,她希望以此回應德國激烈的黨派競爭和高漲的民眾呼聲,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德國要向汽車行業追加30億歐元援助,誰笑了?
    歐洲汽車業再掀一輪新熱潮,前腳英國宣布2030年禁售燃油車,後腳德國就拿出巨額資金扶持汽車業。  德國政府日前表示,將向汽車行業追加30億歐元資金,用於支持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低排放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同時,為了提升電動汽車銷量,德國將加速讓境內的加油站向充電站轉型,預計2022年25%的加油站將具備快速充電功能。
  • 為電動汽車構建充電基礎設施
    有關電動汽車的文章通常從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率統計數據開始,並且很樂意談論預計的電動汽車銷售量。 來自國際能源署(IEA)機構 [1] 的數據就是一個例子,其發布的數據預測全球電動乘用車保有量(global stock)將從2018年的500萬輛增加到2030年的約2.5億輛,屆時年銷量約為4400萬輛。
  • 涉及兩款車型 特斯拉在美國召回9537輛汽車
    Russell說道:「Badger的銷售必須要成為對股東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合作夥伴。它並不是我們的核心計劃,我們的核心計劃是重型卡車和氫動力……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說需要一個合作夥伴。如果能找到合作夥伴,我們就繼續。如果找不到,我們就不會繼續。」11月25日,通用發言人拒絕對雙方之間的談判發表評論,而只是表示「交易尚未達成,沒有新的信息」可供報導。
  • 特斯拉四季度需交付 18.165 萬輛電動汽車,全年才能達到 50 萬輛
    10 月 1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近三個季度的財報中,特斯拉都提到他們有能力在今年交付超過 50 萬輛電動汽車,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實現這一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壓力。特斯拉公布的季度產量及交付量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他們分別向消費者交付 8.84 萬輛、9.065 萬輛和 13.93 萬輛電動汽車,共交付 31.835 萬輛。前三個季度交付 31.835 萬輛,也就意味著特斯拉在四季度要交付 18.165 萬輛電動汽車,全年的交付量才能達到 50 萬輛。
  • 英國將提前禁止內燃機汽車使用至2030年,真的要熄火了嗎?
    UK Brings Forward Combustion Engine Car Ban to 2030,its Flame Out true?英國將提前禁止內燃機汽車使用至2030年,真的要熄火了嗎?因此,降低運輸業碳排放量的戰略將使其與歐洲其他國家以及印度政府保持一致,印度政府計劃到2030年僅出售電動汽車。
  • 讀完《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我列出了這幾點!
    要聞 讀完《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我列出了這幾點!2018年6月7日 19:57:22 本文來源「雪球網」,發布者刺蝟偷腥。比較BEV和ICEV的總擁有成本可以發現,電池成本的下降對用戶購買電動車的偏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大巴、的士、共享汽車等集約利用模式的用戶而言。 目前,電池廠商紛紛宣布大規模的擴產計劃,說明對電動汽車的未來充滿信心,並且隨著產能的釋放,電池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從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 汽車發明者奔馳,如何再次發明汽車?詳解奔馳新能源戰略!
    奔馳,這個經常號稱自己是「發明」了汽車的品牌,無時無刻不用自己的先進技術,引領汽車的發展。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的時代背景下,奔馳要給世人帶來怎樣的驚喜呢?奔馳是全球最早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廠商奔馳一直在嘗試尋找替代礦物燃料的替代品,從20世紀末是內燃機車的鼎盛時期,奔馳就已經開始居安思危了。
  • 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批上路,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這也是全球首輛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常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交通工具正逐漸走入現實。全球首輛飛行汽車獲得上路資格首款獲批上路的飛行汽車由荷蘭製造商PAL-V打造。什麼是飛行汽車?飛行汽車,顧名思義,是一種既能在陸地上行駛,也能在空中飛行,二者可以自由轉換的交通方式。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飛行汽車是未來世界的代表元素。
  • 德國不再推遲2020年氣候目標 擬確定煤炭退出的最終期限
    在此之前的版本中曾表示,德國只能在幾年之後達到2020年的目標。這一表述被德國國內和國際媒體廣泛報導。許多報告認為,這意味著德國不再是氣候方面的領袖。保守派和社會民主黨如今更為強調2030年目標。協議中寫道,他們「將通過各種方式,達到2030年目標」。相關政黨還決定組建專門委員會,由其負責在今年年末之前,首次確定結束煤炭發電的最後日期。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89期:國外召回國內不賠!寶馬插混自燃...
    對此消息,10月28日上午,威馬汽車予以證實。這是10月份威馬汽車的第3起起火事故,而且均屬同一款車型——威馬EX5。存電池短路風險 威馬汽車召回1282輛電動汽車日前,威馬汽車製造溫州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 PAL-V:全球首輛飛行汽車上路
    誰不曾夢想擁有一輛飛行汽車? 開車在空中兜風? 現在這個夢想離我們近了一步。在 2012 年飛行和駕駛測試原型機後,PAL-V 就開始設計其商業產品 Liberty。近日,Liberty 通過了嚴格的歐洲道路通行考核,現在可以掛正式牌照上路。
  • 日產否認尋求出售三菱汽車股份_易車網
    (來源:蓋世汽車 佔亞娥) 5,大眾將為奧迪、保時捷和賓利打造旗艦電動車 對標下一代特斯拉Model S【蓋世汽車】據德國《商報》報導,大眾集團將在德國為奧迪、保時捷和賓利打造一款旗艦電動汽車。這款三排七座汽車將由奧迪開發,是奧迪Artemis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為大眾集團的電動、高度自動化汽車研發新技術。德國《商報》透露,大眾集團之所以選擇其漢諾瓦工廠(該廠主要生產商用車),是因為奧迪的工廠規模太小。大眾集團一名高管表示,「Landjet 在漢諾瓦可以很快投入量產,而且在該廠生產比在奧迪工廠的額外投入要少。」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優勢針對可再生能源時代,純電動汽車2030迎爆發
    而在純電動汽車市場,歐陽明高表示,不論是安全性還是能量密度方面,頭部動力電池供應商都將研發從單體轉向系統方向。此外,他還認為,純電動汽車在2025年將迎來性價比新突破,並在2030年之後性價比優勢明顯超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 2023年大眾或將推出一款價格更低的小型純電動汽車
    (原標題:2023年,大眾汽車或將推出一款價格更低的小型純電動汽車) 記者 | 李亦萌將來,大眾汽車可能會在其產品陣容中提供價格更親民的電動汽車。
  • 馬斯克說他2030年前要實現這些目標,這忙得過來嗎?
    本文整理了馬斯克旗下公司2030年要實現的目標。伊隆·馬斯克:瘋狂的夢想家馬斯克手頭上的事情絕對是多到忙不過來。他同時掌舵多家公司,每一家都明確制定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在特斯拉,他致力於推動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的發展。在SpaceX,他致力於給予人類殖民其它星球的機會。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92期:新仇舊恨!中美「造車新勢力」領...
    專為網約車設計 滴滴發布首款定製電動汽車牛油果綠色車身,右側單側滑門設計,車身長4.39米、寬1.85米……滴滴出行近日發布了旗下第一款定製電動汽車D1,這也是首輛專門為網約車設計的電動車。發布會上,滴滴還透露了其在2030年實現完全無人化自動駕駛的計劃。
  • 中美汽車新貴會「幹掉」德國老貴嗎?
    轉入新千年後,關於氣候變化的擔憂開始激增,人們開始厭惡這些汙染空氣的「龐然大物」。可惜,傲慢、慣性巨大的德國巨頭們直到最近才認真起來:在電動車時代沒能做到先發制人,他們可能要進行硬著陸了。從數據上看,Waymo 的安全駕駛員平均每1.8萬公裡才需要接管車輛一次,與起步較晚的德國廠商相比,這樣的實力只能用「碾壓」來形容。去年,Waymo 在加州有111輛測試車,而通用旗下的Cruise則有162輛,反觀在加州也有測試項目的寶馬和奔馳,分別只有5輛和4輛。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2019中國最好賣的電動車 不是...
    這份18頁的法案指出,充電站的缺乏對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提高構成了重大障礙。去年全球共銷售221萬輛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全球共銷售了221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增長10%。在這221萬輛汽車中,純電動汽車是佔到了74%,較前一年提升了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26%,較前一年有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