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這個經常號稱自己是「發明」了汽車的品牌,無時無刻不用自己的先進技術,引領汽車的發展。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的時代背景下,奔馳要給世人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奔馳是全球最早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廠商
奔馳一直在嘗試尋找替代礦物燃料的替代品,從20世紀末是內燃機車的鼎盛時期,奔馳就已經開始居安思危了。對電池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進行嘗試,兩者的發展都經歷了曲折,以至於到現在為止,它們的市場份額仍然微不足道。
但目前化石燃料無論如何也不能保證人類的未來發展。而且汽車廠商也需要追求自己的差異化,因此目前最廣泛的理論是將電池電動汽車用於小型汽車,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用於大型卡車和公共汽車。
1978年,寶馬開始研發氫發動機時,便開始嘗試使用氫作為能源。自1994年梅賽德斯-奔馳開始研發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以來,已經過去25周年。 1994年4月13日,梅賽德斯·奔馳在德國烏爾姆推出了歐洲第一款燃料電池汽車「 NECAR」,梅賽德斯·奔馳研究中心就位於此。 「 necara」這個名字的意思是「 New Electric Car」,被命名為Neka 1,以區別於隨後推出的汽車。 Neka 1是在梅賽德斯·奔馳MB 100麵包車模型的基礎上製造的,於1993年12月開始在德國道路上行駛。
Neka 1配備有來自加拿大Ballard Power Systems的12個燃料電池,其輸出功率為50kW,以及可注入150升壓縮氣體的燃料箱。這樣,安裝在Neka 1上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30 kW,即41馬力,最大行駛裡程和速度分別達到每小時130 km和90 km。
繼Neka 1之後,奔馳在1997年駕駛Neka的後繼車型行駛了250公裡,從1996年基於V-Class的世界上第一臺燃料電池乘用車「 Neka 2(Neka 2)」到2000年推出的「 Neka 5」。它介紹了各種燃料電池汽車,例如在2002年,該公司研發了一種在A級長軸距版底部配備更緊湊型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究用車,並為燃料電池車賦予了新的名稱「 F-CELL」。
2009年8月,首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B級F-CELL」問世,並於同年年底開始小批量生產。 B級F-CELL配備了最先進的電驅動系統,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裝置,以提供高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時利用電動機的功率可提供136馬力的最大輸出功率和29.8 kg·m的最大扭矩。此外,它具有出色的充電能力,只需短短3分鐘即可充氫,並能在-25攝氏度下運行,達到400公裡的行駛距離。大約200輛B級F-CELL已交付給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它們已經證明燃料電池技術是足夠實用和安全的,在與普通乘用車相同的環境下行駛了超過800萬公裡。
迄今為止,梅賽德斯-奔馳已經製造了300多輛研究型車輛和燃料電池汽車,並已積累了與氫燃料電池汽車開發相關的數據,基於這些車輛的總行駛距離為1800萬公裡。
梅賽德斯-奔馳在德國曼海姆的無汙染交通發展中心也於今年慶祝成立25周年。該中心是戴姆勒股份公司具有備用驅動系統的車輛的試驗工廠。縮小了車輛開發與批量生產之間的差距。它主要致力於將電氣和替代驅動系統引入併集成到生產中。
該中心的能力之一還在於使用最先進的技術設計生產線。它還建立了低排放和零排放車輛部件的新製造工藝,例如電池組或整個電池系統。
自2018年底以來,最新的代表性業績與曼海姆製造的e-Sitaro系列電池電動公交車的開發和生產。此處生產的電池模塊組裝在e-sitaro公交車的車頂上。基於此,該公司計劃加速下一代電池的生產,例如計劃於2021年之後為e-sitaro生產一系列電池組。
奔馳的無汙染交通發展中心成立於1994年,致力於開發無排放車輛,並作為新驅動系統的試驗車間而成立。第一個項目之一是在1996年組裝T1型汽車,這是Sprinter的前身。在2000年代初,重點是天然氣驅動系統,最近,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技術得到了更多的重視。最近,還組裝了梅賽德斯·奔馳卡車的actros。除此之外,培訓新人才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奔馳啟動Ambition2039的碳中和戰略,20年內完全實現碳中和
在這種努力的背景下,現在梅賽德斯·奔馳正在用「 Ambition2039」這一口號設定一項全面的氣候保護目標。該公司旨在提供到2039年完全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道路上超過50%的車輛將被電動車取代,例如電池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從2022年起,德國生產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和貨車將實現碳中和。根據這個前提,奔馳正在計劃新的工廠。作為先進工廠在生產技術,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方面更強,辛德爾芬根工廠在屋頂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年為工廠提供5,000MWh的自發電綠色能源。
位於法國漢堡的智能工廠已經從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沼氣)中獲取能源,實現碳中和。波蘭工廠還將在未來實現碳中和。 2022年之後,世界各地的梅賽德斯-奔馳生產工廠將僅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取電力,例如太陽能,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
在德國,電力來自德國的風電場,根據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援助法》,這些風電將不會獲得補貼。梅賽德斯-奔馳是首個從此來源獲取電力的主要工業客戶,可確保六個德國北部風力發電廠的長期運行。
梅賽德斯·奔馳的電氣化戰略
梅賽德斯·奔馳的電氣化戰略基於未來的戰略「 C.A.S.E.」。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展示了奔馳品牌的首款電動汽車概念車EQA和氫燃料電池插電式混合動力SUV GLC F-CELL,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S560 e'。此外,它宣布了計劃在整個產品系列中總共推出50多種電動車型,其中包括到2022年將推出10多種純電動汽車。
梅賽德斯-奔馳專注於建立全球電池生產網絡以實施這一電氣化戰略,並投資超過10億歐元。該網絡由歐洲,北美和亞洲七個地區的九個電池廠組成。
這意味著奔馳的電氣化戰略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梅賽德斯-奔馳已經在每個領域生產了各種電動車型,從48伏電力系統(EQ Boost)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EQ Power)到電池電動車(EQ)。
梅賽德斯-奔馳致力於逐步增加純電動汽車在其產品組合中的比例。到今年年底,它計劃推出5輛電池電動汽車和2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幾年內將生產10多種全電動EQ車型。基於此,梅賽德斯·奔馳的新車有望在20年內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該公司計劃使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電池電動汽車填補全部銷售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