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入股孚能 德系三強"爭搶"中國電池企業為哪般?

2020-12-05 網易汽車

全球有近三分之二的電動車鋰電池在中國生產,而歐洲生產的鋰電池只佔市場的1%。深化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合作成了歐洲車企的必然選擇。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7月6日報導 在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下,動力電池企業成了「香餑餑」,被車企爭相「哄搶」。籤長約都不過癮,甚至要入股「綁定」才安心。

7月3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入股孚能科技,持有其約3%股份。5月29日,大眾集團宣布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的股份。

可以看到,大眾與戴姆勒在華快速擴張新能源業務的同時,正努力減少對寧德時代的依賴。畢竟,那是與寶馬相伴多年、情誼匪淺的好夥伴。

當然,比起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相對不那麼出名。奔馳為什麼選擇孚能科技?德系三強在華「爭搶」動力電池企業又是為哪般?

核心提示:

1、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孚能科技裝機量兩年中國第一。孚能科技的國資背景,或許是奔馳入股的原因之一。

2、大量擴張新能源產品的戰略,帶來了對動力電池的渴求。其背後,是各國日益嚴苛的排放政策在倒逼車企們快速轉型。

3、全球有近三分之二的電動車鋰電池在中國生產,而歐洲生產的鋰電池只佔市場的1%。深化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合作成了歐洲車企的必然選擇。

4、深度「綁定」,首先能解決動力電池供應問題。其次,方便深度參與研發,在三電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

5、孚能科技將在奔馳全球的電動化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國市場在產品開發和生產領域將成奔馳決勝未來的重要支柱。

為什麼是孚能科技?

天眼查顯示,孚能科技成立於2009年,屬中美合資企業。

2002年,裡斯本技術大學理學博士王瑀在美國矽谷成立了美國Farasis能源公司,獲得了美國能源部、國防部、自然科學基金會等部門新能源技術開發獎勵20多項,申請技術發明及創造專利30多項。

2009年,王瑀回國創業,創辦了孚能科技,將美國FARASIS能源公司新型錳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產業化,主要從事高科技、新能源、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生產,為新型嵌入式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配套。

數據顯示,2019年孚能科技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205.6MWh,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中排名第7位,2017年、2018年分別排名第7位和第5位。與市場佔比51%的寧德時代相比,佔比1.95%的孚能科技體量並不突出。

不過在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孚能科技產品出貨量和裝機量在2017年、2018年連續2年排名均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孚能科技也是在中國實現了第一批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

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是目前國內整個動力電池業的現狀。隨著雙積分政策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指標要求的提高,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也逐步提高。孚能科技等技術水平相對優秀的動力電池被車企「哄搶」並不意外。

2014年,孚能科技開始大規模量產能量密度高達220wh/kg的電芯,成為國內最先量產該能量密度電芯的企業。根據去年9月發布的招股書,孚能科技已開始量產能量密度285Wh/kg的電芯產品。

當前,孚能科技的國內主要整車企業客戶包括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集團等。截至2019年末,已為超過12.5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產品和服務。去年9月,孚能科技拿下向戴姆勒供貨百億電池的採購大單,像寧德時代一樣,站上了全球化競爭的舞臺。

5月20日,孚能科技科已於成功在科創板註冊,並將於近期上市。本次上市,孚能科技計劃募資約34.37億元,用於年產8GWh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孚能鎮江三期工程)和補充運營資金項目,來解決當前的產能不足問題。

而此前,孚能科技已完成4輪融資,其中2018年C輪融資50億人民幣。孚能科技在冊股東46個,包括國風投、國科投資、國新基金、發改委引導基金、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北汽產業投資等。

因此,孚能科技算是國資控股,民營體制。依託央企中國國新這一國資背景,在業務開拓方面比較有優勢,這或許也成為奔馳入股孚能科技的原因之一。

政策倒逼車企加碼電動化戰略

奔馳入股孚能科技,或許是為了更「穩定」地推進「碳中和」計劃。

2019年,戴姆勒曾提出「2039願景」,即到2039年,梅賽德斯-奔馳將著力實現乘用車新產品陣容的碳中和,到2030年時,新能源車型在乘用車銷量中佔比達50%。至2020年底,梅賽德斯-奔馳的目標是在市場上投放5款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和20款插電混動車型。

同樣,大眾、寶馬也有非常宏偉的電動戰略。

今年3月,大眾集團宣布將原定2025年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的計劃提前至2023年,與此同時,還將在2020~2024年五年間投入330億歐元布局電動化。按計劃,到2028年,大眾集團將在全球推出約70款電動車型,全球總銷量達到2200萬輛。

而按照寶馬規劃,2025年前,將推出新能源產品25款。

大量擴張新能源產品的戰略,帶來了對動力電池的渴求。其背後,是各國日益嚴苛的排放政策在倒逼車企們快速轉型。

近日,中國的雙積分新政明確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在歐洲,歐盟推出了「史上最嚴排放標準」,自2020年起,車企在歐洲銷售的95%的新車平均碳排放量不得高於每公裡95克,到2021年,車企在歐洲銷售的所有車輛平均碳排放量不得高於每公裡95克。

市場諮詢公司PA Consulting曾預測,歐洲13家主要車企都無法達成歐盟排放目標,他們將共同承擔1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19.6億元)的罰款,其中大眾將成為被罰最狠的企業,將為此付出約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7.46億元)的代價。

除此之外,上個月,歐盟委員會推出了一個「綠色經濟復甦計劃」。計劃指出,考慮對零排放汽車免徵增值稅;並計劃未來兩年投入200億歐元購買電動車貸款;投資400~600億歐元布局零排放動力總成;2025年前將新建200萬個充電樁。

歐盟國家的汽車增值稅普遍都在20%左右。若免除增值稅,對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增量或將非常可觀。

打造屬於奔馳的「寧德時代」

在各個車企如此龐大的電動化戰略目標下,動力電池需求每年飛速遞增。尷尬的是,歐洲儘管孕育出了戴姆勒、寶馬、大眾等一眾車企巨頭,卻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動力電池企業。

全球有近三分之二的電動車鋰電池是在中國生產的,而歐洲生產的鋰電池只佔市場的1%。根據SNE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企業佔據全球出貨量86.88%的份額,前十企業均為中日韓企業。同時上遊材料供應商也幾乎都分布於中日韓地區。

因此,深化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合作成了歐洲車企的必然選擇。


深度「綁定」,首先能解決動力電池供應問題。此前,特斯拉、奧迪、捷豹等多家車企都出現過電池短缺導致電動車型生產暫停的情況。與此同時,在寧德時代的面前,有很多排隊等候的車企。曾有體量較小的車企訴苦「交付進度很大程度上由寧德時代說了算。」

為了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車企們一邊選擇拓展多個電池合作夥伴,一邊尋求深度「綁定」某個動力電池企業。特斯拉與松下合作多年,豐田牽手鬆下與比亞迪。吉利攜手LG化學,恆大則與SK Innovation走到了一起。

比起作為客戶的合作,入股更方便深入參與技術研發。據透露,奔馳與孚能科技此次協議的關鍵內容包括開展高新電芯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並大力提升成本競爭力,技術重點包括通過提高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來實現續駛裡程的大幅提升。

此外,奔馳還宣布「在特定技術和商業條件下,孚能科技作為供應商可儘早參與到梅賽德斯-奔馳EQ產品下一代的項目中。」

比起購買成品,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在三電系統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對於車企在電氣時代取勝至關重要。華晨寶馬曾經向寧德時代提交了七百多頁的動力電池系統需求規格書,寶馬集團高級工程師在寧德工作兩年多,為寧德時代成長為世界級電池動力企業貢獻了突出貢獻。或許,奔馳也想打造出一個自己的「寧德時代」。

當然,奔馳如此龐大的電動化戰略不會只靠一個孚能科技完成。目前,戴姆勒已與比亞迪、億緯鋰能、寧德時代、韓國LGC、韓國SKI、孚能科技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開展合作。其透露,將在世界各地積極布局動力電池生產網絡——包括位於三大洲、七個地點的九家工廠。戴姆勒位於北京的奔馳電池工廠已正式投產,美國和歐洲的多個動力電池工廠還在建設當中。

但可以預見,孚能科技必將在其全球的電動化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孚能科技正計劃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建造一處生產基地,隨後還將在美國設立另一家工廠,以此依循梅賽德斯-奔馳「本土生產、本土採購」的策略。

牽手孚能科技也可以看到奔馳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奔馳方面表示:「中國市場不僅在銷售方面、而且在產品開發和生產領域都是我們現在及未來成功至關重要的支柱。」

結語

寧德時代憑藉寶馬背書脫穎而出,而奔馳的青睞或許將幫助孚能科技走上更寬廣的舞臺。如今,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已在世界市場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比中國車企先一步獲得了擴張海外市場的機會。

萬萬沒想到,德系三巨頭的新能源攻堅戰,是從爭奪動力電池開始。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作者:張媛 責任編輯:張媛_NAB6669

相關焦點

  • 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逆勢走弱 孚能科技緣何隱憂重重
    Choice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月30日,鋰電池板塊中多隻個股錄得較大漲幅,天汽模股價漲了41.83%,天齊鋰業股價漲了40%,贛鋒鋰業漲了28.57%,億緯鋰能漲了21.17%,而孚能科技則跌了10.27%。孚能科技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專注於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科創板一周年 喜迎「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先行者孚能科技
    7月17日上午,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能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567),成為「科創板」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先行者,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率先登陸科創板的公司。
  • 奔馳新能源卡車續航超1000公裡?比亞迪擴充刀片電池產能為哪般?
    比亞迪擴充刀片電池 保時捷推出移動充電解決方案02:44來自汽車大滿貫奔馳新能源卡車續航將超1000公裡?梅賽德斯-奔馳近來公布了三款零排放卡車,這三款車都採用氫燃料電池和電動電池系統,續航裡程有望超過1000公裡。其中的梅賽德斯-奔馳eActros最早或在明年投產。奔馳新能源卡車在全球商用車領域,奔馳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戴姆勒表示,未來電池組將變得更小、更輕、效率更高、續航裡程更長、對載貨能力的影響更小,這也為未來商用車大規模搭載電驅動系統提供了可能。
  • 山西金融系統地震 德御系密集入股銀行
    過去幾年,這裡是叱吒國內外資本市場的德御系大本營:實控人田文軍先後控制國內外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家美股公司股價曾暴漲45倍,震驚華爾街,德御系也一戰成名。  如今,德御系公司龍躍實業被查封後,田文軍的另一塊商業版圖才展現在人們面前:2013年至今,田文軍的德御系企業先後入股晉中銀行、陽泉商業銀行等兩家本地城商行,以及至少八家當地農商行。入股銀行之多,當地人笑稱他為「行長」。
  • 純電擂臺秀肌肉 德系三強到底誰是「拳王」
    ,但只要他們願意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財力就可以在短期內完成「彎道超車」,因為就在9月份,汽車圈裡最熱鬧的事就是奔馳EQC和奧迪e-tron相繼面世,如果再加上必然會到來的寶馬iX3,德系三強在純電動車領域的大秀也是越來越精彩了,之於咱們消費者來說,你會不會也很期待它們的表演呢?
  • 德系豪強BBA—寶馬「家譜」——成功人士夢寐以求的座駕!
    德系豪強BBA—寶馬「家譜」男人愛車,今日聊車就聊聊每個男人心中的豪車夢。說豪車就得從汽車工業強國德系三強BBA(奔馳、寶馬、奧迪)說起,其常年稱霸一線豪車陣營,是每位成功男士夢寐以求的座駕。寶馬汽車公司以汽車的高質量、高性能和高技術為追求目標,在世界汽車界和用戶中享有和奔馳汽車幾乎同等的聲譽。寶馬汽車加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在業界有目共睹,也是更多成功人士為之趨之若鶩。
  • 汽車質量排名:奔馳跌出前十 一熱銷車型意外墊底
    德系豪華三強:奧迪奪冠、奔馳跌出前十  根據排行榜,德系豪華三強——奧迪、寶馬、奔馳中,奧迪居首,寶馬位居第五位,而奔馳因為預計可靠性和推薦車型測試佔比兩項拉了後腿,排名第14位。  同為豪華車品牌的奧迪與奔馳,在汽車質量排行中,表現為何會相差如此之大?
  • 2020,動力電池食物鏈頂端的十個男人!
    交易完成後國軒高科董事會總人數保持九名不變,但大眾中國將推薦四人被提名和選舉為上市公司董事,不過大眾中國將放棄部分股票的表決權,使得原第一大股東李縝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縝在2006年創辦了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兼任公司董事長,曾獲得第六屆(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年度人物,帶領國軒高科一度做到了中國第三的位置。
  • 2020,動力電池食物鏈頂端的十個男人
    交易完成後國軒高科董事會總人數保持九名不變,但大眾中國將推薦四人被提名和選舉為上市公司董事,不過大眾中國將放棄部分股票的表決權,使得原第一大股東李縝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縝在2006年創辦了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兼任公司董事長,曾獲得第六屆(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年度人物,帶領國軒高科一度做到了中國第三的位置。
  • 德系車企電動化發展史:第一輛電動車的售價可在帝都買套房
    Lohner Porsche 的原型車誕生後不僅得市場的回應,還吸引了很多企業加入到這一項新技術的研發。這輛車為前驅設計且只能乘坐兩人,外觀看上去仍然是一輛馬車的造型。車輛通過兩個前輪各安裝一個輪轂電機進行驅動,並搭配一套電機與車輛間的低摩擦直傳系統,和鉛酸電池組為電機供電,這種驅動方式在效率方面大大優於當時的內燃機汽車。
  • 萬業企業發布三季報 入股富樂德布局EDA相關賽道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研發離子注入機費用投入同比增長46.02%;在建工程達4575.49萬元,同比增長95.54%,主要系臨港凱世通對在建研發廠房繼續建設及Finfet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項目持續投入所致。長久以來,公司持續積極布局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本期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達3515.60萬元,同比增長100%,系投資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致。
  • 還看啥特斯拉,全新奔馳EQC上線,百公裡加速5.1S+四驅,長4米77
    如果這樣很難理解的話,鵬哥簡單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奔馳是德系旗下的經典品牌,和寶馬、奧迪統稱為BBA,它們三個三足鼎立,彼此制衡卻又彼此促進,形成了一種無可替代的市場地位,但細分之下,其實這三個品牌之間的也有數不清的競爭關係,這就意味著它們三個品牌旗下任何一款車的發展其實是很艱難的。
  • 首次衝進前十,不鏽鋼龍頭青山控股旗下公司成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黑馬
    這是今年中國動力電池月度裝機量首次實現正增長。受疫情影響,上半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7.83 GWh,同比下降40.16%。1-6月,裝機量同比分別下降57.47%、77.93%、46.51%、26.74%、32.75%和24.4%。
  • 重磅推出:2020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
    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松下、億緯鋰能、瑞浦能源、力神電池、孚能科技。具體如下圖所示: 雖然有大眾中國成為第一大股東,但國軒高科的產品,目前還未進入大眾汽車的供應鏈。國軒高科何時能正式實現對大眾汽車的動力電池配套,目前還是未知數。 榮耀黃金 松下排外第6。當前,松下的動力電池發展,相對來說較慢,這也與該企業較為保守有關。
  • 深耕中國市場 奔馳實現「兩個轉變」
    強大的產品陣容在汽車市場下行的大環境下,奔馳取得優異成績背後是其在產品和戰略方面不斷完善的布局,奔馳的國產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迄今為止。國產車家族不僅為中國客戶帶來更多量身定製的選擇,也為我們貢獻了約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
  • 如果全球有10家動力電池企業殺出來,幾家會是中國企業?
    動力電池成本逐年降低,幾位嘉賓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到2025年,三元電池包的售價大概為500元/kWh,磷酸鐵鋰電池包的售價大概為400元/kWh。總之,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充電速度更快,以及沒有安全問題的電池,是各個動力電池企業努力的目標。那麼,未來中國電池企業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會佔據什麼地位?
  • 動力電池競爭加劇,寡頭格局進一步清晰
    動力電池競爭加劇,寡頭格局進一步清晰。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0前三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77.78GWh,同比降幅收窄至1.7%;排名前三企業電池裝機佔比72%,寡頭效應凸顯。 而中國電池企業獨佔6席,以寧德時代、比亞迪、AESC、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為代表的中國力量正在全球大方異彩。
  • 為什麼日系車有密封條,德系車卻不用?是德系車偷工減料嗎?
    也有的車主非常喜歡德系車,因為德系車比較穩定,而且品質也足夠保障,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也會拿德系車與日系車做比較,比如日系車上都有密封條,可是大眾汽車上卻沒有密封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系車在密封條上都會偷工減料嗎?
  • 以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的奔馳戰略公關
    「築夢·助星願——希望小學·梅賽德斯-奔馳快樂音樂匯」是奔馳「樂動未來」快樂音樂教室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展示;是奔馳致力於回饋中國社會,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事業的最佳案例;是奔馳以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的戰略公關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