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63. 6GWh,同比累計上升2.3%。
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松下、億緯鋰能、瑞浦能源、力神電池、孚能科技。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動力電池網
榮耀王者
寧德時代無懸念地高居第1,市場份額剛好達到50.0%,實現半壁江山的佔據。
最強王者
比亞迪無懸念排名第2,市場份額達到14.9%。展望未來,隨著刀片電池產能的爬坡,以及逐步外供,預計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將持續攀升。
至尊星耀
得益於國產特斯拉的強勁銷量,LG化學排名第3,其市場份額為6.5%。目前,LG化學已分拆其電池業務,新公司命名為LG新能源,並且LG新能源已有上市的計劃。
永恆鑽石
在乘用車市場取得好成績的中航鋰電擊敗國軒高科,排名第4。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15日,中航鋰電發生投資人變更,已由變更前成飛集成等6個投資人變更成35個投資人。這預示著中航鋰電可能要上市了。
尊貴鉑金
國軒高科排名第5。雖然有大眾中國成為第一大股東,但國軒高科的產品,目前還未進入大眾汽車的供應鏈。國軒高科何時能正式實現對大眾汽車的動力電池配套,目前還是未知數。
榮耀黃金
松下排外第6。當前,松下的動力電池發展,相對來說較慢,這也與該企業較為保守有關。
秩序白銀
億緯鋰能排名第7。今年以來,乘用車唱主角,已在客車市場取得極佳成績的億緯鋰能,由於在乘用車市場還未實現質的突破,後期需要爭第6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倔強青銅
本年度最大的黑馬瑞浦能源高居第8!本年度瑞浦能源屬於後發制人,其於7月份才第一次擠身TOP10,至年度已能夠位居第8。按這種勢頭,瑞浦能源2021年更進一步非常值得期待!
倔強青銅
排名第9位的是力神電池。力神電池2020年最大的動作是大股東易主。此外,力神電池在儲能電池以及電動自行車等市場都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後期,在新股東的帶領下,力神電池發展空間巨大!
倔強青銅
軟包之王孚能科技排名第10。該公司訂單不斷,制約其發展的是產能。從技術角度看,孚能科技對研發的投入比例驚人:其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才2.85億元,卻投入研發1.86億元,研發投入同比上升85.67%!顯然,孚能科技在布局未來!
附: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競爭狀況
據預測,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163 GWh,2030年將達2963GWh,面對TWh時代的誘惑,將來也會有更多新的企業入局,其中的競爭壓力也會不斷加大,用戶對高安全性、長續航、低成本的追求也會更強烈。究竟以後世界格局怎麼變化,誰也說不準。
起點研究院研究員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一個LG,短期時間內,全球三強的位置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儘管中國電池企業整體在全球佔據的份額比較多,但是面臨LG新能源和松下這種強勁的對手不可鬆懈。整體來看,韓國電池企業發展比較快速,雖然企業比較少,但是每個企業重點不一樣,被取代的可能性小。中國電池企業雖然多,但是同類化比較嚴重,而且市場上淘汰賽加劇,能存活的企業並不多。單個來看,寧德時代如果要繼續穩住全球第一的位置,最大的對手就是LG新能源、其次是松下。
寧德時代方面
最近,寧德時代訂單大爆發,除了年底加班需求,擴產也在積極布局中。就在2020年,寧德時代兩次發布大規模產能擴建公告。
第一次是,2020年2月26日發布的四項鋰電池產能項目建設規劃,總投資260億元,產能達到97GWh。第二次是,2020年12月29日,寧德時代發布三項鋰離子電池產能擴產規劃公告,總投資390億元,預計三條產線總產能約為115~135GWh。
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寧德時代預計總產能109 GWh,除自有動力電池產線外,寧德時代與上汽、一汽、廣汽等車企品牌合資建立動力電池產線,為其專供動力電池產能。考慮到其他國內、海外的在建及規劃中產能建設項目,預計2021年其總產能將達到124GWh,2023年將達到245~265GWh,已公布的長期規劃總產能接近400GWh。
資本市場上,2021年元旦,特斯拉降價掀起軒然大波,消息發布後,特斯拉遭全民瘋搶、直營門店被擠爆、特斯拉官網被擠「崩了」,寧德時代再次與特斯拉籤署了為期兩年的合作協議。受消息影響,其股價大漲17%,市值9413億元,並且於1月8日一度達9900億,直逼萬億大關。
LG新能源方面
從去年12月1日,LG新能源正式分拆成立後,就在積極擴產,計劃將產能從2020年的100 GWh,擴至2023年的260 GWh。近期,韓國消息顯示,LG新能源也在計劃IPO,募集資金達到1100億人民幣。並且,特斯拉、通用和中國的吉利汽車也都有意購買LG化學電池新公司的股份。
松下方面
產能方面,松下計劃,在2021年將其與特斯拉的合資工廠Giga factory 1擴產10%至39 GWh,並考慮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挪威海德魯電解鋁廠(Hydro)在挪威新建一家大型合資電池工廠。
近日,松下還在2021年CES上宣布,將致力於打造不使用鈷元素的鋰離子電池。接下來的幾年內,計劃將鈷的使用比例從5%降低至零。如果成功,那一些「鈷」奶奶的蛋糕將會被分食,而國內的電池企業更加要重視。
電池爭奪大戰,或許才剛剛開始,技術與資本同步的戰場,才是對行業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