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逆勢走弱 孚能科技緣何隱憂重重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周淼

近期,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持續升溫的態勢下,鋰電池板塊整體走勢也較強,但仍有些頭部企業走勢萎靡,比如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688567.SH)。

Choice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月30日,鋰電池板塊中多隻個股錄得較大漲幅,天汽模股價漲了41.83%,天齊鋰業股價漲了40%,贛鋒鋰業漲了28.57%,億緯鋰能漲了21.17%,而孚能科技則跌了10.27%。

孚能科技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專注於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7月17日,孚能科技正式上市,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

股價逆勢下跌

作為市場新寵,孚能科技的股價表現卻不及預期。上市首日,孚能科技盤中最高漲至37元/股,較發行價上漲75.85%,總市值超過300億元。但自此以後,股價便一路震蕩下跌。

截至12月2日,孚能科技收報29.3元/股,較7月上市以來跌超13%。同期,鋰電池板塊指數自7月以來上漲超26%,滬深300 指數上漲超21%。

消息面上,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創新高,鋰電池需求也逐步上升。作為磷酸鐵鋰電池正極必備的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今年以來已多次上漲,這自然影響到了磷酸鐵鋰。日前,江西智鋰科技發布《價格調整說明函》,該公司決定自11月19日起將磷酸鐵鋰訂單價格每噸上漲1000元。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量同比增長127.5%,環比上升3.5%,已經連續三個月同比增長翻倍。

《投資者網》詢問西部證券鋰行業分析師李航,其表示,碳酸鋰價格上漲對三元鋰價格的影響不大。整個行業的價格會相對穩定,因為價格已經漲過一段時間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和低成本,以及行業和市場對電動車高續航更理性的認識,都推動了磷酸鐵鋰電池新一波的市場滲透。隨著補貼退坡、技術水平提升等原因,未來磷酸鐵鋰電池的市佔率有望追平或超過三元鋰電池。

據相關媒體報導,四季度以來機構對鋰電池行業上市公司調研熱情高漲,期間共有32家鋰電池公司獲得機構密集調研,個別公司期間累計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超過100家。相比之下,孚能科技僅受到19家機構調研。

對此,上述分析師對《投資者網》稱,機構調研少的情況可能與公司的安排有關。不過也有相關人士認為,這或許與主力不看好有關。

不過,公司的股東戶數也大幅減少。截至9月30日,孚能科技的小股東人數僅為2.98萬,較上期下降了68.35%,而上市之初股東人數為9.43萬。通常股東戶數大幅減少意味著籌碼在向機構集中。

對於公司股價表現、原材料價格等問題,《投資者網》詢問孚能科技一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其僅表示,股價變動是市場表現。同時,對於鋰價格上漲,該人士稱並未聽到相關消息。

核心技術尚待完善

在股價萎靡的同時,孚能科技的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17年—2019年,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85.72%、70%、7.65%,呈逐年大幅下滑態勢。2020年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5.58億元,同比下滑64.94%;淨利潤為-2.93億元,同比下滑4.51倍;歸母淨利潤為-3.77億元,同比下降20.03倍。

而自今年下半年來,國內鋰電池市場已經開始回暖。相關數據顯示,在16家涉足鋰電池的上市公司中,今年第三季度有13家企業營收較去年同期出現增長,有10家企業淨利潤同步出現增長。

從規模來看,同行其他頭部企業中,寧德時代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為33.57億元,億緯鋰能的淨利潤為9.46億元,璞泰萊的淨利潤為4.15億元。

事實上,受補貼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孚能科技的淨利潤卻在微盈和虧損之間徘徊。此前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826萬元、-7821.48萬元、1.31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930萬元、-1.99億元、979.79萬元。

對此,孚能科技僅稱,公司的毛利率較低,再加上近年來的研發費用攀升,導致利潤承壓。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達2.91億元,而2017年至2019年則分別為0.47億元、1.13億元、2.7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6倍。

孚能科技是國內少有的僅做三元軟包的動力鋰電池公司,但這一技術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卻明顯下滑。2020年前5月,中國軟包動力電池累計市場份額低至4.3%,而2018年市佔率還在13%以上。

2018年,孚能科技的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和出貨量均創下新高,分別為1.90GWh和1.90GWh,兩項數據均蟬聯國內第一。從0.67GWh和0.68GWh到雙1.90GWh,孚能科技的裝機量、出貨量在短短一年內漲了近兩倍。

與之相反的是,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卻由2016年的18.69%跌到5.59%,這一現象也曾被視為「賠本賺吆喝」。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為19.22%,依然遠低於同行平均水平。

至於使用該款電池的原因,上述工作人員稱,在海外,三元軟包電池是最主要的電池,優點包括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等,而這些已經被市場證實。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軟包電池存在著成本較高、容易漏液等缺陷。

據相關媒體報導,自三元鋰電池車成為電動汽車主流以來,層出不窮的電動汽車自燃問題讓人觸目驚心。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以來,中國共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至少20餘起,其中絕大多數搭載的都是三元鋰電池。

今年8月,有消息稱北汽採購部內部製作了一份榜單,該榜單已將動力電池供應商孚能科技「拉黑」。不過公司很快對此進行了闢謠。值得注意的是,8月至11月初,北汽新能源車曾一連發生4起自燃事故。

對此,《投資者網》詢問李航,其表示,車輛自燃與電池不無關係。不過這不一定與電池材料有關,也可能與電池系統有關,這要看電池供應商與車企的合作模式。

大客戶依賴隱患重重

近年來,由於軟包電池技術門檻較高,軟包電池企業普遍選擇「大客戶」路線搶佔市場,孚能科技也不例外。

在這種模式下,孚能科技對下遊整車企業的依賴現象愈發嚴重。2017年至2019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9.78%、99.77%和95.82%。而寧德時代2017年IPO時前五大客戶集中度僅60%。

隨著電動化成為大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國內傳統車企也面臨著不小衝擊,或對公司營收造成不小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司多個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其中北汽集團下降了94.3%,而長城集團對孚能科技的收入貢獻為0。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對《投資者網》表示,公司的大客戶還有戴姆勒。據悉,目前孚能科技的大客戶主要為北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國內傳統車企,戴姆勒為唯一一家國外廠商。今年7月,孚能科技還因有戴姆勒-奔馳入股引來市場關注。

尷尬的是,戴姆勒轉身又選擇了寧德時代。8月5日,戴姆勒汽車宣布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協議,後者將為戴姆勒生產軟包電池。有業內人士稱,戴姆勒-奔馳入股孚能科技的主要目的還是提升與現有頭部電池供應商的談判籌碼。

隨著國內鋰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或將相繼加入軟包電池領域,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在種種內憂外患的壓力下,孚能科技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相關焦點

  • 科創板一周年 喜迎「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先行者孚能科技
    7月17日上午,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能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567),成為「科創板」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先行者,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率先登陸科創板的公司。
  • 航宇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貴州科創板第一股」誰拔頭籌?
    航宇科技的主要客戶較為集中,包括多家軍工客戶。航宇科技也是貴州省第二家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的企業。它將和貴州白山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山科技)一爭 「貴州科創板第一股」。後者自2019年遞交申報稿後,已經歷了四輪問詢,目前尚未提交上市委審議。
  • 奔馳入股孚能 德系三強"爭搶"中國電池企業為哪般?
    當然,比起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相對不那麼出名。奔馳為什麼選擇孚能科技?德系三強在華「爭搶」動力電池企業又是為哪般?核心提示:1、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孚能科技裝機量兩年中國第一。數據顯示,2019年孚能科技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205.6MWh,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中排名第7位,2017年、2018年分別排名第7位和第5位。
  • 孚能科技成為春風動力電池供應商
    原標題:孚能科技成為春風動力電池供應商   孚能科技10月22日晚間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定點函,將公司作為其六個車型平臺的電池供應商
  •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共建合資公司 推進動力電池產能建設
    ,雙方共同推進動力電池產能的建設,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製造及銷售,提升雙方在各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告顯示:根據協議的約定,孚能科技和合資公司的合計產能不少於120GWh,2021年開工產能不少於20GWh;除非一方存在嚴重違約行為,另一方不得再與除對方以外的第三方就動力電池產能擴充事宜開展合作。   在動力電池領域競爭愈加激烈的形勢之下,孚能科技積極在拓展及深化與下遊整車企業的合作,提升市場份額。
  • 派能科技上市3天漲5倍,儲能第一股什麼來頭?
    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全稱「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0月,專注於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12月30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被稱儲能第一股。招股書顯示:2018年以前,派能科技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18年,派能科技的經營業績才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持續大幅增長。
  • 12月25日十大利好公告:孚能科技擬與吉利科技共建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孚能科技擬與吉利科技共建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孚能科技公告,近日,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與吉利科技將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合資公司的股權比例和治理結構根據具體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
  • 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家的柴油著火了
    市值70億的「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卓越新能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 資料顯示,卓越新能成立於2001年,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葉活動,公司主要經營以廢油脂(地溝油、酸化油等)為原料進行生物柴油生產,以及提煉、生產工業甘油等相關副產物。 卓越新能曾於2018年1月衝擊創業板被否,後於去年11月21日正式登陸科創板上市交易,被譽為「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
  •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戰略合作 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摘要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戰略合作 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孚能科技(688567)12月24日晚公告,近日,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2020將過,動力電池行業戰事行至中場
    外資進場格局生變 自主品牌受認可2020年我國的動力電池行業,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裝機量排名上,外資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絕對因素。回望2019年,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位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億緯鋰能、中航鋰電、時代上汽、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和欣旺達。自2020年開始,日韓等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開始進場,國內動力電池競爭格局較之前已經發生顯著變化。
  • 硬科技投向標廣東海芯項目停擺 蘋果公司計劃2024年生產出第一輛乘...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戰略合作 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孚能科技公告,近日,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與吉利科技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合資公司的股權比例和治理結構根據具體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
  • 神州細胞、孚能科技「叩門」科創板 兩公司合計募資54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9月16日晚間,上交所受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簡稱「神州細胞」)、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2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2家公司擬合計募資54.19億元。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155家。
  • 優刻得科創板註冊獲批 科創板即將迎來雲計算第一股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優刻得最新資訊 > 正文 優刻得科創板註冊獲批 科創板即將迎來雲計算第一股
  •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正極材料|振華新材|三元|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若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發生變化,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需求或將面臨替代風險;同時,公司若未能及時、有效地開發與推出新的產品,將對公司的競爭優勢與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招股書顯示,中國電子通過振華集團、中電金投、深科技合計控制振華新材48.09%的股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並在本次發行完成後仍將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 年終紀事2019|動力電池(下)——成本
    回望2019,新舊力量正面交鋒,科技創新加速格局重構,商業生態發生巨大變革。汽車之家行業頻道推出《年終紀事2019》特別策劃,深訪新聞當事人與現象製造者,探討影響產業命運的焦點話題,詮釋行進中的汽車中國。本文是動力電池系列的下篇,上篇我們解析了競爭格局及變化(傳送門),本文將聚焦動力電池成本走勢。
  • 江蘇成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1月8日,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暨聯盟年度大會(2021)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會上發布的《江蘇省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江蘇動力電池產量規模全國第一。
  • A股夜報:蔚來發布PPT電池嚇壞鋰電!年關將至 這些個股已經確定...
    ,盛達資源(000603)、雲鋁股份(000807)、盛新鋰能(002240)、西部材料(002149)等多股集體跌停,煤炭概念同樣領跌,大有能源(600403)跌8%;養殖股集體走弱,國聯水產(300094)、中水漁業(000798)等跌近10%;兩市僅半導體概念股部分活躍,銅峰電子(600237)漲停封板。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寧德時代...
    :LG化學居首、比亞迪第6近日韓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總出貨量約20.4GWh、同比下滑了14.2%,而出貨量前十的企業排名也同時發生了較大變化。
  • 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鋰電池全產業鏈均臨「大考」相較於2019年,2020年的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變化較大。據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約5.68GWh,同比下降54%。涉及裝機的動力電池企業共計51家,其中31家企業動力電池裝機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負增長。
  • 三元軟包崛起,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戰未結束
    資料來源:第一電動網在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中,孚能、天能、捷威都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供應商。這三家都是近幾年進入新能源乘用車供應前列的。其中典型就是孚能。2015年開始,孚能憑藉三元軟包的能量密度優勢和在北美的配套經驗積累,進入北汽新能源的供應體系,成為主力供應商。2015年在出貨量排行上,孚能還默默無聞。2016年,孚能出貨量達到341.68mwh,業界排名第13名。2017年繼續擴張,出貨量1.05Gwh,業界排名第六,乘用車配套排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