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於德國長於臺灣,父母是博士碩士,她拍戲寫下11萬字法學論文

2020-12-04 唐影娛訊

她生於德國長於臺灣,父母是博士碩士,她拍戲寫下11萬字法學論文

有時候其實很多人對娛樂圈的藝人不是那麼的了解,在一般人眼中這些藝人要不就是長得好看會唱歌、跳舞,要麼就是會演戲,認為這些女明星都是靠的顏值吃的青春飯。如果這也認為所有的藝人就是大錯特錯了,娛樂圈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學霸,很多藝人走娛樂圈這條路都只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可能也是夢想。其實對於她們來說,不走藝人這條路她們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本事過得很好,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去娛樂圈拍戲只是為了堅持心中最初的那個夢想和走那條自己想走的路。

張鈞甯很多人應該都很熟悉,,那個在熒幕上活躍又調皮讓人覺得特別可愛的女孩子。很多人以為張鈞甯的走紅只是有點演戲的實力再加上長得好看遇上了好機會而已,其實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幸運的背後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別看她整天在娛樂圈每次都是那麼的大大咧咧,但是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學霸,不僅是她是學霸、她一家人都是學霸。

父親是博士、母親是碩士,她又在德國這樣一個優雅的國家出生,在臺灣長大,吸收了很多的地方文化。這樣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註定張鈞甯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在這樣優秀的環境中長大,多地的文化也孕育出了同樣優秀的張鈞甯。她自己也是畢業於臺灣中央大學的高材生,這樣優秀又漂亮的女孩子的確是娛樂圈不可多得的一個人才。

張鈞甯真的是讓人說不出來的一個優秀的女孩子,在拼命練習演技的同時,還會用拍戲的空檔寫下11萬字法學論文,這換作別人真的是做不到的一件事,也只有她這麼拼命了。只為的是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也許最好的自己是她一直堅持的目標。《白色巨塔》、《痞子英雄》、《最美的時光》都是她出色的作品,還有《虎嘯龍吟》更是獲獎的口碑好的作品。可以說張鈞甯這個人很強勢,在她所認為的方面自己一定要做到讓自己滿意。不斷地用各種方式讓自己學習到停不下來。

如今的她也是在娛樂圈有地位和名氣,也有很多人認識到了這個堅強的努力的女孩子,即使條件很好的她也是一直靠著自己的努力,本可以輕鬆的人生卻不想那麼平凡的過,這樣的女孩子才是最有魅力的女孩子。也希望張鈞甯今後的日子能一直這麼精彩下去。

相關焦點

  • 張鈞甯:拍戲期間拿到法律碩士學位,而她的感情生活依舊是個謎
    她優雅自信又美麗大方,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她再合適不過了。而且她是娛樂圈裡不可多得的高學歷學霸,非常自律,一直堅持做她喜歡的事情,比如說健身。「別人家的孩子」張鈞甯出生在德國,在臺灣長大。她家算得上是娛樂圈少有的書香世家,張鈞甯的爸爸是法學博士,媽媽是文學碩士。「鈞甯」這個名字是她的媽媽千挑萬選找出來了的,有著很特殊的意義,這樣難怪她不改自己的名字。張鈞甯的父母很嚴格並且對她的要求很高,一旦做錯了什麼事情都要讓其好好反思,教育她一番,我想小時候的張鈞甯應該沒少挨批評吧。
  • 論文抄襲:她的碩士、博士學位或將全被撤回!
    近日,洪真英碩士論文抄襲爭議終於有了最終結果。23日下午,洪真英曾經就讀的朝鮮大學公開表示:最終判定洪真英碩士學位論文為抄襲,正在辦理取消學位的相關手續。
  • 「學術打假」到臺灣!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怎麼找不到?!
    今年2月份的時候,「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引發輿論轟動,在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工作要點中,「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列入34項重點工作,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嚴厲打擊。而最近,這股風似乎也「刮」到了臺灣,蔡英文就被質疑博士論文造假。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29日舉行記者會,質疑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
  • 臺灣新謎團: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哪兒去了,學位真不真?
    以現在電郵之方便,幾分鐘就可把論文再次上網。他質疑,1984年蔡從LSE獲得學位至今已35年,為什麼她就一直不補交、不重新提供這個論文呢?尤其是在上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時候已經被人質疑過。關係到這麼重大個人信譽的問題不解決,理都不理,這不是太蹊蹺、太不合常理了嗎?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張旭 2016-02-01 15:20 來源:澎湃新聞
  •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70後」女廳官董嵐履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論文抄襲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學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
  • 58歲狄鶯進修碩士,論文研究兒子孫安佐,臺灣網友:已經沒底線了
    大家還記得在美國因持槍被捕入獄,臺灣藝人狄鶯和孫鵬的兒子孫安佐嗎?最近,他的事跡要被他媽媽狄鶯寫成碩士論文了。今年58歲狄鶯從小家貧,很早就出來工作幫補家庭,11歲到紡織廠當女工,學歷僅小學3年級還是肄業。但她一路努力拼讀到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目前正在寫論文,研究對象就是獨子孫安佐,她透露題目是《網紅成功的要素——以網路紅人孫安佐為例》。
  • 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畢業論文莫名失蹤
    海外網6月11日電 臺灣民進黨2020初選民調進入關鍵時期,蔡賴陣營爭奪正酣,10日,綠營名嘴突然在社交平臺貼文質疑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稱「在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IALS,也是英國的論文匯集中心)網頁寫的是:蔡的論文『missing』(不見了)」。
  •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原標題:   近日,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微博名稱為「用戶3654445124」的網友發布消息,稱其曾用作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書,被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剽竊
  • 廈大中山醫院院長博士論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連致謝也抄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據中國青年報10日報導,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致謝都部分一樣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比對發現,蔡建春博士論文與黃安樂碩士論文、黃坤寨碩士論文大部分雷同。蔡文的近4萬字中,有近2萬字來自於黃安樂的碩士論文。  在題目上,蔡文與學生黃安樂的文章只有兩字之差。黃安樂的碩士論文題為《應用RNA幹擾技術的MMP-9 基因沉默胃癌細胞克隆》,而蔡的題目僅僅將「應用」變為「基於」。
  • 她是美女科學家,德國1000多萬獎金都留不住她,毅然回歸祖國!
    但實際上,她身上的榮耀卻讓許多老教授都望塵莫及,不過縱使國外開出的條件再豐厚,也仍然擋不住她的一顆回國的心!莊曉瑩是一名標準的「80後」,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國有句俗語:再窮不能窮教育!莊曉瑩的父母就是如此,雖然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他們卻儘自己的所有供孩子上學,希望她的人生能夠走出農村,在外面有一番作為。
  • 廈大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新聞—科學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90後」的她人生「一路開掛」,她卻說:並非一帆風順
    一本《雅思詞彙速記》,書頁已被翻得卷邊,扉頁上,兩行用紅筆寫下的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筆跡稚嫩,卻醒目依舊。劉明偵曾在《雅思詞彙速記》上用紅筆寫下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劉晨/攝這是11年前,劉明偵給自己立下的目標。從那時起,早起晚睡,對她而言,就成了「自然的事」。「經常熬夜到一兩點睡。」劉明偵說。
  • 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到底有啥區別?
    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到底有啥區別?看到這個問題,有點興趣說一說,我是文科博士,和理科的博士論文範式不太一樣,我就是說說文科的吧,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到底有啥區別?記得剛讀博士的時候,管科研的院長我和說,讀一個博士差不多相當讀10個碩士,當時沒有這個概念,現在深有體會。談一談。
  • 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博士學位論文與臺灣教授論文相似,其導師稱「文責自負」 杭師大教師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後,網絡便開始了對其已發表文章進行搜索對比檢查,其中郭彥努2019年5月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博士時提交的博士學位論文《祁彪佳的園林世界》正文部分與臺灣大學教授曹淑娟專著《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中的部分內容和圖表存在雷同現象,但是在論文中卻並未標註出處和引文,細心的網友發現甚至連專著印錯的地方都一起抄了下來
  • 湖南益陽市委副書記再被曝碩士論文抄襲 複製比75.4%
    7月11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副書記黎石秋被指碩士論文系抄襲,總文字複製比高達75.4%,一篇28340字的論文重複字數21366。而就在數日前,有網絡媒體曝出黎石秋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總文字複製比37.1%,15餘萬字論文重複字數5萬餘字。
  • 臺灣博士來福建平潭採論文 探討法制建設
    25日,正在臺灣家中撰寫論文的許桂榮透過電話對記者說。許桂榮來自臺灣彰化,本科就讀於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此後,前往美國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又到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法學博士。現在,他已進入攻讀博士學位的最後階段,畢業論文選擇探討兩岸視野下的平潭法制建設。  為此,春節前夕,他乘坐「麗娜輪」到平潭,近距離感受這座兩岸共同家園的發展脈動,為論文累積一手資料。
  • 臺灣青年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數量激增
    新華網臺北7月22日電(記者劉暢 林楠)家住臺北的大學教師張瑞菁不久前把戶口遷到了金門,原因只有一個——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她,這樣就能夠經由廈門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去廈門上課。     近年來,像張瑞菁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到大陸兼讀碩士、博士學位的臺灣年輕人數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