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她人生「一路開掛」,她卻說:並非一帆風順

2021-01-09 中國婦女報

一本《雅思詞彙速記》,書頁已被翻得卷邊,扉頁上,兩行用紅筆寫下的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筆跡稚嫩,卻醒目依舊。

劉明偵曾在《雅思詞彙速記》上用紅筆寫下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劉晨/攝

這是11年前,劉明偵給自己立下的目標。

從那時起,早起晚睡,對她而言,就成了「自然的事」。「經常熬夜到一兩點睡。」劉明偵說。

這位1990年出生的重慶女孩,正是從那時起,開啟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18歲留學英國,3年後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一等學士學位。

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又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博士。

23歲,以「最年輕的中國女性第一作者發《Nature》」,刷新了這本世界科學領域頂尖雜誌的紀錄。

24歲博士畢業,25歲回國,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教授。

26歲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28歲被任命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讓人驚嘆的履歷,在劉明偵看來,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

劉明偵在工作。劉晨/攝

在電子科技大學創新中心大樓的辦公室裡,劉明偵說起自己留學的7年和回國任教的4年時光,用得最多的,是「自然」和「很正常」。

正 常

「可能看著挺順利。」 抿了抿嘴,劉明偵又補充道:「其實,也有很多不順的事。」

18歲到英國留學,是她第一次出國,生活不適應、課堂不熟悉一下子撲面而來——

「第一次上課,老師就發了一個電路板,我從未見過,同學們都會操作,我連開關都找不到,當時心裡很沒底。」

「最初幾個月,課堂錄音要反覆聽兩三遍,才能完全吸納。」

這些不順,劉明偵都選擇扎進學校圖書館裡去解決,以至於,

「那幾年,圖書館的管理員換了好幾個,每一個我都很熟悉。」

「兩耳不聞窗外事」也讓劉明偵遭遇「尷尬」,導致申請劍橋研究生時一波三折。

「碩士專業是偏應用的,需要到各個工廠和機構去實踐。」

劉明偵說,本科時只知埋頭苦讀,唯一的課外生活就是幾個重慶來的女孩子周末一起做美食,缺乏對應用實踐的思考。

當第一次與劍橋的導師電話交流,被問及未來規劃時,

「我答得偏理論化,以至於導師最開始認為我可能不太適合這樣的實踐性課程。」

在獲得一次當面交流的機會後,劉明偵用自己的能力和誠懇打動了導師。

事後她才知道,這次本不可能有的「面試」,源於本科導師一封兩頁A4紙的「推薦書」中對她才能的讚賞。

「碩士導師說,手裡拿著這封『推薦書』,還是很想見一下,不希望錯過。」

直到劉明偵開始博士學習時,那位本科導師依然給了她很大幫助,

「她是英國人,對所在領域很熟悉,在她的指點下,我選擇了一位年輕的博士老師。因為年輕人可能思想會更開放,敢創新。」

劉明偵的判斷準確,博士期間,她跟隨導師開始了一項較為新穎的課題——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工藝的研究,「是關於利用新型技術開發鈣鈦礦電池,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科研就是要搶佔先機。」劉明偵說,半年多的時間裡,在導師指導下,她「每天有十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裡」,希望搶在本領域的最前端獲得研究成果。

同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Nature》雜誌評選為201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這是一種有望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價格的新型光伏體系。

來自SCI的數據顯示,劉明偵在《Nature》發表的相關論文被他引已超過4000餘次,是本領域裡引用量位列前三的文章。

回憶這段研究經歷,劉明偵並沒有覺得多麼非同尋常,每天有十幾個小時在學習或工作,早已是她的生活常態。

基於此,她3年時間便完成了博士學習。「在英國,由於學制的原因,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劉明偵解釋。

信 任

在國外學習生活7年,劉明偵自覺最大的收穫是有了獨立的思維能力,她「學會了選擇」。

出國前,在選擇留學科目時,她根據父母的意見和自己的興趣,選擇了電子電氣工程專業。

「父母覺得這個專業以後應用廣,我物理成績中關於電路知識這一部分成績也不錯,也有興趣。」

在英國劍橋大學工程院就讀工業系統製造及管理工程專業研究生,該專業重視實踐,學習期間將與眾多機構進行交流合作,畢業後直接就業成為該專業眾多學生的第一選擇。

「當時我很多同學的工作條件也是相當好的。」劉明偵說:「但工作內容主要是給機構提方案,少有屬於自己的成果,我還是想要有自己的成果。」

繼續深造做研究,博士畢業後,「在英國,也許會有相對完善的條件和平穩的生活……一眼能望到10年、20年後的樣子。」劉明偵說:「好像缺點兒挑戰性。」

彼時,國內眾多高校已向劉明偵發出了邀請,這讓劉明偵有些驚訝,「國內已這麼重視青年留學生了」,她開始關注國內各大高校,這其中就有位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

工作中的劉明偵。劉晨/攝

在此後多次對電子科技大學走訪後,劉明偵在此處處感受到「不能被辜負的信任」,她決定回國,在這裡建團隊和實驗室,開創自己的新世界,就像她當年出國留學要迎接一個新世界。

回 報

「不能被辜負的信任」,在劉明偵看來,是促使自己走到今天的一切動力來源。

她講述,父母很開放,給予了她足夠的安全感,讓她一直在不斷的鼓勵中成長。

「一次我考試考差了,回家哭得很傷心,我爸知道後,就樂著說,來,我給你一個獎勵。」

「父母、老師、領導和家人一直都給予我重視和無條件的信任,為了證明他們這種信任是沒有錯的,就得不斷努力。」劉明偵說:「這成了一個正向反饋的循環。」

「回國後,我切身感受到了國家對我的重視和信任」。不僅28歲被任命為副院長,還擔任四川省婦聯兼職副主席,並先後獲得全國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也有很多讓她感動的事。「一位女生在教師節給我送來花束,她說,正是看了我的報導,才報考了電子科技大學」。

回國4年,現在的劉明偵已帶有碩士、博士研究生近10名,並牽頭成立建設了應用化學中心,目前,實驗室無論是設備還是科研能力,已能與國際水平比肩。

劉明偵(中)和她的團隊。(受訪者供圖)

作為四川省婦聯兼職副主席,她積極履職,相關會議、培訓和活動,從不缺席,在面對學生的大小講座時,她常常會強調:

「男生女生都一樣。」

對於自己,她也不辜負。晚飯後回實驗室繼續工作已成為習慣;但空閒在家時,便會將工作放在一邊,更好地陪伴家人。

如今,劉明偵有了新期待,

「希望新材料的研發,能使現在太陽能技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那本她寫下劍橋夢想的工具書,至今被珍藏在自己辦公室的書架上。她說,就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

「唯有更加努力,才能回報信任。」

(本文原題為《「開掛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來自《中國婦女報》2019年12月12日1版)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任然

編輯/侯曉然

相關焦點

  • 90後女科學家:她替中國在太陽能領域扳回一城
    她在國外念書期間,便經常聽到他國學生對中國太陽能技術的恥笑,這更激發了她的鬥志。 2 很多人覺得,一個90後小姑娘能幹嘛? 我們來看一下她的履歷,讓大都數國人都汗顏!
  • 倪妮的開掛人生,從她自律減肥塑形開始,完美的身材都是這樣練的
    倪妮的開掛人生,從她自律減肥塑形開始之前在微博上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國內的女明星,你最想變成誰的樣子?很多人都回答:倪妮!在出道之前,她也只是一個眉目清秀的小胖妞而已,120斤的體重,儘管五官還是挺好看的,但在演藝圈中絕對算不上出眾。後來,在拍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也是她的第一部電影時,在電影中要穿旗袍,表現出人物的優雅和性感,於是倪妮開始拼命減肥塑形,才在電影中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她自己有了脫胎換骨的美麗!倪妮能擁有今天的成就,和她的自律是分不開的。
  • 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一路開掛的她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在年度會議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正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她曾任谷歌AI負責人職位,2018年重返斯坦福校園任教,如今是Twitter公司董事會新獨立董事。然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些光輝頭銜下,李飛飛從來都是一個執著而且專注的人。她的背後,也隱藏著一段頗為傳奇勵志的人生。
  • 快來閒魚,看平凡少年如何成就開掛的人生
    十一國慶節前夕,閒魚聯合共青團、新華社共同發布了一支主題宣傳片《開掛吧少年》,一經上線,這部短片就在全網刷屏了。短片中的四個年輕人,他們用一路開掛的人生,展示了平凡的你我也可以成就非凡的可能。只要你有創造力,有積極嘗試的勇氣,就能在閒魚開啟你的開掛人生。不設界的閒魚喊你「支稜起來」正如《開掛吧少年》主題視頻所展現的,這次活動與當代年輕人的氣場完美契合,與年輕人達成了深度共鳴。
  • 她身懷半妖血脈,穿梭諸天開掛掠奪,掌控仙界成主宰!修仙文
    她身懷半妖血脈,穿梭諸天開掛掠奪,掌控仙界成主宰!修仙文大家好,可愛的小編又來咯!小編今天來給你們強推幾本小說,都是小編精心挑選出來的喔,今日最值得推薦的文是她身懷半妖血脈,穿梭諸天開掛掠奪,掌控仙界成主宰!
  • 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一路開掛的她近日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本文由募格學術整理於新智元、NAM新京報、環球人物等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在年度會議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正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
  • 歐陽娜娜星盤:雙子座的人生自帶開掛模式?
    歐陽娜娜星盤:雙子座的人生自帶開掛模式?看多很多人評價歐陽娜娜:天生貌美,聰明認真,拍過電影廣告,出過專屬黑膠,開過獨奏會,拿過無數獎,娛樂圈一圈全部玩下來,經歷了出名、爆紅、被黑、又爆紅,猛然發覺自己才18歲。
  • 女人六十:58歲退休後,她開啟了房車旅遊的第二人生
    不害怕衰老,不準備撤退,58歲的張孃坐在房車裡,開始了她退休後的第二人生。車窗外風景正好,如她所說,「55歲到65歲是一個女人的黃金十年」。汽車行駛在國道227上,海拔3000米,窗外是起伏連綿的祁連山。公路就在山間腹地的最低處。張孃坐在車裡,搖下車窗,把臉迎向山谷間的風。
  •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陳靜略微想了想,依次撥打了9個電話,最後一個名額,她留給了自己。從接到命令到入駐醫院,總共不超過48小時,陳靜率領著大多都是「90後」的護士們出徵。,她卻說:「別播名字,媽媽會擔心。她卻說:「皮外傷而已,貼上『創可貼』再衝鋒!」
  • 22歲哈佛碩士畢業,美女學霸公開人生開掛的秘訣
    可是,你有沒有停下來想過,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沒有發現高效學習的真相:有這樣一個掌握了高效學習力的女孩,17歲放棄了清華北大的保送機會,考入華盛頓大學讀本科,畢業後又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她就是:哈佛學習力女神
  • 擁有神奇醫術女主重生有異能,得傳承修煉空間,一路開掛!女強文
    擁有神奇醫術女主重生有異能,得傳承修煉空間,一路開掛!女強文大家好,歡迎來到花棗影視!茫茫人海相遇是緣,想必大家在生活中有閒暇的時間都會選擇看一些電子小說吧,那麼今天小編就給你們分享幾本精彩的女強小說,擁有神奇醫術女主重生有異能,得傳承修煉空間,一路開掛!
  • 李一桐否認事業開掛:一路走來面對的困難只有我知道
    採訪中,談及被質疑「頭號資源咖」,她回應稱:一路走來面對的困難只有自己知道。談及「年初收了曹操、年尾收了諸葛亮」,她直呼被「三國盡歸李一桐」這個梗給笑死了。 該劇講述了傲嬌總裁邵銘哲(陸毅飾)與落魄少女夏苒苒(李一桐飾)在各自經歷了家庭紛爭、愛情坎坷後共同成長的故事
  • 寡姐一路開掛,果然女神都在U盤裡
    本次故事的主角名叫Lucy,她是個愛瘋愛鬧,敢愛敢恨的火辣美女,卻陰差陽錯的落入了一個黑老大的魔爪中,幫他把藥品通過藏在身體裡的方式走私到別國去,然而就在登機前一晚,Lucy卻碰上了一個起了色心的人,這人在求歡未果後竟然把對著她的腹部猛踢。
  • 「夜讀」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是厚積薄發
    1閨蜜辭職了,她不是盲目的,她想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買了輔導資料,報了培訓機構,教師招聘的備考之路也就開始了。早上五點起床,晨讀兩個小時,刷視頻,看書,做題。筆試之後是面試。學不會、臉皮太薄、拉不下臉來試講,這些都是讓她頭疼的問題。於是,她白天寫講課稿、熟悉教材,晚上練課。
  •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自強不息的自己
    不管言論是否屬實,但是伊萬卡確實堪稱人生贏家。然而我們只看到籠罩她人生的五彩光環,卻看不到從小時候起父母就已經在歷練她了。02每一段艱辛的路程,都是生活對我們的磨練,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自強不息的自己。
  • 中國90後CNS一作大盤點,博士三年6篇Science比曹原還開掛!
    兩篇文章第一作者都來自MIT物理系的21歲博士生曹原,大神除了物理,還喜歡計算機和天文,學神的人生簡直跟開了掛一樣。我們先來看這開掛的人生:18歲:進入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學習21歲:以全系第一名畢業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23歲:ature發表論文,
  • 空間重生文:她重生成為小軍嫂,卻又扮豬吃老虎,開掛打臉巧虐渣
    空間重生文:她重生成為小軍嫂,卻又扮豬吃老虎,開掛打臉巧虐渣第一本《農女的隨身空間》作者:土豆依然簡介: 前世,林薇兒因為重病身亡。沒想到,一睜眼,她就穿越到另一個世界了。不說穿個王公貴族,富家小姐也行吧,但她怎麼就穿成個農家女呢?而且還是被渣親戚陷害,被衝喜嫁給一個病秧子的小丫頭。
  • 身高1米65生娃後仍保持90斤內,看了唐藝昕的日常生活,網友:開掛人生
    為了和偶像明星一般靚麗,很多年輕媽媽們會對當媽後的女明星們的生活格外的關注,關注她們在孕期都吃了什麼,或者做了哪些運動。 很多明星生完孩子之後,看著還跟沒生過的小姑娘一樣,著實讓人羨慕不已。愛美之心對作為孕婦的女人們,也絲毫不會減少。為了和偶像明星一般靚麗,很多年輕媽媽們會對當媽後的女明星們的生活格外的關注,關注她們在孕期都吃了什麼,或者做了哪些運動。
  • 90後蘭州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她家拜訪
    25 歲是個奇妙的年齡分割線,很多人的人生在這個節點發生轉變,小焱也是如此。2018 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工作。一個人從天津來到四川眉山,開了一個染坊,當上了老闆娘染布匠。自此以後,這個 20 來歲的姑娘,幾乎每一天手都洗不乾淨,就連指甲縫裡也全是藍色染料。小焱是甘肅蘭州人,曾在天津當了 3 年的幼兒園老師。
  • 她是90後學霸,25歲牛津大學博士畢業,27歲成電子科技大學副院長
    她是90後學霸,求學劍橋牛津,27歲成為電子科技大學最年輕副院長張愛玲曾經說「啊,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每個時代每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些人將這句話視為金科玉律,好像在年輕時代沒有什麼出色的成就就是人生的大遺憾。然而,也有不少很有天賦的年輕人是這句話的受益者。他們領先同齡人,帶著自己輝光的光環,面對這光怪陸離的世界披荊斬棘。年少有為,出名趁早。在享受光環縈繞的同時,這些人難免還會遭遇來自社會各個層面施加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