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TCL自建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原因

2020-11-23 驅動之家

TCL的鏈條戰爭

2006年的春天,TCL集團CEO李東生無心欣賞柳綠花紅。

4月26日,TCL發布2005年年度財務報告;在完成兩項跨國併購後的第一年裡,這家持續盈利25年的公司,出現了第一年年度虧損——2005年淨虧損3.2億,其中主營彩電業務的TCL多媒體虧損5.99億港元,併購了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的TCL通訊公司出現16.08億港元虧損。

外界的好奇,終於定格在財報上的負數,看空者得以佐證其預言家式的「先見之明」,鮮有人還有興趣去研究甚至傾聽TCL談論在虧損之外的其它故事,例如這家公司在2005年下半年草籤的一份意向書,在該意向書裡,TCL計劃參與引進一條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這份意向書埋下的伏筆,耗費了TCL公司四年時間來展開此後的敘事,並形成了被李東生稱為:「TCL公司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最重要的一項公司戰略」。

雖說2005年開始討論是否上馬液晶項目,緊接著,在下半年就出具第一份項目意向書,這效率不可謂不快,但在把握行業技術轉型的趨勢上,TCL還是慢了一拍。事後反思,李東生承認,「在對CRT往LCD技術轉型速度,自己的估計過於保守」,這亦成為TCL多媒體歐洲業務虧損問題在2006年積重難返的重要因素。

在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之後,TCL也在研究技術轉型期到底會是誰主沉浮。當時,對於平板電視將取代CRT這一大方向,行業裡公司基本達成共識,只不過對於「哪一種技術將脫穎而出」、「新舊更替的速度」,各持不同看法。

當時,TCL更關注的是松下等公司主導研發的PDP(等離子)技術。李東生在想的是:「TCL是不是考慮做PDP?其次,還有什麼技術可以抗衡PDP?」而此時,湯姆遜已經開發出17釐米厚的壁掛式背投電視機,來自湯姆遜的人認為,較之PDP,背投的性價比更高,極有可能成為足以抗衡PDP的另一種選擇。李東生接受了湯姆遜的觀點,卻忽略了LCD技術的潛力。

由於PDP技術更適合40英寸以上的屏幕呈像,而LCD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到各類小屏幕上,包括手機與電腦的顯示器。雖然從技術參數上說,PDP甚至更勝一籌,它在動態呈像以及節能方面,都有更卓越的性能表現。但囊括來自彩電、手機和電腦三大行業的需求,LCD技術很快得到放量增長,其中韓國的三星與LG的助推,更是加快了LCD技術的商業化。於是,LCD TV成了主流的平板電視。

此後,用李東生的話說,「市場的轉型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在必須調整戰略,做出改變時,由於TCL「系統都比較大」,其難度與壓力,可想而知。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LCD時代,面板成為關鍵部件,而超過一半的關鍵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是銷售整機的品牌商,例如夏普、三星、LG等。於是,掌握上遊資源的彩電製造商,其市場份額上升很快,相對應的,在關鍵部件上集體失語的中國彩電製造商市場份額也迅速下滑。

「之前我們先後和多個國外的技術合作夥伴都談過,甚至協議、意向書都籤過不止一份,當然沒有約束力的。最終為什麼沒有下來?原因很複雜,有對方的原因,也有我們自己的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說,在對方覺得能夠控制你的時候,他是不太願意以技術合作的方式,讓你參與到這個裡面來,也很明顯與其大利益是相背的。」

這也是TCL最終之所以下決心自己投資建立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原因所在,平板競爭的年代,無法掌控關鍵部件,只能淪為有品牌的組裝商,因此,彩電製造商不能「掉鏈」。

一個顯而易見的悖論是:如果液晶面板上線不是存在高風險的話,中國彩電製造業不可能會在LCD面板上長期失語。投資液晶面板,若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高風險,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TCL,如何能把握動輒上百億的巨大投資?

對此,李東生強調的是:「這個項目整整做了四年多,我自己在這個項目上花的時間挺多的。」

液晶面板生產線是資金密集型的投資項目,頗似半導體產業,產業周期性波動大,市場好的時候,盈利率高;市場進入低谷期,則會導致嚴重虧損。另一個門檻則是技術準入門檻,由於日韓公司的技術封鎖,中國大陸缺乏掌握液晶面板生產技術的人才。另一方面,液晶面板中的一些關鍵部件,例如玻璃基板製造技術,依然掌握在美國康寧公司等少數幾家公司手裡。雖然8.5代生產線的建設已然動工,李東生亦表示,「就整個產業來講,我們不能說已經掌控了技術」,只能說,「對整個產業的規律以及技術的難點,我們還是理解得比較深。」

2008年投產的液晶模組項目,除了讓TCL得以往上遊邁出第一步,亦成為TCL吸納相關人才關鍵一步。「我們業界認識了很多人,也知道該怎麼組成一個團隊,我們也看過韓國、中國臺灣他們的做法。」

李東生研究過富士康旗下的群創光電。他認為,群創之所以可以在三年的時間裡,在液晶面板市場分得一杯羹,甚至併購了奇美,關鍵在於項目啟動之初,他們搭建了一個足夠強大的啟動團隊。

如今TCL瞄準的正是臺灣孵化出來的工程師。

 

相關焦點

  • 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點亮投產
    12月25日,7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無塵廠房,繁忙的流水線上,隨著一塊薄薄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下線,標誌著總投資280億元的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在鹹陽高新區正式點亮投產
  • 中國電子成都熊貓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建成
    央廣網成都2月5日消息(記者 賈宜超)近日,中國電子成都熊貓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點亮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舉行。這標誌著總投資280億元的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項目正式點亮,也意味著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新格局逐漸形成。
  • 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產能和綜合良率均超預期水平
    08月1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一期順利達產。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一期日前順利達產,投入產能和綜合良率均超預期水平。目前公司產品產銷兩旺。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0810/51090.html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項目位於鹹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投資280億元,佔地1239畝,建築面積約77萬m2,是一條月投入G8.6玻璃基板(2250mm×2610mm)120K的TFT-LCD液晶面板全工序生產線。
  • 2017年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和介紹
    (京東方)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 產線建設周期:2009.8~2011.9 投資:280億元 基板產能:12萬片/月 主要生產26英寸至55英寸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顯示屏,設計產能為9萬片玻璃基板/月(擴廠後達12萬/月),達產後,將實現年產液晶顯示屏1300萬片,年產值近200億元。 5.
  • 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都在建設10.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2017年12月20日,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BOE(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尺寸的TFT-LCD面板生產線。預計未來國內會建設7條10.5代TFT-LCD面板產線,包括京東方的2條,華星光電2條,CEC1條,鴻海1條,惠科1條。而全球範圍內10代以上產線將可能達到8-9條。
  • ...共同投資建設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的公告
    8.5代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線建設,形成了完善的上下遊配套。自投產以來,華星光電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目前已經成為大陸廠商中市場佔有率第一的TV液晶面板企業,是國際一流、海峽兩岸產能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領軍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產線建設、管理經驗和技術、工藝儲備。
  • 彩虹自主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彩虹8.5代線項目開工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產能攀升,本土化配套如何加力?我國顯示產業配套將取得新的突破。近日,彩虹宣布,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彩虹8.5代線項目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12月實現熱端點火,引板後5個月達產。屆時,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將改善顯示產業配套情況。
  • 成都中電熊貓第8.6代液晶面板線順利投片
    2017年12月28日,成都中電熊貓第8.6代液晶面板項目點燈投片儀式在4A-2F潔淨廠房內舉行。自2016年9月28日開始土建樁基施工,歷時15個月,項目終於迎來了點燈投片的關鍵節點。儀式由Array技術負責人蔣雷主持,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日比野吉高、技術組組長李廣聖、商務採購組組長吳陳堅等出席了本次儀式。
  • ...投資建設第8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項目的公告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本公司」)經過與北京市政府相關投資平臺就在北京市投資建設第8代TFT-LCD生產線項目的項目可行性、環境評價和項目投資框架、技術、工藝、工程等進行了充分調研和分析論證工作的基礎上,擬通過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顯示」、「項目公司」)投資建設第8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
  • 友達崑山第6代LTPS液晶面板廠成功點亮首片5.5"FHD面板 華為傳音來站臺
    9日於大陸崑山廠舉行第六代LTPS(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點亮儀式,展示崑山廠產出的第一片5.5吋Full HD LTPS液晶面板,為友達在大陸的長期布局締造重要裡程碑。圖一、友達光電崑山廠第六代LTPS(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點亮儀式左起 崑山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辰揚、友達光電移動產品事業群總經理陳弘祥、崑山市委書記姚林榮、友達光電董事長彭雙浪、崑山市長杜小剛、友達光電崑山廠總經理朱永銓
  • 京東方福州第8.5代TFT-LCD生產線實現客戶交付
    繼2月7日產品點亮投產後,BOE(京東方)福州第8.5代TFT-LCD生產線於2月24日向三星、LG、長虹、康佳、創維、海信、海爾、冠捷、聯想等主要國內外客戶實現首批產品交付。2017年2月7日,BOE(京東方)福州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點亮投產,創造了從打樁建設到點亮投產僅15.8個月的業界全球最快速度。
  • 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據科技日報6月18日報導,18日,我國首條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支持下,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三年來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實現了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還將形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世代電子玻璃關鍵工藝技術。
  • 配套中電熊貓8.6代線液晶面板項目,世正科技項目開工
    項目一期投資 1.5億元,項目主要為中電熊貓8.6代線液晶面板項目以及同類行業提供配套服務。項目一期建成達產後,預計每年合計處理工件超過 30萬件,年產值 6000萬元。 (來源:空港融媒) 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項目總投資280
  • 華星光電第8.5代TFT-LCD生產線和11代線成為關注焦點
    華星光電第8.5代TFT-LCD生產線和11代線成為關注焦點 作者:51Touch時間:2017-09-30 來源:深圳商報     北京時間
  • 中電成都熊貓8.6代液晶面板項目16個月建成投產 刷新「成都速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丁寧)2月5日下午,在雙流西航港經開區內,中國電子成都熊貓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舉行媒體集中採訪。就在幾天前,總投資280億元的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項目正式點亮,意味著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新格局逐漸形成。
  • 京東方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 8K顯示屏有望量產
    12月20日,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這也是全球首條投產的10.5代線(目前最高世代線),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如6代線玻璃基板尺寸為1500mm×1850mm,8.5代線玻璃基板尺寸為2200mm×2500mm。目前,全球最高世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為3370mm×2940mm,業界稱之為10.5代線。總體來說,顯示屏世代線代數越高,則可經濟切割顯示屏的最大尺寸越大,生產效益越高。經濟切割指的是在玻璃基板尺寸固定的情況下,通過合理規劃和計算來切割產品,使玻璃基板達到最高的利用率。
  • 全球領先的LTPS液晶面板在崑山誕生
    全球領先的全高清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在崑山誕生。9日上午,友達光電(崑山)有限公司第六代TFT-LTPS(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在崑山舉行點亮儀式,展示了在崑山生產的第一片5.5寸全高清LTPS液晶面板。此舉標誌著全球第三條、全國最大的LTPS生產線開始投產,今年10月將開始量產。
  • 京東方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實現滿產
    目前,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已集聚企業80家,涵蓋面板、基板、偏光片、顯示光源等全部生產環節,2018年規模以上企業產值888億元。據了解,京東方合肥第10.5代線TFT-LCD產線是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也是全球首條10.5代線,項目總投資458億元,主要生產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
  • 華星光電搶佔高世代液晶面板高地
    儘管是十一黃金周假期,地處光明新區的華星光電8.5代線液晶面板廠依然保持滿產。不遠處,正在建設的華星光電11代線液晶面板廠工地,也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記者近日到華星光電採訪,看到的是一片令人興奮的場景。
  • 萊寶高科第8.5代TFT-LCD面板及模組生產線落戶光谷
    10月29日,深圳萊寶高科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籤訂戰略合作暨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項目的投資意向協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與萊寶高科董事長臧衛東一行座談交流。希望企業加快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項目建設,在漢布局更多重量級項目,助力武漢打造「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我們將強化政策、平臺支撐,以萊寶高科來漢投資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項目集聚;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店小二」式服務,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完工、早達產。臧衛東表示,僅僅40來天,萊寶高科和武漢的合作就取得實質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