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雅安1月3日訊 為了進一步提升雨城區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質量,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嚴格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活動組織能力,近日,雨城區教育局師培中心在雨城區一幼中信園區組織開展了「雨城區2018年幼兒園優質音樂教學活動展示」。
本次活動由一幼中信園區園長趙寒靜主持,師陪中心教研部主任蘇莉、培訓部主任孫亦兵、辦公室主任王剛、幼教教研員劉捷以及來自全區各公民辦幼兒園的100餘名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杜麗莉 《麵條樂翻天》
為了優質課展示能順利有效開展,老師們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活動,深入分析教學內容,認真準備教具,積極探索。活動中,老師們各顯身手,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操作材料豐富多彩。每位老師組織的活動氣氛都非常活躍,讓孩子們在音樂的薰陶下,體驗到情感的快樂,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樂趣。
姚蘭 《蘭花草》
恆信偉才幼兒園李江春老師的打擊樂《鳳陽花鼓》引導幼兒跟隨音樂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培養了幼兒的思維能力,讓幼兒對音樂產生了強烈的表現意願。雨城區一幼杜麗莉老師的音樂遊戲《麵條樂翻天》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感受麵條的變化,發揮想像,用誇張的肢體動大膽模仿和創造性的進行表現,從而讓幼兒發現美,表現美,並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雅安市實驗幼兒園姚蘭老師的音樂欣賞《蘭花草》,多渠道調動幼兒感知,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欣賞,並表達獨特的感受與見解。雨城區三幼鄭凌嬌老師的韻律活動《被捉弄的湯姆》通過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演一演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強弱變化,積極運用動作、表情等方式進行對不同階段音樂的表達。雅雲幼兒園張娟老師的奏樂活動《森林音樂會》,讓幼兒通過圖譜感知基本節奏,運用歡快的音樂激發幼兒對樂器演奏的興趣。整個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聽覺、視覺、運動感官等器官的參與。教學活動結束後,幾位老師還分享了她們的教學反思。
鄭凌嬌 《被捉弄的湯姆》
展示活動結束後,雨城區三幼園長冮紹琴和雨城區一幼兼實驗幼兒園園長田川分別對上下午的展示活動進行總結,部分在座教師也發表了她們對展示活動的評價。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藝術領域對音樂活動的要求,教學活動要把握方法策略的科學性,要牢記音樂活動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認知能力相吻合,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有效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
聽課現場
最後,幼教教研員劉捷老師總結道:創設出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快樂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需要教師打破固有的教學理念、激發教學創造力、拓展傳統教育思維觀念,讓音樂活動從傾聽幼兒內心的聲音開始,並及時有效的改變教學策略,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去體驗、發現、創造音樂的美。
本次優質課活動展示有效提升了教師對音樂素材的感受和分析能力,提高了教師音樂活動的專業素養,既為執教老師搭建了一個挖掘潛能、展示風採的機會,也為其他老師創設了觀摩學習、研討交流的互動平臺。 (雨城區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