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方法計算平均值標準差?

2020-12-03 SPSSAU

一、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用於描述定量數據的整體情況,例如研究消費者對於某商品的購買意願情況,可用到描述性分析對樣本的年齡、收入、消費水平等各指標進行初步分析,以了解掌握消費者總體的特徵情況。

二、描述分析應用場景

通過描述性分析計算數據的集中性特徵(平均值)和波動性特徵(標準差值),以了解數據的基本情況。因此在研究中經常是首先進行描述性分析,再次基礎之上再進行深入的分析。

描述性分析還可用於查看數據是否有異常情況(最小值或最大值查看),比如數據中出現-2,-3等異常情況。

導入的數據出現異常值

三、常見的描述指標

最大值、最小值可用來檢驗數據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平均值、中位數是用於描述數據的集中趨勢指標。標準差是用於描述數據的離散趨勢指標。如果比較單位不同(或數值相差太大)的兩組數據時,採用變異係數比較離散程度。峰度和偏度通常用於判斷數據正態性情況,峰度的絕對值越大,說明數據越陡峭,峰度的絕對值大於3,意味著數據嚴重不正態。同時偏度的絕對值越大,說明數據偏斜程度越高,偏度的絕對值大於3,意味著嚴重不正態(可通過正態圖查看數據正態性情況)。

四、案例應用

目標:對各類居民消費指數進行統計描述

Step1:將分析項拖拽至選框中,點擊「開始描述分析」

SPSSAU分析界面

Step2:生成分析結果,下表為描述性分析輸出指標:

基礎指標
深入指標

Step3:結果分析,SPSSAU系統同時會生成分析建議和智能化分析,結合軟體所給出的建議以及自己的分析,對結果進行整理。

SPSSAU智能分析
均值對比圖

以『食品菸酒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例(以下簡稱食品類消費指數),對上表數據進行分析可知:

(1)集中趨勢指標:可見食品類消費指數均值為101.923,中位數為102.000,兩者差異不大,說明數據基本對稱分布。

(2)離散趨勢指標:食品類消費指數方差為0.832,最大值為103.500,最小值為100.700,兩者之差為全距2.8,說明數據較為穩定,波動不大。

(3)參數估計:可見食品類消費指數均數的標準誤為0.253,相應的總體均數95%置信區間為101.427~102.419

(4)分布特徵指標:總指標峰度為-1.160,偏度為0.186。

五、其他說明

1、一般採用平均值加標準差來描述數據的整體情況。

2、當數據呈現嚴重偏態時,採用中位數描述數據的整體水平情況,而不是平均值。

3、除了使用描述性分析外,也建議使用箱線圖直觀展示數據分布情況。

更多分析方法說明可登錄SPSSAU官網查看並進行在線分析。

相關焦點

  • 平均值與標準差是懸在我們頭頂的兩把鞭子
    平均值和標準差不僅是統計分析裡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基礎,甚至是我們人生哲學的核心概念。
  • 地學統計中的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偏差和標準誤差的意義和用法有何不同
    此時,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直接使用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差。顯然,這種做法是不嚴謹的。那麼在地學統計中不同的平均值和誤差計算方法的概念在意義和使用上有何不同呢?| 算術平均數( arithmetic mean)我們常常稱的均值,就是算術平均數,它是統計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平均指標。
  • 身高標準差計算方法
    家長帶著孩子去醫院看身高的時候總是聽醫師說和同齡人相差多少個標準差,達到-1.88或-2標準差就是矮小;家長們存在疑惑,這個標準差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 標準差和標準誤差,你懂嗎?
    對於等精度測量來說,還有一種更好的表示誤差的方法,就是標準誤差。  標準誤差定義為各測量值誤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稱為均方誤差。  設n個測量值的誤差為ε1、ε2……εn,則這組測量值的標準誤差σ等於:
  •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等
    方差的計算公式,方差和標準差公式,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平均模式中示波器計算平均值方法
    示波器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詳見下文)來計算一個滾動的平均值。  一般方法  如果你的示波器設定計算四次採集的平均值,然後它會在採集時將每個新的採集到計算到總平均值中,然後顯示在屏幕上。
  • 描述性統計分析之標準差
    標準差的表示方法有兩種:1. 平均值±標準差,並且聲明後面這個值就是標準差。例如下圖:2. 有人認為,由於標準差是單個值,因此不應該跟隨正負號,應該單獨表示。例如下圖:標準差的計算步驟如下:1. 計算每個值與樣本均值之差的平方;2. 將這些值加起來;3. 將總和除以N-1(此時稱為方差);4. 取平方根求得標準差。
  • 砂漿抗壓強度標準差計算公式
    【學員問題】砂漿抗壓強度標準差計算公式?  【解答】根據近期相同抗壓強度、相同生產工藝和配合比的同品種砂漿抗壓強度資料,砂漿抗壓強度標準差б按下式計算:  б= {[∑(`?_(m,i)`)2 ― n(`m_(?m)`)2] / (n―1)}-2  式中:  `?
  • 標準差計算公式
    標準差是測量數據離散程度的指標。 The  symbol for Standard Deviation is σ (the Greek letter sigma).標準差的代碼是希臘字母西格瑪σ標準差的計算公式為
  • 方差的計算公式 平方差及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excel標準差函數是什麼以及計算方法
    excel標準差函數是什麼以及計算方法是怎麼的呢?
  • 從此分清標準誤(se)與標準差(sd)
    標準差和標準誤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反應單次抽樣數據的離散程度;標準誤(standard error,se):多次抽樣,每次都會得到一個mean,多個mean組成的分布的sd,即se從同一群體種多次抽樣,得到多個樣本平均值,這些樣本平均值的標準差叫做標準誤
  • 你用對「均值和標準差(SD)」和「均值和標準誤(SEM)了嗎」
    用「均值和標準差(SD)」還是「均值和標準誤(SEM)?
  • Excel中計算平均值的三種方法,別被Average函數,迷惑了眼
    我們知道平均值被廣泛運用於多種場合,比如在比賽中,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值,在衡量指標中,平均工資水平,你拖後腿了嗎……平均值是除匯總求和之外,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比較指標了。當美股暴跌,一周兩次熔斷,平均市盈率就是在全球股市慘澹之中,尋找那隻紅得耀眼股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 【知識】標準差與標準誤差的區別和用法
    當數據呈正態分布的時候,使用標準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經驗法則告訴我們觀測值落入(μ±2σ)的比例約為95%。然而,當數據分布為偏態或U型,J型等其他非正態分布情況下,使用標準差來表示數據的分散程度可能並不是一個最佳選擇(當然你依然可使用切比雪夫法則解釋),使用其他度量如極差、百分位數等可能是一個更好地選擇。
  • 還在用Average計算平均值,那就真的Out了!
    求平均值和求和一樣,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也是接觸Excel時接觸的最早的,但是,你真的會計算平均值嗎?一、Average:常規計算平均值。作用:計算平均值。語法結構:=Average(值、單元格引用或單元格範圍)。目的:計算銷量的平均值。
  • 標準差的公式中分母為何用n-1而不用n?
    標準差,我們都不陌生,它表示一組數據的變異性,實際的含義是與平均值的平均距離。標準差越大,每一個數據點與數據分布的均值的平均距離越大。
  • 直觀、形象、動態,一文了解無處不在的標準差
    標準差揭示一組數字中彼此之間的差異,以及數字與平均值之間的差異。舉例而言,假設你收集了一些學生分數(出於簡潔性考慮,我們假設這些分數是總體)。記住,我們的目標是計算數字之間的差異,以及數字與平均值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用數學或視圖的方式完成該操作: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求平方」只不過是畫了一個方框而已。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我們無法計算所有差異的總和。因為一些差異是正值,一些是負值,求和會使正負抵消得到 0。
  • 使用R計算方差與標準差
    計算標準差的公式樣本方差的開方稱為樣本標準差,記為s,其計算公式如下:計算標準差的公式但標準差與方差不同的地方是,標準差是有量綱的,它與變量值的計量單位相同,因此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在實際應用較廣泛。R中計算方差與標準差在R中使用var函數和sd函數分別計算方差和標準差。
  • 用Excel計算平均值,RSD以及對數值進行四捨五入
    對Excel表的數據進行平均值average,相對標準偏差RSD的計算以及按指定的位數對數值進行四捨五入。平均值的計算。把滑鼠放在目標框,在輸入欄裡面輸「=」,選中輸入欄左邊的函數「AVERAGE」,彈出一個對話框,拖動滑鼠選中需要計算平均值的數據,點「確定」,即可。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