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R計算方差與標準差

2020-12-03 翔宇亭IT樂園

概述

描述樣本值的離散程度,最常用的指標是方差和標準差,它們與前面所說的全距(極差)只使用了兩個極值情況不同,它們利用了樣本的全部信息去描述數據取值的分散性。

計算方差的公式

方差是各樣本相對均值的偏差平方和的平均。使用s2來表示,其公式如下:

計算方差的公式

當數據分布比較分散(即數據在平均數附近波動較大)時,各個數據與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和較大,方差就較大;當數據分布比較集中時,各個數據與平均數的差的平方和較小。因此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就越小。

計算標準差的公式

樣本方差的開方稱為樣本標準差,記為s,其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標準差的公式

標準差越大,數據的離散程度越大,反之越小。但標準差與方差不同的地方是,標準差是有量綱的,它與變量值的計量單位相同,因此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在實際應用較廣泛。

R中計算方差與標準差

在R中使用var函數和sd函數分別計算方差和標準差。

var函數的語法形式如下:

var(x, y = NULL, na.rm = FALSE, use)

參數x是一個數值型向量,矩陣或數據框;

參數y是與x維度相容的一個向量、矩陣或數據框,默認為NULL值;

na.rm為邏輯值,指示是否移除缺失值,默認為FALSE;

use是一個可選參數,是一個字符型字符串。用於指明在有缺失值時計算協方差的方法。只能是 "everything", "all.obs", "complete.obs", "na.or.complete", or "pairwise.complete.obs"中值之一。

sd函數的語法形式如下:

sd(x, na.rm = FALSE)

各參數的含義與var函數對應的參數相同,但是x是一個數值型向量。

下面使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具體使用方法。

設從某班某門課程中隨機抽取了20個學生的成績,具體如下:

51,99,65,100,68,84,72,85,78,64,69,95,90,75,66,50,63,55,64,70.

計算其方差和標準差。

編寫R程序如下:

grade <- c(51,99,65,100,68,84,72,85,78,64,69,95,90,75,66,50,63,55,64,70)ss <- var(grade)s <- sd(grade)print(ss)print(s)

計算結果如下圖所示:

R中計算方差與標準差的結果

即方差為:222.87,標準差為:14.93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我會定期更新有關R語言、Python、SPSS、Excel等數據分析方面的文章。讓我們共同學習和進步。

相關焦點

  •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等
    方差的計算公式,方差和標準差公式,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方差的計算公式 平方差及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方差與標準差:衡量數據的離散程度
    方差和標準差是統計和概率中重要參數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很多情況,如果只用平均值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甚至會誤導決策的判斷,歷史上由羅納德
  • 002衡量系統偏離的算法:方差,標準差與變異係數
    公式:Q=Q75-Q25要觀察一組數據的偏離情況,也可以計算每個觀察值偏離平均值的平均差距(Σ,音:西格瑪)。為了避免正負抵消,取差值絕對值,然後取平均值。公式如下:絕對值數學上較難處理,於是取平方計算,既避免正負抵消,又優化計算。即方差(variance)。方差越大,偏離越大。公式如下:
  • 【學霸筆記】方差與標準差的無限遐想
    我們不得不提一個叫標準差的傢伙,標準差就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所以它其實就是,也就是S的值。定義了解了,讓我們深入探究一下別的問題,也就是本文的重點,平方可以被絕對值代替嗎?先回到最開頭的那個問題, 是否等於|a|,這與方差有什麼關係,變上個字母,
  • 回歸標準差的計算公式 - CSDN
    (2)標準差標準差項列出了係數估計的標準差.估計係數的協方差矩陣是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到的:,,可以通過選擇View/Covariance Matrix項來察看整個協方差矩陣。(3)t-統計量t統計量是由係數估計值和標準差之間的比率來計算,它是用來檢驗係數為零的假設的。
  • 標準差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標準差公式是一種數學公式。標準差也被稱為標準偏差,或者實驗標準差,公式如下所示:兩種證券形成的資產組合的標準差=(W12σ12+W22σ22+2W1W2ρ1,2σ1σ2)開方,當相關係數ρ1,2=1時,資產組合的標準差σP=W1σ1+W2σ2;當相關係數ρ1,2=-1時,資產組合的標準差σP=W1σ1-W2σ2。
  • CG03-投資項目的風險及風險的衡量方法:預期值、標準差、方差、變異係數
    、標準差、變異係數變量之間:協方差、相關係數、貝塔係數期望值 :反應預計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來衡量風險。計算式:方差 = 平方的均值 - 均值的平方標準差:當預期值相同時,標準差越大,風險越大標準差 = 方差開平方公式匯總:
  • 標準差計算公式
    標準差是測量數據離散程度的指標。 The  symbol for Standard Deviation is σ (the Greek letter sigma).標準差的代碼是希臘字母西格瑪σ標準差的計算公式為OK.
  • wps如何求標準差? WPS表格求標準差圖文教程
    wps如何求標準差? WPS表格求標準差圖文教程時間:2017-07-16 14:56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ps如何求標準差? WPS表格求標準差圖文教程 wps如何求標準差?下面為大家帶來了WPS表格求標準差的方法,供大家學習噢! 這裡標準偏差的計算使用n-1方法。
  • R語言:用R計算各種統計值
    (variance)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nce)正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標準正態分布(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使用R語言的內建實例數據框:faithfulhead(faithful)
  • wps如何求標準差?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WPS表格中求標準差
    wps如何求標準差?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WPS表格中求標準差時間:2017-08-08 14:42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ps如何求標準差?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WPS表格中求標準差 wps如何求標準差?怎麼求一系列數據的標準方差呢?
  • 樣本標準差的公式中為什麼是n-1
    很多統計學書上都提到,在樣本標準差的計算公式中,平方根中的分子是 最近我看到了一本統計學的書《行為科學統計》(第七版)作者:[美]FrederickJ Gravetter,這本書中對這個問題的描述很清楚,通過用舉例子的方式說明了一下(並非嚴格證明),為什麼在樣本標準差中,使用
  • 初中數學統計:平均數、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的計算
    平均數的計算平均數是描述一組數據的常用指標,它反映了這組數據中各數據的平均大小或是集中趨勢。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只有一個。點撥:當所給的數據組比較離散時,一般選用基本方法中的公式計算算術平均數;當所給的數據有多個重複出現時,一般選用加權平均數公式計算平均數;當數據較大、較多且在某一個常數a附近擺動時,用新數據法中公式計算平均數比較容易.中位數的計算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的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 19考研管理類聯考初數:方差與標準差 數據的圖表表示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在管綜數學的考試中數據分析中的一類題目:方差與標準差和數據的圖表表示。方差與標準差這部分每年大概都會考一道題,只要記住方差和標準差的公式,這部分題還是比較簡單的。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方差與標準差:首先先來複習一個知識點平均值:我們在記住公式的同時,還要明白方差與標準差的意義,方差與標準差均能夠反映一組數據偏離平均值的程度,是反映一組數據整體波動的大小的特徵量。
  • 直觀、形象、動態,一文了解無處不在的標準差
    統計學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標準差及其與其他統計量(如方差和均值)之間的關係。入門課程中老師常告訴學生「記住公式就行」,但這並非解釋概念的最佳方式。本文將對標準差這一概念提供直觀的視覺解釋。重點在於,你想計算所有小方框的均方值。這就是「方差」,即平均變異,或者差異平方的平均值(mean squared difference)。標準差我們為什麼不用方差來表示分數的差異呢?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無法對比方差和原始分數,因為方差是「平方」值,即它是面積而非長度。
  • 標準差與標準誤的區別
    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弄清其中的差異,經常性地進行一些錯誤的使用。對於標準差與標準誤的區別,很多書上這樣表達:標準差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標準誤表示抽樣誤差的大小。這樣的解釋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等於沒有解釋。其實這兩者的區別可以採用數據分布表達方式描述如下:如果樣本服從均值為μ,標準差為δ的正態分布,即X~N(μ, δ2),那麼樣本均值服從均值為0,標準差為δ2/n的正態分布,即~ N(μ,δ2/n)。這裡δ為標準差,δ/n1/2為標準誤。明白了吧,用統計學的方法解釋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 用什麼方法計算平均值標準差?
    二、描述分析應用場景通過描述性分析計算數據的集中性特徵(平均值)和波動性特徵(標準差值),以了解數據的基本情況。因此在研究中經常是首先進行描述性分析,再次基礎之上再進行深入的分析。描述性分析還可用於查看數據是否有異常情況(最小值或最大值查看),比如數據中出現-2,-3等異常情況。
  • 方差、標準差、正態分布、超幾何分布、卡方檢驗、t檢驗基礎概念
    方差方差是在概率論和統計方差衡量隨機變量或一組數據時離散程度的度量。概率論中方差用來度量隨機變量和其數學期望(即均值)之間的偏離程度。統計中的方差(樣本方差)是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方差即偏離程度有著重要意義。方差是衡量源數據和期望值相差的度量值.
  • 皮爾森相關係數的計算
    雖然計算公式有點嚇人,但其實就是小學算術。只有了解了r的算法,你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它能衡量變量間的相關性」,你才能真正駕馭它。先來兩個散點圖,左圖中x和y不相關,右圖中x和y高度正相關,差別在哪?我們剛剛發明了協方差(covariance)!協方差可以代表變量x和y的線性關係的強弱(絕對值大小)以及方向(正負),但它也有缺陷。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假設x是身高,單位是釐米,y是體重,單位是公斤,現在我把x的單位換成毫米,於是所有的x值都會「憑空」擴大10倍,x和y的協方差也會擴大10倍。這就有點不靠譜了!